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又遭非議,演員表大批角色除名,被老女排集體抵制?

2020-12-11 納蘭澤

《奪冠》在萬眾期待之下,於9月25日正式上映,如今上映已經五天,票房也突破了兩億。

對於其他電影來說,或許這是一個不錯的成績,但對於《奪冠》來說,五天兩億票房並不是一個理想的數據。

並且這部電影的口碑,從上映以來,也一直有下降的趨勢。

《奪冠》是以郎平為主,展示了中國女排三十年的沉浮。影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郎平第一次參加女排世界盃的時代。

那個時代,物質匱乏,科技落後,中國女排沒有好的訓練環境,但是在主教練袁偉民、陪打教練陳忠和,以及全體女排隊員的努力下,中國女排奪得了世界冠軍,給國家帶來了榮耀,更激發了許多國人的民族自信心。

第二部分,則是中國女排的低迷時期。電影情節主要集中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陳忠和帶領的中國女排與郎平帶領的美國女排隊相遇,最終中國因微弱的差距輸掉比賽,最終只得到了季軍。

第三部分,郎平在大家的期盼下,重新回到中國女排,擔任主教練。她不僅大刀闊斧改革了中國女排的訓練方法,更向她們傳輸了不一樣的女排精神,或者說是體育精神。

體育比賽並非是為了輸贏,也並非是生命的全部。作為女排隊員,應該熱愛排球,享受排球帶來的樂趣。正因為郎平新式的訓練方式和其傳達的女排精神,中國女排在此後的比賽連續拿了許多冠軍。

雖然熱愛排球的觀眾,都知道黃渤、吳剛、彭昱暢等人飾演的是誰,也知道那次奪冠的老女排。

可在影片中,他們的名字並沒有被提及,只是稱吳剛飾演的角色為「教練」,黃渤飾演的角色為「陪打教練」,後來升級為「教練」,彭昱暢也是「陪打教練」,老女排則以代號相稱,只有郎平有名字,

雖然這樣稱呼對觀影的影響並不大,可不少觀眾仍然覺得不舒服,畢竟有關老女排的篇幅佔了近一半。有些觀眾不熟悉女排,只能通過百科詞條《奪冠》中的演員表來對應誰飾演了誰。吳剛寫著飾演袁偉民,黃渤寫著飾演陳忠和……

可近日,《奪冠》老女排和教練的名字又遭受非議,因為在百科詞條中,《奪冠》的演員表大批角色被除名。吳剛飾演的角色已經改成了「教練」,黃渤、彭昱暢則改成了「陪打教練」,陳展等飾演的老女排,則全以「80年代女排隊員」來作代稱。

這一變化,令許多觀眾看不懂了,難道這部影片被老女排以及教練集體抵制了?不得不說,在口碑、票房皆遇冷的狀況下,這種除名行為,讓《奪冠》的處境更加不妙。

《奪冠》是由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該片於2020年9月2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對此,各位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

