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現場
2020年12月9日下午,由中國書法家協會展覽處主辦,北京抱陽閣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承辦的「周劍初五體書法半百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
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夏潮,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中國曲藝家協會名譽主席劉蘭芳,中國國家博物館原館長呂章申,原第二炮兵副政委程寶山,原第二炮兵副政委鄧天生,火箭軍原副司令王治民,解放軍報原總編輯譚健,原蘭州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王文杰,原第二炮兵某基地政治部主任陳廷軍,原第二炮兵政治部專員李志偉,原空軍指揮學院副院長張國甫,火箭軍後勤部原副部長焦明山,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申萬勝,中國書法家協會原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陳洪武,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劉洪彪,著名老書法家夏湘平,中國書法家協會草書委員會副主任張旭光,中國國家畫院原副院長曾來德,書畫頻道董事局主席王平,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嶽川,北京大學教授徐寒,武警指揮學院教授張冠華等出席開幕式。在京部分中國書協理事、書法名家與書法愛好者、媒體記者以及社會各界人士600餘人參加了此次開幕式。
夏湘平宣布展覽開幕,劉洪彪、王嶽川分别致辭,曾來德宣讀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沈鵬先生賀信並致辭,周劍初最後致答謝辭。
劉洪彪在致辭中,首先代表中國書法家協會對展覽的舉辦表示祝賀。周劍初的成長既得益於家鄉湖湘文化的滋養及部隊大熔爐的鍛造,更得益於自己謙虛好學、勤奮探索、孜孜以求。其學書路子正、涉獵廣、收效快,創作手法多、成績大。他回顧和周劍初在二炮部隊二十餘年的相識與相交,特別提到2008年他第一次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首次「五體書法展」,短短三年的時間,便完成有些人甚至三十年都難以突破的跨越性成長和飛躍。他多次在全國全軍書法展賽中折桂並活躍書壇,兩次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展便是有力佐證。其堅持「五體」並舉兼修的書藝理念與追求,在由實用功能為主轉為藝術功能為主的當代書法發展中,不失為當代書家學習書法和書法藝追求的有效方式。
王嶽川講到,周劍初於2004年至2006年就讀北京大學首屆書法研究生課程班。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接續蔡元培先生提出的書法文化理念,把書法藝術引入大學教育體系和教育制度當中,從文化書法、大學書法、國際書法等角度促進東方書法文化參與當代文化進程,強調書法的文化性、生態性和精神性。在這種辦學理念的感召下,首屆研究生班共有64名優秀學子,周劍初是這個群體中的佼佼者。
曾來德宣讀了沈鵬先生賀信,賀信中沈老對周劍初再次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五體書法半百展」表示祝賀,對他在書法藝術道路上孜孜追求,不斷進取的精神感到由衷地欣慰。劍初為人謙虛、誠懇,對書法的熱愛鍥而不捨,持之以恆,已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展覽的50件新作,風格各異、獨具匠心,足以說明他「治藝」之勤勉,書寫之用心。曾來德對周劍初為人從藝表示高度讚許,希望能一如既往,保持自己為人為藝本色,引筆奮力,再接再厲。接下來,曾來德也對周劍初作為一個合格的軍人和有可能成為一個傑出的書法家提出自己的看法,稱自己和劍初是一個可以成為知己的朋友,也可以成為忘年之交的朋友表達對此次書展的祝賀。
周劍初在答謝辭中深情地回顧了自己45年的學書經歷和30年的軍旅生涯,用「貴人相助,高人指導,君子監督,家人支持,個人努力」向一直以來關心提攜自己的領導、老師、同道、同事、家人一一表達謝意。並以此為起點,不斷探索攀高!
