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忠堯:曾是鄧稼先、楊振寧老師,卻為何要將50克鐳放進酸菜罐?

2021-01-12 古史集談

要說原子彈,大家都會想起那一朵蘑菇雲,由於其爆炸時所迸發出的巨大威力,這項武器向來有著非同小可的威懾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就與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放的兩枚原子彈有關。等到解放後,隨著領導人的一聲令下,展開了屬於我們自己的核武器研究,最終將這一武器納入囊中,並躋身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席位。

中國核物理鼻祖

要說起中國的核物理研究,那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是中國核物理的鼻祖,幫助加速推動著中國核武器研究的發展,可以說如今的中國能夠在聯合國佔有一席之地,是託了他的福。

這名核物理學家名叫趙忠堯,是中國核物理研究以及其他諸多物理領域的開拓者,是20世紀最負盛名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之一。

1902年,遠在浙江諸暨的某個落後小村莊裡,趙忠堯出生了,他所出生的這個家庭十分的貧苦,再加上他的母親是在46歲時才生下他,幾乎無力養育幼小的趙忠堯。因此趙忠堯早些年一直營養不良,身體素質十分差,或許是由於體育運動上的劣勢,趙忠堯從小就鍾情於學習,各門學科成績都相當不錯。

中學畢業那年,成績優異的趙忠堯考上了夢寐以求的大學。在當時,他選擇了相對來說不太熱門的東南大學化學系,在化學系讀了三年,提前一年就畢了業。一畢業,趙忠堯被聘為湖州第三師範大學的物理教授,此後和物理學扯上了關係。

趙忠堯與核物理的因緣,至此也就越來越深厚。他的老師葉企孫在1925年建立了清華大學物理實驗室,身邊就一直帶著他這位高徒。趙忠堯在當時深受老師的器重,後來便被送去美國的加州理工大學繼續深造。在美國時,他又受到身為諾貝爾獎得主——密立根教授的賞識,幹出了不少成績,也是在這時期,他觀測到了人類史上記錄的第一次正反物質湮滅。

帶50克鐳出逃

儘管趙忠堯在物理學上有了巨大發現,不過較為遺憾的是,當時他們幾個研究人員對於這一次實驗現象的原因出現了分歧,趙忠堯的結論遭到了質疑,使得他最終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

不過,儘管趙忠堯沒有拿到實際上的物理學頭銜,但他所學到的知識是貨真價實的。1931年,在美國求學多年的趙忠堯踏上了歸國之路。

回國以後,趙忠堯便繼續回到了自己的物理研究之中。可沒過多久,日本侵略者便暴露了他們的野心,開始大規模進犯中國領域。這使得研究者們無法安心從事自己的研究,趙忠堯自然也不例外,他不得不離開清華園,不過臨行前他卻因為一個意外險些被困在清華園裡。

原來,趙忠堯在美國求學時,密立根教授贈予了他50克的鐳來用以研究,回國以後他便放在了清華園裡。在要遷移的這段時間,趙忠堯也是猛然想起了這50克鐳,雖然當時原子彈這一毀滅性的武器還未問世,但趙忠堯本能地意識到,這50克鐳千萬不能落入日本人的手裡,所以他便返回了實驗室,準備將鐳全部帶走。

由於當時外面已經出現了不少日本人,趙忠堯在拿出這50克鐳後,為了掩人耳目,便將它們藏進酸菜罐裡,可即便如此趙忠堯還是有些不放心,只敢在夜裡帶著酸菜罐一起外出趕路。

經過一段時間的長途跋涉,他終於成功地將鐳帶到了長沙,來到一座臨時校園的門前,此時的他渾身破破爛爛,看起來活像是一個乞丐,還險些被門衛給轟了出去。

重返美國,偷師核技術

在戰火連天的歲月中,趙忠堯頂著來自日軍的壓力,堅持將自己畢生所學傳授給那些有志為祖國做貢獻的人。鄧稼先、錢三強、朱光亞、彭桓武等後世聞名的大科學家就是在他的底下所培養出來的,甚至於楊振寧與李振道這兩位諾貝爾獎得主也曾接受過趙忠堯的教導。趙忠堯培育了如此多的人才,後來還一度成為建設新中國的堅實力量。

在美國引爆了原子彈以後,趙忠堯對此也是十分在意,他一想到美國已然擁有這樣一項威力巨大的技術,更是坐立難安。於是,趙忠堯再次去往了美國,重新找到他的恩師密立根教授。

或許密立根教授對於趙忠堯此行的目的也是心知肚明,不過他卻從未阻擾過趙忠堯對於核武器的求知慾,因為他知道美國此次的核試驗成功,趙忠堯在其中也是作出了不小的貢獻。他帶趙忠堯去接觸了一些相關的實驗設備,甚至一些核心設計圖紙。又經過了一番艱難險阻,趙忠堯終於達成了自己的目標,他再次重返回國發展屬於我們的核事業。

