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初中學校: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發﹝2019﹞26號)精神,進一步規範教育秩序,營造良好教育生態,促進教育公平,切實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根據《義務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等法律規定和江蘇省教育廳《關於做好2020年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蘇教基〔2020〕4號)、南京市教育局《2020年全市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實施意見》(寧教〔2020〕5號)等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本區實際,現就2020年江北新區初中招生工作提出如下方案,請認真貫徹執行。
一、組織領導
南京市江北新區2020年義務教育招生工作在區招生委員會統一領導下進行。社會事業局成立區招生工作領導小組,下設招生工作組,負責本區域內公辦、民辦初中招生工作的組織、管理和監督。招生期間建立招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地點設在區招生考試中心(旭東路629號),其成員由區招生考試中心人員、社會事業局教育相關部門人員以及各校負責招生工作的人員組成,統籌全區招生工作的諮詢、協調。
二、劃定學區
按照「尊重歷史,結合實際,保證學位,相對就近」的原則,各公辦初中學校施教區由區招生委員會劃定(見附件)。各初中學校要嚴格按照施教區範圍招生,切實保證本施教區範圍內的應屆小學畢業生全部按時入學。
三、核准計劃
公辦初中必須嚴格按照社會事業局下發的招生計劃招生,民辦初中必須嚴格執行社會事業局核准的招生計劃。各校須執行規定班額,每班不超過50人。如因施教區生源數較多,需要增加招生計劃,須向社會事業局書面申請,經批准後方可變更。
四、入學條件
⒈應屆小學畢業生入學年齡原則上在15周歲以內(2005年9月1日以後出生)。
2.年滿十六周歲且接受義務教育未滿連續九年的大齡小學畢業生,在對口初中校尚有多餘學位的情況下,可以安排入學。
五、招生辦法
(一)公辦初中招生
1.施教區招生
施教區內應屆小學畢業生入學原則上應與父母(或其法定監護人)在本區同一戶籍,且戶籍與實際常住地、產權證(產權證是指房屋所有權證,持有者為適齡兒童少年的法定監護人)一致。戶籍遷入和產權證辦理時間應在2020年3月31日以前。
⑴施教區內戶籍與實際常住地、產權證一致,屬下列情況之一併持有相應證明, 按正常入學處理:
①本區戶籍應屆小學畢業生隨父母(或其法定監護人)一方在施教區常住,另一方是不在本區的現役軍人、在外地工作、務農或出國定居的;
②父母離異,本區戶籍應屆小學畢業生隨法定監護人在施教區常住的;
③本區戶籍應屆小學畢業生戶籍單立或隨祖父母(外祖父母 )在施教區常住,其父母(或其法定監護人)雙方都是不在本區的現役軍人及公派出國工作的專家、技術人員;
④本區戶籍應屆小學畢業生自出生起即隨父母(或其法定監護人)戶籍在祖父母(外祖父母)處落戶,其父母(或其法定監護人)雙方在本市範圍內均未購買或未分配產權房,並在祖父母(外祖父母)處實際常住且戶籍從未遷移過的。
⑵有關入學審定中其他特殊情況,按照以下原則辦理:
①本區戶籍應屆小學畢業生家庭因拆遷原因尚未取得安置房,也未在本區購置房產,根據拆遷安置協議上安置所在地的施教區確定就讀學校;已在本區購置房產,則根據房產所在地的施教區確定就讀學校(是否拆遷以籤訂拆遷安置協議為準,拆遷安置協議籤訂時間截止2020年5月31日);
②應屆小學畢業生家庭通過購置本區房產並遷入戶籍入學,戶籍遷入和產權證辦理時間原則上在2020年3月31日以前。在此時間之後的,根據產權房所在地施教區學校空餘學位情況,以所在家庭的戶籍遷入時間先後依次安排。該施教區學校學位不足,無法安排的,由區招生考試中心統籌安排到其它學校就讀;
