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後的馬路很危險 交通事故率增加50% 罪魁禍首原來是它

2020-12-11 車訊網

入冬後的馬路,越來越危險了。

從以往的數據來看,冬季的交通事故率,較比平時增加了50%,而車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剎車距離的改變影響了司機的判斷,當禍事臨頭時,已經是措手不及。

以四驅版的運動轎車為例,車速為50公裡/小時,乾燥路面的剎停距離為7米,而遭遇冰雪路面,徹底剎停距離延長至51米。事故,就發生在這段增加的剎車距離中。

老司機都說:臣妾做不到呀

進入冬季,北方的冰雪,南方的凍雨,帶來的後果不僅僅是使路面更加溼滑,而且還會使輪胎的工作狀態發生改變。

普通的輪胎會因為溫度的降低變硬,抓地面積會減小,摩擦係數自然也隨之降低。

有一些司機盲目的自信駕駛技術或者是車輛性能,使用一些不合格的冬季輪胎,或者乾脆就使用普通輪胎過冬,也就造成了這個季節交通事故高發。

在冬季的交通事故現場,總是能聽見這樣的抱怨,「真的剎不住呀!」

的確,沒有一個合格的冬季輪胎,想要精準的控制車輛速度,的確是「臣妾做不到呀。」

米其林呼籲:請腳下留情

米其林用實際行動呼籲所有司機,請腳下留情。

近日,米其林推出了全新配方和花紋設計的新一代冬季輪胎產品,新冰馳冰雪升級版X-ICE SNOW與X-ICE SNOW SUV,已經在中國市場正式發布。

米其林冬季輪胎表現出的卓越性能,得益於其膠料配方和花紋設計,具備了非常卓越的冰雪抓地力,已經更為持久出色的冰雪性能。

新輪胎隨著輪胎逐漸磨損將形成特殊緻密微孔,這些微孔不僅不會影響輪胎的使用壽命,還利於吸附冰面水膜,在雪地上形成強力颳雪效果,可以顯著提升輪胎的抓地能力。此外,第四代冰雪抓地技術還搭載了獨創的花紋塊組合以及溝槽設計,進一步優化了冰雪路面的牽引力與抓地效果,讓輪胎在冰雪路面的行駛穩健自如。即使花紋磨損至3-4毫米,花塊及溝槽的形態依然能夠與新胎保持高度一致。

正如米其林大中華區總裁、執行長偉書傑(Kamran Vossoughi)所說:作為米其林冬季胎研發的最新成果,它將有助於廣大北方用戶更好地應對冬季嚴苛的道路環境。」

