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人員對商超食品經營戶落實防控要求進行檢查
本報記者黃小桂 發自廣東
近日,記者走訪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幾家企業了解到,區市場監管局在企業復工復產後,立足職能,落實「六穩」「六保」要求,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進市場監管領域工作,助推區內企業安全復工復產、有序復商復市。
聚焦「保」字
深入推進市場準入準營改革
新會區市場監管局深化證照分離改革,首推「商事主體登記+食品經營許可」業務全程線上辦、同時辦、智能辦服務,5月14日發出全市首張證照聯辦智能許可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將食品經營許可時間從30天縮短至最快2小時,辦理「申請人承諾制」食品經營許可申請802宗;推行銀行STM智慧櫃員機智能辦服務,實現營業執照「秒換秒領」;全市首推「中午不打烊」商事登記服務,結合微信辦照實現窗口服務全天候、辦事不斷檔;全面推行場(廠)內機動車輛「牌證聯發」,辦證窗口由1個增至11個,統一印製首批場(廠)內機動車輛車牌500套,已發放車牌45套。
同時,實行一照多址、集群註冊、一址多照等改革措施,簡化網絡經營場所使用證明作為網絡經營場所使用證明事項,降低經營者租賃成本;主動對有復工意向的市場主體提供專業化的商事導辦服務,及時開闢商事登記、特種設備登記等綠色通道,確保企業快速投入生產。
廣東希傑大昌冷凍食品有限公司廠長鞠稠鎬說:「多虧了新會區市場監管局和其他部門的幫助與指導,工廠才能如此順利地復工復產。」據悉,該公司今年的復工有些不一樣。受疫情影響,宅在家裡的人變多了,對於餃子等冷凍食品的需求也急劇上升,以往的銷售淡季,變成了供不應求的旺季。
然而,同樣由於疫情影響,企業在復工復產初期也遇到了不少困難,復工審批流程、食堂衛生安全等都是擺在企業面前的難題。為此,該局開通綠色通道,加強對企業特種設備、食堂衛生消殺和就餐安全的防控指導,並加大對企業食堂內部人員、食材管理、食用農產品的檢查抽檢力度,守好企業復工生產和「舌尖上的安全」。從落實疫情防控「八個一」硬體配套條件的基礎上加速了工廠復工復產的申請審批,全程只用了3天時間,特殊時期大大方便了企業。在得悉企業原料供給有困難時,該局聯同市局主動介入,為其推送麵粉供應商信息,提供物流和供應鏈保障。
鞠稠鎬介紹,當時新會區政府專門建立微信群,將各部門與企業相關負責人拉到一個群裡,及時發布最新政策與注意事項,便於企業及時了解疫情動態與防疫措施。正是由於市場監管局、科工商務局、衛健局等相關部門的支持以及企業自身的努力,今年上半年營收實現20%的逆勢增長。
聚焦「穩」字
落實幫扶服務舉措
落實政策精準幫扶,給企業「輸血」。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該局迅速出臺市場監管領域「撐企十一條」、 個體戶便利扶持政策等措施;落實智慧財產權扶持政策,助力新會江裕信息產業有限公司獲3000萬元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貸款,劃撥15萬元貼息資助其專利權質押融資貸款費用。上半年共對江門市智慧財產權示範企業、企業高質量專利培育項目等13個項目進行資助,劃撥資金138.6萬元;落實標準化戰略扶持,幫助19家企業(共31個項目)申報標準化專項資金。
堅持高質量發展引領助企業「造血」。該局穩步開展重新制定地理標誌產品新會柑、新會陳皮地方標準的工作。深入實施智慧財產權戰略,2019年智慧財產權工作獲市領導批示肯定。截至4月,全區發明專利擁有量809件,商標有效註冊總量16148件,今年新增1154件,現有中國馳名商標3件、廣東省著名商標12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1件。
走品牌興業之路,江門市新會陳皮村市場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標杆。據其負責人介紹,新會陳皮村於2014年8月開業,是以新會陳皮種植、收儲、鑑定、研發為核心,集陳皮交易、特色餐飲、休閒養生、文化旅遊於一體的中國首個大型特色農產品商業文化綜合體。在該局指導幫扶下,目前陳皮村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個、國標省標等產品標誌證書4個、各類發明專利7個,各類著作權10餘個,疫情期間依舊增勢喜人。
走創新發展之路,新會區泓達堂陳皮茶業有限公司深得其益。公司在該局的指導下,在疫情防控期間把發展戰略轉移到線上,開始嘗試直播、電商等新的銷售模式,通過擴大線上營銷投入、參加「雲上」廣交會等措施,積極實施自救,其今年的線上銷售渠道有望帶動企業整體實現20%的增長。
聚焦「安」字
強化市場監管執法力度
為快速恢復企業經濟,做好社會發展的守護者,市場監管部門一直不遺餘力。首先,實施包容審慎監管,減少對企業正常經營的影響。常態化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牽頭制定全區年度抽查計劃,共編制抽查計劃151個,已完成27個,檢查市場主體259戶次;制定跨部門聯合抽查計劃31個,佔全年抽查計劃的21.2%,已開展3次跨部門聯合抽查,結果100%向社會公示;牽頭19個職能部門開展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政策措施清理工作,進一步釋放平等準入、公平競爭、公正監管信號,提振市場信心;組織開展涉企收費檢查,對轉供電環節電價、口岸進出口環節收費進行重點整治,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紮實開展2019年度年報公示工作,並率先提前完成全市企業年報率超過93%的目標任務。
其次,加強重點民生商品和防疫物資價格監管。對主流購物平臺內發貨地點為江門的轄區商家涉及保障防疫的口罩和消毒液等用品的商品價格信息進行8次動態監測。要求會城轄區114家藥品零售企業籤訂「疫情防控責任承諾書」,發放「致藥品經營企業的一封信」「價格提醒告誡書」。嚴查哄抬疫情防控物資價格違法行為,依法嚴厲打擊熔噴無紡布、口罩機等防疫物資哄拾價格、囤積居奇等違法行為,立案查處不執行價格管理規定銷售口罩、酒精的價格案件6宗,罰沒金額3.5萬元。
再則,加強重點產品、質量監管督查抽查和安全風險監測。加大對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等重點產品抽檢力度;無害化處理不合格液化石油氣瓶、銷毀不合格電動自行車、軸承等物資一批;迅速回應社會關切,及時開展保健市場虛假宣傳、固體飲料假冒特醫食品專項整治等行動,檢查保健食品經營戶201戶次,銷售特醫食品、嬰幼兒配方乳粉的母嬰店59家,守護產品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