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票連續兩日停牌,「奶酪第一股」妙可藍多實際控制權即將易人。
12月7日早晨,據上交所披露,妙可藍多因重要事項尚未公告,當天停牌。
行業內都在揣測著其下一步動向。
然而,當其公告發布的那一刻,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12月7日晚間,妙可藍多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實際控制人柴琇女士通知,公司擬籌劃重大事項,該事項可能構成公司控制權變更。收購人擬通過協議轉讓、認購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及公司現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柴琇表決權放棄等可能的方式取得公司控制權。公司股票自12月7日起停牌2個交易日。
企查查顯示,上海妙可藍多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主要生產奶酪和液態奶兩大系列產品,是國內領先的奶酪生產企業。
目前,公司董事長柴琇佔股18.58%,為公司最大股東,蒙牛乳業佔股5%,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根據其此前發布的2020年前三季度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妙可藍多實現營業收入約為18.76億元,同比增長61.9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5284.47萬元,同比增長348.50%。
在營收淨利潤大漲的情況下,其大股東卻產生放棄公司控制權的想法,著實讓人弄不清楚妙可藍多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不過,行業內普遍猜測,此次妙可藍多的停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第二大股東,也就是對妙可藍多垂涎已久的蒙牛。
在今年1月,妙可藍多發布公告宣布與蒙牛達成戰略協議,雙方將在奶酪領域展開深入合作,同時蒙牛以4.58億元增資入股妙可藍多全資子公司吉林科技,並通過協議方式取得上市公司5%股份。
自此,蒙牛正式成為妙可藍多第二大股東。
對於此次聯姻,妙可藍多方面曾表示,引入蒙牛作為戰略投資人是希望能夠降低公司資產負債率,增強營運能力的抗風險能力。
而從蒙牛的角度出發,此舉也有利於自己奶酪產業的發展。
原來早在2008年,蒙牛就開始布局奶酪產業,當年蒙牛在內蒙古和林格爾建設奶酪工廠,2018年,蒙牛設立奶酪事業部、發展零售、乳品深加工及餐飲奶三大業務,並與歐洲最大乳品企業Arla Foods合作,進軍高端餐飲奶酪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在蒙牛入股之前,妙可藍多因為公司高管私自挪用公款收到了上交所下發的問詢函。
2019年12月20日盤後,妙可藍多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柴琇及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公司資金2.395億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19.66%。
當日,柴琇還發布了道歉函,不過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與其說是道歉函還不如直接說是通知。
回到蒙牛與妙可藍多的合作,在今年3月份,妙可藍多與蒙牛籤署附條件生效的《戰略合作協議》,擬向蒙牛和東秀實業(柴琇控股公司)發行不超過5870.1萬股股票,募資不超過8.9億,其中,東秀實業擬認購5.75億元,蒙牛擬認購3.15億元。
或許是為了阻止二股東的上位,今年8月,妙可藍多披露公告稱,經過和蒙牛協商,雙方籤訂《戰略合作協議之補充協議》,宣告雙方此前籤訂的《戰略合作協議》終止。
關於這次合作的終止,當時妙可藍多給出的解釋稱終止發行是綜合考慮最新監管要求、資本市場環境並結合公司實際情況提出的。
蒙牛給出的回應則主要是稱撤回增發的主要原因是政策方面的一些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告發布的當天,妙可藍多的股價迎來暴跌。
截止當天收盤,妙可藍多的股價跌幅高達10%至39.69元/股,超2.7萬手賣單封在跌停板上,成交額為3.27億元,總市值162.5億元。
此番,妙可藍多突生變故,實際控制人或將放棄公司控制權,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蒙牛都是此次事件的最大受益者,這樣看來,一切矛頭指向蒙牛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