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歷史有研究的朋友或許知道,古有「三皇五帝」之說,但其事跡卻多存在於傳說之中;這也很好理解,以今天的考古發現來看,能佐證的文字僅有3200——3500年左右,「三皇五帝」甚至要追溯到上古時期,比如著名的「舜帝」。傳說「舜帝」逝與九嶷山,至今尚存舜帝陵廟,但這裡卻沒有想像中的美好,除了盛夏不見光的原始森林,還有一處塵封700年的「禁地」。
說到這對魑魅魍魎有興趣的朋友或許會聯想到《山海經》,甚至是崑崙山和長白山中的「禁地」;這裡稍作解釋,以今天的研究來看,崑崙山和長白山的「禁地」大多為天然形成的特殊環境,而湖南的這處「禁地」卻是人為創造,隱隱透出鬼魅和可怖,真實存在的場景;說到這或許有朋友會說「故弄玄虛」,可就連考古專家也站出來證明,這又該如何解釋呢?
湖南自古就是一個頗為神秘的地方,著名的「湘西大地」這裡就不多解釋了,在湘南還有一個道縣,這裡同樣山巒起伏,叢林茂密,距離九嶷山「舜帝廟」大約十公裡左右;《史記·五帝 本紀》中記載「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嶷,是為零陵」;乍一看,這裡有山有泉,頗有點世間仙境的韻味,可田廣洞村卻完全感覺不到這種祥和,因為「禁地」就在小山村的後面。
如果站在純地理的角度去看,田廣洞村後面是蛩山,又名櫟山,緊挨著就是一處原始森林覆蓋,夏日陽光都難以穿透的山嶺;華夏地域廣大,「原始森林」不足為奇,怪就怪在陰森環境,當地人稱為「鬼崽嶺」。有心的朋友一聽名字就能猜到這裡不是什麼好去處,事實也的確如此,之所以稱為「鬼崽嶺」,還因為當地流傳近千年的「陰兵」傳說;相傳舜帝南巡,逝與湘南,所有護衛一同殉葬,從此一到晚上便「鬼哭狼嚎」,「陰兵」繼續護衛舜帝巡遊人間,到白天則化作「石人」屯兵於鬼崽嶺。
說到這或許有朋友不屑一顧「胡說八道,『鬼哭狼嚎』不過是夜晚山風穿林而過發出的聲音而已,這麼淺顯的科學常識都不知道。」乍一看,這種說法似乎合情入理,但每逢大雨,村裡總會莫名其妙地出現大量「石人」又該怎麼解釋呢?其實不光山雨之後,就連平時村中也會莫名其妙地出現許多「石人」;為此田廣洞村的村民每逢雨後,都會帶著祭品,成群到「鬼崽嶺」下進行祭祀,這一活動持續了近千年之久。
隨著時代發展,「鬼崽嶺」的神秘隨風傳遍大江南北,為此大量探險者匯集於此,親眼目睹「鬼崽石人」者不計其數,為此也驚動了考古專家和各大媒體;80後的朋友或許還有印象,那個年代關於「鬼崽嶺」的紀錄片在電視上層出不窮,甚至還有跟隨考古隊進嶺的記者親訴。一檔節目中,媒體記者和考古隊剛到田廣洞村就遭遇了一場山雨,夜間的「鬼哭狼嚎」自不必說,專家和媒體也解釋為「山風過林」的自然現象;但是,第二天村中竟真的出現了許多石人,當地人稱之為「鬼崽」,考古專家說是大雨從山上衝下來的。
話雖這麼說,媒體記者和考古隊員們看到這樣的場景,多少也有點心虛;在探險隊未進山之前,專家先對「石人」進行了一番研究,結果發現不少石人的年代比秦始皇陵兵馬俑的歷史還要久遠。就見這些「石人」,大多體型不大,或蹲或立,或拱手行禮,或跨馬揮動武器,明顯是仿造古代「文官武將」的樣子雕刻的;但由於年代過於久遠,很多石人的樣子已模糊不清,這反而給人一種愈加神秘的感覺。如果按照專家的推斷,這些石人是從「鬼崽嶺」上被山雨衝下來的,那是不是說,嶺上還會有更多的石人存在呢?
理論上說,出現這種造型的「石人」,應歸類於古代陪葬的「兵馬俑」;按其數量判斷,規模已遠遠超過了徐州獅子山「楚王墓」兵馬俑,甚至不輸秦始皇陵兵馬俑。當然,以造型工藝來看,這裡的石人難與秦始皇陵兵馬俑相提並論,但以年代判斷,又遠早於秦始皇;不管怎麼說,下雨就能衝出這麼多的石人,「鬼崽嶺」上究竟還隱藏著多少石人,以及秘密呢?探險隊終於決定進山,呈現在面前的場景再次震撼了探險隊員們;原來,「鬼崽嶺」的地面上就遍布著各式各樣的石人,以目前的勘探來看,其數量足有近萬,而且還在不斷增加中。
經專家鑑定,嶺上的石人並非同一時期產物,而是分為:史前期(5000年前),秦漢魏晉期(5000~2000年),唐宋元明清三個時期;直白點解釋,從遠古年代就有人雕刻石人放在這裡,之後五千年歲月中一直都在延續。這就顯得很可怖了,如此重大,且持續時間如此悠久的歷史事件,如今的史學家和考古專家居然一直不知道,這在理論上是完全說不通的;不僅如此,持續了五千年的石人雕刻,古人們究竟出於什麼目的呢?
再仔細看這些石人,大的約1米左右,小的僅30公分,人物多為善人面像,人物造型多為陽雕,面部表情卻是陰刻;石刻人物橫跨多個年代,據鑑定,最早的一批石刻比秦兵馬俑還要早數千年,除此外,還有唐代服飾的石刻等。最初時,專家聯想到了不遠處的舜帝陵廟,會不會這裡是陪葬舜帝陵的「兵馬俑」?但專家還是推翻了這種觀點,首先,如果是舜帝兵馬俑,那應該深埋地下才對,如今的場景卻是大量裸露地面;其次,即便是「兵馬俑」,一次雕刻就好,為什麼後世古人還要繼續雕刻呢?最重要的是,這一延續五千年的歷史事件,居然未在任何史書中出現過。
對此,專家開始展開了激烈討論,有人說這裡的地下很可能是真正的「舜帝墓」,理由是探險隊發現了一塊距今3000多年的「殘碑」,雖然字跡早已模糊不清,但很可能記載的是舜帝的生平事跡以及古墓的基本情況;乍一聽,這種解釋似乎合情入理,為此考古隊還用專業儀器進行了多次勘察,居然未發現任何古墓存在的痕跡。除此外還有一種觀點,有專家認為這裡是一座上古時期大型的祭祀「壇場」(祭壇),「石人」布滿壇場,具有原始祭祀或紀念的性質;歷經數千年後世依然在「續刻」,主要是「盲目跟風」。
這種觀點就不用多做解釋了,錯誤太過明顯,且不說是不是「史前祭壇」的問題,僅一句「盲目跟風」就足以將其徹底推翻;理由很簡單,這一橫跨五千年的「續刻」活動,怎樣也該演變為當地的一種習俗了,關鍵是這種悠久「習俗」居然未見與史書,這在情理上完全說不通,至於「盲目跟風」那就更不可能了,是不是顯得古人也太傻了?
總而言之,專家至今不能解釋「鬼崽嶺」隱藏著什麼秘密,那些「石人」的作用又是什麼;但專家還是加了一句:不要因為好奇而貿然前往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