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高偉 通訊員 張雪
荊州長江段483公裡,其中荊江河段蜿蜒曲折,素有「九曲迴腸」之稱,更有「萬裡長江,險在荊江」之說,防汛歷來是荊州「天大的事」。今年入梅以來,荊州市遭遇6輪強降水,是歷史同期的1.4至2倍,已超1998年總梅雨量。荊州境內的「一江兩湖四河六渠」水位持續上漲,相繼超警戒、超保證水位。
荊州公安聞警而動、快速響應,成立由副市長、公安局長黃庭松任指揮長的防汛救災指揮部,全面啟動一級勤務。一道道指令接連發出,一支支隊伍迅速集結,領導幹部全部下沉一線督導,在迎擊洪水、抗擊暴雨中連續作戰。截至目前,累計投入防汛救災警力1.35萬人次、車輛3300臺次,救助轉移群眾1.2萬人次。
荊州公安縣巡特警大隊防汛突擊隊員在玉湖開展水上巡查
公安搶險突擊隊固守險段
「荊江大堤滲水處疑似出現管湧。」7月5日9時,荊州市公安局指揮中心下發緊急汛情。182.38公裡的荊江大堤束起荊江肆虐的河水,保護著荊州大地,保護著江漢平原,保護著大武漢。
汛情就是警情,開發區公安分局窯灣派出所黨員民警王家智立即帶隊趕往現場。「請大家不要圍觀,遠離滲水點……」民警當即組織人員將該段上下堤的路封閉,並在現場維持秩序,勸離人群。
「管口處不斷湧出渾濁的泥水,若不及時處置,堤壩內部會塌方,後果不堪設想。」民警王家智顧不得齊腰的泥水,第一個踏進防護林。在裡面穿梭比想像中要艱難得多,泥水頑強地吸住雨鞋,行走不便,他索性脫鞋赤腳上陣,泡在水中為技術人員照明、裝沙袋、運石子、搬泥土,著急時甚至用自己的雙手堵住8釐米長的管湧口……終於,在多部門共同協作下,經過2個小時的緊急搶修,管湧被成功封堵,險情排除。
防汛的險情在哪裡,民警就出現在哪裡;群眾的呼聲在哪裡,民警就奔向哪裡。
7月11日上午,洪湖市公安局老灣派出所接到老灣防汛指揮部緊急通知,長江幹堤老灣回族鄉北河村機井處疑似發生重大險情。
老灣回族鄉北河村的這處機井,是當地防汛工作的「燈塔」,其整個地下水連接著江堤周邊,一但機井流出渾濁的江水,就說明江水已滲過江堤,提防出現較大險情。
接到通知後,老灣派出所迅速組織民警火速趕往現場。民警劉成及時在機井現場拉上警戒線,防止有人進入現場踩踏機井,並聯合老灣鄉政府工作人員一同堆沙包、壘碎石,對機井出水口進行加固,防止機井垮塌。在泥濘中奮戰三個小時後,機井終於流出一股股清澈的水流,劉成懸著的心才算是落下地。
荊州洪湖洪獅圍堤,洪湖公安民警們正在緊急加築子堤
7月12日,長江幹堤監利白螺鎮發生清水漏洞險情。一側是長江,一側緊鄰數百畝良田,五百餘戶村民,防汛期間,江堤兩側落差大,積水通過地下滲透到堤內形成漏洞,如不及時搶救,將會迅速發展變為堤防決口。接到險情,監利縣公安局民警迅速趕赴現場,與幹部群眾一道,挖溝排水,鏟土裝袋,巡邏排險,通過近6小時的協作奮戰,有效控制險情。
「人在堤在,我們先上。」7月8日晚9時許,松西河公安縣南平鎮楊家村段發生多處管湧險情。在附近巡查的公安縣公安局南平派出所所長羅運華率10名民輔警搶險突擊隊立即和村民們一起投入戰鬥,搬運石塊、夯實土方,經8個小時鏖戰,堵住管湧,守住了大堤。
入汛以來,荊州公安機關組建60餘支民輔警防汛搶險突擊隊,他們以黨旗為戰旗,以黨員為先鋒,和當地幹部群眾一起堅守在抗洪最前沿。
轉移群眾不落下一人
全警集結奔赴一線,在洪峰浪尖上連續奮戰,保大堤、保內垸,那一抹「警服藍」在搶險人流中分外耀眼。
松滋洈水水庫為荊州第一大水庫,由於連日暴雨影響,7月6日,水庫出現了洪水總量超歷史、連續洪峰超歷史、運行水位超歷史,形勢一天比一天逼人。7月6日晚6時許,因洈水水庫洩洪流量已達每秒1200立方,洈河下遊松滋市萬家鄉芭芒灘河道水位猛漲,致周邊2個村、數百畝農田被淹,地勢低洼村民家進水,出現破堤風險。
