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米蘭德比的關注度比當年剛看球時低了許多,但在這個超級比賽夜,我仍然首選了這場比賽。
不是為了什麼情懷,單純就是因為我估計會很好看。
——孔蒂老師賽前說了這麼一句:「三中衛現在是種進攻的流行。」事實上,這賽季他的國米還真比之前偏向進攻了許多。雖然上輪打拉齊奧的硬仗,還是排了個很有孔蒂風格的三大純中衛+全肌肉中場的保守做派,但因為疫情關係這輪想保守也沒了條件。兩個邊衛當中衛、科拉羅夫和B羅的登場,意味著轉換出球肯定要比上輪全找盧卡庫要好一些。
——米蘭這邊自從上賽季複賽後還沒輸過球,連續進球紀錄更是已經創造了近四十年的峰頂。伊布還是一柱擎天的伊布,懶王萊奧站著不動就能把球進了,恰爾漢奧盧這賽季踢得還真像個球王,一個人就是一條攻勢的特奧和對面的阿什拉夫來回互爆……想想就很刺激。
開場階段嘛,還算如咱們所料。
阿什拉夫直接就掛了滿檔,把還在暖車的特奧突得非常狼狽;伊布和恰爾漢奧盧的各種腳後跟繡花十分風騷,隱隱透著這家豪門當年的王者之氣。再然後就是他倆的又一次連線,伊布面對著回追的科拉羅夫居然還能跑出點速度優勢,氣得後者提前放鏟送上點球。
39歲的11號何苦為難34歲的11號。
當伊布把被撲出的點球成功補進之後,米蘭全隊的氣勢和自信肉眼可見地提高了一檔。
接著,我們就看見了靜若處子的萊奧突然動若脫兔,一個看上去搖搖欲墜的假動作同時騙過了丹布和所有電視前的球迷,然後一腳極其完美的弧線找到了門前完全沒人管的伊布。這哪是懶王,分明就是不動明王。
而現在的伊布,是絕對不會浪費這種機會的。
比分變成0-2,國米球迷已經提前開始了分鍋大會。科拉羅夫送點加漏人,絕對的第一責任人。佩裡西奇悶頭瞎帶丟球權造成第二個丟球,這是間接責任也得背個兩三成。
說起來,上輪打拉齊奧,國米幾乎一直在死打盧卡庫和阿什拉夫這邊的右路,引起了很多爭議。按道理阿什拉夫強在爆發力而不是技術,理論上讓左路的佩裡西奇主攻,自己在弱側跑無球更加有威脅。誰也沒想到,這次米蘭德比開場真的主攻佩劍的左路……可他低著頭撞進死胡同,阿什拉夫和勞塔羅跑得再歡也不傳。
更沒想到的是,他終於及時橫傳了一次(儘管還是低著頭),神奇地穿越了包括門將多納魯馬在內的四名對手和兩名隊友,盧卡庫稍息立正推空門。
雙方都有了進球,比賽就更刺激了。
米蘭這套4231裡雙後腰位置站得很死,幾乎就不前插。防下來就是卡拉布裡亞長傳準確找到中場,接著立刻反擊直塞,連萊奧都跑得更積極了。
國米兩條邊路也越打越開,兩個邊中衛壓得上,兩個前鋒衝得兇,傳中線路天上地下全都有。雖然中場關鍵位置的B羅基本不設防,但好在進攻逐漸起勢,半場結束前盧卡庫差點就在無人盯防時頭球扳平了比分。
球迷們看著很爽,45分鐘仿佛一閉眼一睜眼就過去了。裁判看得也很爽,平時跑來跑去當個最近距離的VIP觀眾,出現疑似爭議的時候眼睛一閉權當看不到。果然,只要瞎得一視同仁,就沒人會說你黑。
和緊張刺激的上半場相比,或許是受到了國家隊比賽日和體能提前消耗的影響,下半場開局的節奏相對減慢了一些。
而當比賽沉下來,國米整體實力上的優勢就開始逐漸展現。主攻方向像之前那樣高度集中在右路,阿什拉夫繼續衝刷著特奧的身價,只可惜接應比達爾精彩的傳中單挑門將時頂偏了球門。巴雷拉也越來越亮眼,在雙方整體體能下降的情況下,他仍然能保持的大範圍跑動讓國米的攻勢均衡和立體了很多。
米蘭防線感受到的壓力逐漸增大,失誤開始出現,反擊的勢頭也不可避免有所減弱。伊布雖然支點作用仍然強大且明顯,不過體能遠不如開場那麼充沛。主要的反擊爆點開始集中在萊奧一個人身上,但他突然提速、甩開防守、弧線傳中——已經沒人能接應到位了。
接下來的主角變成了裁判馬裡亞尼。
首先,他一改上半場的鹹魚風格,口袋裡四散的黃寶石卡仿佛不要錢。其次,他一改上半場的和稀泥原則,先是在多納魯馬縮著雙手的內收型出擊碰到盧卡庫的時候果斷吹了點球,惹來了米蘭球迷的一片罵聲;又在所有人都以為要去看VAR的時候果斷改判了越位,雖然理論上埃裡克森傳球時盧卡庫確實已經越位、克亞爾也是無意碰球,但這麼個時間線編排註定會讓國米球迷接過開炮的班。
最後的二十來分鐘乾脆變成了雙方失誤大匯演。
米蘭中後場頻繁把自己辛苦防下來的球輕易傳回給對手,導致不斷被壓在後場摩擦。他們下半場只有2次運動戰射門,對手卻有7次。
但國米也沒好到哪。看起來風風火火壓著對方狂攻,到了射門那一下無論是佩裡西奇還是盧卡庫全都直接拉胯,原本被人期待替補出場拯救世界的埃裡克森……存在感最強的時候居然是停球直接出了界。
如果說上半場看得很爽的話,那麼這個下半場只能用三個字形容:辣眼睛。
最終,憑藉著累到蹲下的伊布開場的那兩個進球,AC米蘭以2-1拿下了這場高開低走的德比,繼續著複賽以來踢得好能贏、踢得不好也能贏的神勇狀態。而國米即使多人感染還能替補派上埃裡克森和桑切斯,卻反而踢得更加混亂……
孔蒂老師真的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