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冰球的時候,你會發現,大家打著球好好的,突然兩個人就抱著打起來了!而且裁判也不制止,甚至抱著手和觀眾一起觀看!
其實,在打冰球的時候,是允許「打架」的。
原因很簡單。首先,冰球速度快,經常出現身體接觸,增加了出現摩擦和打架的可能性。其次,從官方到球員到球迷,都默認了打架是冰球比賽的一部分。一旦場面過於平靜,觀眾反而不會買帳。實際上,無論是知名度很高的NHL,還是不為人知的俄羅斯聯賽、加拿大聯賽,都有著「光榮」的打架傳統。
其它運動中「打架」是非法的,會被罰出場,而冰球的「打架」是「合法」的。隨著鬥毆事件的增加,各項運動的管理者們都想出了很多主意,比如冰球,就採取了默許球員發生1對1赤手單挑的驚人規則。
作為觀眾來說也都非常喜歡刺激的場面,有球迷更是專門看打架的,如果不敢打架,觀眾會這些球員報以噓聲。球員們也是心累~
和一般人概念中的「打架」不同,冰球比賽中的「打架」頗有些「紳士風度」。
重要的一點是:被允許鬥毆的球員絕不能拿著球桿,用腳上鋒利的冰刀相互攻擊,按照冰球聯賽的規則,雙方必須脫下護具,只被允許用拳頭解決問題。
首先,雙方進行肢體和眼神上的交流,達成「可以打架」的共識,同時裁判後退,為雙方騰出空間;
接下來,打架雙方丟掉不必要的裝備,比如丟掉金屬球桿、脫掉帽子和手套,然後擺開架勢;最後,雙方正式交戰,用拳頭解決戰鬥,雙方均是用拳頭擊打對方的臉、鼻、口等部位。
當某一方沒有還手之力或被打倒在地時,意味著打架結束。此時裁判會再次上前,將雙方拉開。接下來等待雙方的,就是停賽5分鐘左右的處罰,或者罰款。而兩位動手的球員也是一笑而過,日後見面照樣說說笑笑。
重要的一條是,決不允許出現多對一的群毆事件,不管多少人參與打架,都必須是一個對一個,保持公平。
冰場上打架還有一條潛規則:雖然在場上所有人都可能打架,但打架的雙方在身價或價值上都是基本對等的。因為打架的兩方都被罰5分鐘,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每個隊的攪局者想盡一切辦法騷擾對手的明星球員,以求激怒對方,最好的結果是對方明星球員腦袋發熱跟你打一架,一塊罰下。明星球員其實偶爾也打架,但大多從不掉價,基本上明星球員vs明星球員。這麼做自己不掉價,同時也不傷害球隊。
因為太危險了,生命危險!
之前在加拿大一場冰球比賽中,一名司線員被一位隊員腳上的冰刀割破頸部,血流不止,直接陷入昏迷。
另外,為了增加比賽的觀賞性,裁判也有意識地默認了打架的發生。當然,等打架結束後,裁判還是要出面維持秩序的,還要兼顧「打掃戰場」,以免影響此後的比賽。
冰球球員分工明確,什麼樣的球員碰到一定情況該幹什麼事,隊員們心裡都很清楚。除了一般的進攻防守外,NHL中有一種球員角色是專門用來打架的,可稱他們為「全職fighter」,就是我們所說的執行者/行刑人。這些球員進攻防守能力都一般,5分鐘左右的上場時間,拿著最低的工資,但卻幹著「保鏢」的工作。
每個NHL冰球隊都有自己的執行者,他們的工作就是打架。他們上場的任務說明很簡單:你敢碰我們隊的優秀球員試試!我就打你的臉。
當對手在比賽中動作過大的時候,或是有隊友遭到挑戰,這類球員就一馬當先出來打架。有時候出於戰術需要,這類球員也會挑釁對方的核心球員,通過「兌子」減弱對方的戰鬥力。打完架之後,就乖乖地等裁判處罰。
雙方的執行者一般都是身高體壯不怕打的球員,幾乎每場比賽都會對對手拳腳相加,而他們往往也是球隊的明星,有著很多的崇拜者。
挑選一名執行者,首先要看他是否是一個無所畏懼的傢伙。各支球隊都在找那種能對攻擊馬上作出強硬反應,能和他的隊友堅決站在一邊的球員。這類球員必須要能打,需要他展示強硬的時候,就必須硬得起來,這才是真正的冰球執行者。
PS:只有NHL、俄羅斯聯賽等專業冰球比賽才有「打架」傳統,國際比賽或者業餘比賽都是不允許的。
—— ·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