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際糧價上漲,白面大米會漲價嗎?

2020-12-16 馨月說財經

衛安問題有可能引發全球局部的食品危機,但不易引發糧食危機,這是因為全球糧食種植與生產並沒有遭受自然災害與不可抗的損失,全球糧食供給也沒有出現嚴重的短缺情況。

受衛安因素影響,各國居民為了預防傳染,主動自我隔離,出現了食品搶購風潮,引發食品價格周期性上漲,這會引發局部食品危機現象。但是近些年來東西方都沒有出現嚴重的自然災害導致糧食大面積歉收,所以除了非洲等少數國家之外,多數國家的糧食儲備還是相對充足的,尤其是一些糧食生產大國,糧食儲備還呈現明顯的過剩現象。

2019年,中國的糧食總產量再次位居全球頭把交椅,按照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信息,經過對全國各地的抽樣調查、農業生產經營單位的全面統計,2019年中國大陸糧食總產量同比增長了0.9%,達到了13277億斤。按照約14億人口計算,中國人均糧食產量約為950斤,完全可以保證中國老百姓的口糧安全。

今年2月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發布的報告顯示, 2019年全球穀物產量達到創紀錄的27.15億噸,比2018年增加2.3%或6170萬噸。數據顯示全球糧食供給總體充足,至少可以保障2020年不會出現糧食危機。

雖然前期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警告,疫情有可能帶來糧食危機,4、5月份會出現最糟糕的情況。但是由於中國的衛安問題已經明顯好轉,印度的情況也並不嚴重,且印度糧食安全也沒有問題,這兩個世界人口大國只要不出現糧食危機,全球爆發糧食危機的概率就不高。

而美國目前衛安問題最嚴重,但是美國的糧食儲備不僅充足而且可以提供出口,美國向來是糧食生產大國,並是全球重要糧食出口國,而南美、歐洲以及澳洲等糧食生產國的產量與儲備都相對正常,雖然去年有一些自然損失與病蟲害等現象,但都在可控範圍之內。因此不必在糧食問題上大做文章。

受衛安問題影響,糧食價格中期可能會有所上漲,但是全球糧食供給充沛,漲幅有限,若下半年衛安問題好轉,糧食價格預期會走向平穩。另外,今年衛安問題會得到各國的高度重視,會進一步抓緊今年的糧食生產,避免出現糧食危機,這反而會進一步穩定糧價。

而從國際大宗商品糧食期貨的價格來看,糧食價格相對平穩,雖然稻米與小麥價格有所上漲,但是玉米等價格明顯回落,但是國內市場有炒作嫌疑,稻、麥以及玉米價格被推高,但是價格也在合理範圍之內。

嚴格講衛安問題對全球糧食價格影響不大,而比較憂心的是美歐日等經濟體為了挽救當前的全球金融危局,短期內高速向市場投放了海量貨幣,這些超發的貨幣未來很容易造成全球的通脹局勢,衛安問題一旦好轉,貨幣效應有可能會影響糧食價格進一步上漲,這才是市場應該高度重視的問題。

其實從長期經濟發展來看,發達經濟體的貨幣泡沫比衛安問題更可怕,未來存在引發高通脹與惡性通脹的嫌疑,從而帶動糧食價格上漲,進入影響居民的核心生活成本,這是國內後期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本文系馨月說財經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馨月說財經)

