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V」知著,從快遞大數據看中國經濟復甦→

2020-12-23 央視新聞

根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12月21日,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800億件。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實現了從500億、600億、700億、800億的四連跳。

四連跳!這份亮眼成績單請「籤收」

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增速經歷了從負到正再到重回高位區間運行的轉變。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郵政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快遞業務量1月份低位運行,首現負增長;2月份快速恢復,轉為正增長。進入第二季度,隨著復工復產持續推進,快遞業務增速明顯加快,重回30%以上。

自9月10日達到500億件開始,每月更是都登上一個百億級臺階,實現「四連跳」直至突破800億件大關。

據了解,今年第800億件快件是一箱來自湖北黃岡羅田的土特產,將於12月22日上午送到位於湖南長沙的收件人手中。

別走,這裡還有一份成績單,等你籤收!

(快,滑動一下)

1-11月郵政行業運行「成績單」

1-11月,郵政行業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累計完成9928.5億元,同比增長14.4%;業務總量累計完成18752.9億元,同比增長29.2%。

1-11月,郵政服務業務總量累計完成2543.7億元,同比增長12.6%;郵政寄遞服務業務量累計完成232.6億件,同比增長3.5%;郵政寄遞服務業務收入累計完成372億元,同比下降4.8%。

1-11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741億件,同比增長30.5%;業務收入累計完成7869.2億元,同比增長17.0%。其中,同城業務量累計完成110.3億件,同比增長11.1%;異地業務量累計完成614.3億件,同比增長34.8%;國際/港澳臺業務量累計完成16.4億件,同比增長27.8%。

在世界經濟陷入衰退之際,中國快遞業的這一份成績單格外亮眼。國內消費回暖、經濟在全球率先復甦,中國經濟的蓬勃活力正在世界舞臺上熠熠生輝。

這個「V」,你我都有份

快遞業務量之所以能夠重回高位增長,離不開行業的復工復產,也離不開消費市場線上線下融合加速發展。購買、發貨、送貨、收貨,讓快遞這碗水動了起來。

消費者「點」起來

[分享連結]

↑有錢哦,速點

是消費券?我來了

Oh yeah! 我領了50

這也算羊毛了!還是官方的那種

(這樣的對話是小編本人了)

疫情發生以來,全國有多個省市和地區統籌地方政府和社會資金推出消費券相關活動,累計發放超百億元。其中大多選擇和網際網路或電商平臺進行合作,通過線上的方式來發放。

△廣州市政府聯合京東11.11 發放20億政企聯合消費券

發放消費券以政府財政購買的方式變相給消費者打折讓利,可以激勵消費購買,提振消費動能。

推進快遞行業發展,我們也要從「頭」開始。

商家「忙」起來

有買也有賣,交易這個循環才能跑起來。從疫情期間的愛心助農,到「雙十一」的電商狂歡,商家們賣賣賣的腳步從未停下。

疫情期間,武漢「解封」之後,湖北多個地區都出現了農產品滯銷問題,「謝謝你為湖北拼單」活動「應聲而來」,通過流量扶持、價格補貼等舉措,帶動湖北食品、農產品銷售。

截至4月28日,蘇寧易購湖北特色商品訂單增長勢頭迅猛,累計已幫助湖北農戶銷售約5000萬餘斤農副產品,其中洪湖蓮藕、秭歸春橙、小龍蝦、周黑鴨、熱乾麵等均為熱銷單品,訂單排名前五的城市為上海、成都、南京、長沙、廈門。

在四川,進入11月,本該是石榴鮮果採摘的尾聲。但是在今年,當地村民一直忙著從果園轉戰到各大石榴凍庫,挑選優質的果子。「雙十一」期間,當地六七十家種植戶利用電商渠道進行銷售,石榴幾乎銷售一空。

△四川會理縣當地的石榴種植戶採摘成熟的軟籽石榴,並進行初步分揀

有買有賣,你的包裹「蓄勢待發」。

機器「開」起來

交易量可以從一方面為快遞業的發展推波助瀾,但是快遞產業內的自我「加速」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

「0點30分付尾款,0點35分收貨,我的快遞怕不是鄰居送的吧?」這個速度你還有印象嗎?

如今,全流程智慧物流正在改變快遞行業:在倉儲端,有智慧機器人幫助人工揀貨;在幹線運輸環節,有大數據工具計算運輸路線;在中轉環節,各快遞公司自動化流水線總長超過6000公裡,自動化分揀設備從1層增加到4層,每小時可分揀7.6萬件包裹;在末端配送環節,無人車、無人機、智能驛站、智能穿戴設備等新技術日漸普及。

△無人倉內,智慧機器人在快遞雲監工的鏡頭下處理雙11訂單

我們的快遞,不只是說說而已。

快遞「跑」起來

還記著騎著白馬送快遞的阿依特波力·阿斯哈爾嗎?

