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首批十佳食品小作坊特色品牌出爐 評選標準是這樣的

2020-12-23 廈門網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陳泥 通訊員 史婉慧)土筍凍、面線、馬蹄酥、粉粿……這些地方美食,很多都源自食品小作坊。為打造集特色化、規範化、標準化為一體的小作坊品牌,讓「草根美食」通過品牌化、規模化走得更遠,在廈門市食安辦指導下,廈門市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日前啟動了我市首批十佳食品小作坊特色品牌評選活動。綜合網友投票結果及專家評審意見,海滄區金三都土筍凍店、集美區德芳源麵製品廠等10家小作坊最終脫穎而出,成功當選「十佳」。

  三年提升行動

  推動小作坊規範化建設

  按照《廈門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質量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部署,我市將在三年內陸續打造一批規模小、聲譽美,場所小、工藝精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到2021年末,努力使「小而美」「小而精」的食品小作坊規範化建設成為常態,使小作坊成為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民心工程。

  以打造「小而美」「小而精」的小作坊品牌為目標,市市場監管局運用市場機制,倒逼小作坊規範生產經營,落實主體責任,多措並舉研究小作坊特色食品品牌發展策略,引導小作坊科學發展:2017年,推動新圩豆乾小作坊成立「豆製品小作坊聯盟」,發揮產品傳統優勢,集體提升改造,當年共有24家新圩豆乾小作坊聯盟單位籤署了自律公約,實現原料、鹽滷統一採購;2018年9月,充分發揮老字號協會等行業協會作用,發布實施了全省首個特色食品團體標準——《土筍凍團體標準》,全市已有10家土筍凍小作坊主動採用該團體標準;2019年,指導新圩青年創業促進會、新圩特色食品小作坊業主制定發布了「新圩嫂」公用品牌系列團體標準。

  「小作坊生產的食品,可以說是廈門地方傳統、特色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市食安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開展十佳食品小作坊特色品牌評選,目的在於促進我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質量管控水平提升,展示我市小作坊治理成果。

  培育特色品牌

  提升小作坊產品競爭力

  據介紹,此次評選歷時一個月,經過小作坊自薦、各區市場監管局審核推薦,共有18家廈門食品小作坊入圍網絡評選和專家評審環節,登上特色品牌候選名單。

  此次參評的食品小作坊各有特色,有被《舌尖上的中國》推薦過的手工面線,有參與制定地方美食團體標準的土筍凍,也有早已成為廈門知名伴手禮品牌的餡餅。不少小作坊仍保留著家族傳承的傳統工藝,但也開始引進現代化生產線、註冊了商標,嘗試向企業化管理轉型;它們的客戶也早已從街坊四鄰,擴展到了廈門知名餐飲連鎖品牌企業和各大星級酒店。

  在網絡評選環節,市食安辦在「食安廈門」微信公眾號開通網絡投票通道,供網友「優中選優」進行投票。8月13日上午,在市食安辦指導下,市食安聯召開首批食品小作坊特色品牌專家評審會,邀請市食藥研院、質檢院、海關技術中心、餐飲協會、老字號協會的專家,以及資深媒體記者等擔任評委。根據評分規則,專家評審佔比66.7%,網絡投票佔比33.3%,經過加權得分,評出首批十佳食品小作坊特色品牌。

  「創建、評選食品小作坊特色品牌,對小作坊主們樹立責任意識、培養品牌意識,起到了推動作用。」市市場監管局食品生產處負責人接受採訪時說。在引導創建「小而美」「小而精」的小作坊品牌過程中,我市不少食品小作坊都開始改造、提升自己的軟硬體設施。現在入選「十佳」名單,他們的努力也得到了肯定。「一直以來,食品小作坊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消費者都比較青睞有品牌的產品,入選十佳特色品牌,也會讓這些食品小作坊的產品更有競爭力。」

  【數字】

  廈門現有食品加工小作坊241家,生產的產品覆蓋糧食加工品、豆製品、糕點、肉製品、蜜餞產品等11大類44小類。

  截至目前,我市已創建45家食品加工小作坊示範點,提前兩年完成了國家提出的創建要求。其中,2家小作坊轉型升級為食品生產企業,4家小作坊獲評「廈門老字號特色食品」品牌。

  十/ 佳/ 名/ 單

  ●廈門市海滄區金三都土筍凍店

  其品牌「三都」是廈門老字號。按照食品生產企業標準打造無塵車間、使用淨化水源,生產流程由傳統人工升級為機器操作為主、人工為輔,讓傳統行業食品安全上了一個新臺階。同時,經營者改良土筍凍包裝,使其成為規範預包裝食品,避免銷售過程中受到汙染。金三都作為行業帶頭人,參與了廈門市土筍凍團體標準和地方標準的起草和制定——這也是福建省首個食品安全團體標準,為規範行業發展、提升行業標準貢獻力量。

