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農領隊小朋友開運動會,哽咽落淚:早熟的孩子太辛苦了

2020-12-22 媽媽智囊團

最近在看《小巨人運動會》,看著一幹小朋友在劉翔、陳立農、鄭希怡、田亮、汪蘇瀧等人的帶領下,像模像樣地比賽,實在是太萌了。小朋友大部分在4-6歲的樣子,最大的也才7歲。孩子們雖然年齡都不大,軟萌軟萌的,骨子裡卻個個有股不服輸的勁兒。

比賽立定跳遠的時候,陳立農帶領的粉隊有一名叫瑞娜的種子選手,今年7歲,預賽成績是1.77米,這個成績在一眾小豆丁裡著實耀眼奪目,大家都認為她贏定了。

決賽的時候,瑞娜最後一個出場,一跳超過了前面所有小朋友的成績,正當粉隊一片歡呼的時候,裁判卻宣布她起跳的時候腳過線了,所以成績無效。更糟糕的是,這個小巨人運動會的規則是每人只有一次機會,不許重來。(吐槽這個賽制啊,小朋友的運動會,跳遠起碼給三次機會吧?時間緊湊可以剪輯嘛)

小瑞娜的笑容頓時凝固在臉上,大喜過後一盆冷水澆下來,別說是7歲的孩子,就是成人也很不好受。這孩子反應很快,沒有哭鬧,而是立馬向裁判爭取:「那我能再來一次嗎?就一次可以嗎?」

雖然全場都在為瑞娜感到惋惜,但規矩就是規矩,之前也有別的小孩兒因為犯規被取消了成績。當發現一切已經無可轉圜後,她沒有發洩情緒。

領隊陳立農和隊裡小夥伴試圖安慰她,瑞娜沒有像個孩子一樣撲到老師懷裡哭泣,而是默默地走開了。她看上去不想被人安慰,只想一個人慢慢消化這對她來說十分巨大的挫折。

受挫後的表情

陳立農說,瑞娜一直表現得特別成熟,總是像個大姐姐一樣,帶著粉隊的弟弟妹妹們做遊戲,給弟弟妹妹們矯正動作。

運動會上還有一個細節,瑞娜代表粉隊跟另外兩個隊的代表傳遞火炬。

他們的火炬是電動火炬,沒有危險。節目組設計的機關,當三個小領隊把電動火炬湊到一起放在盤子裡後,火炬臺上就會燃起真的熊熊烈火。

綠隊的領隊年齡特別小,看到火燃起來之後嚇傻了,站在原地驚慌失措:「不要這樣」。當時瑞娜都跑出去快30米了,聽到小夥伴驚恐的聲音,她又主動折返回來,把綠隊的小領隊給抱回去了。

瑞娜真的是一個特別懂事,特別會為他人著想的孩子。

十拿九穩的跳遠失利後,她看上去十分沮喪,可在得知同隊的另一個小朋友為本隊爭取了第二名之後,又立刻換上了笑容過來恭喜隊友。

陳立農看了,重複了好幾次:「很心疼」。

陳立農說:我小時候可能就像她一樣,我的思維都會比別人前面一點。想得比同齡人前面一點。以前的時候,我覺得這很好,大家都稱讚我,誇我好成熟。但是當我長大了之後,我會知道我想了那麼多,其實讓我的心更累,但已經來不及了。

陳立農還說:我多希望這些小朋友能長大得慢一些,他們可以不要一開始就面對這些東西,有那麼大的壓力。可能我本身自己就是這樣的。所以我希望自己不要這麼成熟,不要這麼早去面對這些事情。

講到這裡陳立農眼圈開始泛紅,他說:雖然說像瑞娜這樣的小朋友很好,比起別的孩子,他們可以幫大人做更多的事,比別人做得更優秀,但同時,他們也很辛苦。我希望瑞娜這樣,比較成熟的小朋友不要去意識到自己成長得太快,這樣她就會很享受這個過程。

陳立農的哽咽不是沒有緣由的。

陳立農的爹原本是一名醫生,但是因為沒有行醫執照,在醫療改革的時候被炒了魷魚,只好去夜市上賣烤魷魚。

陳爸不知道是需要幫手還是需要人壯膽,每次出攤都要帶著幼兒園的兒子一起,一直幹到兒子小學三年級,父子倆都還在夜市上賣烤魷魚。

一開始陳立農只是爸爸的跟屁蟲,漸漸地他開始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每天陳立農放學後,爸爸會開車帶著他一起去冷凍工廠拿貨。拿完貨之後要處理食材,準備擺攤用的「家什」。