他是新疆阿勒泰地區哈巴河縣的一名快遞員,經常要騎馬穿越二十多公裡的無人區把貨品和生活物資送到村民家裡。騎著白馬硬核送快遞,力保包裹的準時到達。

截至目前,我國郵政快遞已經在全國範圍內實現了村村通郵,全國快遞網點的鄉鎮覆蓋率達到了96.6%。

一輛輛快遞車,從南到北,正在慢慢跑遍全國。

新業態「長」起來

疫情之下,直播帶貨、短視頻種草等銷售模式正在和居民購物越走越近。「無接觸配送」這一要求,也讓快遞櫃的需求量快速增長,智能自取等無接觸取貨方式得以快速發展。

今年以來,智能快件箱(信包箱)建設快速推進,全國累計布放智能快件箱42.3萬組,建成快遞末端公共服務站10.9萬個。

△在湖北省襄陽市,有一位客戶正在使用快遞櫃取快遞

加速!跑過中國快遞的「最後一公裡」

從買家的買,到商家的賣

從快遞的快,到快遞的廣

「四連跳」背後的巨大活力,離不開你我的努力

監製丨陸毅

製片人丨鄭弘 張慶

策劃丨何肖南

編輯丨程程 楊曉晗

相關焦點

  • 見「V」知著,從快遞大數據看中國經濟復甦
    根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12月21日,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800億件。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實現了從500億、600億、700億、800億的四連跳。  四連跳!這份亮眼成績單請「籤收」  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增速經歷了從負到正再到重回高位區間運行的轉變。
  • 從平臺大數據看中國經濟的暖意
    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傳遞數位化升級的「速度」;無人駕駛測試裡程背後是人工智慧的應用;快遞包裹數量的上升折射了市場的回暖……在三季度宏觀經濟指標發布的同時,一些平臺大數據也從不同側面呈現出中國經濟的面貌。  記者梳理多家平臺、機構大數據,一起來看看中國經濟的暖意。
  • 於細微處見知著,於生活中知禮儀
    「於細微處見知著」,古人有云:「聖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故見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出自《韓非子·說林上》。見微知著,指見到事情的苗頭,就能知道它的實質和發展趨勢。比喻小中見大、以小見大。古人非常注重細節方面的問題,能夠從細微處推測事情全局的發展方向,能見微知著,才能防微杜漸。
  • 蔡昉:中國經濟V字型復甦基本成型 但經濟復甦存在三個不平衡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侯潤芳)在12月14日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等主辦的「2021年《經濟藍皮書》發布暨中國經濟形勢報告會」上,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蔡昉表示,失業率從上升到下降經歷了一個倒V字型曲線,意味著中國經濟V字型復甦基本成型。
  • 從行動支付數據看經濟復甦 微信12億月活背後的經濟「晴雨表」
    來源標題:從行動支付數據看經濟復甦 微信12億月活背後的經濟「晴雨表」 從微信,看懂中國經濟。微信作為一款國民產品,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 假日經濟,大美中國盡顯復甦活力
    在一系列利好推動下,國內大交通、酒店餐飲、景區觀光、度假休閒等行業迎來全線復甦,旅遊、探親出行等客流持續走高,帶動「高鐵遊」、周邊遊、商場購物等市場行情火熱。&nbsp&nbsp&nbsp&nbsp中國經濟經受住了疫情的壓力測試,在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上都走在世界前列,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活力。
  • 快遞業務量「三連跳」盡顯中國經濟活力
    李芬芬500億、600億、700億……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從9月10日到11月16日,我國快遞年業務量實現了「三連跳」,今年人均快遞量已達50件,再創歷史新高。在世界經濟陷入深度衰退之際,中國快遞業的表現分外亮眼,這是中國經濟在全球率先復甦、國內消費回暖的直觀體現,折射出中國經濟的蓬勃活力。
  • 中國經濟怎麼樣了?一起來看看這幾組數據再說
    中國經濟怎麼樣了?一起來看看這幾組數據再說!年中到了,對於咱們國家來說,今年前6個月真是不同尋常。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社會經濟方方面面都受到了不小衝擊。有些人甚至擔心,中國經濟這艘大船會遭遇各種水雷和暗礁,難以繼續行穩致遠。
  • 外媒關注年末中國多項經濟數據再創新高 中國坐穩全球經濟復甦頭把...
    中國多項經濟指標實現首次「轉正」,多項指標增速再創新高。外媒對此廣泛關注並作出積極預測:中國經濟平穩復甦為2020年動蕩中的全球經濟增添一抹亮色,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有望為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提供強勁驅動力。亮眼數據讓人印象深刻「12月15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了非常亮眼的關於中國經濟發展的數據。這些數據給經濟學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美歐日印數據慘澹措施無力 全球經濟V形復甦希望破滅
