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抗壓能力差?改變「打擊式教育」,父母善用這3個辦法

2021-01-19 大聖媽媽歸來

現在的孩子總是生活在家長的溺愛之中,無論有什麼事情都會依賴父母幫忙解決,雖然家長對孩子的愛是無可厚非的,可是家長的越保護只會讓孩子變得越脆弱。

孩子在這樣的氛圍中長大,會變得脆弱敏感甚至懦弱,特別是遇到困難的時候表現特別明顯,其實也在說明孩子的抗壓能力較差, 如果面對失敗更是接受不了,只會埋怨自己的能力不足,導致這樣的結果。

案例:

公司領導的女兒,面對任何事情都是先哭為主,特別是在挫折面前,完全沒有能力去處理的樣子,反正有什麼事情,要麼求自己的父母幫幫忙,父母不會就會求助公司裡其他的員工。曾經有教育專家的朋友,提醒果領導千萬不能這樣寵溺孩子了,可是領導覺得沒有辦法,也只能讓著孩子這樣下去。

現在,領導的女兒已經上高中了,問題終於浮現出來太多了,孩子在學校需要寄宿,要知道寄宿就代表著自己要照顧自己,可是她什麼都不會,連最基本的洗衣服都不會,還怎麼談照顧自己呢。最後,領導只能給一些零花錢孩子,在學校真的不會做家務,就給錢同學幫忙吧。

這件事情傳開了之後,很多同學都紛紛說要幫忙,其實還不是因為要工錢而已,對於這樣的方式,老師卻覺得很無語。畢竟孩子不會就教育嘛,這樣只會縱容孩子生存技能都缺乏。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的抗壓能力較差呢?

1、家長的溺愛越過該有的底線

溺愛的方式其實往往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家長明明知道孩子犯錯,他們不是去教育孩子而是選擇縱容孩子繼續犯錯,也許家長意識到自己這樣做是不應該的,還是控制不了對孩子溺愛的底線。

另一種是家長自己本身就沒有對錯概念,當孩子在生活中受到委屈,他們不會體恤孩子的情感,反而還會怪責孩子太過於矯情,這種家長沒有給予孩子足夠安全感的行為,會讓孩子的抗壓能力變得越來越低。

2、家長把孩子當成滿足虛榮心的工具

當孩子聽話的時候,家長就會認為孩子是最棒的,可是一旦孩子不如自己所願,就喜歡把自己孩子跟別人作比較,因為這種家長會覺得孩子破滅了自己的虛榮心,所以對孩子會用不好的態度去教育,把自己的氣憤發洩在孩子身上。

通常孩子被家長以這樣的方式教育之後,自尊心會受損,慢慢地變得無法接受自己的失敗,抗壓能力非常差。

家長想要幫助孩子提高抗壓能力,有什麼妙招嗎?

1、幫孩子制定小目標,鼓勵孩子努力完成

對孩子來說,最好的監督方式就是定目標。孩子的自制能力比較差,如果沒有一個方式去管著孩子,他們就會放任天性自由地做自己。對於抗壓能力較差的孩子,特別需要這種方式,因為可以針對性地讓孩子完成指定的目標。

2、孩子需要鍛鍊,家長應該提供機會

其實挫折對於孩子來說就是鍛鍊的好方式,孩子的內心脆弱有一份原因是因為家長過於保護,所以家長應該放手並信任孩子的本能,他們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軟弱,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會發展潛能,用自己的毅力和堅持把問題解決。

孩子鍛鍊除了可以通過日常的手把手教學之外,還可以通過一些繪本故事,讓孩子從另一種方式去鍛鍊自己的技能,比如這套《「我能行」情商啟蒙繪本》,專為提升3-8歲兒童情商素質而特別設計的,通過孩子最熟悉的生活場景來表述故事,啟發孩子自理能力和建立家庭責任感,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喜歡跟其他孩子合作,還有培養樂觀的精神,幫助孩子更好地度過叛逆期,然後擁有一生都受益受用的好情商!

繪本中在最後,還會引導出一些生活經驗和生活細節,幫助孩子自我督導和塑造更好的自己。

★告訴孩子一切都有可能,只要努力自己就行。

★引導孩子學會傾聽、合作和尊重等社交技巧。

★全面加強孩子面對各種情況的情商綜合能力。

這套《「我能行」情商啟蒙繪本》,小編認為是絕對的五星推薦啊!

點擊下方即可!