  ●廈門市集美區德芳源麵製品廠

  始於1917年洪德芳於灌口創辦,傳承四代,歷史悠久,秉承優良傳統並不斷創新,且不添加任何添加劑,保證綠色健康,口感上佳,廣受當地民眾好評。德芳是廈門知名餐飲——味友鄉土美食推廣有限公司鴨肉麵線的供應廠家。德芳源麵製品廠於2015年取得小作坊生產核准證,並於2018年獲廈門市小作坊示範點稱號。

  ●廈門市集美區梅爽君麵製品店

  自2019年通過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核准以來,嚴格按照食品安全規定的各項要求,強化食品質量,積極更新設施設備,改進生產加工條件,逐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依法依規開展誠信經營。該小作坊加強對多道生產工序的質量管控,加工環境整潔,生產出的掛麵以極佳的口感深受市場歡迎。

  ●廈門市同安區錦大華糕點加工廠

  被廈門老字號協會授予「廈門特色品牌」小作坊。自2006年起,開始從事餡餅生產,於同年取得小作坊生產核准證。錦大華加工廠配備齊全,嚴格管控生產加工環節,建立了完善的食品進貨查驗制度,有規範的食品包裝和標籤,在產品質量方面,用料精細,選用優質麵粉以及研磨十分精細的餅餡,餡餅外皮酥脆,口感細膩。

  ●廈門市同安區楊金燦面線製造廠

  老闆楊金燦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從事手工面線生產。於2016年取得小作坊生產核准證,該作坊設立了洗手更衣區、材料區、工具區、加工區、包裝區,環境乾淨整潔,建立操作規範等管理制度。面線質量好、口感佳,煮熟不糊且富有韌性和彈性。

  ●廈門市同安區玉琛梅影食品加工廠

  於2019年4月成立投入生產,聘請有著40年閩南古早味特產製作工藝的老師傅進行指導生產,致力於生產閩南古早味特產食品。工廠生產的麵茶可以充當早餐及下午茶、生產的花生酪是茶配佳品,兩款產品均能勾起很多人兒時的記憶,深受消費者喜愛。

  ●廈門市翔安區豆多多豆製品加工店

  自2017年起從事豆乾生產,同年取得小作坊生產核准證。積極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自覺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各項食品安全工作。嚴格把控食品原料關,對豆乾生產的原材料嚴格落實進貨查驗和購貨記錄;在生產工藝上嚴格秉承古法鹽滷製作,始終堅持不用石膏,不添加消泡劑等添加劑。

  ●廈門市翔安區劉夫人吉祥麵製品加工店

  於2017年取得小作坊生產核准證,獲得2018年廈門市小作坊示範點稱號,註冊商標喆祥麵坊。該小作坊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經過一系列的產品工藝改進,生產出低鹽、全素的麵食,且無添加食品添加劑。現為廈門日報線上平臺「廈門喵」區域內唯一合作單位。

  ●廈門市翔安區面緣百豐面線加工廠

  於2017年取得小作坊生產核准證,獲得2018年廈門市小作坊示範點稱號,註冊商標黃水加。該小作坊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合理布局,規範生產;手工製作,生產的面線纖細有彈性。成立至今,抽檢合格率達100%。現為翔安區非遺工坊、《舌尖上的中國》推薦美食。

  ●廈門市翔安區鑫金坤鏵澱粉製品店

  於2018年通過小作坊生產核准,註冊商標振金坤,其產品為地瓜粉粿。該小作坊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不斷改進工藝,工序優良,環境整潔,生產的地瓜粉粿爽滑可口,地瓜粉粿暢銷全市。

  【連結】

  特色品牌 評選標準

  具有一定知名度。產品獨特,具有鮮明的廈門地域文化特徵,具有一定的市場知名度,得到社會廣泛認同,經營狀況良好,且具有較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過程管控嚴格。生產加工過程管理嚴格,建立從原料購進到銷售的全程記錄製度,規範食品的包裝和標籤,臺帳資料齊全,食品安全各項制度嚴格落實。

