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短片《親愛的籃球》:鼓勵孩子「追夢」,才是孩子的起跑線

2020-12-17 黃小莉的育兒經驗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20年NBA生涯,5次NBA總冠軍,2次總決賽MVP,4次全明星MVP,這名籃球屆的巨星就是科比·布萊恩特,他在籃球運動中達到了史無前例的成就和高度。大家對科比的認識大多停留在籃球生涯上,可是在退役後,科比"轉行"做起了動畫片,用一部名為《親愛的籃球》動畫短片拿下了奧斯卡第90界最佳動畫短片獎項。

這部動畫片關於科比在職業生涯的重要經歷,還被看作是他20年職業生涯的記錄。動畫中一幕幕的畫面都基於科比的籃球夢,而且用了純手工繪製的方式做出了一幀幀動作。《親愛的籃球》講述了6歲男孩從小想像著自己能在大西部的籃球決賽中投出制勝一球,在平常捲起自己的長筒襪當籃球。在家裡蹦蹦跳跳,希望有一天能夠踏上籃球的舞臺。從決定追逐籃球的那一刻起,他就下定決心付出自己的一切。

科比在球場上的離開意味著一個新的開始,命運從來不會辜負一個為夢想奮鬥的人。從育兒角度看,《親愛的籃球》用科比的親身經歷教育孩子擁有夢想、勇敢追尋,於家長而言,我們應該鼓勵孩子"追夢",讓孩子自由自在地探索人生。

《親愛的籃球》:夢想是孩子人生的奠基

《親愛的籃球》的故事從一個小男孩的夢想開始,他在床上捲起爸爸的直筒襪,跳起來想像著自己在籃球賽場中投球的模樣。在夜晚,小男孩在街燈下不斷地練習,看著照在籃球架上的一束光,他心理暗下決定:我以後一定會迎著球場上的燈光,投入西部大論壇球賽場上的一記絕殺球。因為有了信念,小男孩不斷地練習,熱愛籃球並為之奮鬥。

這就是科比的故事,從4歲以上的那一天開始,他的一生就難以與自己的籃球夢想分離。在這場追夢的旅途中,每一個人都能看出科比對籃球的付出和熱愛。

退役後的科比,曾經說過:"再過20年,如果籃球依然是我一生裡最大的成就,那麼我就失敗了"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科比對自己人生的期望很高,除了籃球,他還有很多夢想。面對"追夢",科比的決定是:把他年少時候的夢以及所作的努力,拍成一部動畫短片,以激勵更多的孩子尋找並堅持夢想。

即使不是球迷,看過動畫片的人也會被科比追尋"籃球夢"的信念所打動,而他追夢的勇氣就是科比能站上職業生涯巔峰的重要原因。

對孩子而言,夢想是現實的動力和源泉,如果失去了夢想,孩子就失去了充沛的下共能力和創造力。也許孩子無法實現自己的夢想,但肯定會獲得一些藏在夢想背後的意外收穫,有時候甚至遠遠超出了夢想本身的價值。

如果你的孩子有一個夢想,千萬別打擊他,試著鼓勵孩子、支持孩子。

1.夢想是孩子努力奮鬥的內在動力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夢想是孩子人生的奠基,能夠給予孩子內在的動力。在小時候,夢想是孩子對青春和未來的憧憬,它就像孩子前進方向的一個風景線,能夠推動孩子前進。長大了,夢想更像是我們生命中的一個指點,只要堅持不懈地追逐,有一天也可能撼動整個地球。

心理學上,成長的動力一共分為兩層:表面一層是外在動力,內在一層是內在動力。比起外在動力,內在動力更加持久、有力,而夢想就屬於內在動力的一種,激發孩子內心的渴望和上進心。

2. 夢想使孩子變得堅強

正因為有追逐夢想的決心,孩子在面對挫折和困難時,會更加有信心。夢想能讓孩子變更堅強,不害怕受傷、不畏懼挫折。

一位小男孩,他剛開始讀書時成績總是不及格,老師憤怒同學嘲笑,但是他偏偏對寫作感興趣,把當作假設為自己一生的夢想。身邊許多人都嘲諷他,認為這只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儘管身處壓力和打擊之中,他依舊沒有放棄,每天堅持練習寫詩、寫故事,最後寫出了小說——《老人與海》,而這位能夠勇敢地堅持夢想的小男孩就是海明威。