開幕式由著名演員戰衛華主持
出席開幕式的還有原第二炮兵司令部直工部政委張鳳來,火箭軍參謀部原直工局局長沈寶洲,原第二炮兵司令部直工部副部長王作森,火箭軍某基地原副政委郭振建,原總政治部文化工作總站站長柴巖柏,陸軍裝甲兵學院原政委陳瓊玉,解放軍304醫院原政委卿建中,原解放軍畫報社長丁海明,民盟中央文化委員會副主任張德森,湖南先生藏茶茶葉有限公司董事長文鷹,北京雍陽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明,北京寶隆藝術區董事長陳各新,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高級工程師何志明,北京讀書堂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燁,北京七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洪海,甘肅省西和縣政協副主席朱蘇合。還有周劍初在部隊工作時的直接領導:楊永生、白永群、於洪良、鄭振吉、左偉、曾賢松等。
中國書協理事第四、五屆理事苗培紅,中國書協理事第五、六屆理事張銅彥,中國書協理事張坤山、楊明臣、張繼、王學嶺、李有來、高慶春、龍開勝、顏振卿、高軍法、李勝洪、周祥林、於恩東、徐海、田伯平、劉俊京、楊廣馨、彭利銘、洪厚甜、王厚祥、鄭小成,第六屆理事沈一丹、倪進祥,中國書法院學術部主任肖文飛,中國美協理事竇鴻,河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張緯東,著名學者劉墨,著名作家陳湧,山西大學教授李星元,中國書協專業委員會委員崔勝輝、袁波、李國勝、劉京聞、李明、張誌慶、施恩波、王文英、白銳等出席了開幕式。
出席開幕式的還有部分書畫名家(排名不分先後):馬東生、馬未定、曹天龍、陳聯合、趙勇、靳軍民、夏勇、徐健、李小成、童孝鏞、許金學、劉楣洪、張德林、馬漢躍、鍾成、沈莉、方玉傑、欒金廣、王祥北、呂書慶、李陽、齊玉新、周明華、白爽、程度、方放、李建春、陳明之、曹心源、武傳國、陳勇武、陳仕斌、王春山、趙琪、晏曉斐、鞏海濤、李彬、肖華、桑吉星、張光輝、劉智先、牛耕耘、夏鵬程、柴天鱗、唐書安、劉景芳、唐朝軼、王悅、崔勇波、楊陌、丁劍、顧柯紅、耀文星、龍天樂、石英寶、賀進、馮錯、徐右冰、龍友、李炯峰等。
周劍初是當代中青年書法家群體中的佼佼者。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草書委員會委員,「沈門七子」成員,多次擔任全國性書法篆刻展覽評委。2008年10月,「周劍初五體書法展」亮相中國美術館,其五體皆擅之印象在書壇廣為稱道,「五體」既是他形象譜系,更是他鮮明而又牢固的徵轡與標籤。他在書法上「五體」並進,並倡導書家當習「五體」的藝術主張,以及創立並主講的「五體書法研修班」得到業界廣泛關注和讚譽。時隔十二年,在其年近「半百」之際,依舊以「五體」書法「登堂入殿」,將十二年所思所想化成墨跡,既是向老師、家人、朋友匯報階段性學書成果,更是一次自我加壓,提升自己學書水平的一次歷練。
所展50件新作,除書寫古今美文,自作詩聯佔據很大比重。按照美術館展廳格局,以一件巨幅狂草為主打,其它五體各式共49件分列四周,風格迥異,形式多樣,各顯千秋。其篆書,甲骨靈動灑脫,金文樸厚雄渾,小篆典雅圓融;其隸書,漢隸高古厚重,簡帛簡遠淡雅;其楷書,小楷清雅古正,唐楷鋒健筆清,魏楷雄渾大氣;其行書,小字古雅瀟散,大字以碑入行,妍媚中見雄強,暢達中求蒼渾;其草書,章草浪漫厚樸,小草優雅恣逸,大草奔放灑脫、縱橫超逸。巨幅草書毛主席詞《沁園春•長沙》,此作為九個丈二(3.7米X13米)組成,一氣呵成、氣勢恢宏,在形式構成、作品內容與書體選擇上達到了高度契合,如萬馬奔突,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展現了深厚的藝術功力和豐沛的藝術才情。此次展覽充分體現了周劍初繼承傳統,面向時代,在書法藝術中苦心孤詣,不斷追求的最新成果,也是他人生「半百」以來的整體性藝術風貌,包含著他對人生的理解,和對書法藝術追求道路中的熠熠心照。
展覽呈現在中國美術館4號展廳,將展出至12月20日(周一閉館)。
展覽異常火爆///
///
///
