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輪替,暑退秋涼。秋分時節,鶴鄉射陽大地天藍氣淨,水清地綠,秋色鎏金,群鳥蹁躚,魚肥蟹美,果蔬飄香,環境整潔……一幅碧水、藍天、淨土的生態畫卷,迤邐展現。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射陽縣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堅定扛起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全力以赴,砥礪前行,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增強廣大民眾的環境幸福感。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藍天更多了
連日來,每逢天氣晴朗,射陽的天空就一碧如洗,整個城市清新動人。10月11日早晨,正在新城體育生態公園晨練的楊先生沐浴著燦爛的朝陽,感慨地說:「環境好、生活好,心情就好。這正是我們追求的幸福。」
藍天就是幸福。對於這句話,射陽人感受尤為深刻。幸福感的背後,是射陽縣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結果。截止2020年8月30日,射陽縣城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為92.6%,位列全省第一,PM2.5平均濃度為28.7微克/立方米,位列全省第五,全市第一;環境空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一氧化碳、臭氧等指標,均達環境空氣品質二級標準,為全縣人民交出了一份幸福洋溢的「藍天答卷」。
藍天白雲是最普惠的優質生態產品。近年來,射陽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縣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綠色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突出環境問題治理成果豐碩,生態保護修復效果顯著,環境治理能力不斷提升。
「這些年,射陽的天空越來越藍了,空氣越來越清新了,生態越來越好了,環境越來越美了,感覺生活在射陽真的很幸福。」在環衛一線工作的楊鳳英說起射陽的變化,喜上眉梢。
在射陽,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湛藍的天、如雪的雲、清凌的水和鮮綠的樹。生態環境的改善,不僅體現在監測數據的硬核變化上,更體現在老百姓「看得見藍天碧水、呼吸到清新空氣」的親身感受與切身體驗中。
為讓藍天常在,白雲永駐,射陽縣強力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工程建設,全縣先後完成大氣汙染防治工程100多個,130多家企業列入重汙染天氣「應急管控」清單。常態化開展揚塵治理,對全縣30多家商砼企業揚塵汙染規範化集中整治成果進行回頭看。加強城區在建建築工地揚塵管控督查檢查力度,強化渣土車運行管理,有力推進港口碼頭堆場揚塵防治和涉VOC企業無組織排放治理。把公眾「滿不滿意、高不高興」,始終作為衡量生態環境整治工作成效的唯一標準,持續擦亮「射陽美」、「好空氣」的「金質招牌」。
有行動就有改變。驀然回首,廣大民眾驚喜地發現,過去那種陰霾遮日、揚塵漫天的天氣離我們越來越遠了,藍天白雲逐漸成了他們鏡頭裡的主角。
深入實施碧水保衛戰,河湖更清了
一座城市,有水就有靈氣;水韻射陽,以水為名。而治水,則是環境攻堅的一項重要工作。環境美不美,關鍵要看水。射陽縣水域遼闊,射陽河、新洋港、黃沙港等骨幹河網密布;小洋河綠水橫貫城郭,人行河岸廊道,清風裹挾水的芳香,拂面而過。這是生活在射陽每個人的切身感受。
「我家就住在小洋河畔,每天早晚都來散步。呼吸著新鮮空氣,看著美麗的景色,自然而然心情就舒暢了。」在小洋河風光帶散步的楊女士感觸頗深。原先印象中水質渾濁、垃圾遍地的情景早已不復存在,映入眼帘的是水流通暢、水體清澈,兩岸供市民休閒的廊道景觀賞心悅目。不少市民早晚漫步小洋河、明湖廊道,愜意地享受清風拂面、水清岸綠的美麗景致。
為穩步推進水汙染防治工作,射陽縣接連出臺了國省考斷面達標綜合治理工作方案、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程實施方案和2020年水汙染防治工作方案,持續推進城區汙水處理能力提升、汙水處理廠尾水溼地建設、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及管網建設、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退漁還溼等水汙染防治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同時,對重點涉水企業開展大排查,強力整治「散亂汙」、小化工及入河排汙口。
縣城千鶴湖園區綠茵如織,溪水潺潺,一群群水鳥聚攏園區溼地悠然覓食。正在信步遊園的周女士喜不自禁地說:「以前這裡一片荒蕪,現在建起了生態公園,風景美了,空氣也好了。能夠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誰不感到幸福呢?」
汙水處理中心尾水提質工程是射陽縣投資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通過尾水水質的深度淨化提質,達到地表準Ⅳ類水後,作為生態補水進入縣城開放河道,實現生態環境修復與改善、生態景觀效果與休閒功能一致的結果。
今年,全縣納入江蘇省「十三五」水環境質量考核目標的3個省級以上考核斷面,年均水質均符合地表水Ⅲ類標準,斷面達標率100%,完成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考核目標。全縣2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均達到Ⅲ類標準。
紮實推進淨土保衛戰,大地更綠了
射陽縣全面落實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強化土壤汙染管控和修復,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汙染物,紮實開展土壤汙染狀況詳查,持續強化建設用地準入管理、農用地分類管理,加強危廢規範化管理,委託第三方對城區開展走航監測,重點對開發區、染整集中產業園和主城區進行全覆蓋監測,紮實推進「淨土保衛戰」,有效防範土壤環境安全風險。
土壤,關係著家家戶戶的米袋子、菜籃子、水缸子。為持續保持土壤環境質量穩定,射陽縣制定了土壤汙染防治工作方案,開展土壤汙染狀況詳查,開展農用地分類管理,加強土壤環境質量監測與修復,嚴格固體廢物環境監管。目前,已完成土壤治理修復布點方案的編制和評審,完成具體地塊的布點和樣品採集,完成涉重企業重金屬排放量「全口徑、清單式」企業重金屬基礎排放量核定。全縣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分類推進「規模基地網點回收+零散田塊上門回收」工作機制,實現廢舊農膜回收率達98%以上目標,為完成「十三五」農業發展考核目標夯實了基礎。
射陽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孫鴻斌表示:「近幾年來,生態環境部門對重點行業化工、電鍍、有機金屬冶煉等行業始終保持高壓,加強環境執法監管措施,嚴防土壤和地下水汙染,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今後,我們將進一步縱深推進淨土保衛戰,切實保障土壤生態環境安全。」
射陽縣全面推行國省考斷面「四個一」工作方法,嚴格落實一個牽頭部門、一個專班、一套機制、一個方案「四個一」整治措施。層層壓實土壤環境綜合治理責任,全力推進城區土壤汙染防治工程建設,實施土壤汙染重點區域修復工程。以「查防治管保」為一體,持續發力城鄉土壤汙染防治,鞏固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成果,著力提升人民群眾的居住環境質量與生態幸福指數。
藍天碧水激發城鄉活力,賦予城鄉靈氣,孕育城鄉生機。今日射陽,水清岸綠,魚翔淺底;藍天白雲,繁星閃爍。未來射陽,將繼續加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環境訴求,讓天空更藍,河水更清,大地更綠。
來源:射陽生態環境局
撰稿:魏列偉
原標題:《大美射陽,迤邐展現新畫卷》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