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報導之「散打王英雄譜」
縱橫四海英雄夢,一劍封喉散打王!
那是溫暖而遙遠的2000年,「散打王」的橫空出世讓沉寂的中國武術邁出了向職業化探索的第一步。一個個響亮的名字成為散打浪尖的弄潮兒:柳海龍、寶力高、鄭裕蒿、薛鳳強……他們用一場場經典的比賽向觀眾們展示著中華武術(散打)最純粹的美好,並締造了一個「群雄並起 王者爭鋒」的散打王時代,無數武迷為之振奮,甚至瘋狂。
光陰荏苒,歲月翩躚。當初叱吒擂臺、意氣風發的熱血少年如今已近不惑之年,他們或已淡出這個圈子或依舊在這個領域發光發熱,但在他們心底都有一份難捨的情結。
十六載韶光倏忽而逝,我們在不斷地前進中卻總會駐足回憶。在此,用武之地 特推出系列報導之「散打王英雄譜」,與愛好散打、搏擊的你一同憶崢嶸歲月,感武者情懷。
重溫經典,只許回味,不許流淚;展望未來,滿懷憧憬,砥礪前行!
「散打王英雄譜」系列報導之三:
「射月金弓」李傑
從武者到學者,從學生到老師,十幾年間,他用自己的行動和體驗實現了完美轉變。
綽號「射月金弓」的李傑是散打王時期70公斤級的靈魂人物,從1994年-2005年十多年的運動生涯,經歷過近200場國內外大賽的歷練。這位來自山東招遠,儀表堂堂的好男兒是深諳武術真諦的後起之秀,看他的比賽絕對是一種享受,不僅其腿法彈踢確如金弓射月,彈性十足、變化莫測、電光石火,而且散打中的「遠踢、近打、貼身摔」的要訣更是能發揮的淋漓盡致,看上去竟然破綻難尋。
(散打王時期資料圖右二為李傑)
視頻為李傑(黑方)在散打王賽事中對陣張家波(紅方)
想當年,射月金弓,氣吞萬裡猛如虎
1994年3月一個偶然的機會,李傑來到享有「散打國師」美譽的佟慶輝老師執教的「佟慶輝武術中專」進行散打訓練。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瀋陽的半年裡,李傑接受了真正的散打訓練和薰陶,進步巨大。同年10月,李傑參加了山東省棗莊市散打比賽。第一次參加正式比賽的李傑雖然心裡有點緊張,但最後還是輕鬆地取得了75公斤級的冠軍。當時恰逢剛剛組建的山東省散打隊主教練翟壽濤在棗莊選拔隊員,看了李傑的比賽後,翟壽濤老師立刻讓李傑去山東省散打隊參加集訓。聽到這個消息,李傑興奮得徹夜難眠。
經過翟壽濤教練半年多的精心栽培,李傑的身體素質和技術水平都有了長足的進步。1995年李傑首次獲得了參加全國散打錦標賽的機會,並獲得了70公斤級的第三名,同年又在武漢舉行的「國際散打擂臺公開賽」獲得了70公斤級亞軍。1997年的八運會李傑再次獲得了70公斤級的亞軍,並於1998年在青島舉行的「全國搏擊大賽」中獲得個人的第一個冠軍。此後,李傑還參加了當時國內極具影響力的「2000年首屆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並在眾多強勁的對手中脫穎而出榮膺70公斤級冠軍。這樣大賽的歷練和榮譽的獲得也讓李傑對於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然而突如其來的傷病也讓這位年輕人一度想要放棄。
(李傑比賽資料圖)
2002年的第一屆世界盃散打比賽在上海舉辦,那是李傑一生中最為難忘的一次比賽。當時距比賽還有3天的時候,李傑在與隊友訓練時不小心被隊友把從腳前掌一直到大腳拇指撕開了一條長五公分的口子,縫了8針,那時候只要腳掌一沾地就感到鑽心的疼痛。但是參加世界大賽的機會對於很多散打運動員來說是一生難得的,就這樣李傑懷著一股「豁出去」的勁頭到了賽場。第一場對伊朗的選手李傑贏的還比較輕鬆,雖然在比賽過程當中,縫了針的腳掌再次撕裂,但是經過隊醫的簡單處理他還是挺到了最後。但是在最後的決賽中李傑碰到了巨大的困難和壓力,在與俄羅斯選手爭奪冠軍的時候,由於傷口上有炎症,腳背腫的老高,根本不敢運用腿法,每移動一步都很困難,傷口的疼痛讓他不敢做過多的動作。賽場上的每一分鐘對於李傑來說都特別漫長,那種拼死堅持的煎熬是他這輩子都無法忘記的。為了不讓對手看出自己的傷情,他在戰術上也做了調整,將一貫在前進攻的腳和受傷的腳的位置進行了對換,最終李傑頑強地堅持下來並取得最後的冠軍。「走上領獎臺的那一刻我的心情簡直是用語言無法形容。」
(2002年世界盃 李傑奪冠)
看今朝,謙謙君子,言傳身教育良才
在李傑的心裡,一直有一個願望,那就是能夠進入學校繼續深造。但是由於在省專業隊面臨著繁重的比賽任務,於是這個醞釀好久的願望一直拖到九運會結束後才得以實現。
2001年,剛剛獲得九運會冠軍的李傑,選擇到北京體育大學深造學習。大學校園的學習環境和氛圍給了李傑不一樣的感受,這是一個常年經歷著枯燥訓練的運動員所體驗不到的新鮮環境。大學四年的深造讓李傑變得更加的成熟和自信,不僅能夠充分利用學校的學習資源豐富了自己的理論知識,而且還在這個過程中對於自己所鍾愛的散打有了新的認識,不只是停留在技戰術層面,而是更多地去理解了它的內核。
事實上,在退役的時候李傑曾面臨留隊做教練的機會。但是仔細思索後,他還是覺得自己需要不斷去充實自己,所以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留隊的機會,隻身一人北上求學。他一直堅信一個信念,那就是:只要自己想去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努力去完成。「主動」是取得成功最基本的態度。正是靠著這樣的信仰,李傑順利完成了在北京體育大學的本科學業,並且以優異的學習成績獲得了學校的保送研究生繼續攻讀碩士學位的機會。
