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總是生活在家長的溺愛之中,無論有什麼事情都會依賴父母幫忙解決,雖然家長對孩子的愛是無可厚非的,可是家長的越保護只會讓孩子變得越脆弱。
孩子在這樣的氛圍中長大,會變得脆弱敏感甚至懦弱,特別是遇到困難的時候表現特別明顯,其實也在說明孩子的抗壓能力較差, 如果面對失敗更是接受不了,只會埋怨自己的能力不足,導致這樣的結果。
案例:
公司領導的女兒,面對任何事情都是先哭為主,特別是在挫折面前,完全沒有能力去處理的樣子,反正有什麼事情,要麼求自己的父母幫幫忙,父母不會就會求助公司裡其他的員工。曾經有教育專家的朋友,提醒果領導千萬不能這樣寵溺孩子了,可是領導覺得沒有辦法,也只能讓著孩子這樣下去。
現在,領導的女兒已經上高中了,問題終於浮現出來太多了,孩子在學校需要寄宿,要知道寄宿就代表著自己要照顧自己,可是她什麼都不會,連最基本的洗衣服都不會,還怎麼談照顧自己呢。最後,領導只能給一些零花錢孩子,在學校真的不會做家務,就給錢同學幫忙吧。
這件事情傳開了之後,很多同學都紛紛說要幫忙,其實還不是因為要工錢而已,對於這樣的方式,老師卻覺得很無語。畢竟孩子不會就教育嘛,這樣只會縱容孩子生存技能都缺乏。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的抗壓能力較差呢?
1、家長的溺愛越過該有的底線
溺愛的方式其實往往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家長明明知道孩子犯錯,他們不是去教育孩子而是選擇縱容孩子繼續犯錯,也許家長意識到自己這樣做是不應該的,還是控制不了對孩子溺愛的底線。
另一種是家長自己本身就沒有對錯概念,當孩子在生活中受到委屈,他們不會體恤孩子的情感,反而還會怪責孩子太過於矯情,這種家長沒有給予孩子足夠安全感的行為,會讓孩子的抗壓能力變得越來越低。
2、家長把孩子當成滿足虛榮心的工具
當孩子聽話的時候,家長就會認為孩子是最棒的,可是一旦孩子不如自己所願,就喜歡把自己孩子跟別人作比較,因為這種家長會覺得孩子破滅了自己的虛榮心,所以對孩子會用不好的態度去教育,把自己的氣憤發洩在孩子身上。
通常孩子被家長以這樣的方式教育之後,自尊心會受損,慢慢地變得無法接受自己的失敗,抗壓能力非常差。
家長想要幫助孩子提高抗壓能力,有什麼妙招嗎?
1、幫孩子制定小目標,鼓勵孩子努力完成
對孩子來說,最好的監督方式就是定目標。孩子的自制能力比較差,如果沒有一個方式去管著孩子,他們就會放任天性自由地做自己。對於抗壓能力較差的孩子,特別需要這種方式,因為可以針對性地讓孩子完成指定的目標。
2、孩子需要鍛鍊,家長應該提供機會
其實挫折對於孩子來說就是鍛鍊的好方式,孩子的內心脆弱有一份原因是因為家長過於保護,所以家長應該放手並信任孩子的本能,他們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軟弱,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會發展潛能,用自己的毅力和堅持把問題解決。
孩子鍛鍊除了可以通過日常的手把手教學之外,還可以通過一些繪本故事,讓孩子從另一種方式去鍛鍊自己的技能,比如這套《「我能行」情商啟蒙繪本》,專為提升3-8歲兒童情商素質而特別設計的,通過孩子最熟悉的生活場景來表述故事,啟發孩子自理能力和建立家庭責任感,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喜歡跟其他孩子合作,還有培養樂觀的精神,幫助孩子更好地度過叛逆期,然後擁有一生都受益受用的好情商!
繪本中在最後,還會引導出一些生活經驗和生活細節,幫助孩子自我督導和塑造更好的自己。
★告訴孩子一切都有可能,只要努力自己就行。
★引導孩子學會傾聽、合作和尊重等社交技巧。
★全面加強孩子面對各種情況的情商綜合能力。
這套《「我能行」情商啟蒙繪本》,小編認為是絕對的五星推薦啊!
點擊下方即可!
3、找正確的時機讓孩子主動認錯
當孩子做得不對的時候,家長應該鼓勵孩子主動道歉,主動道歉並不是軟弱的表現,而是對於自己的行為有負責的能力,也代表著一份承擔和擔當。讓孩子自己去承擔責任,面對犯錯並不可恥,這是孩子真正「成熟」和「成功」的表現。
育兒寄語:
孩子抗壓能力不及其他人,不妨從孩子身上找找原因,幫助孩子成為一個生活中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