③應屆小學畢業生家庭通過購置本區二手房取得施教區學位,入學當年該二手房原戶籍家庭須無適齡兒童少年在該施教區學校就讀;
④本區戶籍應屆小學畢業生入學條件審核中除上述以外的其他特殊情況,由區招生考試中心根據各校學位空餘情況統籌安排到本區公辦學校就讀。
2.隨遷子女入學
非南京戶籍小學畢業生(不包括在本市跨區務工的人員子女),隨來寧合法務工的父母(或法定監護人)在本區暫住,申請到我區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就讀,應在 6月27日、28日到隨遷子女材料審核點完整提交以下材料原件及複印件,進行登記和材料查驗,提出入學申請:
⑴家庭戶口簿(非南京市戶籍)和父母(或法定監護人)身份證;
⑵由公安部門出具的隨遷子女父母(或法定監護人)居住證,需在本區居住地連續居住且滿一年(居住年限計算至2020年5月31日止);
⑶隨遷子女父母(或法定監護人)在寧繳納社會保險連續且滿一年憑證,或經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頒發的在寧連續且滿一年有效營業執照(相關證照年限計算均至2020年5月31日止)。
區招生考試中心將在本區戶籍學生義務教育學位派定完成後,對完整提交上訴材料經審核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統籌安排進入公辦初中就讀;對不符合統籌安置條件的隨遷子女,本區不負責安排其入學;對隨遷子女父母(或法定監護人)在報名登記時提供與事實不符材料的,一經查實即拒收該生入學。
3.優撫對象、高層次人才子女等入學
在招生過程中,對以下對象的子女給予適當照顧:烈士;因公犧牲的軍人,駐邊疆國境的縣(市)、沙漠區、國家確定的邊遠地區中的三類地區和軍隊確定的特、一、二類島嶼部隊現役軍人;公安英模和因公犧牲、傷殘警察;全國勞模、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和優秀歸國留學人員、對江北新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人員等。符合條件的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本區2020年赴湖北一線醫務人員等子女按有關文件精神執行。政策照顧對象由有關部門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經社會事業局審核批准後,根據學校學位情況進行統籌安排。
4.殘疾兒童少年學生入學
本區戶籍殘疾兒童少年,優先採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的方式,輕度殘疾兒童少年安排到施教區學校隨班就讀,中、重度殘疾兒童少年安排至特殊教育學校就讀。視障、聽障兒童少年到市盲校、聾校就讀,智障兒童少年安排至新區特殊教育學校就讀。新區特殊教育指導中心依法對特殊兒童少年開展教育評估認定,明確安置方式並予以落實。
5.本市外區(非江北新區)戶籍學生入學
戶籍為南京市其它區(非江北新區)的應屆小學畢業生,應在6月19-20日前往戶籍所在區教育局報名,由戶籍所在區教育局負責安排學生入學,江北新區不安排其入學。
(二)民辦初中招生
南京育英第二外國語學校、南京實驗國際學校和南京明道中學等民辦學校初中招生工作按南京市教育局《2020年全市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實施意見》(寧教〔2020〕5號)文件要求執行。學校招生簡章(含招生計劃、招生範圍、招生方式、收費標準等)經社會事業局審核後報市教育局備案並向社會公布。學校按照社會事業局審批的招生計劃和招生範圍,與公辦學校同步實施招生。學校應通過多種途徑及時公開招生的相關信息。
民辦學校均實行免試按計劃招生。民辦學校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的,所有報名人員全部實行電腦隨機派位錄取;報名人數未超過招生計劃數的,一次性全部錄取。民辦一貫制學校初中部招生計劃小於其小學部直升需求人數時,僅面向校內採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錄取;在保證小學部直升需求後仍有餘額且多餘名額少於報名人數的,也要採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錄取。
