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如果春天播下一粒種子,那麼秋天就是收穫的季節,深秋時節的戶撒被金黃色所妝點。在戶撒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駐守在戶撒鄉芒東街道,他們聽黨指揮,發揮所支部戰鬥堡壘作用;他們穿梭於戶撒的田間地頭、村頭寨尾,開展入戶走訪工作,主動服務當地群眾;他們開展巡邏防控工作,維護轄區穩定,他們是德宏邊境管理支隊戶撒邊境派出所的民輔警。在筆者分配到單位一年的時間裡,所裡有些什麼變化,他看到了什麼,聽聽他怎麼說。
溫暖帶進「農家」
所支部積極落實支隊、大隊黨委的部署要求,探索「圍繞黨建工作、聚焦服務固邊」的工作思路和模式,打造「最美鄉村」楓橋式邊境派出所,民警趙宇軒、楊安濤在開展走訪群眾的時候,積極為群眾解難事辦實事,先後慰問困難群眾2戶、補落戶口4人,聯動排查糾紛5起,開展法律法規宣傳20餘次,讓愛民實踐在邊疆一些落地生根,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更「實」更「型」。
挖掘「三顆棠梨樹」
所裡籃球場旁有三顆棠梨樹,據考證有近50年的樹齡,雖然樹皮粗糙,但是樹幹堅韌,耐寒、耐乾旱、深根性等特點。這些特點也正是守邊民警的側寫,他們維護邊疆穩定,認真履職、恪盡職守,學習棠梨樹這種精神,為建設「美麗鄉村」楓橋式派出所而努力。今年因工作表現突出,被德宏州委德宏州政府評為強邊固防試點工作先進單位,被總站評為先進基層黨支部。培樹了德宏州「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曹傲,「美麗鄉村」的戍邊者洪文森等,同時有李植、洪文森、劉晉宏、鄧宏成、黃琪雲、砂巖石、尚興磚、楊明翠、陳靖等一大批民輔警受到總站、支隊、州局、縣局的表彰獎勵,營造了向典型學習、向典型看齊的濃厚氛圍。
發現「四朵花」
我發現所裡不僅樹多,花也很美,無論古代還是如今,常把女子比作花,的確勤勞美才是最美的,正如所裡的女民警、女輔警,她們工作積極、勤勞的特點也正像花兒一樣美。目前,戶撒正積極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範鄉鎮創建工作,我們也正積極努力,加入警務元素,大力豐富警營文化建設,派出所辦公樓、住宿樓、抵邊警務室等地製作廉政文化牆,切實把營區警營文化環境提起來,形成「處處是課堂、時時受教育」的濃厚氛圍。一物一景皆有故事,講好戍邊人的故事,把文化帶進警營,把戍邊故事推廣出去,我們共同為「佛祖花園」站崗。
緊密聯繫「五個村委會」
在今年疫情防控工作中,所裡按照全鄉一盤棋的思想,緊密聯繫五個村委會,每名民輔警,主動擔當,打開思路,用聲音和文字的力量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在每個村委會通過村村通大喇叭加強宣傳力度,編寫了防控疫情「順口溜」,新版疫情防控「三字經」,戍邊人的戰「疫」故事,把黨小組設立在疫情防控一線,用「公安溫度」助燃「復工復產」加速度,防疫阻擊戰24小時微記錄等一批稿件,分別在國家移民管理局、總站微博客戶端、雲南警方、支隊公眾號刊發。
教育整頓「十個一」
工作法有的放矢開展好「規定動作」的同時,通過「十個一」工作法,加強隊伍管理,凝聚隊伍戰鬥力助推教育整頓試點工作提檔升級。我看到了他們在開展核查工作時的樣子,在電腦面前製作筆錄時的背影,我看到了在抵邊警務室及坪山疫情防控卡點,鄉政府工作人員、民兵、所上民輔警執勤時的背影,我看到了他們開展入戶走訪時的身影,我也看到了他們在整理臺帳、加班熬夜撰寫信息時的模樣,也許這就是每名戍邊人的樣子。然而他們也有思鄉的時候,小曹、小鄭在春節探親期間,因疫情要求先在家暫緩回單位,但在家期間,小曹和小鄭多次電話申請提前回單位,和其他戰友一起戰鬥,戍邊人的美,也許不在外表,而更多的是一種付出後的收穫。
【來源:雲南長安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