文丨小五 納蘭澤自媒體編輯部

相關焦點

  • 《奪冠》:影片中不提姓名就算了,百科詞條老女排為何被除名?
    作為女排隊員,應該熱愛排球,享受排球帶來的樂趣。正因為郎平新式的訓練方式和其傳達的女排精神,中國女排在此後的比賽連續拿了許多冠軍。雖然熱愛排球的觀眾,都知道黃渤、吳剛、彭昱暢等人飾演的是誰,也知道那次奪冠的老女排。
  • 女排名將拒絕郎平,遭國家隊永久除名,如今她的形象登上《奪冠》
    中國女排是一個和諧的大家庭,大家願意為了國家榮譽傾盡一切,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適應集體生活,當個人發展和團隊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他們可能會選擇前者。不過,後來的王怡面對郎平徵召,卻選擇了拒絕,堅持前往美國留學,她也因為自己的不辭而別遭到國家隊永久除名。
  • 中國女排隊長遭非議!一小秘密被發現遭指責,恐是羨慕嫉妒恨
    近日,中國女排現役隊長朱婷,低調返鄉被偶遇的事情得到了眾多球迷的關注,不過令人意外的是,就在這一次的偶遇當中,反而是令朱婷遭受到了諸多非議,對於朱婷如今所遭遇的如此待遇,筆者認為這或許是因為她太過完美了。
  • 女排大將曾不辭而別遠赴他國,直接被郎平除名,現在美國當教練
    中國女排,我國的驕傲之一。在國際賽事上,中國女排一直都未離開很多人的關注,並且每次比賽都能獲得很好的成績,為中國爭光。近日中國女排更是競爭力十足,這次東京奧運會就是奔著奪冠去的。中國女排有現在這樣的成就,離不開前人的鋪墊。在早前中國也出現了很多優秀排球運動員,而在眾多排球運動員中,有著一位選手備受爭議,她曾不辭而別遠赴他國,直接被郎平除名,此人便是王怡。
  • 女排天才慘遭國家隊除名,郎平:只要我還在,女排將永不用她
    中國女排,是中國的驕傲。從郎平到惠若琪再到朱婷,在中國女排史上,曾先後出現過非常多優秀的排球運動員。我們文章的主人公,是女排前國手張錦文。可能很多年輕球迷,對張錦文這個名字還感到陌生。她曾是江蘇女排主力副攻,天賦異稟,年紀輕輕就得到了郎平指導的青睞,將她帶進國家隊。在世界青年女子排球錦標賽中,張錦文率隊奪冠,並且獲得MVP。如此一位天才球員,才華橫溢,她的排球生涯,本應該更出彩。只可惜,張錦文就像一顆流星一樣,在中國排壇一划而過。郎平指導更是直言:只要有我在,國家隊將永不用她,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女排天才慘遭國家隊除名,郎平:只要我還在,女排將永不用她
    中國女排,是中國的驕傲。從郎平到惠若琪再到朱婷,在中國女排史上,曾先後出現過非常多優秀的排球運動員。我們文章的主人公,是女排前國手張錦文。可能很多年輕球迷,對張錦文這個名字還感到陌生。她曾是江蘇女排主力副攻,天賦異稟,年紀輕輕就得到了郎平指導的青睞,將她帶進國家隊。
  • 排球星空專訪女排電影《奪冠》老女排隊長飾演者毛雯
    )女排白金一代續創佳績,陳可辛導演拍攝電影《中奪冠》,讓老女排隊員們又聚到了一起。陳導演沒有忘記老女排,把她們全部搬上了銀幕。感謝電影《奪冠》的問世,讓我們又可以重溫女排精神誕生時那激情燃燒的歲月。通過銀幕我們又看到了老女排隊員那一個個青春鮮靚的面容。
  • 國手國腳集體觀看女排《奪冠》,郎平一句話很扎心,別光喊口號
    在集訓開始前,李鐵先帶領國足小夥伴觀看了正在熱映的《中國女排》也就是《奪冠》。一方面為了增強球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更重要的是為國足普及愛國教育,因為這不是一份簡單的職業,也是責任和義務,更是集體榮譽。學習,學習女排精神。
  • 集體學習女排精神,《奪冠》細節讓國腳落淚
    新京報訊(記者 周蕭)集體活動也是中國男足國家隊本期集訓的主要內容,球隊昨天集體觀看了電影《奪冠》。國足主帥李鐵在個人社交媒體上寫下觀影感受:「這是一部非常感人的電影,向中國女排學習!學習女排精神!」國足本期集訓開始前,集體觀看《奪冠》就被列在球隊的日程表上。
  • 湖人奪冠,老詹首先擁抱他!生涯後期受盡非議,季後賽化身救世主
    北京時間2020年10月12日,喊了一個賽季的湖人總冠軍終於夢想成真,雖然老詹並沒有說出球迷們臆想的「kobe,thin is for you」,但是湖蜜們都知道老詹本賽季為了科比,為了湖人傾其所有,正是因為他的決心與毅力,所以湖人才能整個賽季都保持著頑強拼搏的競爭意識。
  • 《奪冠》是不是《郎平傳》?女排故事該怎麼講
