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量身高誤區多,你測量對了嗎?

2020-12-27 澎湃新聞

給孩子量身高誤區多,你測量對了嗎?

2020-05-29 11: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新手媽咪

前言:家長關於矮小的認識(670例矮小孩子調研)

只有20%家長經常過問孩子身高並進行檢測和記錄;

其中75%以上家長無法提供孩子目前身高;

97%家長不知道生長發育的基本規律;

30%家長認為,孩子沒病,而是晚長,這其中只有10%家長可以確認其父親或母親的青春發育時間較晚。

臨床上發現許多家長往往把「矮小」當做「晚長」,想像孩子會有一個意想不到青春期突飛猛長時期,結果卻錯過了矮小最佳的診斷治療時機。

當今社會家長對孩子的身高越來越重視,關注孩子的身高,就是關注孩子的未來。

01

身高測量正確方法

赤足免冠

赤足免冠,測量時足跟靠攏,腳間45度,腳後跟靠拔身高尺或牆面;臀部,肩部及後腦靠找牆面或身高尺並在立正站直,鼻尖與耳垂一條直線,並與牆面或者身高尺呈90度。

測試者一定雙眼平視,在孩子頭頂放置較厚的,帶有直角的物品垂直往下,靠拔孩子頭頂,在最低點畫上一個記號即可。

02

身高測量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1)3個月左右給孩子測量一次,並記錄;

(2)早上的身高因為孩子睡覺後,全身放鬆,比下午和晚上測量要高出1-2釐米,因此測量身高時最好選擇同一個時間;

(人早上測量身高要比晚上高是由於一天活力和體重的壓迫,使椎間盤變薄,足弓變,脊柱彎曲度增加所致文獻:《讓孩子長高》史定平主編)

(3)測量時孩子衣服不要穿太多,頭不要後仰或低頭,孩子的站姿要直,雙手自然下垂;

