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2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離不開城市中每個人的努力。10至11日,記者採訪發現,文明宣傳氛圍濃鬱、「創文」知曉率顯著提高的背景下,市民的參與度也在不斷提升,人人爭當「創文」參與者。
「停下幾秒鐘禮讓行人,雖然看似損失了一點時間,卻收穫了文明和溫暖。」市民張權談起親身經歷時感慨道。
有一次,在斑馬線前,張權主動將車子停下,待一對母女倆安全通過斑馬線後,再啟動車輛行駛通過斑馬線。沒想到,被禮讓的母女倆居然給他鞠了個躬。
這一個鞠躬,讓張權心裡暖暖的,更堅定了他將「禮讓行人」堅持到底的決心。
張權說,一個城市的文明,就在這些細節裡。作為普通市民,將這樣的細節做好、堅持好,就是對「創文」實實在在的支持。
家住璟湖世紀城小區的李星,用「當文明人、做文明事」的標準,要求自己和家人:遵守文明公約、不亂丟垃圾、不浪費糧食、不扯皮拉筋、不破壞環境。
此外,她還常利用周末、節假日等時間,帶著上一年級的孩子到公園撿垃圾,到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培養孩子的文明習慣。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我們是受益者,更是參與者。」李星說,只有城市中每個家庭的文明素養提升了,整個城市的文明底色才會更靚麗。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參加志願服務,幫助他人,既能給城市增添溫度,又讓人內心寧靜又滿足。」面對記者「你為『創文』做了什麼」的問題,家住福星城小區的陳先生說。
陳先生是去年開始做起志願服務的:當小區裡的兼職環衛工,專門對付藏在綠化帶、下水道等犄角旮旯裡的垃圾;當社區的義務宣傳員,普及文明知識傳播文明新風;當路口的交通勸導員,維護交通秩序助力平安出行……
家人一開始並不理解陳先生,認為這都是無意義的忙碌,且吃力不討好。對此,不善言辭的陳先生沒有說什麼,只是仍堅持做好每一件他認為有意義的事。
漸漸地,小區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亂扔亂丟、不亂停亂放,生活環境越來越整潔、舒適,陳先生的家人開始理解並加入志願服務中。
「群眾的參與度高了,使得『創文』工作不再是政府的『獨角戲』。」市創文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城市是一個大家庭,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人人都是參與者,人人都是受益者,唯有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城市才能變得更加亮麗、宜居、樂業。
來源:鹹寧網
鹹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張敏 實習生: 陳沁 孟涵
原標題:《【創文,我們在行動⑩】市民爭當「創文」參與者》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