在追夢道路上學會的堅持成為孩子心中最大的護盾,能夠抵擋外界的壓力和批評,即便身處黑暗和失望,也能找到向前的光亮。

3. 追夢才是孩子的起跑線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人人耳熟能詳,但其實這句話背後字字扎心。從眼花繚亂的培訓班,到紛繁複雜的練習冊,孩子的"起跑線"越來越沒有盡頭。實際上,成績等外在事物不能決定孩子的起跑線,反而內在的夢想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能夠決定孩子人生的高度。

當時,年僅6歲科比在信中這樣寫自己的籃球夢:"從我的思想到我的身體,從我的精神到我的靈魂,六歲的我,深深地愛著你。"籃球夢就是科比的帆船,承載著他一路上的波折與困難,引導他去努力、拼搏,看出了"凌晨洛杉磯"的景致。

孩子追夢的路上,父母的引導和發掘十分重要

永遠不要低估了父母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對孩子的影響,把正確的觀念和信仰教育給孩子,讓孩子學會堅持夢想、追尋夢想,補充孩子需要的心理營養。父母要成為孩子夢想實現的"守護者",一邊引導一邊教育,每個孩子的能力和天賦都需要被喚醒,鼓勵孩子"追夢",就是喚醒孩子心中的熱情。

1. 認真對待孩子的夢想,呵護每一份期待

孩子內心深處未被滿足的願望和夢想都會一直留在孩子的內心,他的信念很難被阻擋。而且,如果受阻,孩子很可能會產生心裡病症,正如《小歡喜》中的喬英子。

對於英子的航天夢,媽媽宋倩總是認為她只能幹與學習有關的事,不允許她講自己的航天夢。但是,喬英子在天文館的演講臺上說出了自己的夢想和追尋夢想的信心。

孩子的未來不是通過掌控出來的,而是孩子獨立創造出來的。父母可以給孩子多一點自由,認真對待孩子的夢想,呵護每一份期待,給予孩子更多的機會去追求與實現自己的夢想。

2. 教會孩子堅持

如果孩子只懂得夢想是什麼,卻不知道如何堅持夢想,那麼到最後很可能是徒勞無功。因此,父母要懂得去進導孩子對待夢想的態度,教會孩子堅持不懈的作用。

童話大王鄭淵潔曾經對孫女說:你的一生當中,會有很多奇蹟等著你,他們埋伏在你的不同年齡四周。如果你不相信奇蹟會出現,堅持努力,那麼奇蹟就去找別人了。他口中所說的"奇蹟"就是夢想教育,讓孩子直到需要付出實際行動去實現心願。