  美譽度高。產品信譽良好,信守承諾,無欺詐消費者行為,服務體系完善,用戶滿意,投訴少且能及時妥善處理。

  無違法違規記錄。無違法違規行為,且產品抽檢未出現不合格。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廈門評出首批十佳食品小作坊特色品牌
    翔安區面緣百豐面線加工廠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 高金環)昨日,我市首批十佳食品小作坊「特色品牌」出爐。同安區楊金燦面線製造廠、海滄區金三都土筍凍店、翔安區鑫金坤鏵澱粉製品店等10家小作坊入選。  首批十佳食品小作坊「特色品牌」評選歷時一個月,通過小作坊自薦、各區局審核推薦、網絡評選和專家評審環節。根據評分規則,專家評審佔比66.7%,網絡投票佔比33.3%,經過加權得分,最終評選出來。
  • 廈門首批品牌「草根美食」榜單!有的被《舌尖上的中國》推薦過
    近日,廈門市首批十佳食品小作坊「特色品牌」出爐。海滄區金三都土筍凍店、集美區德芳源麵製品廠等10家小作坊成功入選。據了解,為打造集特色化、規範化、標準化為一體的小作坊品牌,讓「草根美食」通過品牌化、規模化走得更遠,在廈門市食安辦指導下,首批十佳食品小作坊「特色品牌」評選歷時一個月,通過小作坊自薦、各區局審核推薦、網絡評選和專家評審環節。根據評分規則,專家評審佔比66.7%,網絡投票佔比33.3%,經過加權得分,最終評選出來。
  • 「小作坊」闖出大市場 望城特色小吃邁向「精優特」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永濤 通訊員 徐步城風味獨特的邱氏腐乳、香甜醇厚的郭福娭毑小缽子甜酒、肥而不膩的彭家老屋梅菜扣肉……眼下,長沙望城一批「小作坊」特色食品受到食客追捧。在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支持下,6個「小作坊」聯合推出「望城非遺六品」品牌,闖出大市場。「我們著眼實際、合規幫扶,將非遺文化特質與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監管有機結合,把特色小作坊培育成具有示範意義的『望城非遺六品』。」11月20日,望城區市場監管局局長朱飛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 社會共治食安 廈門「食安鬥陣行」入選全國十佳案例
    廈門網訊(本組文/廈門日報記者陳泥,通訊員楊鈴,本組圖/市食安辦提供)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中國工商出版社主辦的首屆市場監管領域社會共治高峰論壇日前在北京舉行。論壇上發布了全國市場監管領域十大社會共治案例,我市的「食安鬥陣行」活動入選全國十佳,成為政府類案例中唯一的食品相關案例。
  • 廈門「食安鬥陣行」活動入選市場監管領域社會共治案例全國十佳
    首屆市場監管領域社會共治案例評選活動自6月21日啟動,面向全國範圍徵集「網際網路+政府治理」「平臺治理」「食品安全」等多方面,來自政府、企業、行業協會等的案例。全國共30多個省、副省級和計劃單列市的市場監管部門申報217件備選案例。五個月來,社會共治案例評選活動參與評選人數超10萬人。
  • 首批2019重慶美食標杆企業(品牌)新鮮出爐
    由企業自主報名,或經過相關行業協會和消費者推薦,通過網絡綜合調查,專家組測評,日前,2019重慶美食標杆企業(品牌)新鮮出爐,本次公眾評選活動由搜狐新聞成渝運營中心主辦,搜狐城市重慶新聞、搜狐城市重慶資訊、搜看重慶、重慶線索、環球餐考消息等群媒體協同完成。
  • 金鄉縣「十佳食品安全示範店」名單出爐!
    為全面推進我縣省級食品安全先進縣創建工作,進一步提高全縣餐飲質量安全,發揮典型引導作用,鑄造「食安金鄉」品牌,保障人民群眾的「舌尖安全」,我縣開展了首屆「十佳食品安全示範店」(餐飲類)評選活動。經過大眾評審,最終結果出來了!!
  • 廈門「食安鬥陣行」 獲評全國十佳社會共治案例
    廈門「食安鬥陣行」 獲評全國十佳社會共治案例 來源:廈門網發布於:2018-12-07 00:27
  • 新鮮出爐!肥西縣首屆「十佳誠信工業企業」名單公布
    新鮮出爐!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推進肥西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打造縣域工業企業誠信經營的文明形象,強化「信用肥西」品牌建設,促進新一輪工業經濟振興發展,根據《關於印發肥西縣首屆「十佳誠信工業企業」評選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肥西縣信用辦和經信局在2019年12
  • 廈門:特色工會品牌傳遞「娘家人」溫暖