相關焦點

  • 2020年國際糧油價格上漲,會導致我國白面大米漲價嗎?看完有數了
    近期海外疫情爆發,導致很多國家為了避免疫情傳播而暫停糧食出口,在多國宣布糧食暫停出口後,國際糧油價格出現上漲,所以很多老百姓都擔心,國際糧油價格上漲後,國內的白面大米會不會出現上漲。那麼國際糧油價格上漲,會導致我國白面大米價格出現上漲嗎?
  • 2020年,我國「糧價」下半年會繼續上漲嗎?農業部最新回應來了
    人類離不開糧食,牲畜也離不開糧食,可以說糧食是人類的生存之本,糧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別是隨著社會快速發展,糧食安全顯得越來越重要,在國家力保糧食安全的同時,我國迎來糧價小幅上漲,2020年,我國「糧價」下半年會繼續上漲嗎?農業部最新回應來了。
  • 【獨家】大米憑什麼不能漲價?該漲!
    後市是否會繼續上漲?筆者認為,現階段國內米價漲價合情合理,米價這一點的漲幅遠不及稻穀上漲的速度,並且米價上漲0.1-0.2元/斤對終端消費者來講實際影響不大,這次筆者站米企,他們才叫難!這次也讓市場來帶帶我們大米,也讓米企感受一下接單接到手軟,累並快樂著的滿足感。市場最關心的不是漲價能漲多久,而是工廠的開機率,是否會如上半年那樣,猛幹半個月,休息小半年的節奏,畢竟國內大米的整體消費量不及前期,早已無淡旺季之分和節日效應刺激,但整體來看,年底消費量要比二三季度要好的多。
  • 中國糧價高於國外!為何會出現「倒掛」?會持續多久?
    這麼多年,我國大多數東西都已經漲價,房價更是猛漲不停,各種蔬菜價格也在飛漲,肉價漲得讓人吃不上肉都有,唯獨糧價,好像沒有怎麼漲。大多數人,也沒有察覺到它具體什麼情況。按照過去的情況,中國糧價一直處於世界低水平,很少超過國際糧價水平。不過,2020年好像發生了一些變化。
  • 年內多個作物糧價上漲,當需理性看待,不必過度解讀!
    今年多個作物糧價出現了上漲,而且還有著相當大的漲價幅度,比如大豆年內漲幅高達50%以上,玉米價位也有30%以上的漲幅空間;俗話說糧穩天下安,人心穩,然而今年在整體國際大格局下,糧價都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上漲,尤其是關係著人們飲食的口糧,在國際風雲變幻的市場,更是成為了各個國家關注的焦點。
  • 【獨家】大米要漲價!漲的起來嗎?
    米企這邊也是加班加點滿負荷生產,沉寂了一個半月的大米市場開始復甦,那麼此輪大米價格緣何要上漲?這輪米價上漲會持久嗎?中國糧油信息網分析師尹秀穎認為,搶米行為多為情緒上漲的恐慌性採購,但米企也是發自內心的想讓米市走貨快一些,米價若能再漲一點就更好了,具體分析如下。
  • 糧價上漲是雙刃劍 注意"兩個倒掛"問題
    今年糧食價格上漲是多種因素疊加作用的結果。首先,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國際經貿摩擦不斷,以及蝗蟲和草地貪夜蛾肆虐等因素引發了國際市場對糧食安全問題的擔憂,推動國際糧價上漲,並傳導至國內,影響了國內糧價走勢。其次,國內政策性玉米去庫存周期基本結束,玉米供需趨於緊平衡,玉米漲價預期明顯。再次,國際國內流動性過剩,熱錢炒作糧價,對糧價上漲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
  • 魚米之鄉出現「洪災」,你準備囤米麼,2020年大米價格走勢分析聊
    小麥、大豆率先漲價、現在稻穀也開始有漲價趨勢了。囤米的呼聲又抬頭了!我國的水稻種植主要分布在湖北、江西、廣西、重慶等地,洪澇災害必然會影響水稻的產量,以及品質或存在不確定的情況,總產量出現下降的機率是很大的。必然造成市場供需不平衡。
  • 近期國際糧價上漲,中國糧食夠吃嗎?官方數據
    有記者提問,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國家開始限制糧食出口,特別是哈薩克斯坦、越南等國開始宣布限制小麥、大米出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身邊可能會有些人因為擔心食品短缺而進行囤積搶購,請問我國糧食安全總體形勢如何?
  • 2021年!糧價會不會下跌?糧補會取消嗎?2個好消息!
    2020年現在已經來到12月份,馬上2021年就要開始了!最近有很多的農民兄弟詢問老道明年國內糧價的相關走勢,尤其是在近期國內糧價已經開始迎來回落!山東、華北等糧食主產區玉米價格已經開始迎來下調!這是不是說明進入到2021年之後,糧價又要有大變化?現在的高價在明年會不會馬上暴跌?同時最近有一些消息說,因為糧價上漲,明年糧補會取消!這個事情是真的嗎?針對大家關注的這些話題,今天老道給大家做一個梳理!
  • 2021年:糧價會不會變?地租上漲怎麼辦?
    今天老道要為大家重點關注一下糧價、地租的相關消息!從今年秋糧上市一直到現在,國內糧價行情持續走高!相較於往年來看,有一些地區價格甚至是十年一遇!隨著糧價進入高價階段,國內包地價格也迎來上調!明年種地風險已經開始加大!最好的規避風險的方式到底是什麼?明年種地到底會不會賠錢?咱們農民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今天老道給大家做一個具體的匯報!