在趙忠堯即將回國之時,美國政府卻坐不住了,他們很清楚趙忠堯這次訪美動機不純,便找了一個藉口將趙忠堯扣押在美國,而這時,曾經與趙忠堯有過交集的那些科學家們便都挺身而出。他們猛烈地抨擊了美國政府的這種暴行,迫於輿論壓力,美國政府不得不將趙忠堯放行,這才有了後來中國核試驗的成功,才有了中國的騰飛。

結語

回顧那個年代,像趙忠堯這樣以建設祖國為己任的科學家可謂是層出不窮,正因為戰火的波及,才將中華民族心中最深處的那一抹愛國熱血喚醒,也因此,我們才有了諸如錢學森、鄧稼先這樣的國家棟梁。在時隔近百年的現在,我們同樣也不能忘記先輩們所貫徹的精神,以祖國的強盛作自己的榮光,為新時代的到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文由古史集談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趙忠堯——大神的老師
    中國近現代雖然飽經風霜,民族到了危亡之際,可是那也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很多我們熟知的大神都生活學習在那個時代,比如錢三強、鄧稼先、朱光亞、周光召、程開甲、唐孝威,以及楊振寧和李政道,這些都是中國核物理和原子學的頂尖級科學家,他們被我們稱之為大神,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人確是這些大神的老師。
  • 趙忠堯對於中國的貢獻到底有多大?
    趙忠堯當時是清華大學的物理系教授。就在這人人都猶如「喪家之犬」找機會逃出平津地區的當口,趙忠堯卻從外地潛回硝煙瀰漫的北平。戰爭爆發的突然,清華實驗室的保險柜中還有約約50毫克的放射鐳,這是趙忠堯從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施學成歸國時,盧瑟福博士特意贈送的。
  • 鄧稼先背後的人,一個不該被遺忘的名字
    兩彈一星的勳章雖然和他失之交臂,但是這個勳章上應當有他的名字,因為鄧稼先、錢學森錢三強甚至楊振寧,都是他的學生。 他的一生為了國家,為了國家的物理學,特別是核物理的教育奉獻了,但是因為各種原因卻先後和諾獎與兩彈勳章錯過。這樣的偉大人物,縱然沒有得到應有的榮譽也應該被大家銘記於心。
  • 楊振寧老照片:小54歲的翁帆和原配很像,圖7看望重病中的鄧稼先
    【楊振寧和鄧稼先(中)、弟弟楊振平】楊振寧究竟有多偉大?筆者認為外國人的評價最具權威性。 【楊振寧看望好友鄧稼先】1985年初夏,鄧稼先因遭到核輻射患癌住院。楊振寧在回國時專程到醫院看望好友,這張照片中鄧稼先笑容滿面,可嘴角的血跡告訴我們,他正在承受病痛的折磨。
  • 楊振寧回國收到一封信,讀完流出激動的淚水:有鄧稼先,國之大幸
    鄧稼先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不應該被人遺忘,也不應該被人忘記。不畏艱險,甘當無名英雄,在一生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正如楊振寧所說,擁有鄧稼先,是我們國家的一大榮幸。一九二四年六月二十五日,鄧家祖屋出生於安徽懷寧,其父鄧以蟄為多所名校教授。鄧以蟄與楊振寧父親楊武之是多年的好友,孩子們便也跟著一起玩耍。一九三六年進崇德中學,楊振寧高二年級。
  • 楊振寧問研製原子彈獲得多少獎金,鄧稼先伸出兩個手指頭
    其中就有鄧稼先。 1958年8月的一天,錢三強把鄧稼先叫到辦公室,對他說:「稼先同志,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調你去做這項工作,怎麼樣?」 這句話,推動了原子彈研發進呈,改變了鄧稼先的命運。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試爆。巧的是,這一天正好也是錢三強51歲生日。
  • 你知道鄧稼先嗎?一個和民族人民融為一體的英雄
    楊振寧和鄧稼先是頂好的朋友,有50年的友誼,親如兄弟,如今楊振寧依然在世,而鄧稼先的呼吸卻永遠停留在了1986年7月29日這一天。我想楊振寧一定也很想念鄧稼先吧。直到他臨死前幾個月,國家才將鄧稼先的事跡公之於眾,這也算是國家對他的一種補償吧。
  • 鄧稼先:當之無愧的「兩彈」元勳
    還比如,原子彈爆炸試驗前,要插雷管,這是所有危險工作中最為危險的。操作者小心翼翼,心都要提到嗓子眼上,在場的人鴉雀無聲。即便是再謹慎,每個人仍然要做好隨時獻身的心理準備,一旦出了意外,在場所有人都將在頃刻之間化為氣體。這個時候,鄧稼先往往默不作聲站在操作者身後,因為只要有他在,就能穩住人心。
  • 楊振寧有多厲害,對中國有什麼貢獻?
    但是在1971年的時候,楊振寧在美國的禁止腳步之下,決然地回到了國內,將自己的所學的帶回了自己的國家,並且獲得了國家領導人毛主席,周恩來等人的接見,同時楊振寧還希望帶更多的人回來。所以回國之後,作為海外回家的科學家,他制定了一份要見的親友名單,其中第一個就是鄧稼先,楊振寧來救鄧稼先一命就是這樣來得(為何叫拯救,這裡省略了)。
