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創投日報請查收。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
融資披露:
近日,為企業提供IT基礎設施管理的初創企業Env0宣布獲得330萬美金種子輪投資,同時發布了首個公開測試產品。本次投資由Boldstart Ventures和Grove Ventures共同領投,另外還有來自Snyk的天使投資人Guy Podjarny。
Env0位於美國舊金山,現有10名員工,為企業提供IaC(基礎設施即代碼,Infrastructure-as-Code)服務,幫助企業一站式管理其部署在AWZ、Azure、Google Cloud三種不同伺服器環境下的項目......(查看更多請點這裡)
項目報導:
36氪獲悉,少兒藝術素質教育連鎖品牌「樂秀星」近期完成百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投資方未透露,新一輪資金將用於品牌和校區體系升級、配套服務完善和自主IP活動內容拓展。
成立於2017年,樂秀星聚焦兒童藝術素質教育領域,是一家集少兒形體模特培訓、秀場發布、大賽承辦和活動策劃等為一體的綜合性連鎖品牌......(查看更多請點這裡)
項目報導:
隨著消費側85後/95後成為消費主力軍,大家願意在自我生活品質提升上消費,且接受到了相關的概念和知識;醫療側,醫生也愈加關注病人康復效果,對患者接受院外專業康復治療的需求更迫切。也因此,專業康複診療的市場開始慢慢崛起。
36氪近期接觸到的「復動肌骨」便是在其中展開布局的一家企業,想為用戶提供從診斷、康復到體能、支輔具產品的一站式閉環產品和服務......(查看更多請點這裡)
採血窗口一直是大家不太願意呆的地方,有些人天生害怕抽血,除了暈血外,實習護士也給很多人帶來了不小的心理陰影。對醫護人員來說,在採血穿刺作業時與病患近距離接觸也存在感染風險,或因操作失誤引發醫療糾紛;疫情之下,他們更需要在多層防護服下憑直覺穿刺,穿刺識別率、準確率大大降低。對一些特殊體質和重症的患者,譬如燒傷、皮膚疾病、血液疾病等,醫護人員往往難以辨識血管進行採血,容易延誤後續診斷和治療。
總而言之,對醫患雙方來說,目前採血環節都存在不小的痛點。現如今,智能採血機器人的誕生有望解決上述問題,它能把護士從高頻率、高難度、低臨床價值的採血工作當中解脫出來,實現採血自動化......(查看更多請點這裡)
近年來,隨著各類生化免疫流水線的不斷升級,生化免疫的檢測從樣本分類、前處理、檢測都可以實現全自動化。而可作為精準醫療依據的分子診斷,由於其操作複雜、容易產生汙染、且往往都是微量反應,在全自動化過程中存在諸多挑戰。
即便當前也有一些自動化分子診斷系統,但在檢測過程中仍然無法避免需要人工加載試劑、耗材等手工操作,同樣耗費人力和時間,因而也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查看更多請點這裡)
當前熱愛跑步的群體數量逐年上升,上海、北京線下跑團人數超過40萬。據統計,中國馬拉松賽事自2016年起每年增長接近100%,其中70%人群來自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具有本科以上學歷,36%是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專業跑者每年異地比賽參加3.7次,消費6935元。跑者們長期訓練,希望自己跑得更快、更專業、更健康。
近日,36氪採訪了上海一家為跑者提供實時步態分析的初創企業Run3D。Run3D通過攝像頭、傳感器硬體和軟體算法,持續記錄跑者15分鐘的步態後,即時生成運動姿態分析報告和康復調整建議......(查看更多請點這裡)
融資披露:
據悉,美國醫療保健服務提供商「Ready Responders」近日獲得了4800萬美元的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Deerfield Management、Google Ventures、Town Hall ventures和First Cressey Ventures。至此,該公司已募集超過5300萬美元的資金。
那麼,Ready Responders為什麼獲得谷歌風投的青睞呢......(查看更多請點這裡)
融資披露:
