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的綜合應用之臨界極值問題及板塊模型例題

2020-12-15 大蕊教物理

1.臨界或極值條件的標誌

(1)有些題目中有「剛好」「恰好」「正好」等字眼,即表明題述的過程存在著臨界點。

(2)若題目中有「取值範圍」「多長時間」「多大距離」等詞語,表明題述的過程存在著「起止點」,而這些起止點往往對應臨界狀態。

(3)若題目中有「最大」「最小」「至多」「至少」等字眼,表明題述的過程存在著極值,這個極值點往往是臨界點。

(4)若題目要求「最終加速度」「穩定速度」等,即是求收尾加速度或收尾速度。

2.四種典型的臨界條件

(1)接觸與脫離的臨界條件:兩物體相接觸或脫離,臨界條件是彈力為零;

(2)相對滑動的臨界條件:兩物體相接觸且相對靜止時,常存在著靜摩擦力,則相對滑動的臨界條件是靜摩擦力達到最大值。

(3)繩子斷裂與鬆弛的臨界條件:繩子所能承受的張力是有限度的,繩子斷與不斷的臨界條件是繩中張力等於他所能承受的最大張力,繩子鬆弛的臨界條件是拉力等於零。

(4)加速度變化時,速度達到最值的臨界條件:速度達到最大的臨界條件是加速度a為零,速度為0的臨界條件是a達到最大。

3.解題基本思路

(1)認真審題,詳盡分析問題中變化的過程(包括分析整體過程中有幾個階段)。

(2)尋找過程中變化的物理量。

(3)探索物理量的變化規律。

(4)確定臨界狀態,分析臨界條件,找出臨界關係。

【例題1如圖所示,質量為M=2 kg 的長木板位於光滑水平面上,質量為m=1 kg的物塊靜止在長木板上,兩者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0.5。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10 m/s2,物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於兩者之間的滑動摩擦力。現對物塊施加水平向右的力F,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平力F=3 N時,物塊m將保持靜止狀態

