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瞅瞅你天天朋友圈秀跑步、曬運動,裝成挺自律的樣子,我看你也不瘦啊,還有小肚子!哈哈哈!你這不是白運動了……」
這段話是我的跑友桃子最近聽到的話中,最讓她生氣的一句了。
桃子今年28歲,人長的漂亮、性格也好,還有跑步的習慣,一直都是我眼中的標杆、楷模。可沒想到,小長假期間一次同學會,會有人對她說出上面這種話。
看到這裡,你以為桃子是個小胖子嗎?不,她跑步3年,體重110斤左右,坐在椅子上確實也有點小肚子,但真的不胖啊。
桃子吐槽實錄
好身材就是沒有小肚子,能夠反手摸肚臍? 跑步的人就必須是模特身材,不然就是白白浪費時間運動?
這究竟是對美麗的追求,還是畸形的審美?
胖是原罪???
最近明星減肥綜藝《哎呀好身材》中有一組嘉賓被熱烈討論,他們是趙奕歡及男友李伯恩。
提起趙奕歡很多人可能不了解,但大多數90後的非主流時期大多看過她主演的《青春期》系列神劇。現在的她雖然很少演戲,但成了健身博主,跑步、跳操都是日常,對美食有著絕對的自制力……
而李伯恩身高一米八幾,體重兩百多斤,愛美食,尤其迷戀高油、高脂肪的食物,大肚腩高高的凸起……
趙奕歡希望在倆人結婚前,男友能夠減重30斤,也因此監督李伯恩減肥成了她的任務。節目中因為怕男友喝她剩下的麵湯,往碗裡扔紙巾等行為讓網友覺得過於無情。
她不僅對男友要求苛刻,還對攝影師的身材展開批評:「長得也不難看,那為啥吃成這樣呢?是愛吃肉夾饃嗎?而且你每天扛著攝像機,你怎麼會把自己吃成這樣?」
雖然趙奕歡的初衷是希望男友、攝影師都能管理好自己的身材,為他們好,但是這樣的言語攻擊似乎讓人難以接受。
趙奕歡與攝影師籤訂《好身材承諾書》,並允諾攝影師減肥30斤就會送他一個禮物
如果說趙奕歡是真心的希望男友、攝影師能夠好好管理自己的身材,只是言行過於苛刻,下面要說的這個事情,就不是這樣的了。
李斯丹妮跟嶽雲鵬聊天說自己以前熱愛跳舞,卻遭家人反對,本以為這將會是一副溫情畫面,可接下來小嶽嶽卻說她:「你不適合跳舞,腿太粗了」
不論小嶽嶽是想要活躍氣氛開個玩笑還是怎樣,李斯丹妮並沒有覺得開心,氣氛一度陷入尷尬。
這種情況,似乎也是我們更常見到的, 別人說你腿粗,你不能懟回去,只能跟著呵呵一笑掩飾自己的尷尬,因為一旦還口,就是小心眼,就是開不起玩笑。
這個世界對胖子的惡意大嗎,太大了,我甚至沒有辦法一一列舉出來,可怕的是,我實在沒法定義什麼是胖子,所有的網紅標準所說的好身材都太瘦了,瘦到病態。
2014年,維密推出的「the perfect body」的廣告,遭到女性組織的譴責。
臺灣電影《大餓》就以一位胖胖的女主角講述了一個胖子,都要遭受的惡意。
她在幼兒園工作,細心照顧小朋友們,可他們卻給她起外號,叫她「大恐龍老師」。下班回家在樓道裡被對門大爺猥褻,對門大媽卻不相信,還說「我老公怎麼會看上這種死胖子」。母親過生日,卻不願意讓大家看見自己的胖女兒,每天都要擠兌她……
可是,她真的甘願做一個胖子嗎?或者有誰,就甘願做個胖子?