    來源:廈門日報文/廈門日報記者 翁華鴻 通訊員 王星樂開啟新徵程,揚帆再出發。昨日,廈門市總工會舉行十五屆七次全委(擴大)會議,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許毅青代表市總工會十五屆常委會作工作報告。市總工會第十五屆委員、經審委員會委員,市總機關、產業工會處級以上幹部,以及各區總工會、市總直屬事業單位負責人等參加會議。
  • 2020年度廈門市直機關優秀黨建品牌出爐 服務高質量發展超越
    市直機關工委於今年6月啟動2020年度市直機關優秀黨建品牌評選活動,市直機關各級黨組織推薦了97個特色鮮明、成效突出的黨建品牌參評,多輪角逐後綜合研究確定20個2020年度市直機關優秀黨建品牌。  據了解,此次是市直機關工委連續第二年開展市直機關優秀黨建品牌評選。
  • 2020年 「桂林有禮」首批品牌產品評選出來了
    經過一個多月面向我市各縣(市、區)的產品徵集,2020年 「桂林有禮」首批品牌產品評選產生。評選會上,專家及代表們對本次徵集而來的77個單位,共計206件產品進行了詳細的評選。本次「桂林有禮」品牌產品徵集,主要分為「土特產類」和「文創產品類」兩大類。「土特產類」以米粉、羅漢果、醬料、茶葉、乾果等各類桂林本地名優產品為主,產品的特色性、實用性、量產性、品質性、知名度作為主要的評選標準。
  • 懷化首批文旅商品評選火熱進行中,中方味道這樣的
    >>>點擊進入:懷化市首批文旅商品系列產品、文旅消費集聚區(街區)、精品民宿評選紅網時刻7月24日訊(記者 何超)對於懷化中方縣,除了有聲名在外的「中國南方最大葡萄溝」,你還知道哪些美食和特色文旅商品呢?其實作為水果之鄉,中方還有黃桃、李子、獼猴桃、金秋梨等水果。
  • 什麼是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我來告訴你!
    另外一個就是引進了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的概念。那麼,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指什麼呢?乍一看,感覺就是那些「小散亂」或「散亂汙」小企業,那些藏在城中村的沒牌沒證的家庭作坊。可是,真的會是這樣嗎?從理智來說,肯定不可能是這樣解釋的,從生態環境保護角度,省生態環境部門是不可能允許「散亂汙」因「豁免」而環保合法的。
  • 首批必吃餐廳新鮮出爐 「武漢美食地圖」拉開序幕
    必吃餐廳繪就「武漢美食地圖」為了借軍運會良機,打造武漢城市美食新名片,引導外地遊客消費武漢品牌美食,推動武漢餐飲業升級發展,樹立武漢「美食之都」新形象,2019年武漢市商務局聯合湖北省烹飪酒店行業協會、武漢餐飲業協會、武昌餐飲商會在全市開展必吃餐廳評選,經過兩個多月的評審和公示後,1月9日,首批武漢必吃餐廳授牌大會上
  • 檢查光明區食品加工小作坊
    本報訊(光明新聞記者 熊丹丹 通訊員 黃江 麥煒樂)近日,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檢查組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光明監管局馬田所(以下簡稱「馬田所」)轄區朝周月紅鮮麵店、福瑞鮮麵店兩家食品加工小作坊開展檢查,對該所加強食品加工小作坊監管、保障人民群眾食品安全取得的成效給予高度肯定。
  • 「全國食品行業十佳名優品牌」出爐,輕奢品牌敘江南上榜
    近日,本年度首屆「全國食品行業十佳名優品牌」名單日前公布,來自廣東深圳的高端滋補食品品牌敘江南榜上有名。中國企業品牌榮譽認證監督聯合會和中國信譽企業榮選調研中心相關專家根據樣品檢驗結果、品嘗得分、企業發展和帶動產業情況等綜合因素,對候選產品進行了現場評分,最終產生了首屆「全國食品行業十佳名優品牌」。
  • 知名、特色、優秀!淳安這6家食品作坊獲省「名特優作坊」證書
    無論身在何方,只要您是淳安人,請點擊關注淳安人家一個號一座城,淳安人家,講述淳安的人和事年關將近,淳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傳來好消息,淳安縣6家食品作坊正式獲得省
  • 甘肅省食品小作坊小經營店小攤點監督管理條例
    第十二條 食品小作坊、小經營店和小攤點採購食品原料、輔料、食品添加劑以及食品相關產品,應當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產品合格證明;對無法提供合格證明的食品原料,應當按照食品安全標準進行檢驗;不得採購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輔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
  • 熱泵行業十佳品牌評選 志高空氣能高歌猛進
    【慧聰熱泵網訊】由慧聰網、慧聰熱泵網主辦,天津大學熱能研究所、中國建築節能協會指導,浙江正理生能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2019中國熱泵行業十佳品牌評選活動已經進入了如火如荼的投票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