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幸外出桂林遊玩,很嗨
今天阿黃和大家講講桂林的陽朔西街
有人說,陽朔是一個療傷的地方。每個獨自去陽朔的人都有很深的心事。也許吧。一個有故事的人,一瓶漓泉,一支哀傷的曲子,還有瀰漫的煙。不能不發生些什麼。
西街是陽朔縣城內最古老的街道,有1400多年的歷史。590年(隋開皇十年)設置陽朔縣時,縣城就已有一條長約200米、寬約5米的街道。西街真正始建於1674年。
如今西街長近800米,寬8米,大理石路面,呈彎曲的S形,房屋建築古色古香,地方特色濃厚。薈萃各種旅遊紀念品、小吃於街市。其充滿了異國情調的夜景更是風情萬種,風俗濃鬱。
西街,曾是孫中山先生演講的地方,藝術大師徐悲鴻也曾居於此,15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曾在此留下足跡。(當然也有阿黃我的足跡了,啊哈哈哈)
近些年,來陽朔旅遊的「背包老外」迅速增加,每年都在6萬人之多。他們大都是學生、學者或打工族,多來自美國、英國、法國等發達國家。遊人的增加刺激了陽朔旅遊服務、旅遊工藝業的繁榮,特別是西街、濱江路,仿西方旅遊餐館的旅店、咖啡館、西餐館就有幾十家。
路面由本地產的檳榔紋大理石鋪成,暗青油亮,兩旁是清代遺留的低矮磚瓦房,白粉牆紅窗,透著嶺南建築的古樸典雅。
兩旁賣旅遊飾品和民族服裝的攤販
西街走到頭,會看到這個碼頭,還有木筏漁夫。
花店,感覺到麗江一樣,這裡的鼓手還在敲麗江街道一樣的歌
錘糖幫
在西街,隨時會看到不同國籍不同膚色、操著不同語音的老外,或攜手挽臂,或背著背包,比肩接踵,款款而來。他們無拘無束,談笑風生。
在酒吧飲啤酒,在街頭親切交談,在小商店討價還價中意的中國貨。這條街沒有日本人。
這裡的酒吧、飯店、網吧、工藝品書畫店等裝修風格大多中西合璧,有外語招牌,工藝品書畫店、飯店、酒吧的服務員、普通居民以至於街上賣水果的老太太,都能講幾句流利的英語。
德國人自己開的熱狗店
越南跟廣西是鄰居,東西種類倒不少
這條街到處都是外國人,扎堆出現
西街的夜是喧鬧的,中西合璧的酒吧傳出各類或綿長,或憂傷、或亢奮的曲子。酒吧一間挨著一間。月上柳梢頭,燭光點點。在酒精的麻醉下,上演著一幕幕豔遇。
古色古香,地方特色濃厚,又混搭異國情調的夜景更是風情萬種,風俗濃鬱。這裡的酒吧、飯店、網吧、工藝品書畫店等裝修風格大多中西合璧,給西街染上了一筆異域色彩。
陽朔西街是外國人在中國最密集的一條街,其涉外婚姻比例之高為全中國之最。
遊覽西街完全是一種體驗,濃濃的鄉村氛圍中流淌著純正的市井情調,樸素的民風裡夾雜著國際範,陽朔人愛吃的餈粑與米粉、正宗的義大利咖啡與西餐、古老的中國畫、最前衛的休閒風尚、普通話、英文、法語、義大利語乃至西班牙語……種種看似不可能的,全部柔合在長度不足1000米的嶺南小街裡。
一條街,遇上一個人
那個人會是你麼?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