胖,不是罪。
超重,不是你一個人的錯
據2016年《柳葉刀醫學周刊》(Lancent Medical Journal)的數據,中國的肥胖人口已近9000萬,其中男性4320萬,女性4640萬。 北京大學公共健康中心的一項研究指出,至2030年,每4個孩子中,就將有一個是超重的。即時,中國將有5000萬兒童的體重被列為超重或肥胖。
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顯示,中國人的總體肥胖率小於5%,卻在一些城市超過了20%。很明顯,肥胖是一個「城市病」,與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
>>>> 重口味
火鍋、串串香、麻辣燙等等一系列重口味食物成了我們聚會首選,下飯醬、拌飯醬、鹹蛋黃醬等醬料變成餐桌伴侶,這也給我們的體重買下了一個隱患。
多油、鹽、糖的,其它調料諸如醬油、花椒、辣椒等各式調料的分量也不少。這些調料不僅會增加菜餚的卡路裡熱量,最重要的是攝入過多會讓人覺得唇乾口渴,需要喝大量的水來緩解。
鹽放的多,食物中鈉離子多,食用過多會造成鈉超標,身體也會水腫,不利於減脂,而且高鈉飲食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根據《2016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每人每日的鹽攝入不要超過6克。
>>>> 奶茶從來不加糖
奶茶店裡的「無糖」選項依舊有糖,而「少糖」、「三分糖」更是市場營銷的策略:事實上,「少糖」和「多糖」間的區別非常之小,並且,「少糖」的含量就已達到約50克方糖。
這是什麼標準呢?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人體每天糖的攝入量不應該超過50克。喝一杯「少糖」奶茶,你一天中攝入的糖分就已接近超標。
>>>> 一個人吃飯太容易胖了
一個人吃飯,吃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一邊吃飯一邊看劇,不然吃什麼都不夠香。但這會讓你在吃飯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一不小心就吃多了。
>>>> 職場人士更容易胖
沉迷工作確實會讓一部分人先胖起來。
這類人肥胖的原因,主要是精神壓力較大,體力活動較大,當他休息時,需要攝入大量的營養成分,及碳水化合物來補充水、營養。
因為生活不節制,飲食生活不規律,睡眠不規律,最終導致攝入的營養成分,大多數轉化成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沉積在身體裡,最終導致肥胖 簡單舉幾個例子,就會發現,對於大多數人長胖這件事,真的太容易了。
你真的胖嗎?
胖的原因千千萬,最委屈的一種是,也許你根本不胖卻以為自己胖。下面教你3個方法,讓你更好的了解自己,到底胖不胖。
>>>> 算體重指數
體重指數=體重(kg)/身高(㎡)
BMI<18.5 消瘦18.5BMI24.0正常24.0BMI<28.0超重BMI28.0 肥胖
註:BMI標準不適用於運動員等肌肉含量較高的人及孕婦
>>>> 測量腰圍、臀圍、頸圍
找到腰圍最細的地方,臀圍最粗的地方,用皮尺水平繞圈測量,計算腰臀比。
腰臀比=腰圍/臀圍頸圍是找到喉結下方最細的地方,沿繞一圈進行測量。
女生:腰圍>80cm腰臀比>0.85頸圍>34.5cm 男生:腰圍>90cm腰臀比>0.90頸圍>38.5cm
註:任意一個數據,超過這個數值可能意味著體重偏胖;太高或太矮的人不能只靠腰圍判斷。
>>>> 捏皮褶厚度
通過捏皮褶時手指間的厚度,可以粗略判斷脂肪含量。
捏手臂:手臂放鬆,自然下垂,在右手上臂偏後側的重點,跟手臂平行的方向捏提 捏肚子;自然站立,腹部放鬆,在距離肚臍右側兩個手指寬的地方,跟軀幹平行的方向捏提 捏後背:找到右肩胛骨下角(後背會吐出來的位置)延肩胛骨走向,與脊椎線呈45°的地方捏起
如何看測量結果:
脂肪很少:捏提費力,隔著皮膚手指間距離較小甚至可隱約觸碰 脂肪較厚:輕鬆捏起一大坨,手指間距離較大有減脂空間,要引起注意 胖入膏肓:已經很難捏起,減脂空間相當大
拒絕身材羞辱,正視肥胖
如果你通過上面講的集中方式都測量出一個結果——真的胖。
那麼你就要引起注意了,不為別的,就為了你的健康,你確實需要在身材管理這個問題上想想辦法了。
減肥,無外乎兩條真理,一是飲食,二是運動。就不在這裡過多贅述,可以翻看以前的文章閱讀。 無論你現在體重是多少,有沒有經歷過身材羞辱。我都想告訴你瘦不等於美,無論體重幾何,勻稱和健康才是王道,在多元化的世界裡,審美也是多元的,請記住,自信、自尊的你才是最美的。
參考資料:
《別天真了,你以為「少糖」,奶茶裡的糖就少了?!》好奇實驗室
《我們為什麼肥胖》BBC紀錄片
《越來越胖的中國人》看理想
《胖不胖不能只看體重,測測這 3 點你達標了沒》丁香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