3、找正確的時機讓孩子主動認錯

當孩子做得不對的時候,家長應該鼓勵孩子主動道歉,主動道歉並不是軟弱的表現,而是對於自己的行為有負責的能力,也代表著一份承擔和擔當。讓孩子自己去承擔責任,面對犯錯並不可恥,這是孩子真正「成熟」和「成功」的表現。

育兒寄語:

孩子抗壓能力不及其他人,不妨從孩子身上找找原因,幫助孩子成為一個生活中的強者。

相關焦點

  • 想培養個樂觀、抗壓能力強的孩子,父母要做好以下幾點
    最近幾年新聞總是報導孩子關於壓力大跳樓自殺的案例,這其中有學習壓力,有父母給的壓力,有生活壓力,但不管是什麼壓力,孩子之所以會因為壓力自殺,多半是抗壓能力差導致。抗壓能力對孩子有多重要?抗壓能力也叫做抗挫折能力,一個抗挫折能力強的孩子,在面對失敗和挫折的時候,往往能夠重新站起來,走向成功,抗挫折能力可以說是孩子成功的一種捷徑,擁有抗挫折能力的孩子會積極地面對錯誤和失敗樂觀的生活下去。
  • 娃抗挫能力差,提高孩子抗壓能力必不可少,這是孩子成長必修課
    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變好了,在養育孩子上面也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大家可以問問家裡老一輩是怎麼養育孩子的,那可是真正的放養式育兒。 反觀現代人養娃都是無止境的寵溺與呵護,並且現在育兒的模式都是4對1,4個大人共同照顧一個孩子。
  • 學會「抗壓能力」,才能讓孩子在挫折面前也從容,家長注意這幾點
    2、緩衝力緩衝力就好比潤滑油,即使機器生鏽不能用了,也有應對的辦法,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不是想著怎樣退縮,而是想辦法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3、適應力就像沙漠中的仙人掌,即便生活在水源緊缺的地方依舊堅強的生長,當孩子遭遇家庭變故、學校環境發生變化時,孩子依舊能快速做出調整,及時適應新環境恢復到正常的生活秩序。
  • 孩子的抗壓能力弱,遇到事情就喜歡哭鼻子,父母應該如何引導?
    如果在小的時候沒有給孩子培養好抗壓能力,在長大以後孩子只能夠逃避,在社會中也總是趨於弱勢,很難成為社會中有用的人才。而面對挫折教育,提高孩子的抗壓能力,父母應該怎樣做變成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是會有很多憤憤不平。認為所有的好事都應該由自己來承擔。比如幼兒園中經常會發現,一些孩子嫉妒別人參加各種比賽,由於老師沒有選他,就會出現一臉不服氣的樣子。
  • 現在的孩子為什麼抗壓能力那麼差?難道真的是因為教育方法的問題
    現在的孩子為什麼抗壓能力那麼差?難道真的是因為教育方法的問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發現如今孩子們的抗壓能力貌似是越來越差了,就比如我自己的孩子吧,平時稍微遇到一些小事情,就總是會哭哭啼啼的,一點都不知道何為堅強。
  • 孩子抗壓能力差怎麼辦?找爸爸是正道
    孩子抗壓能力差、沒有好奇心、上進心怎麼辦?找爸爸 媽媽相比,孩子更願意和爸爸一起玩。研究表明,讓30個月的孩子選擇玩伴時,三分之二的孩子選擇了爸爸。
  • 孩子抗壓能力越來越差?做好這4件事,他們會越來越自信
    文 | 齊麗娟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的孩子大多是從小嬌生慣養,父母都希望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給孩子吃最好的,用最好的,家長雖然在物質方面給孩子充分的給予,但在精神方面卻有很多匱乏,體現最明顯的就是現在的孩子抗壓能力越來越差,動不動就能看到新聞關於孩子受不了壓力跳樓,考試沒考好試圖自殺
  • 為什麼中國父母總喜歡打擊式教育
    在中國上一代的教育環境下,有太多的父母奉行打壓式教育,經常批評孩子的短處,故意忽視努力。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體驗?相信不少小孩都經歷過打擊式教育,但是,打擊式教育本身是一把雙刃劍,利處可以讓孩子謙虛積極上進。弊處會強烈打擊孩子自信心。
  • 挫折教育是提高孩子的抗壓能力,而不是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看到越來越多的學生因為一些生活或者學習上的小問題,選擇極端的方式去處理,所以很多人就把目光集中在「挫折教育」上,片面地認為孩子承受壓力的能力不夠,逆商太低,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走上這樣的道路,家長們都開始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挫折教育」。挫折教育確實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受挫能力。
  • 大二學生作弊被抓後墜亡:為什麼現在的孩子,抗壓能力普遍差?
    網友們對於此事,看法不一,有些網友覺得他或許生活中還遇到了其他壓力大的事情,這件事只是壓死駱駝的一根稻草,但也有很多網友認為,現在的孩子抗壓能力都太差了,動不動就尋死覓活。確實,近幾年來,孩子墜樓的事情經常能在新聞上看到,原因也是五花八門,有些孩子因為作業寫不完就離家出走,也有孩子因為手機被沒收就從樓上跳下,讓人很難理解。為何當下許多孩子的抗壓能力普遍很差?
  • 家長必讀︱中國父母打擊式教育,帶給孩子什麼影響?
    前幾天,褚時健的兒子褚一斌,在專訪中談到自己的父親這一輩子就誇過自己一次,父親一直對他要求很嚴格。談起他對自己的評價,給自己打了70分,打分並不高。這與他長期受這樣的教育環境的影響是離不開關係的,被嚴厲、打擊教育下的孩子自信心總是沒那麼強。
