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今天高調宣布赴美IPO,阿里也將增持股份從18%到30%。可以說,微博這一個「中國版Twitter」的故事終於塵埃落定。
微博和Twitter的比較
我們看下Twitter和微博上市的一些數據
Twitter的數據:「至2013年6月30日止有2.18億活躍用戶,較去年同期增長44%;
「至2013年6月30日止有2.18億活躍用戶,較去年同期增長44%。推特今年(2013年)前兩季度營業收益約為2.54億美元,雖然較去年同期增長1倍,但仍虧損約6900萬美元;去年(2012年)營業收益近3.17億美元,虧損近8000萬美元。」
而微博的招股書裡的數據:
微博報告去年12月,微博的月活躍用戶數為1.291億,日活躍用戶數為6140萬;
2013年營收為1.88億美元,達到2012年的3倍,但仍處於虧損中。」
Twitter目前市值已經是300億美金,微博的月活躍用戶是Twitter的50%多,對應的市值應該是在160億美金以上。即使中國用戶價值跟美國用戶打個對摺,微博市值也應該在80億美金。更何況,Twitter更加成熟,而微博還有中國大量的二三線城市,農村市場可以開拓,微博的增長比Twitter更加看好。
馬雲在入股微博時的估值是33億美金,佔股18%,在微博上市前,馬雲增持到30%,馬雲是不可能做虧本生意的。入股微博,上市後阿里對應股權翻一倍是輕輕鬆鬆的事。
幫Twitter和微博上市的承銷商中都有高盛的身影。高盛作為全球第一大投行,這次是不是把微博這個金礦賣出鑽石價,拭目以待。
微博相比較微信的優勢
在過往的一年中,微信的出現分流了部分微博用戶,但微信是社交屬性,而微博是媒體屬性。微博在媒體屬性上的優勢是微信不能比擬的。比如在重大事件上,微博的媒體屬性有自淨功能。最近的馬航事件,一直有各種未經證實的小道消息。微博的自淨功能可以讓舊消息或已經被證偽的消息傳播力度越來越低,而微信因為是一個雙向封閉傳播體制,假消息和舊消息可以在朋友圈乃至群裡面延續很長的生命,更多人容易被誤導。另外,微博的信息相比較微信信息質量要更高。微信朋友圈和群信息眾多,看上去信息多,但往往無法甄別信息優劣。而在微博,如果關注的帳號總發布糟糕信息,用戶可以選擇第一時間取消關注。第三,在瞬間聚集的公共議題上,微博非常適合大眾群體共同參與打造話題,比如春晚對魔術的揭密等。而微信在春晚會被各種群發的拜年信息所癱瘓。微博對微信的這些優點,使得部分對信息要求高的用戶回歸微博。
移動為王
初略統計,在200多頁的招股書中,新浪微博至少123次提到移動(Mobile)這個詞,與Twitter招股書中的130多次不相上下。這說明新浪微博對於移動戰略是非常重視的。這是傳遞給基金經理們的強勢信息。
有兩個指標值得重點關注,第一是截止2013年12月,微博的日均活躍用戶中約70%的用戶通過行動裝置訪問微博。第二是2013年,微博來自移動端的營收在廣告和營銷營收中佔據28%的份額。
70%的日均活躍用戶用行動裝置訪問微博,這一數據略低於Twitter上市前夕75%的比例,一方面對於中國這樣一個發展國家已經不低,另外一方面也意味著還有很大的移動發展空間。按照新浪披露的數據來看,新浪微博2013年第四季度的日均活躍用戶為6140萬,其移動端的日均活躍用戶則為4298萬。
第二個數據是有28%的營收來自於移動端,而2013年第四季度,Twitter的移動營收已經超過75%。這意味著新浪在移動端的收入變現才剛剛開始,未來增長空間巨大。
小結:
微博上市是2014年中概股的一件大事,58同城都能有40億美金的市值,微博市值沒有理由不往100億走,無論如何58和微博都不是一個體量的公司。微博將成為BAT三家巨頭外的第四極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更多網際網路精彩分析請關注我微信公共號:丁辰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