收攤的時候還要把一切收拾乾淨再拿回去。

當時陳立農只有9歲,按理說幫不上太多忙。但他很「懂事」,總是儘自己所能地去幫爸爸,搬一些自己其實搬不動的東西,幫著爸爸一起吆喝,收帳。

正是因為從小負擔了太多超過自己年齡所應承擔的責任,總是太為父母考慮,陳立農看到7歲的瑞娜表現得如此成熟才會覺得格外心疼。

在本該天真爛漫的年紀,當別的孩子只會關心玩得好不好,比賽贏沒贏的的時候,成熟的孩子滿腦子所想的都是如何去幫助別人,如何替父母分擔,如何討好別人,如何不給別人添麻煩。或許這個特質在當時為他們贏得了很多褒獎。人們會誇這孩子真乖,真懂事,真好。

可當這些乖孩子成年後,再回頭看那個壓抑著兒童的天性和欲望只為換回一聲讚揚的孩子,難免會覺得心酸。

所以陳立農才會落淚。

早熟的孩子大多活得不快樂。因為他們從未真正為自己而活過。

造成孩子早熟的原因有很多,總結起來大多是一句話:環境不允許他們成為一個孩子。或者說他們認為環境不允許自己成為一個孩子。

脫口秀黑馬李雪琴從父母分手後就不得不成熟起來。因為那時候的媽媽比她情緒更不穩定,比她看上去更需要人照顧。

14歲的李雪琴考試考砸了,媽媽不但不給她任何安慰,反而比她先崩潰。

從此李雪琴懂了,這個家裡自己沒有可倚靠的人,她只好反過來成為了媽媽的「媽媽」。

為了不讓媽媽情緒崩潰,她只能逼著自己一直拿第一。李雪琴曾經是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好,懂事,還會照顧媽媽,可誰知道她心裡一直有個填不滿的窟窿,考上北大後,她始終在和憂鬱症搏鬥。

