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受疫情影響,無直接接觸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成為最常見及最主要的犯罪形式。而在這其中,除了涉疫物資詐騙外,人稱「殺鳥盤」的刷單詐騙也來勢洶洶。皆因疫情下很多人錢包縮水,想通過網絡兼職的方式賺點錢補貼家用。
昨天(6日)上午,慈谿公安就通報了一起涉案金額達3800萬元的案件:不法分子以免費領榴槤為「餌」進行「吸粉」,然後賣群、詐騙、洗錢,一條犯罪產業鏈形成了。
4月22日上午10時許,在寧波、重慶以及福建安溪,50餘名民警兵分幾路衝進「目標」房間,將多個涉嫌電信網絡詐騙的團夥搗毀。此役警方共抓獲嫌疑人28名,繳獲手機100多部、銀行卡60餘張,凍結資金70餘萬元,初步查證涉案金額達3800萬。
這是一起新型「殺鳥盤」案件。「殺鳥盤」就是我們常說的刷單詐騙。騙子通過發布高薪兼職信息吸引受害人參與,設下套路不斷鼓動受害人投錢代刷,最終騙取錢財。因騙局中的受害人常被騙子形象地比喻為「鳥」而得此名。
慈谿的這起案件發生在今年的2月15日。當晚7時多,有市民報警稱自己被「免費」榴槤坑了3萬多元。原來,受害人在兒子朋友圈裡看到了申領免費榴槤的海報,掃了上面的二維碼後就被拉入一個微信群。
令她意外的是,群裡討論的話題並不是榴槤,而是刷單賺錢。操作簡單,還有群員成功的「真實記錄」,受害人就這樣「吞餌」了:在接待員的指導下,她下載了一個專用軟體進行試水,的確小賺幾筆並按要求在群內發布「捷報」。當刷單金額越來越大時,受害人投入的本金也越來越高,最後一把時不僅佣金沒了,連本金也沒返現……
經過兩個多月的偵查,慈谿公安挖掘出了多個隱藏在「免費」榴槤背後的犯罪團夥。
「刷單詐騙被稱為『殺鳥盤』,其中一個步驟叫『掛鳥網』,就是通過群發簡訊、網頁搜索、QQ微信群等網絡平臺發布虛假兼職刷單廣告,騙『鳥』加群並開展洗腦工作。」慈谿公安刑偵大隊重案二中隊副中隊長王銀寶介紹,一般的「殺鳥盤」有五個步驟:第一步「買餌料」,就是購買一些公民個人信息,講究的是精準,為「殺鳥」做準備。
接下來就是「掛鳥網」,之後是「餵鳥」,也就是讓受害人先小嘗甜頭,取得信任。再就是「醉鳥」,「殺鳥手」以返款需要時間、系統故障和任務未完成為由,誘騙「鳥」繼續刷單。最後就是「殺鳥」,騙錢拉黑走人。
慈谿公安偵辦的這起案件,不同之處就在於其直接跳過了「買餌料」這一步,是以免費領取水果為誘餌進行「吸粉」,和刷單毫無關係。而根據警方調查,「吸粉」過程是由重慶的團夥全權負責的。他們在網上購買了大量未實名註冊的微信號,然後默默潛伏在他人的好友圈中。他們同時製作含有微信二維碼的海報,發到各朋友圈、微信群。號稱做活動,有免費的水果領,看到海報後加微信群的人不少,只要群人數達到40人後,他們便會將其轉手倒賣給福建的詐騙團夥,由對方實施刷單詐騙。
「這個『吸粉』團夥每個成員每天至少可以賣出15個群。他們明知道買家是在做犯法的事,但被金錢迷住了眼,畢竟3個多月就賺到了70多萬。」民警說,重慶的犯罪團夥負責「吸粉」,福建的團夥負責詐騙,而在寧波又有人負責為詐騙團夥提供銀行卡進行「洗錢」。刷單詐騙犯罪由此從單個團夥作案,演變成為一條犯罪產業鏈。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深挖審理中。
來源:慈谿發布
歡迎關注
寧波網警巡查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