有參加電腦隨機派位需求的本區戶籍學生,根據學生本人戶籍和學校招生範圍填報派位志願。小升初學生可在民辦初中和南京外國語學校中最多選2所報名。報名後,學生如果被電腦隨機派中(報名人數小於招生計劃數時,報名的學生視同派中),需在統一規定的截止時間前到學校現場確認,完成後續相關手續。如果被2所學校同時派中,則需明確選擇其中1所學校。逾期未到現場確認的,視為放棄。錄取後的學生不得被其他學校再次錄取,也不得回施教區公辦學校就讀;參加報名未被電腦隨機派中的,回原施教區公辦學校就讀;被派中後選擇放棄的,由區招生考試中心統籌安排公辦學校就讀。
六、實施流程
6月19日~20日,本區戶籍在外區就讀的應屆小學畢業生和未參加本區2020年5月入學信息登記的本區戶籍應屆小學畢業生監護人持家庭戶口簿、房屋產權證等有關材料到江北新區招生考試中心(旭東路629號)登記。
6月19日前,各初中學校依據本方案制定學校入學公告或招生簡章(包括辦學基本情況、招生計劃、施教區範圍、報名時間、報名辦法等),報社會事業局審核。
6月23日起,各初中學校公布經社會事業局審核批准的入學公告或招生簡章。
施教區招生
7月2日,區招生考試中心通過本區各小學向本區戶籍應屆小學畢業生發放《南京市江北新區義務教育階段施教區學位審核通知單》(以下簡稱「施教區學位審核通知單」)。
未在本區小學就讀的本區戶籍應屆小學畢業生監護人到區招生考試中心(旭東路629號)領取《施教區學位審核通知單》。
7月4日~5日,本區戶籍應屆小學畢業生監護人攜帶《施教區學位審核通知單》和戶口簿、房屋產權證(原件和複印件)等有關材料到施教區學校審核報名。
隨遷子女招生
6月27日~28日,符合相關條件的隨遷子女父母(或法定監護人)根據居住證地址,持相關材料(見上文2.隨遷子女入學)到下列地點審核登記。
7月15日,區招生考試中心根據各校招生計劃空餘情況,將經審核符合相關條件的隨遷子女統籌分配到相應學校,並發放《隨遷子女入學派位單》。在本區小學就讀的在就讀小學領取,不在本區小學就讀的在材料審核點領取。
7月19日~20日,符合相關條件的隨遷子女父母(或法定監護人)攜帶《隨遷子女入學派位單》及相關入學材料到指定學校報名確認。
民辦學校招生
6月19日前,社會事業局完成對本區民辦學校初中招生簡章(含招生計劃、招生範圍、招生方式、收費標準等)的審核,並報市教育局備案。
6月23日起,民辦學校發布招生簡章,明確招生入學登記相關事項。
6月26日~27日,民辦一貫制學校徵詢本校小學畢業生直升初中部意願,學生監護人辦理相關手續並籤字確認。
7月2日,公布民辦學校電腦隨機派位計劃。
7月3日~4日,小學畢業生填報電腦派位志願。本區戶籍在本區小學就讀的小學畢業生在就讀學校填報;本區戶籍在外區就讀的小學畢業生在區招生考試中心(旭東路629號)填報;外區戶籍在本區小學就讀的小學畢業生在戶籍所在區教育局指定的地點填報。
7月12日,同步進行民辦學校和南京外國語學校電腦隨機派位,並公布結果。
7月13日~24日期間,被電腦隨機派中或通過南京外國語學校語言能力測評的學生及其監護人到相關學校,現場辦理錄取確認手續,截止時間為7月24日16:00。
結果公布
8月10日前,各初中學校(含民辦)公布新生名單,並向新生發放《入學通知書》。
七、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在區招生委員會的統一領導下,社會事業局嚴格執行各項政策要求,統一招生步調,加強招生管理,規範、平穩、有序地做好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工作。
2.堅決落實免試入學要求。所有義務教育學校都要嚴格遵守《義務教育法》免試入學規定,不得通過筆試、面試(談)、評測等方式招生,嚴禁以各類競賽證書、競賽成績或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