  • 中國科學家趙忠堯為什麼未被授予諾貝爾獎?
    傑出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楊振寧從大洋彼岸發來情真意切的唁電。 李政道的唁電說,趙老師發現正電子的工作,與安德遜的實驗同樣具有劃時代重要性,他的逝世是全世界科學界的極大損失! 楊振寧的唁電稱,趙老師所作的關於正負電子對之產生及湮沒的工作是世界第一流的,他誠樸的處世態度是我們的榜樣!  他是誰?他就是中國物理學界先驅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忠堯教授。
  • 他的名字和工作曾是中國最高機密
    鄧稼先的老師看到此情此景,擔心會給鄧稼先招來殺身之禍,急忙找到鄧父:你還是讓孩子儘早離開北平吧!無奈之下,鄧以蟄讓大女兒帶著鄧稼先南下昆明。臨走時,父親只囑咐了他一句話:「稼兒,以後你一定要學科學,不要像我這樣,不要學文。學科學對國家有用。」而鄧稼先在與弟弟告別時說:「我現在只有仇恨,沒有眼淚。」
  • 諾貝爾獎的遺憾 ——獻給傑出的物理學家趙忠堯院士
    傑出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楊振寧從大洋彼岸發來情真意切的唁電。  李政道的唁電說,趙老師發現正電子的工作,是與安德遜的實驗同樣具有劃時代重要性。他的逝世是全世界科學界的極大損失!  楊振寧的唁電稱,趙老師所作的關於正負電子對之產生及湮滅的工作是世界一流的,他的誠樸的處世態度是我們的榜樣!  他是誰?
  • 鄧稼先人生最後一年,5次手術痛苦不堪,臨終前一個月才公布身份
    圖|左起分別是楊振寧、鄧稼先、楊振平鄧稼先對許鹿希只交代了一句,他要調離工作,做什麼工作,去哪裡,要去多久,都不能告訴許鹿希。許鹿希懇求留一個信箱的號碼,可以和他通信,鄧稼先怎麼都不願意。圖|鄧稼先和妻兒合照有人問過許鹿希,為何能忍受和丈夫分別28年?許鹿希和鄧稼先的童年,伴隨著抗日戰爭的陰霾記憶。他們跟隨著家人倉皇難逃,疾病、恐懼和飢餓讓無數難民死在異鄉。
  • 楊振寧:我沒從與愛因斯坦交談中獲得智慧,看了他的排名就明白了
    我們國家偉大的科學家很多,如楊振寧、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袁隆平、丁肇中、鄧稼先等,他們都在各自領域舉得偉大成就,做出偉大貢獻。但要論在國際上有影響力,代表我國「天才」的應該是楊振寧。終於在1952年的一天,這個機會終於來了,當時在美國留學的楊振寧正好遇見了愛因斯坦,還一起交談了一個半小時,但是當時的楊振寧只有三十歲,什麼知識儲備還是不是非常的充足,愛因斯坦的很多設想楊振寧一時沒有理解明白,於是便笑著稱:「在和愛因斯坦交談的時候我並沒有獲得什麼智慧」。
  • 鄧稼先滿滿正能量,一個讓民族強大、讓人淚奔、永遠熠熠生輝名字
    他不是不知道在美國能夠享受優越的物質生活,但他有一顆永恆不泯的中國心,他要踐行自己臨行前那句擲地有聲的諾言:「我學成以後一定回來。」回國後,鄧稼先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加入到中國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建設工作,期間發表多篇原子核方面的論文,填補了我國原子核理論方面一些的空白。1953年,鄧稼先與許鹿希結婚,妻子是北京醫學院的老師。
  • 民族英雄鄧稼先:輻射患癌,經受1年折磨,62歲在妻子懷中離世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必須提及中國核武器之父鄧稼先及其團隊對此作出的巨大貢獻。由於長期受到核輻射的影響,鄧稼先在人生最後一年經歷了5次手術,痛苦不堪,臨終前一個月才宣布自己的身份。鄧稼先生於1924年6月25日,經歷了新中國成立前最艱難的時期,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完成了大學學業。
  • 100年後楊振寧會被稱為作家、書法家嗎?
    如今出席各種活動,總免不了要題字,楊振寧也有不少比較經典的題字。那楊振寧能夠算得上是書法家嗎?100年後的人們評價楊振寧的時候,還會不會記得他有很多題字?
  • 6月25日是中國兩彈元勳鄧稼先的生日,祝福天堂的您,生日快樂!
    1924年6月25日,鄧稼先出生在安徽懷寧縣。他的父親鄧以蟄在當時,是北大、清華、北京醫科大學等高校哲學系教授,與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是多年好友。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22天後,北平城淪陷。而無恥的日本倭寇在當時的北平召開「慶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