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採:不要欺騙別人,也不要讓自己受欺騙
尼採(1844—1900年),德國偉大思想家、哲學家、作家、作曲家,是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和主要代表人物,對後世哲學尤其是對存在主義哲學和後現代主義哲學產生深遠影響,而尼採的哲學深受叔本華思想的影響,還專門寫了一本《我的哲學老師叔本華》的著作,該著作成為尼採哲學的代表作之一,由此可見叔本華對尼採的影響是十分重大的。尼採的其他哲學代表作還有《權力意志》、《悲劇的誕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論道德的譜系》、《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等。
尼採的哲學思想以批判現代理性、批判傳統道德而聞名,尼採從叔本華的思想當中得到了啟示而提出「生命意志」的概念,並認為「生命意志」也就是世界的本子之所在,是生命的根本之所在。叔本華在世界哲學史上第一個公開反對理性主義哲學,而尼採則乾脆對所有的現代理性都展開了猛烈的批判,他的「上帝死了」就是無畏無情的一種對傳統道德和現代理性的批判,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超人哲學」、「強人哲學」、「錘子哲學」。
尼採的思想還影響了許多中國人。魯迅先生稱尼採是「熊杰」,郭沫若說尼採的思想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意識中心」,聞一多讚揚尼採的思想是「最前進的、最革命的、最富於理想的政治思想家。他的著作是生命力飽漲的象徵,是生命的頂峰。」
叔本華影響了尼採,尼採則影響了魯迅。魯迅先生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現代史上的偉大思想家和作家,與他接受了尼採的思想分不開。尼採曾經寫過類似《狂人日記》的文章,在文章當中尼採藉助於「狂人」之口說「上帝死了。是我殺死上帝的。」並自詡為太陽,對傳統道德進行了無情批判。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當中,藉助於「狂人」之口批判了中國的傳統道德,說雖然滿嘴「仁義道德」,但幾千年來封建的中國歷史上寫滿的僅僅是兩個字:「吃人」,說封建社會就是「吃人的社會」。
尼採是反傳統道德的,同時也是反欺騙的。他在1885年的一份手稿中寫道:「不要欺騙別人,也不要讓自己受欺騙:這是某種與理想和意志根本不同的東西,但前一種傾向與後一種傾向一樣,都經常要動用『哲學』的話語,無論是為了裝飾還是為了藏匿,抑或出於誤解。」
不要欺騙別人,因為所有的謊言最終都是會被揭穿的,而且我們以一句謊言欺騙別人之後,需要更多的謊言來掩蓋之前的一句謊言,以謊言欺騙別人,不僅對別人不利,對自己也是不利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受他人的欺騙。不受欺騙的具體做法就是提高自身能力素養,同時也要做到像叔本華所說的那樣:「什麼也別說,什麼也別信」,不要相信別人所說的話,別人所說的話當中超過一半以上都是謊言,因此,相信別人的話,就等於是相信別人的謊言,最終會讓自己受到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