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的最後1分鐘,西班牙的最後一次進攻,後場大腳開出的球進行最後一搏。
球爭頂之後落到了右邊路的費蘭託雷斯腳下,德國隊此時的邊路防守已經完全沒有了。
託雷斯傳中,前鋒羅德裡戈爭下第一落點,門口的邊後衛加亞完成了最後一擊。
絕殺,破門!
場邊的勒夫一臉的不爽——比賽隨即結束,比分定格為1-1.
這場試驗意味十分濃厚的比賽從某種程度上看其實並不用太看重結果,但勒夫不爽的點在於:他有些可以地改變了此前全場控球的理念,在比賽的大部分時間內放棄球權,似乎一直在演練球隊的抗壓和防守能力。
這似乎是勒夫又一次對自己的進化。
他的試驗距離完全成功只差了大概10秒,在最後時刻丟球被追平,感覺就像是輸掉了比賽一樣,但勒夫在這個夜晚確實試驗了很多新的東西。
並且是在沒有拜仁系統加持的情況下。
攻擊線就打哪算哪吧
20-21賽季的開端最新穎的地方在於:這是難得一見的國家隊比賽比俱樂部比賽先開始的賽季。
但在這之前,今天雙方首發最有意思的點在於:德國隊這邊除了聚勒之外所有的拜仁球員都仍然在度假中缺席首發,但同樣參加了歐冠決賽的拜仁中場蒂亞戈,卻出現在了對面西班牙的首發中。
所以反正勒夫老師也一早就拒絕了穆勒和博阿滕,哪怕在歐冠上有了出色發揮之後有太多的德國名宿都在呼籲他重新招入31歲的託馬斯穆勒。
但看到首發很多人都會浮現一個念頭:勒夫老師又要試啥子么蛾子?
首先是攻擊線:薩內和維爾納組成了今天德國的雙前鋒,他們倆的身後是前腰德拉克斯勒。
但剛剛結束的一個賽季裡,薩內和德拉克斯勒這一左一右的邊鋒加起來一共才踢了25場比賽,其中薩內整個賽季踢了……11分鐘的英超,而德拉克斯勒踢了11場法甲以及場均13分鐘的5場歐冠。
情況異曲同工的是維爾納,這名新晉的切爾西球員上一場比賽遠在……兩個月前。
讓這麼三個人搭在一起首發,你就會看到開場後:擁有超強爆發力的薩內頻繁衝往中路,當然他的拿球帶球射門能力都非常出色,其中17分鐘內切後左腳勁射讓德赫亞費了老大勁才撲救得這麼漂亮。
但三個人之間幾乎沒有聯繫,無論是薩內還是維爾納都喜歡在邊路活動,這樣的前鋒搭配,讓德國的進攻在中路基本上都是真空,所以基本上還是——打到哪算哪,就像35分鐘維爾納前場拿球單挑拉莫斯那一次一樣,推兩步,起腳,打下一架飛機。
除此之外,這個德國的首發陣容在守轉攻的速度幾乎完全仰仗兩名邊翼衛的推進,但很遺憾的是無論是科雷爾還是戈森斯,他們在推進的能力上都仍不夠檔次.
今天兩條邊的推進能力不足夠
事實上除了開場不久接託尼老師傳中的那次頭球,科雷爾踢就像他在巴黎時那樣默默無聞。
前場試驗的可能是「無鋒亂跑流」,還算有跡可循,今天中後場試驗的就讓人有些看不懂——
埃姆雷詹去踢右中衛,他的身前是……在曼城頻繁背鍋的京多安老師。
所以德國隊真正在中場具備良好競技狀態的,應該是他們的皇馬後腰託尼老師。
開場後德國的防線退得非常靠後,中場的空間顯得如此碩大,乃至於西班牙在中場運作不要太輕鬆,打了半場德國隊看著就像沒有中場一樣。
所以你看到開場之後德國隊在防守端頻繁出現失誤,送給西班牙許多的空位,也就不需要太過奇怪。
勒夫的試驗讓德國顯得有些彆扭,恩裡克的首發就簡單直接很多——當然了,試驗而已,不用太在意。
西班牙錯過的機會
相比德國隊的首發,今天西班牙的首發似乎看上去名氣更加不如——前鋒線是兩名剛剛一起轉投英超的前瓦倫西亞隊友費蘭託雷斯和羅德裡戈加剛捧起塞維亞杯的塞維亞老將納瓦斯。
中場是真正的拜仁核心蒂亞戈加巴薩教授布斯克茨,搭配那不勒斯中場法比安魯伊。後防線則是皇馬的右半邊搭配拉莫斯加卡瓦哈爾,比利亞雷亞爾和瓦倫西亞的左半側。
其實今天雙方在比賽中試驗的意味都非常濃厚,如果說德國的「新意」更足,那麼西班牙的試驗出來的新東西更集中在右中場法比安魯伊,他給恩裡克提供了西班牙足球此前少見的攔截、跑動和硬度。
相比德國隊的失誤頻頻,西班牙的問題相對集中在兩個人身上:前鋒羅德裡戈和中場的布教授。
前面說了,德國今天的三條線都非常彆扭,所以作為頂在最前面中鋒的羅德裡戈獲得了不少的起腳機會,但無論是14分鐘那次過掉門將後單刀的猶豫,還是45分鐘小角度那次面對門將的射門,他的有猶豫和遲疑都讓今天德國門將特拉普有了表演的機會。
賽季只有4個西甲進球的羅德裡戈或許可以用狀態一般來形容,但老江湖布斯克茨上半場接連在中場出現無壓力傳球失誤——其中第5和18分鐘那兩次就直接給了德國反擊射門的機會——就只能讓人猜測布教授或許也受到了目前巴薩這一鍋亂粥的影響?
