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LVMH集團手錶系的公關們,很慘。距離過年只有短短一周,但她們得脫掉棉猴和大鵝,飛到另一個季節裡拼命。皆因今年集團宣布:要在杜拜搞個鐘錶周,率先把2020年的部分新品給曝光。
這顯然打破了每年由歷峰集團主導的sihh打頭陣發布新表的傳統,但LVMH集團的朋友們看起來也沒啥在乎的,先給今年的手錶圈帶來第一個下馬威再說。反正有錢,之後三四月的Baselworld還照去不誤呢。
事實上杜拜鐘錶周這事兒也算不上是一拍腦門兒的隨性而為,早在去年十月就規劃得八九不離十了。彼時我很榮幸地收到了邀請郵件和電話,但在電話這頭兒慌忙擺手:使不得使不得,每年打十一月開始我就協助自己進入到過年氣氛當中平躺了,別說出差,連小區都不想出,何況還是跨季節出差,掉頭髮啊朋友們!
沒去是沒去,但面對這或許影響嶄新格局的一大盛事,本人還是有些眼線在身上的,所以這就穿著毛絨絨家居褲把剛剛收到的全新信息匯總起來加之點評分析一二為大家雙手奉上。
萬一有誰計劃在年根兒上出手這四個品牌其一的,也可以先看看2020的新品可不可心兒,沒有的話,買現有款買得更義無反顧。
首先自然是要搞清楚四個品牌在集團的戰略任務和差異化何在:
Serpenti Seduttori鎏光蛇影陀飛輪珠寶表
寶格麗呢,霸道不羈很強勢,形象上有點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萬人迷角色,但肚子裡有貨,2000年左右的時候收購了兩位制表大師Gerald Genta和Daniel Roth的工坊,二十年來已將其精華融入骨血,制表(含機芯)技術很精湛的。我個人覺得有點可惜的,是因為寶格麗珠寶個性太鮮明了,會讓人忽視掉她們的手錶本事,從「以貌取人」的角度來看,這是人之常情,但不可取;
Pilot Type 20 rescue腕錶
真力時在我心裡始終有一席之地的,個人覺得是十分被低估的「小眾」品牌,傳承功力深厚,定價良心。最成為一段佳話的,是圍繞著傳奇計時機芯El Primero展開的來龍去脈,這其中的故事是被許多計時錶迷津津樂道的。哪怕對計時碼錶不感冒,像Pilot和Elite這樣的款式又能滿足現在大家對於追求優雅或者個性的渴望,是專業制表品牌裡的「時裝角色」擔當;
全新發布的「紅魔」
宇舶表推崇的理念一直是「大爆炸」,這個「大爆炸」我幾年看下來覺得是材質大爆炸和跨界大爆炸,藝術、足球、賽車、音樂、時裝……反正哪個領域都有他們,限量款無窮無盡、表海戰術,走的是年輕新貴鍾愛的生活方式路線。外形上的爆炸是對各種「更潮更當代」材質的拼盤兒,整體看起來熱熱鬧鬧,好像手錶們的雞尾酒派對;
卡萊拉160周年紀念腕錶
最後是一直堅持做年輕化的豪雅。豪雅就是主打先鋒嘛,價格守在入門往上進階一點點;款式大部分都有運動氣,縱是卡萊拉三針的這種正裝款也不是規規矩矩的「優雅」,而是有點雅痞感覺在身上的,所以果然在美國十分吃得開。這兩年集團想跟上新時代衝一衝智能表的願景,基本上也都放在豪雅身上去做概念了。
有了這些基礎認知做打底,我們再來一起觀摩新表:
寶格麗目前曝光了的新表(還有其他新表和新機芯留在兩個月之後的baselworld)是緊跟去年下半年推出的鎏光蛇影這個點,三個月前我介紹過這款全新女表,沒看過的可以點這兒回顧。
個人感覺寶格麗在男表和女表上的發力是兩個極端:男表對於機芯的鑽研十分刻苦,連年從日內瓦大賞上抱回去超薄、三問等等突破類獎項;但女表因為品牌的另一面珠寶屬性(特別是Serpenti系列),像珠寶一樣的石英表偏多。
我對石英表和機械錶沒什麼情結,一向呼籲朋友們喜歡哪個就買哪個用不著互相說服彼此較勁兒。但明明有厲害的機芯製作能力卻一直沒大規模用在女表上,這種遺憾之情估計寶格麗也心有戚戚的。所以她們跟著鎏光蛇影推出就把它給升級了——>滿鑽+陀飛輪。
這就是寶格麗,行為舉止像一個風風火火的義大利女的,要麼0,要麼100,沒有溫吞墨跡的中間地帶。
這個陀飛輪機芯有難度:異形、小、再加上高複雜。回望手錶屆的小尺寸機械女表們,積家101算一個,寶珀貴婦鳥算一個,寶格麗此舉,有去復興六七十年代、石英革命前方興未艾的小號機械女裝珠寶表潮流的情懷。
所以有情懷又有錢、想買一件珠寶但又在乎內在的高標準嚴要求當代女性們!這次杜拜鐘錶周就是為你而辦的,你買吧!我買不起,我估計跟我一樣的人更多,那麼我鼓勵這個春節假期大家輕輕鬆鬆地去試試無功能的基礎款。
模特戴的效果(新戒指也不錯啊!)