每一個早熟的孩子心裡都有一個受傷的內在小孩。他們在年幼的時候就被剝奪了成長的機會,永遠停留在人們誇他們「乖」,「成熟」的年紀。

一個正常的孩子會哭會鬧會把自己的欲望表達出來,無論這個欲望會不會得到滿足,至少他們會把它表達出來。

嬰兒要喂,學步兒要抱,學齡前的孩子要玩耍、還要糖果……當順利地將欲望表達出來,充分得到滿足後,孩子們的心理年齡也會隨著身體發育一起長大。

可是早熟的孩子由於沒有得到過充分的滿足,所以他們的心理年齡永遠停留在了受到壓抑的那一刻。

就像陳立農,無論他現在多麼人高馬大,帥氣瀟灑,其實他的內在小孩永遠停留在了9歲以前。所以他會很脆弱且容易受傷。

為人父母,千萬不要以孩子乖巧懂事為榮。當一個孩子太乖太懂事,恰恰說明他沒有安全感。

養育一個天真爛漫的孩子吧,不要逼他們太快長大。

早熟一定會有代價。

慢慢長大的孩子才會真正成長為一個成熟、有擔當的人。

相關焦點

  • 陳立農領隊小朋友開運動會,哽咽落淚:早熟的孩子太辛苦了
    最近在看《小巨人運動會》,看著一幹小朋友在劉翔、陳立農、鄭希怡、田亮、汪蘇瀧等人的帶領下,像模像樣地比賽,實在是太萌了。小朋友大部分在4-6歲的樣子,最大的也才7歲。孩子們雖然年齡都不大,軟萌軟萌的,骨子裡卻個個有股不服輸的勁兒。
  • 《小巨人運動會》劉翔回憶奧運會奪冠,陳立農哭訴過早成熟很辛苦
    由芒果TV自製的全國首檔原創熱血兒童真人秀《小巨人運動會》今日中午12點將於芒果TV上線第一期。本周,24位萌娃將迎來第一個比賽日。在去往比賽現場的路上,萌娃李沐穎(果果)一番無心提問勾起了劉翔奧運會奪冠的回憶,他不禁感慨道:「想永遠停留在21歲」。
  • 《小巨人運動會》劉翔回憶奧運奪冠引全網淚崩 陳立農談過早成熟獲...
    Yes娛樂10月2日訊昨日(10月01日),由芒果TV自製的全國首檔原創熱血兒童真人秀《小巨人運動會》第一期上線。節目中,發起人劉翔回憶21歲奧運會奪冠歷程並直言:「想永遠停留在21歲,是人生轉折點。」
  • 《小巨人運動會》陳立農汪蘇瀧化身孩子王 在運動場上玩鬧童心滿滿
    今日,由芒果TV自製的全國首檔原創熱血兒童真人秀《小巨人運動會》發布了領隊陳立農和汪蘇瀧的劇照。劇照中,陳立農上身疊穿白色t恤與粉隊隊服,元氣滿滿且帶有小巧思;下半身搭配藍色運動褲,運動感十足。照片中,兩位領隊化身「孩子王」與孩子們在運動場上玩鬧,時而被孩子們團團圍住,時而與孩子們坐在一起交談,畫面溫馨美好。據悉,《小巨人運動會》本周將迎來第一個比賽日,兩位領隊將如何帶領各自的隊員進行訓練和比賽呢?更多精彩,敬請期待每周四中午12點在芒果TV上線的《小巨人運動會》。
  • 陳立農汪蘇瀧加盟《小巨人運動會》
    今日(9月2日)芒果TV自製全國首檔原創熱血兒童運動真人秀《小巨人運動會》正式官宣陳立農、汪蘇瀧作為領隊加盟節目。陳立農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一組他親手抓拍的萌娃照片,照片剛好捕捉到萌娃們搞怪的瞬間,畫面十分有趣。
  • 《小巨人運動會》陳立農舞劍獲贊天賦高 小朋友暖心表白萌翻網友
    昨日(12月17日),由芒果TV自製的全國首檔原創熱血兒童運動真人秀《小巨人運動會》第十二期(上)上線。本期節目中,陳立農零基礎挑戰武術,一套瀟灑飄逸的舞劍獲網友讚嘆連連,紛紛表示「好想看陳立農演打戲」。而節目中衛瀾(樹苗)等小朋友暖心表白劉翔、陳立農的片段也萌翻了一眾網友。
  • 《小巨人運動會》陳立農簡直是帶娃典範 20歲的他對孩子好走心!
    一下就逗樂了樹苗,先量化樹苗的優秀成績,再巧妙和自己對比,最後用小朋友聽得懂的可愛語言收尾,陳立農,不愧是你! 在小輪車比賽中,其他幾位領隊都快樂地一邊玩一邊往前滑,只有陳立農從準備開始就極其認真,比賽時也無論對手、全力以赴,最終為自己的小隊爭取到了直通決賽的pass卡。
  • 《小巨人運動會》陳立農化身「人間彈簧」,許佳琪舞劍超颯「女俠...
    的更新:《小巨人運動會》先導片正式上線啦!kiki離孩子王的夢想又進一步了!陳立農趁熱打鐵帶來「跳盒子」表演在全場的加油聲中一躍跳上比所有小朋友都高的1.35米盒子逆天的彈跳力成功引爆全場農農哥哥不愧是「人間彈簧」!
  • 《小巨人運動會》陳立農被贊「人間彈簧
    昨日(9月24日),由芒果TV自製的全國首檔原創熱血兒童真人秀《小巨人運動會》先導片上線。節目中,領隊陳立農挑戰徒手跳高達135cm的盒子,最終挑戰成功並震驚全場,節目播出後更是被網友稱為「人間彈簧」。
  • 從「冠軍爸爸」到萌娃領隊,田亮參與《小巨人運動會》為青少兒體育...
    又一次亮相綜藝節目,跳水奧運冠軍田亮從「冠軍爸爸」轉型萌娃領隊,帶領麾下小選手競逐《小巨人運動會》,與發起人劉翔一同為青少兒體育「求關注」。 這檔由芒果TV自製的全國首檔原創熱血兒童真人秀節目於9月24日正式上線,擔任領隊召集人的田亮,與發起人劉翔和領隊陳立農、汪蘇瀧、鄭希怡、THE9-許佳琪攜手,帶領24位運動萌娃開啟運動之旅,展示競技魅力,傳遞體育精神。