(4)不同的測量人,眼睛平視的角度不同,可能導致測量上的誤差。不同的身高尺測量也有一定的誤差。

03

測量身高的三同

測量記錄

同一個身高尺

同一個測量時間

同一個測量人

科普特色服務平臺建設」項目系上海市科委資助

項目編號:18dz2305500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量身高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孩子身高常見的誤區,藥物刺激得不償失,怎樣讓孩子健康長高
    小高經常給孩子測量身高,並且,很關注孩子身高發育的情況。在孩子九歲的時候發現孩子身高增長緩慢,就開始讓孩子服用一些增高類的藥物,結果孩子在服用增高類的藥物長達三年的時間,身高發育依然比較緩慢。於是,小高帶孩子到醫院做了全面的身體檢查,醫生給出的結果就是,孩子雖然十二歲,但是骨齡卻已經有十五歲了。
  • 關於身高的6誤區你知道幾個
    最新公布我國男女平均身高,18至44歲,中國男性平均身高169.7釐米,中國女性平均身高158釐米。每個父母都想自己孩子是個大高個,很多人認為孩子的身高和遺傳有關係這是真的嗎?只要吃的多久可以長高嗎?關於身高的這些誤區你知道幾個?長高最科學的方法是什麼?
  • 新聞分析:為珠峰「量身高」一定要人登頂測量嗎?
    新華社珠峰大本營5月6日電 題:新聞分析:為珠峰「量身高」一定要人登頂測量嗎?  新華社記者多吉佔堆、邊巴次仁、王沁鷗、魏玉坤  6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行動測量登山隊舉行出發儀式,30多名計劃登頂的測量登山隊員當日從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營向更高海拔出發,計劃抓住近日的天氣窗口,擇日登頂測量。
  • 乾貨:孩子身高多高才正常?春季長高知多少
    原創:牛媽彭小蹦春天來了,你的孩子長高了嗎?最近杭州一家媒體對114位家長進行調查發現其中僅有兩位家長表示自家孩子沒有長高,其餘孩子均有不同程度的長高,最高增長達到了5釐米。關於運動的誤區有哪些?每天運動多久合適?專家都說晚上9點入睡,可自己娃怎麼也睡不著怎麼辦?激素問題:激素是什麼?什麼樣的孩子需要打激素?有副作用嗎?下面我們來一一談一談,這其中的重點和要點,以及春季敲黑板地方!突破遺傳真的可能嗎?
  • 孩子身高達標嗎,教你正確對照身高曲線圖
    前面一期內容我講了怎麼測量身高,有的家長問了,身高我會量了,但是怎麼知道是不是在正常範圍呢?我家裡有身高曲線圖,但是我不會看啊!
  • 你家孩子身高達標了嗎?快來對照2020年最新標準,別掉以輕心
    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身高標準是不同的,對照2020年兒童身高標準表就可以看出還在成長中的孩子身高有沒有達標,對照時候也千萬別陷入誤區。身高標準表誤區1:孩子與同齡人比較偏矮就是矮個子。判斷孩子是不是真的偏矮,要關注以下幾個點:1、數據準確。測量身高和測量體重相同,一般宜選擇同一時間段同一測量工具,因早晚數據不同可能導致偏差。2、注意觀察3個月至半年以上。孩子身高如果在半年內完全不長可能存在異常;3、參照標準。
  • 「你家孩子身高達標了嗎?」2020年夏季兒童身高表出爐,趕緊看看
    前言孩子的身高也是大多數父母關注的問題。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高能夠達標,但有些家長卻不知道孩子身高的標準。所以他們經常拿同齡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相比較,如果孩子的身高比同齡的小朋友矮了,父母就會非常焦急。"你家孩子身高達標了嗎?"2020年夏季兒童身高標出爐,家長們趕緊看看吧。
  • 測量三相三線系統的三大誤區
    下面將深入對比解析這些誤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34409.htm一、接線圖誤區1、測量人員「想像中的接線圖」圖1 測量人員眼中接線圖R相電流I1和R-S電壓U12接到一個功率測量單元,計算的功率記為P1=I1•U12P1=I1•U12;S
  • 關於身高的誤區,貴陽專家...
    家長個子都高,孩子肯定不會矮;父母個子矮,孩子身高只能認命了;孩子現在長得慢,到了青春期自然就追上來了;孩子個子矮,補補鈣、吃點營養素、喝點骨湯就有用……關於身高,你有這樣的誤區嗎?貴陽市婦幼保健院內分泌遺傳代謝科楊瑩副主任醫師告訴記者,事實上,這些理解全部都是錯的。
  • 在家也能測量孩子的身高體重頭圍?我們教您怎麼做!
    但是,對處於生長快速發展期的孩子來說,生長發育監測同樣也不能掉以輕心!身高/身長、體重、頭圍作為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監測指標,家長們在家裡該怎麼準確測量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正確的測量方法! 在家如何給孩子測身高/身長?