(李傑在北體的碩士研究生畢業典禮)
依舊是自己主動的願望,依舊要自己主動去爭取。當時研院有一個規定,那就是研究生一定要過英語四級,這對一直在專業隊訓練的李傑來說可是最頭疼的事情了,但為了研究生順利畢業,英語四級一定要攻克,於是李傑給自己制訂了一個嚴格的備考計劃。
二月份的北京,灰灰的天空剛被溫暖的春風吹出一抹淡淡的藍。這一天李傑在網絡上買了一套《新概念英語2》的網絡課程,他給自己定了一個明確的目標,用四個月的時間把這本書啃透,過英語四級應該就沒什麼問題了。他還有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就是利用晚上時間,先認真的聽完一課老師對課程的講解,對課文也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然後第二天早晨六點沿著英東田徑場一圈一圈慢走一個半小時,邊走邊複習和背誦前一天學習到的課程,當天晚上吃過晚飯再複習一遍,然後再進行下一課的學習,然後第二天早晨再複習和背誦。每一節網課都是這麼重複記憶好幾遍過來,直到現在,整個《新概念英語2》裡的96課還牢牢地印在李傑的腦子裡,還可以對新概念2的96課倒背如流。就是這種方式堅持了四個月,李傑順利通過了英語四級的考試,雖然沒有取得特別耀眼的成績,但是他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如今他會把這種卓有成效的學習方式分享給自己的學生,告訴他們:如果你不是天才,那麼主動+重複就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青年時期李傑)
研究生畢業後,李傑順利留在北京體育大學武術學院,成為一名高校老師。如今作為散打教研室的一名講師,他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教學工作上,他還是北體大散打代表隊的教練,每年就是帶領學生訓練、比賽。多年來也帶隊為校取得了諸多榮譽。散打出身的他,深知要讓隊員和學生主動去訓練的重要性,所以他從來不去過分管教和要求隊員,只是通過自己的切身體會來給他們灌輸思想,讓他們自覺主動地養成「我要練、我想練」的習慣。同時他不主張讓隊員花過多的時間去進行超負荷地訓練,而是讓他們在充分的訓練後結合理論學習和思考,這樣才能讓他們的訓練更有效。他說:「學校的學習訓練和專業隊的訓練區別就在於此,所以一定要讓學生將運動訓練和理論學習充分結合,好好利用學校的學習資源,同時養成主動訓練的意識,這樣才能在平日的訓練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李傑帶領北體大散打隊參賽)
展未來,文武雙修,豐富體驗添色彩
時光荏苒,一晃眼李傑已經在北京體育大學呆過十五個年頭了。當初散打王時期的擂臺王者如今也紮根講臺做起了學者,當初青澀稚嫩的學生少年如今也已成長為優秀的人民教師。這個看上去依舊有幾分儒雅和學者氣息的老男孩在時光和歲月的洗禮下更漸成熟,而他多年的教學經歷和生活體驗也給平凡的生活增添了幾分色彩。
(2005年李傑在法國 二排右一)
這些年,李傑不斷接到各個國家散打隊的的教學邀請和學校公派的交流訪學任務,他曾先後到過美國、法國、泰國、瑞典、挪威……乃至非洲一些貧窮的國家,在那裡,他體驗到了不同的風土人情,印象最深的便是在非洲貝寧的那段日子。
非洲貝寧,那個被稱為「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的地方,李傑要在那裡進行三個月的交流訪學。事實上當時他面臨義大利和貝寧兩個國家的選擇,但是想到像義大利那樣的國家只要時間允許隨時都可以去,但是貝寧那樣的國家就不同了,或許那裡的運動員和孩子們更需要幫助。所以李傑再一次「主動」地選擇前往非洲貝寧。但是他從來沒有想到現實竟是那般不堪,當飛機還在離地面30米的高度向下望去,整個城市的最高建築不超過三層,到處都是低矮的房屋,他心想這一次真的是要來好好體驗下貧苦生活了。但是真正開始工作後他卻發現那些孩子都十分渴望知識,他們雖然穿著簡陋,但是熱情外向、主動大方。三個月的交流生活竟讓他和那些學生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離開時他將自己的鞋子和一些衣服留給他們做紀念,現在只要一出國,他就打開只有在國外時才能允許打開的facebook,裡面都是滿滿的學生對他的問候和留言。
(2016年 李傑在泰國)
結束了三個月的貝寧之行,來不及中轉,李傑又要奔赴下一站,那是一個美麗浪漫的國度——瑞典。體驗了貝寧的極度貧窮,又感受了瑞典的富有和迷人,李傑在感受不同風土人情的同時更明白珍惜當下生活的意義。不斷的交流訪學也讓他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一步他計劃在明年考取武術專業的博士。他又「主動」給自己提出了目標,而主動依舊是他通向成功的不二法寶。
(李傑在指導學生訓練)
他是武者,更是一位不斷提高自我的學者,文武兼修,他,一直在路上。
▶「散打王英雄譜」系列報導之——「笑三少」安虎
▶散打王英雄譜之——玉面小達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