周劍初,1971年生,湖南隆回人。5歲習書,先後師從劉洪彪、曾來德、沈鵬先生。中國書法家協會草書委員會委員,中國標準草書學社社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周劍初五體書法工作室導師,中央數位電視書畫頻道「一日一書」主講嘉賓,「沈門七子」成員。北京大學藝術系書法研究生,中國國家畫院沈鵬書法課題班(助教)、精英班成員,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創作院劉洪彪書法工作室助教,多次擔任全國性書法篆刻展覽評委。
///
///
///
主辦單位
中國書法家協會展覽處
承辦單位
北京抱陽閣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鳴 謝
湖南先生藏茶茶葉有限公司
開幕時間
2020年12月9日(周三)下午3:00
展覽時間
2020年12月9日-2020年12月20日
展覽地點
中國美術館 4號展廳
///
///
///
前言
劉洪彪
中國美術館曾舉辦「周劍初五體書法展」,泛起書壇瀲灩漣漪。彼時,劍初君乃三十七歲英朗青年、清俊軍官。十數載攸然而過,「周劍初五體書法半百展」復引來眾明注目,勾起契友遐思。
展名「半百」,一因劍初年近五十,進入「知命」「知非」嘉時,文心昭備,藝質潛修,正值藝術靈感奮躍、創作手法豐足之際。劍初經年書齋靜修,時獲心得藝果,蓄積日久,遂生公示之念。於己,有抒情表意之欲,於友,抱求證領教之期,於世,懷奉美娛人之願。餘以為,劍初君之念,實為善意良圖也。
展名「半百」,亦為此展展陳劍初君長久思謀而短期造就之書法新作五十品。一人兼擅五體,五體曼衍諸相,劍初君於書藝之理念與追求,已然走出成法之藩籬,步入探索之新旅。餘以為,由實用功能為主轉為藝術功能為主之當代書法,雖不可遑論超越前賢,卻有必要圖謀媲美古代。與劍初君相類之書法精英勇於施為,較之固化一技遂如法炮製之抄寫,更具意義和價值。
劍初君天賦異稟,勤奮超常,其兼攻五體又互為熔鑄之學法,已奏殊效,業界民間多有褒獎和盛評。劍初君今已告別軍營、卸下公務,輒可心力專注、用志不分於藝途跋涉,餘似已見其加速行進與登攀之矯影。
2020年10月22日於京北逆坂齋
///
///
///
附:展覽作品高清放送
附周劍初學書斷語
安陽殷墟文 150×58cm
依石登高聯句 243×26cm×2
蘭亭序 180×24cm×4
三山百鳥聯句 200×60cm×2
甲骨文字歌 32×18.5cm×20
《論語》節錄 68×45cm
竹貴海能聯句 200×24×2cm
沁園春·雪 180×70cm
《論語》句 246×158cm
千字文 175×145cm
▼▼▼
百家姓 205×70cm
弟子規 240×152cm
自作詩《再送瘟神》174×97cm
雅 124×124cm
從戎耕墨聯句 243×50cm×2
朱拓題跋 68×45cm
自作詩《長徵頌》 196×82cm
滴水壘土聯句 248×62cm×2
讀書閉門聯句 138×35cm×2
自作詩《驚蟄盼雷》 245×41cm×6
▼▼▼
畫像題跋《弘一弘道》 68×45cm
歐陽修散文五篇 90×17cm×4
曹丕《典論·論文》 98×68cm
石鐘山記 98×68cm
小楷美文十篇 33×33cm×10
三字經 33×17cm×24
子瞻美文三篇 138×68cm
鵬鳥賦 190×100cm
《巉壑春煙對聯》 235×49cm×2
自作詩《雄安》 245×205cm
▼▼▼
黃庭堅《登快閣》 68×46cm
靜思覽物聯句 248×35cm×2
王國維《人生三境界》 70×46cm
自作詩《謁韶山》 246×94cm
歐陽修《戲答元珍》 64×64cm
《古雍州八景》詩 236×126cm
玄跡妙音聯句 195×33cm×2
抱陽閣詩稿 220×70cm
《依梁東老原玉賀沈鵬老米壽》105×95cm
溪聲山色 364×146cm
▼▼▼
《上樞密韓太尉書》64×64cm
書宗墨許聯句 270×68cm×2
自作詩《詠春六首》244×108cm
道無窮 52×52cm×3
自作詩《深宵書興》 246×110cm
《心遊精騖聯句》 247×62cm×2
自作詩《聚首黃金臺》195×100cm
自作詩《拜觀沈鵬先生自作詩詞百首有感》180×97cm
沁園春·長沙 1305×367cm
草《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600×34cm
局部
添加書藝公社小藝微信,
拉您入群,獲取更多資訊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