為確保1132名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松滋市公安局萬家派出所8名民警緊急出動,和村幹部一起轉移受災群眾。民警們反覆搜尋,確保不漏1人。排查中,一名97歲高齡老太不願離家,「河水還在漲,生命重要,我背著您出去」,民警一遍遍地耐心勸說。
荊州紀南文旅區公安分局紀南派出所民警魯敬群,組織警力轉移被困群眾
夜晚的大堤一片漆黑,洶湧的洪水就在腳下。防汛與救災工作仍在繼續,民警背著老人在黑暗中淌著泥濘步行400餘米,終將其安全轉移至村部安置點。
洪水來襲,他們逆水前行,奮不顧身營救受困群眾;濁浪翻滾,他們爭分奪秒,轉移不漏一戶、不留一人,不惜一切代價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汛情千鈞一髮,湖北第三大湖長湖水位一度升至33.57米,高出保證水位0.57米,超出歷史最高水位。長湖就像是「荊州頭頂上的一盆水」,是中心城區在汛期最大最直接的威脅。7月1日,省、市防汛指揮部下達了長湖內垸馬志湖、勝利垸扒口分洪預通知。7月6日中午,紀南文旅區公安分局接防汛指揮部轉移勝利垸群眾的緊急任務,民警們深一腳、淺一腳地踩著稀泥不停地奔跑,耐心勸導、搬運物資、攙扶老人……
「注意安全,不要著急!」每一個出村的路口,民警有序地指揮著群眾轉移,不停地拼命嘶喊,嗓子啞了就用手勢,汗水溼透警服。551名群眾全部在規定時限內轉移完畢,不落一人。在董場小學安置點,紀南派出所民警在此處駐點,24小時值守,負責照顧安置點內轉移群眾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疏導等工作。
一幕幕暖心的特殊救援
風未歇,雨未停。
沙市區分局觀音壋派出所組織全所24名隊員成立防汛搶險突擊隊,身穿雨衣、雨鞋,配備防汛器材,奔赴防汛前沿,守護轄區17公裡長湖段沿線,查險情、堵漏洞。
荊州監利棋盤派出所民警鄒朝陽與黨員群眾一起鏟土裝袋
7月7日,接到分洪預通知後,馬志湖垸內廣發農場需緊急轉運水產品,突擊隊員們迅速參與特種魚苗搶運,爭分奪秒幫助轉移。適逢大雨傾盆,民輔警顧不上休息,經過一天一夜,幫助轉運特種魚苗20餘萬條,鴨嘴魚魚苗3000餘條,水產淡水魚30餘萬斤,搬運魚飼料20餘噸。公司物產得救了,在場群眾向民輔警豎起了大拇指。
在石首,東升鎮範家垸村上千畝外灘被淹,而外灘蘆葦和樹林中棲息著上百頭麋鹿。棲息地被淹,這群麋鹿只能轉移到堤內。
一隻落單的麋鹿不小心卡在一小溝內不能動彈。麋鹿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必須在不傷害它的情況下將其救出來。石首市公安局東升派出所民警與現場村民想盡辦法,先用幾條繩子小心翼翼穿到麋鹿身下,將軀幹固定後,大家一起均衡用力,連拉帶抬終將麋鹿救出。重獲自由的麋鹿向前跑了一段距離後突然停住,它回過頭,望著幫助它的民警和村民搖了搖尾巴。
入汛後,像這樣緊急救援的情況每天都在發生。哪裡有險情,哪裡就有警燈閃爍;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警察的身影。
高考首日,荊州市北門中學高考考點內因暴雨導致積水,積水漫過腳踝,1100餘名考生正常通行受限。荊州區分局北門派出所立即組織20名警力,從校外安保崗位轉戰校內,冒著大雨,與學校員工一起連續奮戰3小時,徒手搬運2000餘塊空心磚,為考生搭建起一條約2米寬、100米長的「護考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