  • 孩子抗壓能力差,碰上困難就逃避?背後原因是缺乏「成長型思維」
    為人父母,最關心的莫過於自己家孩子的問題了,孩子出生之後就變成了家庭的重心。身為父母,總是希望孩子長大後可以成才的,因此會對孩子抱有過大的期待,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難免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又有多少父母能夠關注到孩子的情緒問題呢?現代孩子的抗壓能力差,好像成為了公認的"現狀",不少孩子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畏難、膽小、受不住批評的問題。
  • 放養會讓孩子變散漫,家長要學會「逼迫式」教育,避免過度溺愛
    3、鍛鍊孩子的自律性都說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的天性都是不服管教的,都會有一種逆反心理。這時候父母需要進行逼迫式教育,來改變孩子的一些不良習慣,擁有良好的自律性會讓他將來在社會上更容易立足。3、讓孩子遇到挫折能學會堅持。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受苦就心軟了,什麼事都由著孩子的心性去,這樣養大的孩子遇到挫折會很容易放棄。相反的,如果在孩子想要放棄時稍加逼迫,那以後遇到困難他也會想著再堅持堅持。既然"逼迫式"教育這麼重要,為什麼還有很多家長在採用放養式教育呢?
  • 「直播課預告」陳鈞鈞: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好,給予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條件都十分優越。然而,孩子們卻越來越「玻璃心」,性格越來越脆弱,越來越承受不起挫折與壓力。答案可能有很多,但抗壓能力應該排在前列。2020年12月20日(周日)晚上7:30,上海家長學校在線課堂第二十四講邀請五維成長創始人陳鈞鈞老師帶來主題為「如何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的精彩講座,幫助家長科學、理性地開展家庭教育,做智慧父母,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 很多中國家長不懂:孩子的抗壓能力,不是靠你「施壓」鍛鍊出來的
    一生寫下了41本教育專著,600多篇教育論文和1200多篇童話、故事和短篇小說等,被人們稱為「教育思想泰鬥」。-引自百科這句話也從側面的揭示了現在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當中所存在著的一個弊端。這是因為現在經濟不斷的發展,大多數的家庭都只有一個小孩,所以他們就會把自己所有的愛都給這個孩子,無論孩子想要什麼他都會第一時間買。從小就把孩子保護在溫室當中,不讓他們受到一點侵害。
  • 孩子抗壓能力越來越差,都是因為父母做錯了這件事
    和朋友S聊天,聽她說起自己的苦惱,說疫情期間一直和父親住在一起,非常的煎熬,因為老父親太操心了,大到教他如何教育孩子,小到牙刷杯子擺放在哪裡,全都要做主。這也就算了,大不了自己悄悄管教孩子,不讓父親看見,牙刷杯按父親要求放好,不被數落。可是還有些約束,她就受不了了。
  • 孩子抗挫能力差怎麼辦?父母做好這幾點事半功倍
    一道簡單的應用題,我教了3遍還能做錯。我批評了兩句,兒子竟然惱羞成怒,氣得把作業本和數學書都扔了,還口口聲聲說『我就是個笨蛋,什麼也做不好』……」朋友小西前幾天跟我說起陪娃寫作業的事,心裡很不是滋味,她說自己死活都想不明白為什麼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教育出來的孩子這麼「慫」,被一道應用題就如此輕而易舉地「打敗」了。
  • 真的是因為抗壓能力差嗎?
    有人說,的孩子太脆弱了,在遇到一點挫折的時候,不能承受一點壓力,尋求生存,我們小時候每天都被老師打,我們心裡還是很堅強的,打完就沒事了;有人說,由於父母和孩子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孩子脆弱的心是父母的錯;有人說,老師的教育作風有問題,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導致孩子抑鬱。
  • 如何提高孩子的抗壓能力?以下幾點很重要,很多爸媽還不知道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孩子小的時候,可以說是一路在順境成長起來,幾乎沒有遭受到什麼挫折。但是,人生不可能一直一帆風順,當孩子漸漸地長大,一旦遇到一點點挫折,他就會無法面對,手足無措,有的甚至會做出過激的行為。有一些家長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也想給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 孩子表達能力差是什麼原因 父母該怎麼做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表達能力差,這會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發育和生活,孩子語言表達能力與所受教育和生育環境因素有關,那麼孩子表達能力差怎麼辦?原因是什麼?咱們來了解一下。孩子表達能力差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