  • 衛生部:0-1歲各月齡身高、體重參照標準,你家孩子達標了嗎?
    而對於3歲以下小寶寶量身高,最好躺著量,用軟尺量從頭頂到腳後跟長度。最新版第7版的《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全面介紹了新生兒的護理、早產兒的健康問題;母乳餵養、配方奶餵養;輔食添加、睡眠、如廁訓練;寶寶的健康問題等等,簡直是新生兒的「家庭醫生」。平時翻一翻,需要找答案時翻翻目錄,都可以收穫不少。
  • 孩子能突破遺傳基因身高嗎?中日韓100年間青年身高變化給你答案
    執筆:毛婷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孩子身高這回事,「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身高在人的學習、生活和擇偶中都佔據一定的優勢,很多父母都會格外操心娃長高的問題。
  • 「你家孩子達標了嗎?」,2020兒童身高體重標準表,家長速看
    孩子的成長發育始終是家長關注的重點,每次看到同齡的小朋友吃得好、長得高、養得白白胖胖的時候,家長總是會擔心自家的孩子怎麼就給比下去了呢,是不是營養不夠,怎麼身高體重都不見長呢?事實上,想要了解自家孩子的發育狀況不能光靠比較,而是要比對兒童身高或體重標準值數據。"你家孩子達標了嗎?"
  • 男女孩最新身高標準表,你家孩子達標了嗎?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2018兒童身高體重標準表,快來對照,看看你家孩子達標了嗎? 01   跟父母親的身高有著直接關係,也不排除隔代遺傳。  除了營養,充足的睡眠和適當運動也是很重要的,後天因素也是相當重要的。
  • 父母身高不到1米七,孩子身高能逆襲嗎?做好3件事孩子會感謝你
    不難看出,遺傳基因對於孩子的身高增長來說,佔了很大一方面的比重,有很多身高不高的父母也會有這樣的擔心,自己的身高會不會造成孩子個矮?父母身高不到1米七,孩子身高能逆襲嗎?浩軒的爸爸媽媽也十分的自責,認為都是自己拖累了孩子的身高,孩子長得好學習成績也好性格也很好,唯獨就輸在身高上的話真是太可惜了。難道說父母1米6多的身高,孩子就不能長到1米8,實現身高逆襲嗎?其實是可以做到的,長高10-20cm也都是有可能的。
  • 身高的預測,你會算嗎?怎樣才能幫助孩子長高?
    孩子的身高是母親最關心的事情,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個修長的身材,但你是否知道有關孩子身高發育的知識?孩子身高預測,你會算嗎?因此,即使你對計算結果不滿意,也不必擔心。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除了遺傳影響外,還有30%的後天因素可以讓我們努努力。父母還應注意,孩子的身高發育的時間並不均勻。因此,有段時間你覺得孩子的身高發育緩慢,也不必擔心,只要在正常範圍內即可。孩子身高發育是否正常,你了解嗎?
  • 如何科學促進孩子長高?鄭東院區公益活動送孩子長高秘籍
    身高不達標,工作不好找;身高不達標,學業受限制;身高不達標,婚戀受挫折;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會競爭的加劇,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的身高,那麼,影響孩子身高因素有哪些?如何科學促進孩子長高?怎麼客觀評價孩子的身高?針對這些家長關注的熱點,鄭州人民醫院鄭東院區舉辦「暖冬行動,助力孩子長高」公益篩查活動。
  • 2020兒童身高體重表,孩子能高一點,再高一點嗎?
    現在這個社會是一個看臉的社會,長得好看的確實會比普通人有更多的機會,但是要是身高不夠的話也是不行的,所以很多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孩子長高一點嗎,再長高一點。但是孩子的身高並不是說想張多高就能長多高的,他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很大,但是也可能通過後天的科學幹預來實現長高的目的。
  • 五個長高誤區,信了你孩子的身高就懸了!
    誤區一:孩子有早長和晚長之分,二十多歲還能竄一竄臨床醫學表明:一般情況下,人的骨骺在十四、十五歲的時候就會閉合,一旦骨骺閉合,都不可能再長高了。所以不能再盲目等待孩子晚長甚至是期待「二十三竄一竄」,孩子的生長發育是不能等的,這是在與與骨骺線「搶」身高。
  • 1-6歲兒童最新身高體重標準表,您家孩子達標了嗎?快來對比看看
    隨著孩子的成長,家長們幾乎都有操心過孩子的身高體重問題,看見孩子比同齡小孩明顯矮半個頭,家長就心急了:「這麼高啊,你家孩子吃的什麼啊?長這麼好!」;看見別人家寶寶胖乎乎的很可愛,自家孩子卻瘦瘦的,家長又開始擔憂了……難道家長們認為的矮就真的是個頭矮嗎?家長以為的瘦真的是體重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