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人類回想起了,受那些傢伙支配的恐怖,被囚禁再鳥籠之中的屈辱。
《進擊的巨人》這個開頭在漫畫裡算是很讓人眼前一亮的了,有一種文學中最具盛名的經典開頭《百年孤獨》那樣玩時空詭計的味道。加之後來《進》中各種出彩的文戲和精彩的心理描寫,更是增加了這部漫畫的文學性。
多年以後,奧雷裡亞諾上校面對行刑隊,將會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午後。
這樣的開頭,一下子給出了好幾個時間點,敘述者所在的時間點,他所正在敘述的事件的時間點,主角上校面對行刑隊的時間點,上校回憶的那個下午。而作者就可以從中選擇一個作為故事的開端,另外幾個就成了拋給讀者的懸念。
《進》的動畫當中,旁白是由阿敏給出的,可以理解為,阿敏在經歷了一系列事件以後的回憶。阿敏在敘述破牆時,在牆內的人回想起了以前被巨人支配的過往。
但在漫畫中,作者的思路是和動畫改編後有很大出入的。在第二話開頭交代了,這是新兵結業演講中的內容,所以敘述者是在回憶五年前的事件。漫畫在五年前的回憶結束以後,是直接講新兵結業以後的故事的。
同樣的開頭以後,漫畫和動畫其實是選擇了完全不同的時間點開始敘事的。
動畫選擇了從五年前,也就是845年展開故事。主角從被巨人襲擊的家鄉逃生以後,加入了訓練兵團,經過了一系列訓練,然後在結業式以後再度遭遇巨人。當然,這樣的劇情安排有利於讓觀眾熟悉主角和其他重要角色,與角色建立初步的情感聯繫。在很多動畫中,都會有類似這種校園化風格的劇情安排,在後面連續打戲之前,讓觀眾至少認識角色的臉名字和性格。
但諫山的思路要脫俗得多,回憶結束以後,直接丟出一張前十名單,然後主角就又一次面對超大型巨人了。殘酷的回憶,突如其來的遭遇戰,一開始故事的節奏就異常緊張。這五年當中發生的事,在漫畫中其實是在整場遭遇戰結束以後再做交待的。
託羅斯特區遭遇戰是主角們的出陣,也是定下巨人打戲基調的一戰。人類面對巨人的無力,戰鬥的殘酷,主角一上場就被吃了,後來又變成巨人的神轉折。這場遭遇戰本身如此精彩,將之提前,哪怕讀者沒認全角色,也能被其吸引。
沒有提前展現主要角色也避免了主角光環加持,讓讀者根本不知道誰會被巨人吃掉,畢竟主角都在第一波被吃了。動畫中將主要角色的戲份提前了,也就讓觀眾有了預期,巨人打戲的殘酷性也多少打了折扣。
為何漫畫裡要將五年間的回憶放到遭遇戰結束以後呢?其實這些回憶是為後來故事另一個高潮揪出人類中潛伏的叛徒做鋪墊的。如新兵訓話中,教練放過的那幾個人當中,就有故鄉三人組和尤彌爾,他們的經歷顯然要比一般新兵複雜得多。艾倫和三笠是目睹了親人被巨人吃掉的,那其他人又有著什麼過往呢,這就埋下了伏筆了。而艾倫控制姿勢訓練起先失敗那段,也引出了萊納和貝爾託特來自同一個故鄉。
艾倫和阿尼的格鬥訓練,更是為了後面艾倫和女巨人交手時認出其格鬥姿勢做了鋪墊。而萊納知道阿尼身手不凡這一點也顯示出他和阿尼其實是以前就認識的,否則阿尼這麼冷酷低調,萊納是怎麼會知道她的隱藏技能的呢。
這些伏筆都是後面壁外調查,抓捕阿尼,城堡之戰尤彌爾變身,我鎧他超,這些後續劇情中引爆回收的。因此,從劇情關聯度看,五年間的回憶是和後面劇情深入以後的情節緊密相關的。動畫中將這些回憶提前了,那樣的話,伏筆和引爆之間的跨度太大,觀眾根本想不起這麼早埋下的伏筆,還是會影響觀感的。
《進》的主要敘事方式就是從850這個敘事起點開始,根據劇情需要插入回憶作為補充敘事。這些回憶的插入,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也埋下了伏筆,同時營造出了時空交錯的魔幻感。這一點,在後來進擊巨人回憶幹涉能力展現以後就更加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