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高新區堅持把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作為提升區域競爭力的有效抓手,聚焦「四最營商環境」,出臺一系列硬核政策,推出一系列硬核措施,全力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城區。
「科技+服務」的政務服務新模式
從「一站式服務」到「最多跑一次」,
從「進知解」平臺到「助企一把」平臺,
從「全網通辦」到「秒批秒辦」
……
高新區充分運用區內科技優勢,
一次次攻堅、一次次突破,一次次超越,
逐漸形成「科技+服務」的政務服務新模式,
在更好服務企業、群眾的同時,
營商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提升,
也收穫了企業和群眾的交口稱讚。
1.
「進知解」平臺收集解決問題
高新區企業、人口眾多,託管12個鎮街後,管理面積達1079平方公裡,日常工作中需要為區內廣大群眾、企業解決種種問題。高新區在優化服務、簡化辦事流程,不斷下放政務服務事項,加快推動「12+5+N」政務服務體系的同時,更加重視科技對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的推動作用。
2019年1月起,為更順暢更快速解決基層、企業和群眾難題,一場名為「進萬家門、知萬家事、解萬家憂」的主題活動,在高新區迅速發起。隨後,全區各級各部門的幹部職工積極深入群眾和企業,幫助大家解決實際困難問題,取得了紮實有效的成果。
Q
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更好服務群眾,並推動「進、知、解」活動常態化、品牌化?
為此,高新區趁熱打鐵,於2019年8月搭建了「高新進知解」大數據平臺,通過幹部職工「進萬家門」「知萬家事」發現、收集、上傳問題,通過大數據匯總分析限時辦結問題「解萬家憂」,通過「結果反饋於群眾、群眾評價回平臺」這一「閉環」流程,推動部門及時、有效地解決群眾急事、難事。
今年年初
位於高新區的石竹能源科技公司遇到招工難問題,「尤其需要熟練的工藝工、車工」。通過親商助企專員走訪反饋,高新區人才服務中心得知企業面臨的問題後,立即與企業負責人進行溝通,並著手通過絲路人才網、微信等渠道發布招工需求信息。同時,邀請企業參加現場招聘會,即時招聘即時面試。很快,企業招工難問題迎刃而解。
今年夏天
東大、靈沼等涉農鎮街村民反映遇到農產品銷售不暢的問題。高新區農水局對問題進行匯總分析,及時搭建銷售平臺、加強宣傳推介、擴展銷售渠道,幫助種植戶解決了燃眉之急。
進|知|解|平|臺
「『進知解』平臺,改變了過去部門間點對點、下級『求辦』上級的狀況,對外解決基層、企業、群眾難題,對內提升部門間協作融合能力,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西安市委常委、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鍾洪江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這樣說。
如今,「進知解」平臺已成為高新區4000多名幹部職工手機上最常用的應用軟體之一,截至目前,已先後收集問題15214個,辦結10274個。
值得一提的是,
在今年疫情防控工作中,
高新區在「進知解」平臺中新開發的「電子體檢」服務
更是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電
子
體
檢
據小新了解,疫情防控期間,對企業來說最大的困難莫過於排查員工是否有重點疫區活動軌跡,一旦因瞞報導致不良後果,將嚴重影響企業復工復產。而「電子體檢」服務的應運而生,就極具針對性地解決了疫情防控中的這個難題。
「電子體檢」服務不僅以「硬科技」手段對返崗人員進行精準篩查,有效排除瞞報現象,還按照企業的訴求,建立「一人一檔」體檢信息檔案,為每位員工提供一個「電子體檢碼」。區內企業復工後,可以通過平臺掃描員工專屬的「電子體檢碼」,對人員出入進行管理,平臺將記錄員工的「體檢情況」等,為企業搭建精準防控和恢復產能的公共平臺。
「高新區推出的『電子體檢』服務,用大數據篩查員工行動軌跡,幫我們解決了大困難,復工更放心。」
——瑞博爾消防科技辦公室負責人胡女士
2.