父母的鼓勵和支持有巨大的力量,教育孩子學會堅持,才能幫助他實現夢想,實現人生的奇蹟。

我是黃小莉的育兒經驗,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親愛的籃球》奧斯卡獲獎動畫短片,曼巴精神!致敬科比!
    今天想分享一篇奧斯卡獲獎動畫——《親愛的籃球》,向科比曼巴致敬!《親愛的籃球》是科比在15年11月30日通過球員論壇宣布15-16賽季結束後將會退役,寫的一首詩。詩裡表達了科比對籃球的狂熱,對夢想拼盡全力的追逐,對籃球的不舍。由迪士尼動知名老畫師格倫-基恩傾情加盟,他用鉛筆素描的形式將科比從小到大,從默默無聞到獲獎無數,從菜鳥到NBA五冠王的傳奇經歷描繪出來。
  • 《親愛的籃球》奧斯卡獲獎動畫短片,曼巴精神!致敬科比
    今天想分享一篇奧斯卡獲獎動畫——《親愛的籃球》,向科比曼巴致敬!《親愛的籃球》是科比在15年11月30日通過球員論壇宣布15-16賽季結束後將會退役,寫的一首詩。詩裡表達了科比對籃球的狂熱,對夢想拼盡全力的追逐,對籃球的不舍。
  • 第9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親愛的籃球》
    《親愛的籃球》根據科比2015年退役信改編,由動畫大師格倫-基恩操刀手繪,講述了科比與籃球的畢生情緣,由科比本人親自配音,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 科比《親愛的籃球》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2017年就感動上億人!
    第9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提名有以下五個:《親愛的籃球》( Dear Basketball)《負空間》( Negative Space)《反叛的童謠》( Revolting Rhymes)《花園派對》( Garden Party)
  • 《親愛的籃球》:當幼年的科比有了籃球,才有了後來的黑曼巴
    科比走了,但是,他的精神卻一直被人們所傳頌的,那就是——曼巴精神有關於科比發展經歷的報導書刊數不勝數,不過有一部榮獲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提名的作品——《親愛的籃球》,卻讓無數人了解到,到底是什麼支持了科比在籃球產生堅持不懈。那就是童年的夢想,和對籃球的熱愛。1978年8月23日,科比出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
  • 《親愛的籃球》:當幼年的科比有了籃球,才有了後來的黑曼巴
    科比走了,但是,他的精神卻一直被人們所傳頌的,那就是——曼巴精神有關於科比發展經歷的報導書刊數不勝數,不過有一部榮獲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提名的作品——《親愛的籃球》,卻讓無數人了解到,到底是什麼支持了科比在籃球產生堅持不懈。那就是童年的夢想,和對籃球的熱愛。
  • 記得嗎,科比的短片《親愛的籃球》拿下過奧斯卡,在他的球衣退役時...
    2018年,科比曾憑和動畫師格蘭·基恩合作的短片《親愛的籃球》獲第90屆奧斯卡最佳短片獎,這是科比第一次獲得奧斯卡的榮譽。該片是根據科比·布萊恩特獻給籃球運動的告白詩歌信《親愛的籃球》改編的動畫短片。由科比·布萊恩特親自配音敘述,攜手動畫大師格蘭·基恩,電影原聲樂配樂大師約翰·威廉斯共同打造。
  • 科比配音的動畫短片《親愛的籃球》 曾獲奧斯卡獎
    回看由科比·布萊恩特配音的動畫短片《親愛的籃球》,他用這部短片向世人訴說他對籃球的初心,並曾於2018年3月5日獲得第9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一代傳奇就此謝幕,如果這是假新聞,該有多好!
  • 奧斯卡短片《親愛的籃球》:科比兒時的夢想,足以成為一生的追求
    每個人一生都要有一個追求,都要有一個目標,都要有一個夢想,這樣的的人生才有意義這樣子人才會活得比較幸福,比較豐富,而且能夠在以後的人生有迴響,有值得回憶的地方。每個人都需要擁有一個夢想,這樣的未來才有所可期待,有所可追求,若是一個人在生活中什麼都不追求,什麼都沒有想要的話,那麼這樣的人生是索然無味是毫無興趣,甚至會對這生活失去了希望。
  • 以科比為原型《親愛的籃球》獲第9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北京時間3月5日上午(美國當地時間3月4日晚),第90屆奧斯卡頒獎禮於美國洛杉磯舉行。去年風靡全球的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動畫片《尋夢環遊記》獲得最佳長篇動畫獎;NBA籃球巨星科比·布萊恩特退役短片《親愛的籃球》獲得最佳短片動畫獎。   《尋夢環遊記》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第19部動畫長片。