  • 芒果TV《小巨人運動會》定檔0912 陳立農運動天賦引期待
    今日(9月7日),全國首檔原創熱血兒童運動真人秀《小巨人運動會》正式官宣定檔,節目將於9月12日16點45分在湖南衛視播出,16點50分於芒果TV上線。此前,《小巨人運動會》陣容已全部官宣,發起人劉翔、領隊召集人田亮、領隊陳立農、汪蘇瀧、鄭希怡、THE9-許佳琪正式加盟,帶領24位萌娃衝刺獎牌。
  • 《小巨人運動會》陳立農以身作則帶娃獲贊安祺兒長沙話圈粉
    從未嘗試過滑雪的陳立農為鼓勵孩子們,親自上場去挑戰魔鬼賽道,摔倒數次也依然堅持滑完全程。節目播出後,以身作則的陳立農獲得網友稱讚:「是孩子們的好榜樣!」此外,萌娃安祺兒翻唱了張藝興的長沙方言rap《湘江水》,軟萌的小奶音圈粉無數,同時也有不少網友表示要讓孩子多接觸方言,將方言文化傳承下去。
  • 《小巨人運動會》全新挑戰,新西特營養守護共同成長!
    新西特冠名的《小巨人運動會》綜藝節目,劉翔作為發起人、領隊召集人田亮、領隊陳立農、汪蘇瀧、鄭希怡、THE9-許佳琪帶領24位萌娃組成,小嘉賓們運用自己擅長的武術、拳擊、藝術體操等運動技能互相交流、互相分享,將原以為會爭鋒相對的競技場面,變成了一場其樂融融的"才藝展示"大會。
  • 《小巨人運動會》劉翔曝生娃計劃 田亮心疼森碟訓練辛苦
    近日,由芒果TV自製的全國首檔原創熱血兒童真人秀《小巨人運動會》在湖南長沙舉辦了發布會,現場搶鮮播放了節目精彩集錦。發起人劉翔、領隊召集人田亮、領隊陳立農、汪蘇瀧、鄭希怡、THE9-許佳琪帶領24位萌娃一一亮相,現場大秀技能和萌娃花式互動,節目總導演周敏宜也在現場分享了製作初心。此外,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冷凇博士點讚節目以運動實踐喚醒兒童體育教育關注的立意。
  • 芒果TV《小巨人運動會》今日開播 陳立農跳高驚呆劉翔
    由芒果TV自製的全國首檔原創熱血兒童真人秀《小巨人運動會》今日中午12點將於芒果TV上線先導片。節目中,發起人劉翔率先入場與24位萌娃見面,誰知多次控場失敗,場面一度混亂。領隊陳立農大秀本領,徒手跳高135cm,驚呆眾人的同時贏得陣陣掌聲。在戰隊互選環節,熱愛中國武術的萌娃瑞娜現場表演了一段舞劍,俠女範十足。
  • 《小巨人運動會》陳立農帶傷射箭帥氣滿分
    官方公布陳立農劇照截圖芒果TV自製全國首檔原創熱血兒童運動真人秀《小巨人運動會》正在熱播,12月1日,官方公布了一組陳立農的劇照。劇照中,陳立農身著螢光綠塗鴉T恤和黑色運動褲,明亮的撞色穿搭率性時髦且非常吸睛。
  • 《小巨人運動會》劉翔遭萌娃吐槽長胖 陳立農回憶比賽經歷
    節目宣傳截圖由芒果TV自製的全國首檔原創熱血兒童真人秀《小巨人運動會》10月29日12時於芒果TV上線第五期。本期節目開展了激動人心的平衡車比賽,賽後萌娃吳子興因覺得沒人給自己加油而失落,陳立農得知後用自己當年出道前無人加油的經歷鼓勵他:「加油是靠自己贏來的。」面對輸了比賽哭泣的和思涵(小象),THE9-許佳琪也同樣拿出自己歷屆比賽的排名引導他輸贏不重要,吸取教訓開心運動更重要。此外,本周六位領隊還迎來了學習運動會主題曲的新任務,其中鄭希怡在練唱時被劉翔調侃稱「把兒歌唱成了流行歌曲。」
  • 張歆藝哽咽回首失敗婚姻,走彎路很辛苦,希望早日遇到袁弘
    這期節目中,張歆藝哽咽回首失敗婚姻,走彎路很辛苦,希望早日遇到袁弘。不過,袁弘的看法卻很通透,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就算他倆的命運交叉點提前了,也未必是好事。妻子團來到了網紅打卡點,「鳳凰花」的花語是思念和青春,傳說對著「鳳凰樹」許願,過去的自己就能聽見。
  • 《小巨人運動會》溫暖收官 陳立農手寫兩頁告別信流露不舍
    生活報訊(記者 薛宏莉)24日,由芒果TV自製的全國首檔原創熱血兒童運動真人秀《小巨人運動會》溫情收官。在告別儀式上,孩子們不舍與大家分別哭成一片,領隊們也是一邊安撫大家一邊偷偷抹淚,濃烈的告別氛圍戳中了不少網友淚點。
  • 《小巨人運動會》堪稱意志的訓練場,網友直呼:好熱血
    《小巨人運動會》是一檔熱血兒童運動真人秀。由劉翔擔任發起人,田亮擔任領隊召集人,陳立農、汪蘇瀧、鄭希怡、許佳琪擔任領隊。節目聚焦學齡前兒童,以運動會為載體,邀請6位明星領隊和24位萌娃,分成三個隊伍進行比拼,並邀請奧運冠軍、育兒專家、兒童心理學家、營養學家組成小巨人運動會賽事組委會,共同經歷孩子們的許多人生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