寫在最後:更換輪胎直接付出經濟成本以及時間成本,對於絕大多數車主來說,都是可以輕鬆承受的,然而在事故中產生對於其他車輛或者行人賠償的

間接成本,確給很多家庭帶來了沉重負擔。

並且,車禍中給車輛受害人帶來的傷害,極有可能是嚴重的、不可逆的。

在此,鬼鬥車與米其林一起呼籲所有車主,不要盲目自信駕駛技術,正確使用冬季輪胎,認真駕駛,對其他交通參與者腳下留情。

相關焦點

  • 【視頻】安溪學生飆車、橫穿馬路、馬路嬉戲等引發交通事故,顱內...
    隨著安溪汽車保有量的迅速增加,當下的交通安全形勢十分嚴峻,尤其是學生群體,因為他們年紀較小,安全意識較薄弱,在馬路上嬉戲突然橫穿引發的交通事故較多,而中學生具備一定的行為能力,尤其是處在青春期比較叛逆,他們喜歡新鮮事物,追求刺激,加之對生命缺乏深刻的理解,開車上路行駛的話,容易飆車、炫車技就更容易引發道路交通事故了。
  • 車險反而是交通事故多發的罪魁禍首?聽聽老司機們是怎麼說的
    說到交通事故,這一直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但是無論你是行人還是司機,你都在參與著每天的交通,道路的安全情況都是與你密切相關的。據有關統計顯示,在全世界每年因為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數,大概達到了120多萬,但是僅僅在中國,每年因為交通事故而喪命的就超過了十萬人,在全世界排名第一。
  • 寒冬謹防電動車交通事故高發
    生活中,便捷靈活的電動車頗受人們青睞,但其速度快、遇突發情況不易控制,很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入冬以來,鄭州市區有兩起與電動車相關的肇事案件,值得人們警覺與重視。    去年12月6日下午,在長興路上,一名50歲的女子橫過馬路,被一輛疾駛的電動車撞到,造成顱內出血不治身亡。
  • 最危險的座位「馬路中間座」
    最危險的座位「馬路中間座」 2021-01-08 1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交通安全日丨知危險會避險 這些危險行為要注意
    >>開車玩手機、接打電話如今,手機成為了我們生活當中的必需品,開車玩手機、接打電話是一種非常危險的交通違法行為。司機在使用手機時,不僅分散了注意力,降低了對周邊潛在環境的預判,還會放鬆對方向盤的把控,如遇到緊急情況,應變能力幾乎為零。因開車使用手機而釀成的交通事故屢見不鮮。
  • 甘肅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發布「十大危險行為」「十大典型事故」和...
    中國甘肅網12月18日訊(本網記者 程健 文/圖)12月18日上午,甘肅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召開新聞通氣會,發布了「十大危險行為」「十大典型事故」和「十大高危風險企業」,警示提示全社會關注交通安全  據了解,公安部交管局要求年底前各省要逐一落實警示曝光工作措施,公開公布本地「十大危險行為」「十大典型事故」「十大高危風險企業」等權威信息,警示提示全社會關注交通安全、共同監督抵制交通違法。
  • 「看不見的危險」 廣州交通安全開學第一課開講啦!
    來源:經濟日報9月1日,由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廣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聯合主辦,由廣汽集團、太平洋壽險廣東分公司等單位協辦的「看不見的危險」交通安全開學第一課開講了。「原來車輛動態盲區,內輪差造成的視覺盲區讓司機在轉彎時無法掌握側面情況,很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廣州市第三中學高二年級的鄧同學忍不住感慨。「無論是靜態盲區還是動態盲區,都不能忽視。不少駕駛員忽視了車輛盲區的存在,一般就是上車就走,幾乎沒有四周環視這個習慣,往往發生危險的機率也會增加。」
  • 為什麼在日本很少發生交通事故?原因很簡單,網友:很難做到!
    為什麼在日本很少發生交通事故?原因很簡單,網友:很難做到!隨著國內汽車保有量越來越多,交通事故發生率也越來越高,雖然國內道路安全法規也越來越嚴重,但是交通事故依然頻繁發生。然而,據統計日本的交通致死率是全球最低的國家之一,2019年日本全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為3215人。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日本的交通死亡率這麼低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主要在於日本的交通法規對於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非常嚴格,例如闖紅燈,國內扣3分,罰款200元。
  • 信宜:男子凌晨醉臥馬路,極易造成碾壓事故,十分危險