我戴的效果
升級後的錶帶也更美了:要麼部分鑲鑽要麼間金處理
鎏光蛇影我很喜歡的點有兩個:1.特別貼合極端貼合貼合得像是你皮的一部分?因此戴著舒服;2.我覺得很時髦且實用,穿套裝、牛仔、襯衫、禮服……一切,都配得上,再加上面目現代,對未來出勤率而言,是對得起定價的。
我在文件夾裡還看到了新Diva,雖然並非杜拜表展的主推款式,但也做得賞心悅目。雞賊如我,觀看時一直在思忖旁邊這個小扇形到底能不能拆下來栓我銀鏈子上組成項鍊。後來含蓄地跟品牌切磋,人家指正:噢那個是Diva的超薄三問款,小扇子是三問的啟動呢。
造次了造次了。
不過!綠表啊,朋友們,過去個把月的推送難道不是一直在暗示大家,綠表已然成為各個品牌的必備新色了嗎?要想生活過得去,身上總得帶點兒綠。
男表方面,寶格麗這幾年的重點都放在Octo Finissimo上,戰績斐然,從2017(甚至更早?)就開始各種得獎:最佳男士腕錶、最佳擒縱機構、最佳計時腕錶等等,絕非只有外型的酷或者先鋒,屬於最怕帥哥有文化那個組別的。
今年的改變在於材質,從前這個系列要麼貴金屬要麼鈦材質做殼,價格一上去就不夠mass,這回除了精鋼款,防水深度加大了,從使用層面上看新款更日常也更結實了,鋼的質感做得非常漂亮。
放一張男女款一起的創意照,今年是跟鏡子沒完了
打開真力時的夾子時,我的確被Defy Midnight女表給美到了,宛若星河一片,是品牌內我的第一pick.
真力時手錶的好,是去年著名打榜事件的那種好。就是你別拿流量款跟它比,但如果抬起槓來,它在專業圈子和路人那兒的好感度不一定會輸。
以往這個牌子給我一種性別男的錯覺,但這次杜拜周上卻頗為聚焦女性腕錶。
Defy這個系列呢,在真力時內部大概定位在類似「活在未來」的角色上,所以奇思妙想涵蓋了El Primero 1/100秒星速機芯或者某種高深的調教機構等等,這次跟路虎和著名DJ Carl Cox也分別搞了限量款Defy 21.
它們的創作理念對於普通人而言是要消化很多次依然覺得邪乎離奇的存在,有機會今年在線下跟大家分享分享。
Defy Midnight女表用了自產的Elite超薄機芯,外形設計盤正條順的,是這回表展的顏值擔當之一了。之前Defy系列的那些主打創意男款個頭都猛,難得新Midnight正正經經把尺寸給放在了廣大女性同胞喜聞樂見的36mm上,送上兩張細手腕模特的佩戴效果。
不止Midnight啊,Elite系列自己的月相表也出了男女兩種尺寸,依然斯文浪漫不說,更遠勝男女款不分統一尺寸時、太喜歡的女生只能卯著大表戴的舊日遺憾。
錶盤分解圖也做得十分文藝呢
當然,真力時的嚴肅粉絲一心撲在象徵著品牌血脈的傳奇機芯El Primero上,其歷史可歌可泣到值得我單開一篇細細說來。簡單講就是誕生於1969年的、能把時間精準到1/10秒的計時機芯,不過實在是生不逢時,一出來就趕上石英革命,一路命運多舛。好歹給復興了,堅強得傳承至今並一條道兒走到黑,百分之一秒精準的都有了,夠頑強的。
我不是在喜馬拉雅上做音頻分享各個品牌的故事和趣聞嗎,有個小哥們兒無論我說到哪個品牌都會在下面留言:真力時才是最準的表!我估計就是中了這El Primero的毒。
上圖是杜拜表展的新款,相較於去年剛剛推出的 50周年款來說,把皮帶換成了鏈帶,更完美了。這款算是方方面面都長在我審美上,獲選榮登封面。
怎麼樣,對於不熟悉真力時的朋友們而言,今天是不是又在買表選擇上打開了全新一片天?
