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號颱風「杜鵑」
(英文名稱:Dujuan;
名字來源:中國;名字意義:一種花)
已於18日下午
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
強度為熱帶風暴級( 8級,18米/秒),
下午2點鐘其中心位於菲律賓
馬尼拉東偏南方約1460公裡的洋面上。
預計,
「杜鵑」將以每小時5-10公裡的速度
向偏西方向移動,
逐漸向菲律賓東南部沿海靠近,
強度逐漸增強,
將於20日夜間登陸菲律賓東南部沿海
(強熱帶風暴級,10級,25-28m/s),
以後穿過菲律賓中南部,
可能於22日白天移入南海東部,
後期強度趨於減弱。
香港天文臺表示,熱帶風暴「杜鵑」預料增強,並於下周三(24日)逼近香港800公裡警戒線。
上午10時,「杜鵑」集結在馬尼拉東南約1,370公裡,預料向西南偏西緩慢移動,橫過菲律賓以東海域。未來兩三日大致移向菲律賓中南部。
根據香港天文臺的熱帶氣旋路徑資訊,「杜鵑」於周日(21日)增強成強烈熱帶風暴,並預計於下周三(24日)以熱帶風暴姿態逼近香港800公裡警戒線。
澳門氣象局表示,預料「杜鵑」下週初期進入南海中部。按現時資料預測,「杜鵑」對本澳影響機會較低,請市民留意最新天氣消息。
相信小夥伴們最關心的是
接下來的天氣情況怎麼樣?
據@中國氣象愛好者 透露
3月份還會再冷
大家做好兩手準備
預計,未來三天
廣東大部以晴天為主,
晝夜溫差大
天氣乾燥。
澳門未來七天天氣預報
珠海未來七天天氣預報
今年的颱風比以往來得早一些
去年的1號颱風是在5月初生成的
今年1號颱風到底算不算早呢
據中國氣象頻道氣象分析師信欣:
今年的初颱,比常年提前1個月報到(常年3月19日)。不過2月就生成颱風也不算很早,因為1949-2020年期間,有28個年份在1月就有颱風生成,佔比38.9%。因此1-2月生颱風,不稀奇。
據廣東天氣,1949年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首個颱風平均生成時間為3月6日;1980年至今,這40年的平均生成時間為3月19日。首颱生成最早紀錄是1979年1號颱風,為1月1日08時生成的;史上最晚的1號颱風Nichole紀錄是1998年7月9日。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去年的首颱不?——到5月中旬才生成第一個颱風黃蜂。
過去二十年的1號颱風中,登陸我國的概率只有15%,登陸廣東的概率更低→10%(2個)。
廣東歷史初颱:1951-2020年間,廣東的初颱風平均出現在6月25日,最早是4月19日(2008年,浣熊)。初颱風偏愛粵西,佔比超過40%,其中湛江一騎絕塵,初颱登陸次數是沿海市縣中唯一一個多達2位數的。
近期,天氣持續晴燥,
防火仍然是第一要務!
回程、上下班路上,亦或在家裡,
若遇火災如何逃生
掛圖學習一下!
在看的你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