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身處數萬顆近地小行星包圍,地球經常會遭到太空巖石的撞擊,雖然很頻繁,但是很少有人看到。本月中旬,一顆小行星照亮了波多黎各上空,島上居民目睹了火球以每小時5.04萬公裡的速度進入大氣層的情景,這一罕見的時刻被攝像機記錄了下來。
1月17日,一塊太空巖石撞擊地球,進入波多黎各上空的大氣層,國際流星組織(IMO)報告了這一現象,並表示收到了31份目擊者報告。在一段關於這顆意想不到的小行星的視頻片段中,在它的軌跡末端發生小爆炸之前,可以看到一束明亮的光。根據國際流星組織的計算,這顆小行星直徑約1米,以極快的速度進入大氣層,速度為每秒14公裡,即每小時50400公裡。
在2020年1月17日星期五,波多黎各見證了另一個極端事件,就在島的北面,一顆小行星在天空中形成了一個明亮的火球。由於它的亮度,從島上的大部分地方都能看到它,據報導,許多人還聽到了一聲巨響。這個物體的能量如此之高,以至於它在大氣中的壓力變化可以通過聲音來測量。小行星和流星撞擊大氣層時產生明亮的火焰爆炸,因為這是太空巖石第一次遇到阻力,空氣滲透到巖石的孔隙和裂縫中,將巖石推開並導致爆炸。
一般來說,火球是比平常更亮的流星,這顆小行星以罕見的每秒14公裡的速度進入大氣層。由於它們撞擊地球大氣層的速度,大於1毫米的碎片在划過天空時能夠產生明亮的閃光。這些明亮的流星就是我們所說的火球,它們常常讓目擊者感到擔憂和敬畏。雖然這顆流星很小,但明亮的閃光再次提醒我們要密切關注天空中可能發生的小行星碰撞。
雖然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機率很小,美國宇航局認為,太空巖石每年會有1/30萬的機率撞擊地球,從而對撞擊區域造成破壞,但毀滅性的前景並非不可能。然而,有一些計劃可以幫助地球對抗潛在的小行星撞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目前正在研究小行星本努,研究這顆直徑500米的小行星將有助於制定小行星防禦計劃。
美國宇航局擔心,這顆有可能毀滅地球上一個國家的小行星可能在未來120年內撞擊地球,下一次近距離飛越地球的時間是2135年。這項任務將提供有關如何使小行星偏離與地球碰撞軌道的重要信息,但NASA重申,即便如此,我們的地球受到影響的可能性很小,在數百萬年的時間裡,在所有行星中,小行星本努最有可能撞擊金星,所以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