  • 聽說大米要漲價,我爸去農村定了1000斤穀子!
    據了解,漲勢主要由植物油和穀物領銜帶動上漲。今年3月,越南、柬埔寨、埃及、哈薩克斯坦等多個國家宣布禁止糧食出口,以保障本國供應充足。受全球庫存減少影響,國家大米價格今年以來持續上漲。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全球大米現貨平均價格已上漲至去年8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而由於疫情和嚴重的乾旱,目前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國泰國大米的報價是每噸480-505美元,創下了自2013年8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
  • 糧價會不會暴漲?商務部透露一個關鍵數字
    糧價會不會暴漲?商務部:完全沒必要擔心對此,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副司長王斌2日說,2019年中國小麥、玉米、大米三大主糧庫存結餘2.8億多噸,完全可以實現自給自足,不進口也不會導致國內糧食供給短缺。「消費者完全沒有必要擔心糧食供應短缺及價格大幅上漲問題,無須集中批量購買在家中囤積糧食。」王斌表示,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庫存充裕、儲備充足,價格長期穩定,國際市場對我國糧食供應的影響很小。2019年我國糧食總產量6.64億噸,比2018年增加0.9%,創歷史最高水平,實現了「16連豐」。
  • 2020年,有3種原因帶動了糧食價格上漲,後期糧價能否延續?
    導語:2020年,有3種原因帶動了糧食價格上漲,後期糧價能否延續?2020年的下半年,糧食價格就出現了上漲,尤其是進入到10月份,在夏玉米收穫之後,在玉米的帶動下,糧價加速上漲,玉米價格更是一舉突破了每斤一元的大關,漲勢強勁。
  • 你覺得大米會缺貨漲價嗎?你會囤積大米糧食嗎?
    最近,黃岡,鄂州等地出現部分群眾搶購大米的情況,你覺得大米會缺貨漲價嗎?你會囤積大米糧食嗎?先說結論:我覺得大米缺貨漲價的可能性很小,更不會囤積糧食。最近發現關於大米會漲價的傳聞越來越多,源頭應該是越南禁止出口大米,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我們國內疫情已經控制得很好的情況下,國外的防控才剛剛開始。很多國家的居民搶購了大批的糧食,日用品,甚至包括廁紙都買了一大堆,而這種情況又傳到了國內,讓部分人開始恐慌,也選擇大量購買大米。
  • 2020年下半年中國糧食會漲價嗎 預測糧價怎麼走?
    日前,聯合國發布報告警告稱,共有25個國家面臨嚴重飢餓風險,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輿論好奇,世界糧食安全岌岌可危,中國會不會受到影響?2020年下半年,預測國內糧食價格會漲價嗎?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眾分析】大米突然漲價,三個理由告訴你為啥!未來還有多大空間?
    為什麼稻米的價格會突然暴走?今天,我們關注一下這個問題。漲價原因,有三。 第一、主糧上漲的大環境,讓稻米也跟著借光。當玉米價格上漲,企業無力承擔更高成本時,便對可替代品進行採購,稻米藉此走入企業視線。 第二、疫情讓很多家庭開始有了囤糧意識,部分農民出現惜售現象,企業則看好後市,有意囤積觀望待價而出。
  • 未來10天大米價格 會因疫情導致糧食漲價嗎
    文/股城網其實,前段時間由於新冠疫苗在我國爆發,所以春季很多農作物不能如期播種,而且前段時間世界糧食計劃署表示全球2.65億人或面臨嚴重糧食危機,受到此消息的影響,導致很多百姓都是想要知道未來10天大米價格的,那麼大米價格會不會上漲呢
  • 【獨家】聽說國內大米要漲價!
    近日部分經銷商表示,廠家已發出漲價通知,米價將上漲,並且幅度還不小在0.07~0.1元/斤不等,那麼根據國內大米終端需求來看,此次國內米價能漲的起來嗎?以下是筆者的分析,僅供參考! 秈米應該漲價 國慶節後國內秈稻價格持續呈穩中上漲,部分地區實際收購價格已達到
  • 國際大米價創7年來最高!一些餐飲開始漲價,通脹要來了?
    路透社數據:目前國際市場的大米價格達到了2013年4月下旬以來的最高水平。泰國的數據顯示,從3月25日至4月1日,破碎率為5%的白米價格上漲了12%。近日,海底撈、西貝等漲價的消息引發熱議。有消費者表示可以接受,但也有消費者表示漲價後就不會去吃了。目前,餐飲企業一直在突圍、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