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屆 SpaceX Hyperloop Pod 競賽中,來自慕尼黑大學的TUM Hyperloop 團隊創下了 463 公裡/小時的超級高鐵新速度紀錄,這是TUM團隊連續第四次獲勝。
不過這一紀錄與該技術的理論最高時速760英裡(約1200公裡,大約為音速)相比仍然相去甚遠。
隨後,SpaceX的創始人馬斯克在Twitter 上開心地宣布,明年的比賽,可能將在長度為10公裡的真空環形管道中進行,這種測試場景將更接近現實世界中的超級高鐵管道。今年的比賽則是在SpaceX總部長度為1.6公裡的地面筆直管道中進行的。
超級高鐵,英文稱作Hyperloop(超迴路列車),這一概念是由馬斯克首創。2013年8月12日,當時馬斯克在特斯拉和SpaceX網站上發布了它的超級高鐵計劃,這份PDF文件成為全世界超級高鐵開發項目的總綱。
超級高鐵是一種以管道為基礎的亞超音速運輸系統,它的核心理念就是通過一種稱之為「pod」的膠囊運輸載體在管道中無空氣阻力和摩擦力的情況下行駛。簡單的來說,這種技術就是磁懸浮+高鐵+真空管道。
目前,馬斯克超級高鐵主要由他旗下的特斯拉和SpaceX進行研發,而馬斯克並不參與超級高鐵的實際開發和運營,不過這並不影響他為超級高鐵項目的每一步進展熱情宣傳。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馬斯克新開的一家名為Boring的挖隧道公司。據說有一次,馬斯克出門遇上了堵車,堵得生氣了, 馬斯克發了Twitter抱怨,還說:「我得做件事了,我要開一家叫 『無聊』 的公司(英語 boring 有鑽孔的意思)。」
去年12月,以SpaceX停車場為起點,全長為1.8公裡的地下隧道已經通車,時速僅為每小時64公裡,未來預期限速可達241公裡。不過體驗感不是很好,比較顛簸。
不過馬斯克的最終目標是,打造一個多達 30 層隧道的地下隧道網絡,可運行汽車和超級高鐵,並且川普政府已批准Boring可以在華盛頓和紐約市之間建設超級高鐵線路。
除了馬斯克外,目前主要還有兩家公司參與到超級高鐵項目中,HTT和Hyperloop One ,前者以客運為主,後者以貨運為主。
HTT全稱為Hyperloop Transport Technologies公司,是一家美國研究公司。2017年3月,HTT宣布已經開始建造超級高鐵的乘客艙,乘客艙只能容納30名左右的乘客。HTT已經在美國加州獲得了一塊土地用於建造測試軌道。
2018年7月,HTT與中國銅仁市交通旅遊開發投資集團籤署了一份商業協議,將在貴州修建中國首條超級高鐵系統。這條新聞的報導當時鋪天蓋地而來,不過很多媒體將這家公司與馬斯克的混為一談。
今年2月HTT還向澳大利亞政提案表示,它相信自己的解決方案將改變澳大利亞交通的未來,比如承諾在22分鐘內將乘客從雪梨送運坎培拉。
HTT目前完成了320米測試軌道的建設,並於今年4月開始對其超級高鐵乘客艙進行了一系列測試。不過,在此之前HTT還沒有完成一次成功的測試。
Hyperloop One現在被稱為Virgin Hyperloop One,與HTT一樣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的初創企業。這家公司還獲得了維珍創始人理察·布蘭森的大力投資,目前由杜拜的港口運營商DP World的CEO蘇拉伊姆擔任董事長。
Hyperloop One已經在拉斯維加斯北部完成了一個500米的DevLoop,並於2017年5月完成了第一次全面的Hyperloop測試,最高時速達到320公裡每小時,這使得它成為當時全球行駛速度最快的超級高鐵測試「玩家」。
不僅如此,該公司公開宣稱的目標是在2021年之前交付一個完全運行的Hyperloop系統。
今年是我們進入超級高鐵時代的第六年,從現實情況來看,這個概念已經躍出紙面,進入了真正的軌道測試階段。但是細細地品味起來,超級高鐵技術其實並未真正取得什麼實質性的進展,我們所聽到的無非是跟測試速度有一些提升有關,除此之外似乎並沒有什麼能振奮人心的消息了。
或許這種技術涉及規模之大,複雜程度之高,影響整個交通方式的意義之深遠,6年的時間可能真的是太短,還不足以出成效。
無論如何,我們都希望超級高鐵千萬不要走上「風口過後,只剩一地雞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