3.全面實行公民同招。全面實行公辦民辦學校同步招生,嚴格按市教育局公布的招生時間開展相關工作,堅決杜絕提前招生和掐尖招生。民辦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登記報名、同步錄取、同步註冊學籍。嚴格公民同招紀律,規範招生宣傳行為,所有學校不得通過任何形式提前摸底爭搶生源;不得超出教育行政部門規定增設限制條件,拒絕或變相拒絕適齡兒童少年報名。
4.嚴格規範招生與分班行為。電腦隨機派位按照全市統一制定的操作規則組織實施。電腦隨機派位錄取由公證機構作全程公證,接受社會監督,派位結果實時向社會公開。各校不得為違規招收的學生和違規轉學的學生辦理學籍轉接,嚴禁出現人籍分離、空掛學籍、學籍造假等現象。嚴禁以高額物質獎勵、虛假宣傳等不正當手段招攬生源;嚴禁任何學校收取或變相收取與入學掛鈎的「捐資助學款」。嚴格均衡分班,嚴禁設立重點班、快慢班和實驗班等,不得以分層走班等形式變相分快慢班。起始年級要按照省規定班額招生。
5.嚴肅查處非法辦學行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得以「國際部」「國際課程班」「境外班」等名義招生,不得以境外教材代替國標教材。認真排查並嚴厲查處社會培訓機構以「國學班」「讀經班」「私塾」等形式替代義務教育的非法辦學行為,確保義務教育規範健康發展。
6.健全應急機制。各校要設立公布招生諮詢電話、舉報電話,組織專人負責招生諮詢,政策解釋工作。耐心解答群眾疑問,充分、深入、細緻解讀入學政策,積極做好正面宣傳,提高政策的社會知曉度,要按社會事業局相關文件要求制定招生入學工作突發事件處置預案,加強會商協調,積極妥善化解矛盾。
7.嚴格問責制度。對於違規招生的學校視情節輕重給予約談、通報批評、取消榮譽稱號、減少下一年度招生計劃、停止招生直至吊銷辦學許可證等處罰。對於非起始年級掐尖招生的民辦學校,將採取削減下一年度招生計劃的懲處辦法。對監管不到位、履職不到位,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後果的相關單位和人員依法依規嚴肅追究責任,營造規範有序、令行禁止的良好生態。
八、招生諮詢、監督電話
1.江北新區2020年招生諮詢點地址及諮詢電話
2.江北新區2020年初中學校招生諮詢電話
3. 江北新區招生監督舉報電話
江北新區社會事業局黨群工作辦 58696508
九、南京市江北新區社會事業局保留本方案最終解釋權。
附件:南京市江北新區2020年公辦初中學校施教區
南京市江北新區管理委員會
社會事業局
2020年6月10日
附件:南京市江北新區2020年公辦初中學校施教區
南京市旭東中學
曉山路-曉山西路-江北大道-園西路-新華路的區域。包括:新華五村、新華六村、阿爾卡迪亞、蘭亭苑、三豐公寓、福基旭東新城、草芳新苑、滕泰雅苑、海棠花園、四周村、大湯、曉山、曉山北村、曉山南村、曉山一村、仁錦苑等。
南京市南化第二中學
團山-育英路-旭東路-健民路-新華路-園西路-江北大道-葛關路-九村西路-楊村路-新華東路-平頂山路-丁家山路的南面區域。包括:長衝街、東盛大廈前樓、鑽石星城、紫晶環球、欣城峰景、恆豐世家、旭升花苑、欣樂新村、繡景雅苑、紅旗村、周窪新村、百悅家、南化三村、南化八村、南化九村、南化十村、南化新村(新華村)、新華一村、新華二村、新華三村、新華四村、鉑金公寓、新華七村、南磷、大廠新村、小門、西廠門、原山潘一村、山潘二村、山潘街、山潘一村、吳家窪、新吳家窪、畢家窪、周家窪、畢窪路、宋家莊、官元山、太子山、鳳凰北路、鳳凰南路、鳳凰西路、丁家山不靠揚子廠區一側、柯家窪、姜橋、潘家營、潘營新村、南化新一村、碧景山莊等。
南京市揚子第一中學
丁家山路-平頂山路-楊村路-九村西路-葛關路-江北大道。包括:揚子家屬區1--21村、銀江花園、中揚新村、寧馨花園、山潘三村、山潘四村、水榭花苑、聚富新寓、葛塘和平社區、丁家山靠揚子廠區一側。
江北大道以西原揚子一中施教區。包括葛塘老街、尚品馨苑、文承苑、文承熙苑、彩苑小區、聚瑞家園、棠雅苑、美利廣場、永恆家園、怡景佳園、景河苑、芳庭潘園、中山村黃馬組、葛塘橋北新村、葛塘中山社區、江北大道以西工農社區(不含仁錦苑、四周村、大湯)等區域的初一新生可在揚子一中與揚子一中松楊路分校之間選擇學校就讀。
南京市揚子第一中學松楊路分校
原長城街道所轄區域,包括接待寺社區(含長城新苑、長城佳苑、梧桐世家);長城村;官塘河村;前程村;葛塘街道紫藝華府、文承楠苑。