36氪獲悉,位於新加坡的保險初創公司「Igloo」近期完成820萬美元融資,由電信公司Intouch Holdings領投,老股東Openspace Ventures、線性資本(Linear Capital)跟投。
Igloo成立於2016年,由前Grab首席技術官朱偉(Wei Zhu)創立,主要為客戶提供創新的保險產品,包括退貨險、以及各類人身險產品,如意外險、旅行險等......(查看更多請點這裡)
融資披露:
近日,「雲英谷科技」完成C輪及C+輪超2億元人民幣融資。本輪融資由啟明創投領投,小米、高通、中航基金、北極光等新老股東跟投,華興資本任此次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後公司將持續加大晶片設計的研發投入力度,並與上下遊合作夥伴持續展開更加密切的合作。
36氪曾經報導過雲英谷科技,該公司成立於 2011 年,以顯示驅動晶片及電路板卡研發為主要業務的技術公司,旗下產品包括時序控制晶片、AMOLED 驅動晶片、矽基 OLED、FHD TV TCON 驅動板卡、可定製 FPGA 圖像處理板卡等,同時也在為智能硬體供應鏈客戶提供 IP 技術解決方案......(查看更多請點這裡)
36氪獲悉,工業網際網路企業「恆力華振」近日宣布完成千萬元級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達晨創投領投、明照資本跟投,資金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和進一步商業落地。
恆力華振成立於2015年,總部位於武漢,創始團隊是中國數字製造裝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英國先進位造中心博士團隊,對設備機理和人工智慧都有較深入的研究和應用經驗。公司瞄準生產過程質量監控市場,為客戶提供裝備數位化和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目前,已在10多家世界500強制造企業完成試點與複製......(查看更多請點這裡)
36氪獲悉,大數據中臺產品及解決方案供應商「睿帆科技」在過去兩年間已完成數千萬人民幣的融資,投資方包括佳都科技和花城創投等,融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和運營服務。
睿帆科技成立於2015年,主要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研發零距大數據中臺體系產品,包括擁有PB級處理能力的Baymax大數據科學平臺、分布式分析型資料庫雪球DB、大禹中文智慧文本平臺、明睿大數據數模平臺等......(查看更多請點這裡)
4月10日川普政府再次呼籲美國企業撤離中國,並且表示願意支付搬家費。我認為美國政府多次提及的背後,恰恰反應了一個事實,即美國製造業回流收效甚微。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它不是一個企業的搬遷,而是一個產業鏈的搬遷。
在全球化分工越來越深入的今天,任何一家企業都是不可能獨立於整個產業鏈單獨存在的。更何況,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國是目前復工復產恢復最快的國家,而且我認為在未來十年裡,中國在市場規模和產業鏈完整的程度上,依舊會是最具吸引力的國家之一......(查看更多請點這裡)
國際遊和國內長途遊無法成行,短途周邊遊或許將成為今年旅遊業最大的亮點。
2020年,旅遊行業因為疫情受到了直接的衝擊,不過近期短途周邊遊似乎已經開始復甦。
近日,會員制度假民宿平臺如程告訴36氪,3月平臺民宿預訂量反超1月,而4月環比3月上漲了350%。從如程平臺的數據來看,會員的出行比例已經恢復到了正常水平,在杭州、蘇州、寧波等地入住率甚至已經高於疫情之前......(查看更多請點這裡)
————————————
創投日報持續更新36氪接觸的最新早期項目,感謝關注。想要了解更多,歡迎添加創投小助手微信:chuangtou36kr
36氪Pro是36氪旗下微信公眾號,聚焦早期創投生態,提供獨家創投項目和新聞、深度趨勢和風向預判,以及行業社群、線下沙龍、融資服務。掃描以下二維碼,先人一步感知創投風向。
36氪Pro是36氪旗下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