    日媒稱,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給世界經濟造成巨大創傷。美國商務部7月3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速報值按年率計算環比下降32.9%。疫情再次擴大也給三季度的復甦打上了問號。據《日本經濟新聞》7月31日報導,美國二季度GDP數據創下自1947年進行該項統計以來的最大降幅。而德國7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國二季度GDP環比下降10.1%。報導稱,各大經濟體都是傷痕累累。摩根大通預測,二季度歐元區經濟按年率計算將萎縮40%。疫情仍在蔓延的印度也將萎縮40%,巴西的降幅甚至高達51%。
  • 後疫情時代的全球經濟:無法喚醒的V型復甦
    3、從二季度的經濟數據來看,美國出現了超預期的衰退跡象,而其他主要經濟體均表現出衰退的趨勢,消費需求不足,投資者信心受到嚴重打擊,國際貿易的衝突加劇,「V型」復甦的前景變得十分黯淡。中美「脫鉤」加速,從臺面下的鬥爭到實質性的競爭成為了中美關係的主流,美國對中國科技企業、海外公司的制裁措施更加頻繁,以及對中國金融領域的制裁風險加大,為全球經濟「V型」蒙上了陰影。
  • 亮眼數據讓人印象深刻 中國坐穩全球經濟復甦頭把交椅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導稱,中國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經濟數據展示了中國經濟的持續復甦。中國全年的GDP將增長,外匯儲備將保持穩定。全球財務長委員會在其公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調查報告中,上調了中國經濟展望預期,認為中國正逐步擺脫新冠肺炎疫情陰霾,實現經濟增長。這一調查的受訪者們還把中國經濟展望從第三季度的「穩定」上調至「溫和改善」。
  • 中國強勁復甦,提升全球經濟!
    辛巴威中非經濟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唐納德·魯沙布瓦表示「中國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走在了全球前列,為非洲國家提供了有益借鑑。中國通過大數據等手段對疫情進行防控,同時實現復工復產。非洲國家應該向中國學習,通過創新的數位化手段,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增長兩不誤」。
  • 「三駕馬車」動力增強 經濟復甦力度料超預期
    三大採購經理指數位於年內最高點,半鋼胎開工率、焦爐生產率大幅高於去年同期,汽車消費持續回暖,重卡銷售同比增長26%,物流業景氣指數升至年內高點,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大增35.8%……在11月主要宏觀經濟數據出爐前夕,密集發布的一系列先行指標和高頻數據顯著上行,彰顯供需兩旺勢頭延續,「三駕馬車」動力增強,經濟復甦力度料超預期。
  • 2021國考申論:於細微處見知著
    縱覽歷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無論是備考過程還是題目設置,都呈現出一年更比一年難的「考生感慨」,這一方面源自於國考限制條件較少,每年報考人數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也與國考很多職位起點比省考高,考題「難」度增加是顯而易見的,唯有用心備考,才能於細微處見知著。一、掌握5大能力,做到高效備考1.閱讀理解能力。
  • 【地評線】多彩時評:首超800億件,快遞成績單激蕩中國經濟澎湃動力
    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12月21日,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800億件,再次刷新快遞年業務量紀錄。  作為全球電子商務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中國快遞業的表現分外亮眼。
  • 法國媒體:11月出口數據確認中國經濟復甦
    中國7日公布11月進出口數據後,法國主流媒體予以關注。法國第一大報《費加羅報》的報導表示,中國11月出口增速同比達到21.1%,是兩年多來的最高水平,這確認了中國經濟的復甦。主流經濟類日報《回聲報》在報導中表示,根據中國海關數據,中國出口已經連續6個月實現增長,11月的出口增速幾乎是10月出口增速的兩倍,達到自2018年2月以來最高水平。與此同時,中國的進口也連續三個月實現正增長。報導表示,由於其他國家再次出現疫情,使得中國醫療設備和物資、用於遠程辦公的電子產品出口都大幅增加。
  • 中國外貿復甦令人驚嘆,國際大行紛紛上調中國經濟增速!
    中國外貿正面臨一場愈演愈烈的「貨櫃荒」,外貿復甦之下,中國出港貨輪紛紛滿載而去,然而返港貨櫃寥寥。據中國貨櫃行業協會數據,中國每出口3個貨櫃只能返回1個;國內貨櫃嚴重短缺,以至於大量外貿工廠開始自行限產;而大量空置貨櫃卻在海外堆積如山,造成塞港。
  • 環球聚焦點丨「中國經濟持續加速復甦」
    「中國經濟持續、加速復甦」「中國增強了在全球貿易不確定環境中的主導地位」「出口繁榮是今年中國最大的經濟驚喜之一」……海關總署12月7日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按美元計價,11月份中國外貿進出口4607.2億美元,增長13.6%。
  • 外媒:中國外匯儲備增長源於持續經濟復甦
    「外匯儲備增長的原因是中國持續的經濟復甦」; 「人民幣是今年亞洲表現最好的貨幣之一」; 「大型跨國企業看好中國經濟前景」…… 多國媒體紛紛聚焦中國最新外匯儲備數據,稱讚中國貿易繁榮和人民幣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