我叫陳羽玲,是安龍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今年元旦,我以「愛心媽媽」的身份,參加了安龍縣婦聯組織的「把愛帶回家」寒假結對關愛活動,認識了我現在的「女兒」文喜智。
文喜智今年11歲,就讀於雙龍小學四年級,是從招堤街道坡炎村,搬遷到雙龍小鎮的貧困戶家小女孩。
成為文喜智的「媽媽」,我覺得是緣分。
陳羽玲與乾女兒文喜智參加活動
在那次活動中,在孩子找「愛心媽媽」環節,小喜智跑來拉住我的手叫我「媽媽」。當主持人問她有什麼話要對我說時,小喜智對著話筒大聲說:「我想媽媽多愛我一點!」
這是一個多麼渴望母愛的孩子啊!我是個淚點低的人,當時,孩子這麼一叫一說,讓我百感交集,幾度哽咽,我緊緊摟著她。
「媽媽不會只愛你一點,我會永遠愛你!」活動結束沒幾天,我帶著精心準備的禮物,到文喜智的新家走訪。
「媽媽!媽媽!媽媽……」一進門,文喜智驚喜地轉動著水靈靈的眼睛,高興得連喊了好多聲「媽媽」。
文喜智的監護人是她的爺爺文英友,已經60多歲,在聽說我是孩子的「愛心媽媽」後,十分激動。老爺爺對我說,文喜智的父親患有精神疾病,病情時好時壞;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離家出走遠嫁他方,從小就缺乏母愛的文喜智一直渴望著自己能有媽媽的愛,有一個完整的家。
陳羽玲與乾女兒文喜智合影
乖巧懂事的文喜智,非常討人喜歡。我和丈夫生育有一個兒子,現在已經上大學,我和丈夫空閒的時候,都會把文喜智帶到家裡,給她買新衣服,給她做飯。
有一次,我帶她出門買東西,途中突然下起了大雨,為了不讓路上的積水溼了小喜智的鞋,我蹲下身,背起她就朝最近的億佳超市跑去躲雨,小喜智在我背上用手遮住我的頭,我看到後,心裡下定決心,這輩子一定要對這個孩子好。
於是,在雙方家人的認可和見證下,我認了文喜智做乾女兒,我丈夫姓孟,並取名「孟陳良緣」。一是讓我和文喜智相處起來不必太多顧忌,二是讓彼此都珍惜這份緣。
參加過很多次愛心公益活動,我從沒想過參加婦聯的那次愛心活動,會讓我收穫一份意外驚喜,讓我有了一個乖巧懂事的女兒。我和家人商量過了,等文喜智上了初中,就把她接到家裡照顧,一直到她成家立業。
「喊我一聲媽,就要疼愛你一輩子!」我希望更多志願者媽媽們積極參與到愛心活動中來,或許,會有驚喜的收穫。
【人物小傳】
陳羽玲,安龍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作人員,參加過多次愛心公益活動,是安龍縣「愛心媽媽」巾幗志願者。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朝富 整理
編輯 胡耀元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