「助企一把」平臺真正拉近政企距離
如果說「進知解」平臺
通過大數據為企業、群眾精準解決問題。
那麼,今年5月高新區
「助企一把」公共服務平臺的誕生,
就真正意義上實現了企業和政府之間的無縫對接。
小新了解到,「助企一把」平臺由西安高新區與絲路華數(西安)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打造。該平臺依託於高新區「一核四化」業務系統,設有微信小程序端、web端、後臺管理端,不僅是一個集企業數據收集、企業問題上報、承辦處理、督查督辦為一體的綜合性數據處理平臺,也是一個促進企業與企業、企業與第三方機構、企業與政府之間的交流合作的企業服務平臺。
該平臺設有「親商助企」、「供需發布」、「中介超市」和「96767 熱線」四個模塊。不同於「進知解」平臺的是,「助企一把」這個為企業量身打造的平臺,除了高新區幹部職工可以安裝下載,企業也可以安裝下載直接向後臺反饋問題。
近日,來自高新區秦保局的親商助企專員徐學勇在走訪中得知,艾力特電子按照環保要求,擬建設一座固廢回收站。企業依規按程序辦理項目備案,但由於需要環保相關政策依據,企業辦理備案遇到困難。隨後,徐學勇積極與行政審批局協調溝通,按備案要求協同企業做好廠區回收站的設計圖、環保相關政策的依據、申請、承諾書等相關資料,在行政審批局、環保局的大力支持下,協同企業辦成廠區回收站項目建設的備案,企業將依規建設。
▼
問題得到解決後,西安艾力特電子有限公司負責人特意為高新區送來錦旗,並稱讚道,「十分感謝高新區,設身處地為我們解決了難題。」
12月初,高新區召開了一場「企業幫扶日」暨「親商助企」座談會。會上,高新區對前期企業通過座談會及「助企一把」平臺反饋問題的辦結情況進行通報。企業代表無不稱讚,他們通過「助企一把」反映的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帶給他們極大的便利。據介紹,截至目前,高新區派駐親商助企專員共計收集問題276項,已解決270項,辦結率達97.8%,剩餘問題也均在持續推進之中。
高新區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人介紹,「助企一把」公共服務平臺提供梯度培育體系、中介服務超市、供需對接平臺、專家智庫諮詢及政策權威解讀等服務板塊,旨在強化「政產學研用金介才媒」等要素保障,切實提升企業服務效能,助力高新區打造「親商助企」2.0版本,真真正正將以解決企業問題為主的傳統助企模式轉變為以打造產業鏈、供應鏈為目的的企業深度服務,變「專員跑腿」為「信息跑路」。
3.
高科技手段推動政務服務全面升級
作為一個以科技而著稱的開發區,西安高新區將科技手段運用在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方方面面,從而簡化政務服務流程,減少群眾來回反覆跑腿的可能,讓群眾真正享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
「人臉識別」系統
出門辦事時忘帶身份證,在以前就只能返回去拿身份證。而現在,西安高新區綜合服務大廳上線了「人臉識別」系統,忘帶身份證只需簡單一掃,即可出具身份核驗單,無需來回跑路。
「出版物零售業務許可」智能審批系統
「秒批」「秒辦」也是西安高新區充分運用科技成果,推出的便民服務舉措。其中,由高新區與西安交叉信息核心技術研究院合作推出的「出版物零售業務許可」智能審批系統,依託人工智慧信息處理等技術,通過線上受理、人機互動、智能審批,即時出具審批結果,實現掌上「秒批」。企業登錄該系統,通過材料準備—信息填寫—法定代表人確認—結果確認四個步驟,即可「秒批秒辦」經營許可證,全流程僅用時3分鐘。
工建審批管理系統2.0版本
而高新區打造的工建審批管理系統2.0版本則進一步打通了投資在線監管平臺、中介超市平臺、施工圖數位化審查系統等15個並聯繫統,並支持電子證照生成列印、簡訊提醒等功能。今年7月27日,西安高新區首批3個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電子證照通過工建審批管理系統2.0版成功核發。這些電子證照和紙質證照不但具備同等法律效應,相較於傳統紙質證照而言,還具備掃碼查詢證載信息、支持防偽查詢功能、統一建檔於電子證照檔案庫、實現數據全流程共享。
以上種種只是高新區通過科技手段提升辦事服務效率的零星案例。據小新了解,近年來,高新區還率先完成全市首個通過網上全程電子化的註冊登記;率先引進「自助辦照一體機」;率先在全區12個鎮街推出「一核四化」基層治理模式;在「西安高新政務」APP中開發了智能審批模塊;在綜合服務大廳推出「智能無聲叫號」服務……
西安高新區結合科技優勢,通過一系列的務實措舉,將「科技+服務」延伸到方便群眾、企業辦事的每一個環節和方方面面,進一步增強了企業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優化營商環境永無止境。」下一步,高新區將充分利用人工智慧技術,以高新技術賦能政務服務,不斷拓寬場景應用,推進跨部門協同共享,推出更多「科技+服務」,打造智慧政務新模式,為群眾帶來更多的方便。
原標題:《2020 · 「乘風破浪」的西安高新區(四) | 提升區域競爭力,高新有「絕招」》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