Hublot,對宇舶表我一直敬而遠之的,倒不是人家表的問題,是我的問題。作為一個老派的人,每次坐進新表分享間前,總要例行先深呼吸一口,然後等著被那些光怪陸離的新奇設計襲擊眼球。
因為在外形上十分強勢,所以我認為買Hublot的人除了有錢,一定要非常接受它的形象、那些融合和創新的概念,之後再談機芯或者什麼別的。
所以我們就從融合的角度來瞧瞧。
第一眼我最喜歡的,是經典融合系列的黑金組合:據說錶盤上散落的,是24K黃金晶體,因為晶體的形成和凝結方式都是很隨機不受控的,所以不可能有兩個一樣的錶盤,滿足了買金子富人那種「全宇宙我最特別」的心態。
而且這款的美感是很容易讓觀眾升起共情心的:好像秋冬交界時出落的最金黃的銀杏葉散落在泥土上的氣質,奢而不俗。
據說在Hublot賣得好的,刺青腕錶一代算一個,所以這次出來了第二代。Sang Bleu這個刺青工作室的創始人Maxime Plescia-Buchi好像不算是特別有名的藝術家,Hublot看中的,是他在幾何圖案和立體造型上的感覺,給搬錶盤上了,選擇藍色是為了呼應了刺青墨水。
鑲鑽和不鑲鑽兩款
鑑於他們之前還有把牛仔和皮子放到錶盤上的驚人之舉,我竟然覺得這款已經相當日常(?)平實了。
在新品文件夾裡我還瞥見了不知是哪位的手腕試戴,在此之前本人腦海中的最佳模特非ins富貴紅人Anil Arjandas莫屬,我們覺得張揚高調太壕了的款式,在人家那兒都是雲淡風輕的樸素生活款,這件事透露人生哲理:一切都取決於視角。
不過我估計本次在外形上最容易被大眾所接受的一款,也是Hublot的主心骨兒:招牌系列Big Bang的Integral一體式腕錶。
「Big Bang!」,一聲大爆炸,是宇舶表在2005年誕生的旗艦系列。走入第15年,得大辦,這次的慶祝方式就是改造了連著表耳下來很流暢順滑的一體式表鏈。一體式的好處肯定還是從佩戴舒適度出發的,跟穿衣服似的,接縫部分越少上身肯定越舒服,這樣類比是不是好理解多了?
手錶通體的材質,也是擱在Hublot最為「常見」的鈦金、王金或者陶瓷,表殼還選用特色的三明治式結構,機芯也是自製的。對比同檔期推出的紅魔或者靈魂彩虹腕錶,真可謂是品牌如假包換的「低調」之作了……
靈魂彩虹腕錶
最後是豪雅,我生平做過的第一個線下活動就是豪雅,所以提到這個品牌總有些私人情分在的。不過今次杜拜表展,豪雅只發布了一隻核心腕錶,將智能表的懸念依然保留到三月再揭曉。
發布的這名獨生子就是最為人熟知的卡萊拉家族(Heuer Carrera)160周年銀色限量版。卡萊拉這個系列呢,從歷史縱深上說,我很喜歡他們曾經那隻兩針+小錶盤的間金款式,非常簡潔現代,價格也感人,是上班族日常場景隨便戴的好選擇之一。
後來豪雅做了自產機芯1887,所以卡萊拉系列當時的計時碼錶就叫1887,雖然是運動表,也延續了這個系列裡的東方審美,有點斯文肌肉男的意思。
基於這兩點大家再看這160周年紀念款就不會一頭霧水了:單色的質感和整體風格在運動表裡都是偏內向的設計,那三個銀色小錶盤呢,其實也是向六十年代表款致敬,所以外觀上也有復古的意思在。定價也出來了:47800rmb.
他們自己還很在意的點是新的自製機芯,更纖薄先進,動力存儲也提高到了80個小時,也就是意味著你周末摘下來不戴的話,周一也不會停,免去了生活中細枝末節的上表煩惱。
好啦,這次的新品我是火急火燎地給大家順得差不多了,希望有朝一日也可以在家門口兒上手一一試戴大小和舒適度,帶來更客觀實用的手把手購買指導。
相信一路看下來朋友們不難發現,LVMH的四個品牌雖然性格各異,但相較於更為傳統的歷峰集團(Richemont Group)和斯沃琪集團(Swatch Group),無論在材質或設計風格、甚至機芯的規劃上,都要更先鋒和天馬行空一些。這得益於LVMH集團橫跨五大領域的融合氛圍,而並非只是單純的公關手段或者市場策略。
對於我們攥著錢想買好東西的人來說,領悟了這深一層的文化背景,才能得以在消費的路上遊刃有餘。這也是我在新一年立志繼續為大家輸出的目標,不過今天,還是要先送上我拍的錦鯉!
2020,就祝好事成雙,抵達你想要去到的人生2.0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