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和家長從小就告訴我們:「一份努力,一分收穫」,尤其是在學習上,你是否踏踏實實的努力過即騙不了自己更騙不了別人,一張試卷就能讓你原形畢露。不過在學生時代,我們會面對很多張試卷,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張無疑是高考試卷了。高考雖然不足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卻能極大的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高考的重要性對於莘莘學子來說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大多數考生到了考場甚至會出生緊張的情況,頭一天晚上睡不著覺的也不再少見,就算比較粗線條的同學也會顯得比平常更加的小心翼翼。
不過林麗淵卻是一個例外,她是一個自信到敢在考場睡大覺的人,一般來說這樣的人要麼就是成績差到一個也不會寫乾脆睡大覺,要麼就是對她來說太簡單了,提前寫完然後睡大覺。林麗淵自然不是前者,但也不完全是後者。
其實林麗淵小的時候是一個很平凡的小女孩,成績也就是中遊的樣子。因為她的興趣愛好太多了,喜歡琵琶玩樂器,還喜歡到處去拍照。而且還是那種非常「粗線條」的女生,去爬山或者是森林玩,她都要爬樹。同學都說,她像個母猴.....
林麗淵的人生轉折是在初二那年,有一天她搞衛生,恰巧看到了學校的宣傳欄,上面有一條醒目的標語:「日月光華,旦復旦息」,在看完正文後更是讓林麗淵震撼不已,於是心生了考取復旦大學的志向。
為了達成自己的理想,林麗淵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了學習中,初二她鞏固了自己以前丟失小的基礎,到了初三她在老師的帶領下努力的攀登知識的高峰,最終以全市第十五名的成績考入高中。
中考之後,因為想去的學校不給林麗淵獎學金,一慣很「牛氣」的林麗淵乾脆不去那個學校了,並放下豪言:「三年之後你們會後悔的」,此時林麗淵的理想已經不是復旦了,她要成為高考狀元。
進入高中後林麗淵依舊努力,不過也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地方,她是一個爆發型的人,到了高三之後就又像變了一個人。
她經常研究前幾任高考狀元的學習方法,她總結出了三原則:首先,一定要有夢想和信心,其次,要有個完整的學習計劃,第三,要專心幹好自己的事情。
林麗淵是一個十分獨立的人,她從高三開始便幾乎不怎麼去學校了,她給自己制定了一天系統的學習計劃在家學習。對此她信心十足,相信自己一定能取得更高的成績。
到了2007年高考,林麗淵絲毫不緊張的走進了考場。對她來說仿佛和平常的考試沒有啥區別,甚至在考語文的時候還忘記寫名字了。第二天考英語,因為昨晚沒有睡好,聽力播放完之後,她便趴在桌子上睡了一會。
然而成績出來後,林麗淵自己都不敢相信,居然考了672分,成為了這一年的廣西高考狀元。當然,最後林麗淵沒有去復旦,而是選擇了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