    不管外部發生什麼變化,女排的精神我覺得是不會消失的。」「現在女排拿了十個(世界)冠軍,這是一代代人的努力,以及低潮中全國排球界對中國女排的支持所帶來的,不是哪一個人的,而是一個集體。女排的魂就是集體主義,如果沒有集體沒有全國的支持,就沒有女排的今天。」
  • 女排天才被國家隊永久除名,遠赴美國,郎平傷心到當眾痛哭!
    去年的國慶檔有很多精彩的電影,其中一部電影令人們印象深刻,這部電影分為七個單元,講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七件大事,其中的一個單元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便是女排奪冠,提到中國女排,人們對這些女排姑娘們是由衷的敬佩,他們用努力和汗水向人們詮釋了何為女排精神,很多女排姑娘的名字都已被人們牢牢的記住
  • 個人、集體、國家,《奪冠》想說的故事不止關於排球
    對於經歷過老女排的上一代人,女排題材更多的是追憶與懷念,但對於未曾經歷女排崛起的青年一代來說,「女排精神」這樣一種體育精神傳承背後,有關個人與集體的關係、國家使命與個人命運選擇的討論,是陳可辛與《奪冠》在淚水之外,帶給我們的新的思考。
  • 國足集體觀看《奪冠》李鐵:向中國女排學習
    昨天下午,在經過了一個上午的技戰術訓練之後,正在上海集訓的國足集體觀看了最近正在熱映的中國女排題材電影《奪冠》。這是國足集中前就已經確定的一個集訓項目,也是除了訓練之外,本期集訓所安排的最重要的一項集體活動。
  • 《奪冠》:票房破億,女排精神永遠都在
    《奪冠》講述了中國女排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到2016年的奪冠故事,電影裡著重展現了三場比賽,1981年女排世界盃、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及2016年里約奧運會。據說一開始陳可辛找的1米8以上的演員,但拍出來感覺不對,後來在全國上萬名排球運動員中海選,選出來12名老女排隊員,年輕的郎平由她的女兒白浪飾演。新女排隊員們大部分由她們自己出演,還原了當時裡約奧運會的比賽場景。
  • 《奪冠》的「女排精神」,為何那麼燃?
    其中,導演陳可辛選擇將三場著名的中外大戰作為全片的高潮點呈現,即1981年女排世界盃中日之戰、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中美對決及2016年里約奧運會的中巴大戰。 此時,觀眾的視線已不再鎖定銀幕中的某個角色,而是聚焦在賽場上,這支正在為榮譽而戰、叫做「中國女排」的隊伍。
  • 排球星空專訪女排電影《奪冠》老女排隊長飾演者毛雯:以「國字號」的身份拿一次世界冠軍,也是圓夢.
    自1981年中國女排第一次獲得世界冠軍,至今已過去了39年,當初為祖國獲得巨大榮譽的排姑娘們早已經青春不在,對於今天的年輕球迷們來說,五連冠已經是很遙遠的時候了,而對於中國女排的老球迷來說,那一段歲月也已經成了模糊的記憶~~毛雯參演《奪冠》時與其他演員合影(右一為毛雯)女排白金一代續創佳績,陳可辛導演拍攝電影《中奪冠》,讓老女排隊員們又聚到了一起。
  • 女排姑娘稱演戲太難,演員心疼他們訓練苦,奪冠角色互換初體驗
    10月2日下午,電影《奪冠》在某社交平臺上發布"角色互換"特輯,視頻中導演陳可辛談到了第一次用全"素人"陣容的初體驗,表示女排成員沒法用演員來代替。,電影中的中國女排成員均為真正的中國女排姑娘們去扮演,朱婷、白浪、丁霞紛紛表示:以球員的身份去接這場戲,最害怕的是演得不好。
  • 《奪冠》書寫的「女排精神」,緣何這麼燃?
    此時,觀眾的視線已不再鎖定銀幕中的某個角色,而是聚焦在賽場上,這支正在為榮譽而戰、叫做「中國女排」的隊伍。得分後的振臂高呼,失意時的從容不迫,她們的一舉一動都牢牢牽動著「場外」的我們,一場跨越時空與身份的情感共振由此而生。
  • 向女排學習!中國男足集體觀看《奪冠》
    6日,中國足球隊關偉表示:為了學習女排精神,中國男足集體看了電影《奪冠》。 上午在厚湃爾體育公園進行了90分鐘的高強度技戰術訓練後,下午全體工作人員觀看了電影《奪冠》。 憑藉在中超第一階段的出色表現,21歲的郭田雨首次入選國家隊。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能在職業生涯中第一次入選國家隊是我的榮幸。國家隊氛圍很好,訓練水平很高。我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去年,我在武漢俱樂部聯繫了李鐵一年。我更了解他的技戰術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