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傻了,為啥撞頭?」
我剛下樓就聽到五樓的王慧在教育自家15個月大的兒子,王慧看到我過來,趕緊跟我說,孩子不知道是怎麼了,總是喜歡自己拿頭撞,或者是地面或者是牆。每次說了都不管用,好像聽懂了,下次還是這樣,這是怎麼回事,是不是生病了?
面對王慧一連串的問題,我想起了大寶也有過這樣的階段,當時把我嚇了一跳。但我馬上想到之前看的一項研究。說的是荷蘭育兒專家研究過,關於寶寶撞頭的現象,後來他們發現,這種行為很常見,並不是個例。
確實如此,我在一本育兒書上看到過,作者認為,孩子喜歡撞頭,是正常兒童,在6個月後的運動心理髮育一部分。
如果你發現寶寶有這樣的行為,不要大驚小怪,反而應該慶幸,你的孩子正在正常發育中。
寶寶撞頭行為發生的時間
世界兒童基金組織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有10%到20%的兒童會有故意撞頭行為。
並非只有撞到地板上,有的寶寶可能撞向床圍欄、撞牆、撞任何他覺得有趣的地方。家長會有些擔心,但並不是病態行為。
大多數的寶寶,會出現撞頭的情況,發生在6~12個月。這段時間也是大部分家長,所看到寶寶出現的第一種不討喜的天性。但接下來的時間,也就是2歲以內,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到頂峰,之後逐漸消失掉。大部分孩子在3歲前,自然就不撞頭了。
大寶出現這樣的情況時,我也擔心會不會持續很久。但後來的事情,證明我多慮了。大寶撞了幾次後,我並沒有表現出很明顯的關注,之後也就逐漸消失了。
寶寶為啥愛撞頭?
在一些兒童常見行為分析中,我們會看到專家們的解釋:嬰兒撞頭是一種不帶色彩的行為,並不能用「好」或「不好」來簡單的定性,反而應重視尋找原因。
1、自我管理情緒的方法。寶寶很難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情緒,不管是好的還是不好的。但大腦會有這種情緒傳達。有些寶寶可能會咬人、推人、撞頭,還有的會靠著媽媽,卻不說話。他用來管理自己的情緒,可能會選擇「撞頭」這種我們很難理解的行為。
2、釋放出能量。小嬰兒其實也有很大能量,每天吃了睡的他們,不知道如何去釋放。這種情況下,撞頭則是一種釋放能量的方法。
兒童行為學家皮卡德認為,經常撞頭的抱抱,往往是「兒童搬運工」,家裡的家具、玩具等任何東西,都會被他們搬來搬去。
3、吸引你的注意力。當寶寶開始撞頭時,媽媽會表現出驚訝的表現,或者馬上抱住他。這樣寶寶就非常輕易的獲得了關注,他會繼續進行,也是想用這樣的行為,持續獲得父母的關注。
上面的幾種情況,都是正常現象,但也有些寶寶,可能是異常情況導致的。比如身體不適、自閉症兒童,也會有撞頭的表現。但如果沒有其它併發症,就不用太擔心。
寶寶撞頭,父母要如何應對?
就像文章開頭我的鄰居王慧一樣,發現自己的寶寶撞頭,會非常害怕,並且說了一些有情緒的話。但其實,我們應該關注的是,孩子有沒有受傷?接下來才是找原因、做對策。我把整個過程,簡化成條框,希望家長可以對照做。
1、 具體分析寶寶撞頭的真實原因,找到問題的所在;
2、 不誇大、不貶低撞頭的行為;
3、 給寶寶一個"用力的擁抱",給他類似的感受;
4、 關注寶寶的情緒,並且給予正面支持;
5、 進行身體的按摩,比如背部、腹部、腿部等。
但如果超過2歲,寶寶還是主動撞頭,有時因為撞頭還會受傷,撞頭時跟媽媽沒有互動,這可能會死有自閉症障礙,需要認真觀察,必要時聯繫相關醫生,給予幫助。
枕邊育兒寄語:
大部分寶寶撞頭,都是正常的行為,少數情況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原因。但家長仍然要重視,寶寶的安全和心理健康發展,多陪伴多關注,這樣他才能健康快樂的長大!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寶寶睡覺用不用枕頭?需要!墊枕頭的時間和高度,是有講究的
一月睡、二月哭,三抬頭、四翻身,寶寶每天一個大變化,真喜人!
寶寶斜頸早發現為好,並不是歪頭睡覺就是「斜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