    圖文無關昨日凌晨1點50分左右,信宜市區步行街幼兒園附近路段,一名身穿黑色T恤、黑色褲子的男子,疑因醉酒睡在馬路中間。而該路段的路燈光線不足,不時會有車輛經過,極易造成碾壓事故,十分危險。危急關頭,一位路過的市民發現這一險情,立即上前查看並設法將其弄醒,隨後提醒該男子勿睡在路中間,並向網友們尋求幫助,尋找該男子的朋友來將其送回家中。為這位熱心市民點讚!
  • 電動自行車致死傷率攀升 警惕新型「馬路殺手」_新聞中心_中國網
    隨之而來的是電動自行車引發的道路交通事故數量也在攀升。可以說,電動自行車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新型「馬路殺手」。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病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傷害防控與心理健康室副主任鄧曉介紹,2019年全國道路交通事故傷亡人員中,駕駛電動自行車導致的死亡人數達8639人,受傷人數達44677人,傷亡人數接近非機動車傷亡人數的70%。
  • 電動自行車致死傷率攀升 警惕新型「馬路殺手」
    1.電動自行車致死傷率攀升,普遍存在超速  當前,我國電動自行車生產量和保有量在近年來持續上升,已成為電動自行車大國。據工信部統計,2019年我國電動自行車產量達2707.7萬輛,社會保有量近3億,位居世界第一。隨之而來的是電動自行車引發的道路交通事故數量也在攀升。可以說,電動自行車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新型「馬路殺手」。
  • 邊三輪自行車非法改裝、加裝動力裝置,危險!危險!危險!
    邊三輪自行車的輔助功能不斷弱化 特別是加裝動力裝置後 交通隱患急劇增加 ...... 隨著城市能級的攀升,交通法規的完善,再加上邊三輪自行車的不顧交通法規、我行我素而造成的交通亂象,正嚴重地妨礙著城市交通的正常秩序,影響著城市景觀,甚至引發交通事故,危害著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
  • 孩子馬路上騎滑板車藏危險 家長千萬別大意
    「雖然可能不是因為她玩滑板車出的事故,但這樣在街上玩,還是挺危險的。」讓陳女士後怕的是,車禍發生的時候,公交車就停在小姑娘身後不到兩米的地方,「幸好公交車停著沒有出站,但你看看,網上有多少視頻都是孩子騎著滑板車摔倒後被卷到車輪底下的?」陳女士說,「我就是想讓家長們重視起來,不要覺得自己在孩子身邊,就能讓她騎著滑板車上路,這個太危險了。」
  • 危險!男子駕駛小米卡丁車 悠哉悠哉上了馬路
    男子開著卡丁車竟然悠哉悠哉地上了馬路9月16號下午記者收到了市民發來的一張照片,地點是天元區黃河北路,圖中的男子開著卡丁車在車流中行駛自如,一副悠哉悠哉地模樣,但是這一幕,在旁人看來卻是心驚膽戰。交警指出,這樣的行為十分的危險!
  • 臨汾:翻越護欄過馬路 貪圖省事太危險
    12月20日下午,記者步行路過鼓樓南大街臨汾學院校門口附近時看到,一名年輕男子翻越機動車道上的隔離護欄過馬路,十分危險。記者注意到該名男子在馬路中間隔離護欄的西側站著,當時車流量較大,不少車輛經過他身邊時都明顯減速並打方向避讓。
  • 【知危險 會避險】說交通系列之:如何有效規避「鬼探頭」
    【知危險 會避險】說交通系列之:如何有效規避「鬼探頭」 2020-12-17 1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某小區內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交警提示:請多關注兒童交通安全!
    這是一起發生在阿魯科爾沁旗天山鎮某小區的交通事故。2020年8月27日17時20分,計程車司機許某某駕駛蒙DSP***號小型轎車,由東向西駛進小區時,車輛右側與由北向南前行的徐某某(兒童)身體相撞,導致事故發生。
  • 馬路不是田徑場 花式跨欄很危險
    12月7日中午,在安寧區萬新路十字南段由南向北公交車站附近,一名男子看到馬路上車輛較少,小跑著跨過中心隔離欄到馬路對面如廁。無獨有偶,就在這名男子跨過隔離欄的幾分鐘後,一名女士左右瞅瞅,也迅速跨過隔離欄到對面如廁。
  • 知危險會避險 安全文明出行丨這些危險行為要注意
    哪些交通違法行為最常見?哪些交通違法行為最易被疏忽?哪些交通違法行為最危險、最易引發交通事故?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不少行人在過馬路時也做「低頭族」這成為交通安全新隱患已經有不少人因此而發生事故直接穿越車流、翻越護欄橫穿馬路特別是到了晚上能見度進一步降低橫穿馬路的危險成倍增加
  • 已經在交通事故中受傷了,非機動車駕駛人為什麼還要承擔事故全責或主責?警示!
    據統計,在總體交通事故上,涉及電動車的道路交通事故總量大,約佔事故總數的25%。從成因上看,涉及電動車的死亡事故中,主要的交通違法行為是闖紅燈、逆行、未按規定讓行和在機動車道內行駛。2020年3月17日,在蘇州常熟南三環和莫路路口發生了一起電動三輪車闖紅燈的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