B.水平力F=6 N時,物塊m將在長木板M上滑動

C.水平力F=7 N時,長木板M的加速度大小為2.5 m/s2

D.水平力F=9 N時,長木板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5 N

例題1圖
例題1解析
例題2
例題2解析

相關焦點

  • 高中物理(第三十講)關於牛頓定律的例題
    跟順哥學物理,今天講一下牛頓定律的應用。牛頓第二定律確定了運動和力的關係,使我們能夠把物體的運動情況與受力情況聯繫起來。因此,他在許多基礎科學和工程技術中都有廣泛的應用,在高中接觸到的高考題目中,牛頓定律作為基礎理論,應用非常廣泛,可以說,在有力學分析的題目中,離不開牛頓定律。
  • 高中物理《牛頓第二定律》教案
    一、教學目標(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知識與技能】掌握牛頓第二定律並會進行計算;知道力的單位。【過程與方法】通過合作探究,提高合作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養成科學嚴謹的科學態度,提升對物理的興趣。
  • 高考物理常考題型:簡化「彈簧模型」之能量問題的解題思路
    「彈簧模型」類問題,種類繁多,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彈簧在伸縮過程中涉及力和加速度、功和能、衝量和動量等多個概念和規律,能夠考查學生對相關物理知識的掌握以及考驗各方面的綜合能力,所以成為高考中的重、難、熱點。
  • 「高中物理難點突破」圓周運動中的臨界問題如何分析?
    臨界問題是高中物理中常見的一類問題,不只是圓周運動中有臨界問題,比如牛頓運動定律中、電磁感應中、帶電粒子在電場磁場中運動等等都會存在臨界問題。通過大量的總結來看,所有的臨界問題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1、由於研究對象的狀態在不同條件下,會出現變化,變化前與變化後之間的狀態為臨界狀態。
  •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高考難點+解析+知識點+學霸推薦
    運動和力的關係是怎樣的?從遠古至今,人們一直在探尋著。但從亞里斯多德 「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的觀點,到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力的真正效應不是使物體運動,而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
  • 高中物理:牛頓第二定律知識點總結
    牛頓第二定律是力學中的核心規律,後續的動能定理、向心力公式等都要用到牛頓第二定律。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也是解決力學問題的一個途徑。務必要理解牛頓第二定律,掌握牛頓第二定律基本應用。一、知識與技能要求1.掌握牛頓第二定律的文字內容和數學公式;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義及相互關係;3.知道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牛頓"是怎樣定義的;4.會用 牛頓第二定律的公式進行有關的計算。
  • 高中物理: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用
    【探討評價】根據牛頓定律,只能求出中心天體的質量,不能解決環繞天體的質量;能夠根據已知條件和已知的常量,運用物理規律估算物理量,這也是高考對學生的要求。總之,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是解決天體運動問題的關鍵。2.我國自行研製發射的「風雲一號」「風雲二號」氣象衛星的運行軌道是不同的。「風雲一號」是極地圓形軌道衛星,其軌道平面與赤道平面垂直,周期為12 h,「風雲二號」是同步軌道衛星,其運行軌道就是赤道平面,周期為24 h。問:哪顆衛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哪顆衛星的線速度大?
  • 高三物理複習:巧用物理模型解決曲線運動的實際問題
    這是一道「車轉彎模型」問題。考查點:曲線運動、受力分析難易程度:基礎題審題:理論聯繫實際,找物理模型,並進行受力分析:解析:汽車轉彎時受力如上圖所示。據題意恰好沒有向內、外兩側滑動的趨勢,並聯繫實際轉彎路面,公路外側高於內測,故A選項正確;據牛頓第二定律結合路面支持力與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得:此時汽車不受側向靜摩擦力,與路面是否結冰無關,故D選項錯誤;當速度小於臨界速度時:
  • 高考物理牛頓第二定律及其應用
    高考物理牛頓第二定律及其應用歸納知識點一牛頓第二定律、單位制1.牛頓第二定律(1)內容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與作用力的方向相同。(2)表達式a=或F=ma。
  • 高中物理中解決動力學問題的三大支柱
    #學過高中物理之後,我們不難發現,運動學和力學這兩個板塊內容始終貫穿著我們整個高中階段。從剛進入高一開始,上學期的必修一中,我們研究了勻變速直線運動和重力彈力摩擦力,最後用牛頓定理將運動與力進行綜合;到了下學期在必修二中,我們開始研究曲線運動和萬有引力,最後用功能關係也是將運動與力進行了綜合。到了高二,我們學習了新的性質的力——電場力、安培力和洛倫茲力,然後講了帶電粒子在新力作用下的運動——類平拋運動和圓周運動。進入高中後,大家要想學好高中物理,必須掌握好解決動力學的三大支柱。
  • 應用加速度的分解解決牛頓第二定律問題
    在解決牛頓第二定律的相關問題中,如果研究對象的加速度不在水平或是豎直方向,我們可以把其加速度分解為沿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的兩個分量,如圖所示:這樣就可以較為快捷地解決問題,同時,還可以確定一些未知矢量的方向。
  • 高中物理丨有哪些一點就通的物理解題技巧?建議收藏
    一點就通的物理解題技巧,一篇文章可講不完,完整版及更多相關物理學習技巧可關注後,發送私信「學習」來免費獲取。力和運動知識框架圖高考物理一輪複習,從思維導圖開始,用圖示形象展示高中物理知識結構。高考物理一輪複習前,為幫助同學們了解你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知識點複習前做到對知識的分布心中有數。通過思維導圖與物理綜合複習的有機整合可以增強複習的效果,提高複習效率,形成完備的物理知識體系,增強同學們的物理思維能力。
  •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知識點梳理
    一、牛頓第一定律。1、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2、意義:揭示了力與運動的關係,即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定義了慣性,即任何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性質。二、慣性。
  • 高一物理複習策略
    如你在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題的過程中,研究對象的選取,受力分析的順序,直角坐標系的建立,公式的選取,必要的文字說明。每一步都蘊含著物理知識,把每一步都做好了,必然會加深對規律的理解並在能力上有一個提升。這一方面如果沒有特別好的方法的話,我們可以多看一些例題,研究一下它的答題規律。三、所學知識構成知識網絡。
  • 高中物理:兩道例題帶你解決牛頓第二定律的瞬時性問題
    1.兩種模型: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以知道加速度與合外力具有瞬時對應關係,二者總是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具體可簡化為以下兩種模型:(1)輕繩、輕杆、接觸面:不發生明顯形變就能產生彈力,剪斷或脫離後,不需要時間恢復形變
  • 應用整體、隔離體法解決牛頓第二定律問題時的空間構建
    對高中學生特別是高一學生來說,解決一個給定狀態的系統的牛頓第二定律問題還可以,一般不會出現什麼問題,比如:例題:如圖所示的三個物體的質量分別為m1、m2和m3 ,m1與 m2用輕繩相連,m1 > m2,帶有滑輪的長方體m3置於光滑水平面上
  • 牛頓第一二三定律公式內容是什麼,高中物理必考
    很多高中學生對牛頓第一第二第三定律公式內容是什麼都不太清楚,當然這是高考物理必考內容,而且每年考試佔的比重都非常大。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 高中【物理知識點】全匯總&高中物理常考題型與解題方法全匯總
    高中物理考試常見的類型無非包括以下16種,今天為同學們總結整理了這16種常見題型的解題方法和思維模板,同時介紹給大家高考物理各類試題的解題方法和技巧,提供各類試題的答題模版,飛速提升你的解題能力,力求做到讓你一看就會,一想就通,一做就對!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三木板非彈性碰撞速度
    04-07-02_三木板非彈性碰撞速度本期高中物理競賽試題,我們共同來研究一下碰撞過程的求解思路和方法,本期題目主要考查了同學們對於完全非彈性碰撞過程的認識,以及在碰撞以後的運動過程的受力分析,其中由於物體做完全非彈性碰撞,因此在碰撞過程中,碰撞的物體要保持動量守恆,但是並不保持機械能守恆
  • 決勝高考物理最後一題8:牛頓第二定律和圓周運動(上)
    牛頓第二定律是每年高考物理的必考內容,而且考查題型從選擇題到解答題都會涉及,題目的綜合性強,難度較大,同學們在複習過程中一定要透徹理解物理過程,熟練掌握解題思路和分析方法。知識點解讀1.動能定理2.牛頓第二定律在圓周運動中的應用3.分類討論的思想在物理解題中的應用(1)對研究對象進行分類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