  • 動畫短片《親愛的籃球》,科比寫給籃球的情書,老大再見
    記得三年前,科比自己推出的一部短片被提名為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這部短片就是以科比自己為藍本而創作的,它就是《親愛的籃球》。最終《親愛的籃球》大獲全勝,老大也如願捧得獎盃。在《親愛的籃球》中科比也是這麼說自己的,對於籃球的熱愛,渴望每一場勝利,直至靈魂深處。《親愛的籃球》內容雖然短,但只強調了一點:熱愛,從始至終的熱愛,願意投入一生去追逐。這樣的劇情,便是科比與籃球的相互寫照,籃球成就了科比,科比也推動了籃球。真實,往往也是最打動人的。
  • 科比個人動畫短片《親愛的籃球》,它告訴我們這個男人為什麼偉大
    根據國外媒體消息,在美國太平洋時間早上10點左右,美國的傳奇籃球巨星科比·布萊恩特不幸在一場墜機事故中遇難,一同遇難的還有他13歲的女兒吉安娜。相信無數身在大洋彼岸的男孩兒們看到這個消息都已經心碎了,因為科比影響了一代中國少年們,他讓無數的孩子愛上了籃球。如果你不了解科比也沒關係,咱們這就跟著科比生前的個人動畫短片《親愛的籃球》來回顧和緬懷他的一生,這部動畫短片曾獲奧斯卡獎。1978年8月23日,科比出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
  • 科比-布萊恩特的奧斯卡獲獎影片《親愛的籃球》的口述歷史
    但接下來這裡有一個奇妙的轉折,我們看見6歲的小科比和成年科比同時出現,我們看到他們最後一次在球場上打球,科比放下了籃球,走出球場,走向他的未來。它真的可以是「親愛的動畫,」「親愛的醫學,」「親愛的寫作,」親愛的任何東西。我只知道這部短片比籃球宏大得多。
  • 《親愛的籃球》:屬於科比的奧斯卡,也是我們對你不舍的懷念
    《親愛的籃球》這部動畫短片由格蘭·基恩執導,首映於2017年4月23日翠貝卡電影節,片長僅為5分22秒。它的劇情很簡單,講述了一個6歲小男孩科比對籃球的喜愛以及在籃球路上的奮鬥與最終的成功。最初製作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在舉行科比球衣退役儀式的湖人隊主場進行播放。卻獲得了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第45屆動畫安妮獎最佳動畫短片,豆瓣評分8.0。
  • 科比去世令人痛心,但他獲得奧斯卡的《親愛的籃球》,仍然過譽了
    那就是根據科比改編,科比編劇,科比配音的短片《親愛的籃球》。2018年3月5日,獲得了第9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現在隨著科比的意外去世,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但這個動畫短片從「動畫」層面來分析,其實是有些過譽了的。
  • 親愛的籃球,親愛的科比
    我明白了一件事,我已經愛上了你,籃球。愛得如此之深,傾其所有。從思想、身體,到精神、甚至靈魂。一個六歲的孩子如此迷戀你,愛之深,以至於看不到盡頭。向前飛奔,盡情跑遍每座球場,爭取每一次球權。我拼盡全力,我為你獻出所有真心。籃球與我實在太過重要。
  • 7分鐘奧斯卡短片感動千萬父母:最好的愛,就是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01 每一代孩子,可能都被問過同一個問題: 「你長大後的夢想是什麼?」 前段時間,偶然看到一段入圍了第9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提名名單的短片——《衝破天際》。
  • 親愛的籃球,親愛的科比
    估計很少有人知道,Kobe還拿過奧斯卡獎。他以自己的成長史寫了致敬籃球的情書《Dear Basketball》(拉到最後可看全文),並與動畫師格蘭·基恩、配樂大師約翰·威廉士合作,改編成了動畫短片,Kobe親自配音。2017年12月19日,Kobe球衣退役儀式上播放了這部短片,最終這部動畫短片在2018年拿了第90屆奧斯卡最佳短片獎。
  • 熱薦|這6部奧斯卡獲獎動畫短片,絕不止5分鐘的笑聲與啟迪!
    今天,Professsor給大家推薦6部曾獲奧斯卡獎的動畫短片,每一部都很短,但每一部都蘊含著一個小道理,比如鼓勵孩子勇敢,教孩子珍惜同伴,讓孩子學會堅持,尋找合適的解決問題方法等等。趕緊和孩子一起看看吧!
  • 推薦4部好評不斷的英文動畫短片,孩子學習休息兩不誤
    動畫片裡的人物、故事生動有趣,很多小孩看好幾遍都不會膩,但是爸爸媽媽們都擔心孩子動畫片看太多,心都飛走了,還怎麼學習呢?其實不然,很多製作精良的動畫都能起到寓教於樂的效果。於小歡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4部英文動畫短片,既可以讓孩子們享受動畫片帶來的樂趣,又可以幫助孩子學習英語,培養語感,超級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