但上半場西班牙另外一次最有威脅射門也來自於布教授,可惜他的凌空抽射同樣躲不過特拉普的手掌。
總的來說,上半場雙方試得是眼花繚亂,陣型和跑位嚴謹度也遠沒到正式大賽的緊密,因而雙方也都奉獻了大量的失誤。
相比較而言,德國的反擊效率更高但並沒有太成型的進攻套路,西班牙有著熟悉的進攻戰術安排但效率真的太低。
雙方半場各自4次射門有點對不起德國和西班牙對碰這樣的名頭。
試驗的真正意義
勒夫一點都不著急,就算沒有拜仁球員,他的板凳席上還有許多的有效後手,所以在平局的時候他可以按兵不動。
但這不等於他沒有安排變化:下半場德國最大的變化子啊與左邊路的壓上,戈森斯開始大幅度前壓,維爾納和薩內都更加向邊路靠近,將中路的位置留給中場德拉克斯勒,這樣將進攻的空間拉了出來。
於是進球就到來了。
50分鐘,京多安中場右路拿球做了一個大範圍的轉移,戈森斯高速插上在卡瓦哈爾的防守下送出傳中,維爾納拿球調整之後勁射破門。
在整個防守過程中西班牙只犯了一個錯誤:當維爾納拿球第一次調整時,本來應該頂前去壓迫他射門空間的拉莫斯被自己的中衛搭檔託雷斯給晃了一下。
就是這個互相之間的猶豫和生疏,讓維爾納完成了射門,西班牙就此0-1落後。
西班牙整場比賽也就犯了這麼一次防守錯誤。
其實恩裡克相比德國而言,上半場戰術踢得更為流暢的西班牙反而在半場休息時就開始調整。
半場休息回來,布教授在巴薩的小弟安蘇法蒂就換走了老同志納瓦斯,然後用梅裡諾換走布斯克茨,恩裡克企圖提速。
但在領先之後德國隊隊更加堅決地回收踢反擊,西班牙獲得的空間反而不如上半場,相反由於陣型前提壓上企圖扳平比分,自己的身後留給了德國更多的反擊機會。
60分鐘德國兩名前鋒之間完成了互相的精彩傳遞,薩內一條龍直接從西班牙左肋部殺進去,吸引了三名防守球員之後將球送到門口,維爾納小角度射偏。
此後勒夫用金特爾換走受傷的薩內,將埃姆雷詹推上中場,形成一個541的防守陣型——最後30分鐘勒夫確實顯得有些保守,我只能認為他是在可以鍛鍊球隊的防守能力,事實上德國隊在面對西班牙的反撲大體上做得已經很不錯,但只差了最後的10秒。
恩裡克的新東西
最後說說西班牙。
恩裡克當然不希望自己的第二度回歸執教國家隊首秀以一場失敗告終,但球員的質量顯然制約了他們最後的反撲。
這場比賽西班牙的三個定海神針是蒂亞戈、拉莫斯和門將德赫亞,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法比安魯伊斯和替補的安蘇法蒂,除此之外的球員似乎都還沒有真正進入狀態。
蒂亞戈在布斯克茨下場之後正是站到了拖後後腰的位置上,在這個位置上他踢出了在拜仁踢歐冠決賽時的高水平,相比老去的教授他的處理球速率更快,搭配本場提供另類對抗思維的法比安魯伊斯,西班牙的中場沒有了此前傳統的華麗控球,但顯得更加均衡和實用,相信這是恩裡克樂意看到的。
替補登場的安蘇法蒂則提供了前場向前的速度,事實上最後階段法蒂的衝擊和速度已經讓德國的後衛們有些跟不上節奏,這是一個成功的試驗。
而在曼聯被批評了一個賽季的德赫亞用一場近乎完美的表現證明他狀態正常的時候仍然是一個世界頂級的門將,他全場做出七次精彩撲救,讓西班牙等到了最後時刻追平的瞬間。
如果說勒夫在刻意鍛鍊球隊的防守,那麼恩裡克則著重重組了西班牙的風格。
在未來看上去會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