揚子一中江北大道以西原施教區範圍內的初一新生可選擇揚子一中松楊路分校就讀。
南京市九龍中學
八步溝-團山-育英路-經三路-江北大道的西邊區域。包括:寶潤花園、化建新村、呂窪新村、南化南村、南化六村、南化七村、十四化建、化建新一村、新莊東村、新莊西村、楊莊、楊莊北村、楊莊西村、楊莊南村、楊莊新村、蔣窪、鳳南街、王山頭、桂馨園、福基瑞景園、福基花園、福基麗景園;南鋼一村~六村、湖濱小區、九龍窪、耿家窪、新村、新村廠外、鳳南小區、消防中隊、卸甲山莊、風濱嘉園;原長蘆街道水家灣社區灣北三、四、五組和老街,陸營社區卞營、下沈、小陸營、常家營小區、西王和方巷小區等未拆遷區域等。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天潤城分校(初中部)
天潤城1-16街區(含萬潤家園),江岸水城,潤富花園。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威尼斯分校
威尼斯水城。
南京市沿江中學
沿江街道馮牆社區、路西社區、高新花苑、天華矽谷、天華綠谷、海潤楓景、浦洲花園、錦繡瀾山、燕瀾七縉、潤泰錦園、京新社區(含大華錦繡時代花園)、新華社區、復興社區(不含天潤城、潤富花園,江岸水城,萬潤家園)。
南京市江北新區浦廠中學
頂山街道臨泉社區、龍虎巷社區、金湯街社區、南苑社區,浦口區內中車浦鎮車輛有限公司和工業公司職工子女;頂山街道吉慶社區、大新社區、石佛社區、珍珠路社區。
代招明發雲庭、明發閱山悅府、林景熙園、香漫山花園、國信自然天城等(待該片區配建初中建成開辦再行調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附屬中學
盤城街道所轄範圍(江北、 盤城、新華、 雙城、 永豐、老幼崗、 板橋、 渡橋、 落橋9個社區)。
南京市第一中學明發濱江分校
明發濱江新城。
南京市河西中學
泰山街道大華錦繡華城(臨江苑、柳州苑、桂美頌、榴美頌、香榭美頌、香邑美頌、樂美頌、愛美頌、香鳶美頌、香醍美頌);浦園路、浦園村、浦建村、浦東村、浦東二村、津浦新村、新馬路、浦鐵一村(含鐵路職工子女)、浦東路四號、六號、十八號(浦口電大門前小河為界)、南京電力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鐵道部南京煤炭設計院,橋工新村、迎江路(原橋北小學學區)、彩虹雅苑;泰山街道江月府、錦匯苑、濱河御景、宜馨苑、浦熙雅園,寧港一、二村,大壩頭1-50號,浦中路,浦鐵二村,小柳三、四、六組,夾河六、七、九組,夾河新村,輪渡橋,河西街,河北街;泰山街道碼頭街、扶輪街、陽溝街、大馬路、和平街、菜市中街、浦欣家園,碼頭社區;浦珠北路萬江共和小區(天和苑、地和苑、人和苑)。
南京市浦口外國語學校(初中部)
旭日愛上城、旭日華庭、旭日上城、旭日家園。
南京市第一中學泰山分校
泰山街道天景社區(含浦東花園、泰山花苑、鐘錶材料廠宿舍、玫瑰花園、金泉泰來苑、御瀾府、南京麒麟交通技師學院家屬區、華僑綠洲、景福家園等),柳洲社區(含泰馮路泰山段等),大橋社區,滄波門社區,鐵橋社區(含鐵橋小區、新橋家園、天然居、太平寶邸、弘陽愛上花園、毛紡廠宿舍等),泰山社區,南農大工學院家屬區,銘人麗島,杏林北苑,艾菲國際;泰山街道浦東北路以西、浦珠路以北、新馬路-凱天路以東區域(含鼎泰家園、山水雲房、恆輝翡翠城,酈都鴻圖閣等);泰山街道橋北社區,臨江5組,橋北小區、迎江雅居、江畔明珠、幸福美地、橋北花苑、春江閣、浦泰和天下,金城麗景、華僑城、中浦家園;海德北岸小區、朗詩紅樹林;盤城街道板橋社區(屬六一小學施教區範圍內),泰山街道原林場村、花旗社區、舟橋旅、高炮師營區,南京陸軍指揮學院院區等。
南京市第一中學江北新區分校(初中部)
雅居樂、正榮潤江城;代招正榮潤錦城、保利西江月(待該區域配建中學建成開辦再行調整)。
南京市浦口外國語學校高新分校
弘陽時光裡花園、弘陽悅峰時光裡、綠地悅峰公館、亞泰山語湖花園、新城香溢紫郡、招商蘭溪谷;代招朗詩未來街區、新城花漾紫郡、旭日學府(待該區域配建中學建成開辦再行調整)。
南京市江北新區玉帶實驗學校(初中)
原玉帶街道所轄區域。
(素材來源/社會事業局 編輯/陳茜 江北新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