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刷微博看到一則消息後,心情久久不得平靜。
四個10歲左右的兒童,接耍誤工。
劃花了45輛車,往少說,劃一車平均也得2秒鐘,45輛車前後怎麼也得5分鐘左右的時間。
5分鐘左右的時間,四個孩子,明目張胆地搞怪,是居民們沒有一個看見的;是看見的卻沒車的;還是有車而不是自己的?
大夏天的晚上7點左右,除了這四個孩子在搞怪,其他人都在哪「趁涼」去了?
圖片看在眼裡,不禁深思著:
這些熊孩子是誰家的?也玩的夠大了吧!
今天能劃張三的車,明天也會放李四的車胎氣,後天難保不拔掉你的倒車鏡。我們不能不當回事兒的。
關愛孩子健康成長,人人有責。
深以為然,「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如果說這起孩子劃車事件,是區區小事,監護人道歉並賠償損失,車不懂疼也不用談傷害。反正,錢是人掙得,人沒事兒就好。
那麼,住在高樓上的人,往樓下潑水、扔垃圾;投雞蛋、拋玩具等等,這些熊事兒一般也沒有什麼嚴重後果。僥倖心總是在得過且過。
不吃虧,不長記心。
「行成於思毀於隨」,世事難料,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東莞市去年發生過的,樓上五歲孩子不慎拋下蘋果,砸到樓下母親推著的三個月大的嬰兒,嬰兒身受重傷,昏迷不醒幾個月,至今還不會走路。
185萬的賠償金,今年4月份,塵埃落定,致使兩個家庭傷痕累累。
真正的小淘氣惹來了大麻煩!
「勿以惡小而為之」,一失足,悔千古。
類似的因小失大的案例,在生活中並不少見。
孩子平時不經意的錯覺或迷茫,心裡扭曲,得不到正確的疏導與教育,日積月累釀成了禍患。
好家教才會有好孩子。沒有養不好的孩子,只有養不好孩子的大人。
天真好奇、淘氣頑皮是孩子的天性。而孩子的天性也是有可塑性的。
古語說的好,「樹不扶不直,人不扶不才」。一個孩子如同一顆樹苗一樣,能否長直成才,就看養樹者即父母怎麼去呵護。父母給予孩子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鏡子明亮,成像清晰;鏡子有霧,成像黯然;鏡子有瑕疵,成像有缺憾。有啥樣的父母,就會照出啥樣的孩子。
去年春天,方城縣的一名初中生,騎車不誤剮蹭了一輛停放的轎車後,主動給車主留下了一張字條致歉,並把自己僅有的30元零花錢包在紙裡,作為賠償金。車主發現後,被孩子的誠懇態度所感動,並給予孩子諒解寬慰。
30元賠償金,錢不多但誠意十足。孩子領悟了「勿以善小而不為」的真正含義。不用問,這樣的行為,也是被父母為人處世的理念所感染的結果。
四月份,我們一家三口驅車走在高速路上。被一不明來歷的路障差點撞上。女兒見此危險處境,為防止事故突發,連忙打開手機,撥打了路警電話,請求速來處理,確保後車安然通過。
一個小小的善舉,體現了我女兒的大情懷。我們感到很欣慰。
一個懂事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個或一群明智的人在陪伴著。家長、老師、經典書籍以及社會中的愛心人士等,都是良好的資源。
生而為人,誰都想讓自己或孩子有幸福快樂的人生。誰也不想讓下一代比自己差,都希望孩子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擁有做人做事的真知灼見的人,固然好;力不從心的,可以通過潛心學習,勤於觀察生活動態,多讀書,向有經驗的人學習,也會拓展自己的智慧,從而成就自己,恩澤子孫,為後代樹造個好榜樣。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孩子是一門學問。不僅需要家長傾心投入,而且需要全社會人的共同努力,為孩子們營造一個和諧美好的成長環境,讓孩子們能感受真、善、美的滋養,懂得假、惡、醜的危害。
今天,我們生活在高科技的信息化時代,既有機遇又有挑戰。無論父母還是孩子,極易被各種新思想潮流孵化,產生浮淺的意識和認知,文化底蘊初淺,少讀書或不讀書,缺少先哲的文明道德薰陶,許多孩子缺失教養,大人缺少修養。一些不良習慣釀成的苦果令人堪憂。
著名的「法官媽媽」尚秀雲說:「孩子是父母的牽掛,父母為了孩子的未來,付出了難以計量的時間和精力。孩子小的時候難免淘氣,但是,如果『小淘氣』不幸成了『大麻煩』,那將是全家人的痛苦。」
她以一個母親的情懷,法官的職責,面對一個個處於「大麻煩」狀態的孩子們,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挽救了好多失足少年,使他們走出困境,過上了應有的如意生活,有的還奮鬥為有名的成功人士。
《別讓小淘氣變成大麻煩》,是「法官媽媽」的智慧結晶,更是所有父母和孩子應該共讀的一本經典好書。
朱永新教授說,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是他的閱讀史。人,不讀書,就沒有心靈的成長,也不會有精神的發育。
「讀書,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它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讀書,不能改變人生的物相,但它可以改變人生的氣象。」
誠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書為伴,給孩子提供有書香氣息的生活氛圍,是不讓「小淘氣變成大麻煩」的最佳良方。
文/五五尋夢
文中圖片來源網絡剪輯,有不適敬請指點並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