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倒立是瑜伽中少有的、單一動作就可以惠及全身各個部位的體式之一,它的梵文名稱也明確地表達出這個意思,Sarvangasana中的sarvanga(asana表示瑜伽體式),在古印度語中就代表著「全身」的意思。
但是,肩倒立練習不當也很容易讓身體受傷。
脊椎擁有一個向前突的生理曲線,這個曲線很大程度上由一條韌帶(我們稱之為頸韌帶)來維護,頸韌帶比身體上的其他韌帶都要更有彈性,被拉伸之後反彈力也最強,同時也極為脆弱。
你的脖子前傾或者低頭再回來的時候,是頸韌帶將我們的頸椎恢復到最佳的生理弧度。
在初階的肩倒立練習中,有些人會選擇輕微地將身體的重量放在上背部(而不是最高標準意義的肩膀),胸椎輕微弧度,胸腔與下巴之間留有一定的距離,即僅保持著雙腿與地面垂直,腰背與地面則有著一定角度,如下圖。
初階肩倒立:雙手扶背,雙腿直立,腰背與地面有一定角度
這樣的練習對頸部來說是相對安全的,因為身體的重量放在了上背上,而不是頸部,頸椎的生理弧度仍然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不會變成直的。
但隨著練習強度的加大,練習者會嘗試著慢慢將重量轉移到肩膀上,身體也變得越來越挺直,上半身軀幹、雙腿與地面的角度也越來越趨於90度,下巴與胸腔之間的空間也越來越小,本來有著弧度的頸椎也因為受到幾乎全身重量的壓力而變得平直。
頸韌帶的彈性也因人而異,彈性相對差的人如果強行練習肩倒立的高階難度、或者在基礎階段就已經練習不當,很容易就會導致頸韌帶永久性失去彈性甚至斷裂。
如果沒有頸韌帶幫助恢復和維持頸椎的生理曲線,所有的七節頸椎骨都是垂直生長,它們將無法承受頭部所有的重量。
所以,在肩倒立基礎階段就必須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以避免不必要的受傷。
肩倒立:初階
練習小提示:
藉助毯子練習肩倒立
在初階體式第4步的基礎上,慢慢將扶著背部的雙手鬆開,平行放在身體的兩側,手掌緊緊貼住地面。
如果有足夠的肩關節靈活性,也可以雙手兩扣,可以為體式提供一個更加堅穩的基礎,如下圖。
肩倒立:進階
如果在進階體式上能夠比較輕鬆地保持穩定,雙手可以嘗試離開地面,慢慢指向天空,如下圖:
特別提醒:
初階-進階-高階三個難度不斷提升的過程,頸椎受到壓力也會越來越大,除了把握正確的練習要點外,練習者也應該根據自己身體的實際情況進行練習。
正確示範:頭部始終處於身體中軸線上
錯誤示範:右邊練習者的雙腿打開,沒有併攏
錯誤示範:兩手之間的距離過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