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沙漠已經佔據了地球陸地的四分之一面積並且還在擴增,地球上十幾億的人已經受到了沒有土地的威脅。聯合國1977年就展開了沙漠化會議,但是沒有國家當真,畢竟誰能抵抗大自然呢?不過中國做到了,70年,3代人中國成功地將榆林毛烏蘇沙漠變成了森林。
中國是沙漠面積最大的國家,八大沙漠、四大沙地面積達到了7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7個韓國。位於陝西榆林的毛烏素沙漠成為了第一個被人類消滅的沙漠。也就是說人類終於可以徵服大自然了。有的小夥伴就要問了,沙漠在放著就行了為啥要治理它呢?
其實中國看起來地大物博,資源很多,不過人口也很多,人均下來這些資源其實並不算富足。而沙漠因為遍地沙子,根本沒有辦法發展農業或者工業,等於白白地浪費地方。並且你可能以為沙漠不會動,其實沙漠是會擴張的,像毛烏蘇沙漠之前也是水肥草美的地方,由於過度開採,沙漠面積不斷擴大,面積已經達到了4.22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一個青海湖。榆林也因此被迫向南搬了3次家。治理沙漠已經是勢在必行了。
2010年毛烏素沙漠
但是治理沙漠又是一個超級難題。1977年聯合國就針對沙漠化舉行了會議,但是沒有國家當真或者有太好的辦法,如今幾十年過去了也只有中國將毛烏蘇沙漠治理好了,成為了第一個徵服大自然的國家。提到沙漠治理我們就能想到的一個辦法就是種樹,但是大荒漠遍地沙子,樹木又是怎麼來改變沙漠的呢?
原因其實有兩點,第一點是樹木可以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沙子少了沙漠自然不會再擴張。那第二點就是樹木可以滋養水源。不過你可能就要問了,沙漠裡就沒有水源怎麼滋養水源呢?其實很簡單,就像夏天防曬一樣,樹葉是可以遮擋陽光的,防止土地暴曬。這個就防止了沙化嚴重,同時樹木當中的水分蒸發可以增加空氣的溼度。毛烏蘇沙漠就是這樣經歷了70年的源源不斷的植樹造林,匯聚了三代人的心血,終於從沙漠恢復到之前的綠洲了。
當然這個辦法只對人為原因造成的沙漠起作用,像一些與生俱來的沙漠其實就無濟於事了。這些沙漠為何通用的解決辦法是拯救不了它呢?這種沙漠緯度較低,溫度也是比較高的,周圍要是再有高山阻止水汽進入的話,人類已經是不能再用這種植樹造林的方法來解救它了。這樣耗費的人力和物力過於龐大,畢竟不賺錢的買賣誰也不會做。那這樣的沙漠就只能任由它了嗎?
答案肯定不是的,重慶交通大學研究團隊研發的沙漠土壤化技術就利用力學的手段,輕而易舉地改變了土壤的特性。簡單來說,沙漠土壤化技術其實是一種粘合劑。可以使沙子迅速地結合成團,使沙子擁有土壤的黏性可以鎖住水分和保肥。這樣一來的話就非常適合後期的栽種。土壤化技術因為低成本,見效快,在沙漠的治理當中經常使用。目前土壤化技術已經恢復了16000畝的沙漠,可以說沙漠治理的一個好幫手。
如今的毛烏素沙漠
如今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環境保護最好的國家,世界綠色的增加率中國貢獻了四分之一,植樹造林佔據到了全球42%。外國人看到中國取得的成就是又驚訝又羨慕,阿聯就與中國籤訂了治理沙漠的協議,那國也承諾將在3年內把10萬平方公裡的沙漠改成良田。
世界各國都在治理沙漠,這個時候美國卻反其道而行,不少美國人表示沙漠其實也有好處。比如陽光充足,可以在沙漠上建造溫室,還可以利用太陽來進行發電,沙漠底下還有很多的礦產可以使用。但是如果有一天沙漠已經威脅到人類的居住環境了,那開採再多的資源給誰用呢?與其說美國人是沒有想到這些,倒不如說是吃不到葡萄還說葡萄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