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nm延遲6個月,英特爾的晶片也要外包了

2020-12-17 雷鋒網

今天,英特爾披露2020年第二季度業績,總收入為197億美元,創下歷史記錄。其中以PC為中心的業務收入97億美元,同比增長7%;以數據為中心的也為收入為102億美元,同比增長34%。

相比營收創紀錄的消息,英特爾正在開發中的7nm工藝已延遲6個月受到了更加廣泛的關注。這一宣布意味著,英特爾第一款基於7nm工藝的消費類產品需要到2022年下半年才能面世,在未來幾年裡,10nm將是英特爾的最佳工藝水平。

這一計劃的延遲刺激了英特爾內部的自我反省,促使該公司改變其製造計劃,可能與第三方晶圓廠展開合作。將來,公司將採取英特爾稱之為「務實」的方法,調研內部和第三方晶圓廠,啟用對公司和相關產品有意義的晶圓廠。

儘管英特爾尚未宣布任何將生產外包的具體計劃,但他們正在考慮2022年及以後的產品路線圖,這對該行業和一家5年前還是全球晶片製造業領導者的公司而言,很難說不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7nm延期代價慘痛

在深入了解英特爾未來的計劃之前,先了解一下其過去和現在,以及英特爾是如何決定轉向外部晶圓廠的。 

10nm製程多次延期之後,英特爾重回正軌的計劃是盯緊其7nm製程發展,準時交付7nm,以彌補10nm延期所造成的時間損失。此外,制定可靠的流程,迅速提高產能,讓英特爾在維持摩爾定律的競爭中遙遙領先。但該計劃也有一個副作用,轉向7nm的周期比10nm時間更長,很難幫助英特爾擺脫麻煩。

不幸的是,英特爾開發7nm工藝製程計劃延期。正如今天的電話會議披露的那樣,7nm製程量產大約比原計劃晚了整整一年,也就是說,英特爾至少還需要花費一年的時間才能達到他們在2020年第二季度所期望達到的產率。現在,預計首批7nm CPU不會在2022年下半年或2023年初之前推出,最早也要等到2023年上半年。

目前,唯一大致按計劃進行的7nm產品是Ponte Vecchio,這是英特爾的Xe-HPC GPU,將用於Aurora超級計算機,預計在2021年末或2022年初交付。甚至到那時,英特爾仍可能評估是否將某些Ponte Vecchio的製造轉移到第三方晶圓廠。

對此,英特爾表示他們已經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Bob Swan將良率下降的原因描述為一種「缺陷模式」,並稱已經找到問題根源,正在著手解決。英特爾認為,其7nm工藝製程不存在任何基礎障礙,公司仍將按照計劃全力以赴實現7nm量產,在2023年實現批量出貨。

儘管如此,6個月的延遲,英特爾可能為其付出沉重的代價。此前,英特爾在量產10nm製程時反覆出現問題,英特爾只能繼續推出14nm的臺式機和伺服器處理器,英特爾的產品線也陸續受到影響。

同時,儘管節點尺寸上並不完全有可比性,但其競爭對手臺積電將於今年開始出貨5nm產品,在功率效率和晶片尺寸等方面更具優勢,臺積電或將更進一步領先英特爾。

「實務」意味著願意同第三方晶圓廠開展合作

由於7nm延遲,英特爾將採用Swan所謂的「務實」方法來選擇要使用的代工廠。英特爾將不再將自己限制在自己的工廠,而將第三方工廠的能力(和成本)納入考慮範圍。事實上,英特爾仍然希望生產市場領先的晶片,並且他們現在願意使用第三方晶圓廠來實現這一目標。

儘管英特爾沒有給出任何具體的製造計劃,但其給出的信息卻很明確:他們將根據產品路線圖來完成交付新產品所需的工作。這意味著英特爾將第三方工廠作為應急計劃,幾乎保留所有選擇,包括如果第三方工廠確實是最佳選擇,也會考慮完全在第三方工廠生產產品。最終,英特爾需要面臨的問題是,在多大程度上依靠自己的7nm晶圓廠,又在多大程度上依賴第三方。

與此同時,支撐這一新策略的靈活性理念的是英特爾公在EMIB和Foveros等先進封裝技術方面的發展。這些多晶片封裝技術已經在Kaby Lake-G和英特爾新的Core-Lakefield處理器等產品中得到應用,允許在一個封裝中使用多個不同的晶片。在Lakefield處理器中,是通過在22nm I / O裸片上分層放置10nm計算裸片來實現的,這使英特爾可以在相對昂貴的10nm工藝中製造晶片的關鍵部件,而非關鍵部件則建立在功率效率極高的22nm版本上。

Lakefield是第一個使用該技術的英特爾產品。由於小晶片(Chiplet)比大的單片晶片的缺陷影響小得多,通過將晶片「粘合」在一起,英特爾不僅可以更好地管理良品率問題,還可以繼續混合和匹配不同的工藝節點,包括不同的英特爾工藝節點和第三方工藝節點。

我們已經在Kaby Lake-G上看到了一個很小的嘗試,它使用了一個臺積電製造的GPU和一個英特爾製造的CPU。儘管其非常粗糙且集成度很低,但是,未來英特爾的靈活性計劃意味著將有集成度更高和更精細的規模出現。基於Lakefield,英特爾可以實現其靈活性計劃,晶片來自哪個晶圓廠應該不會對封裝產生太大影響,問題在於英特爾在其中做了多少工作。

很明確的一點是,無論怎樣,英特爾在未來的產品中都必須走小晶片路線,因為小晶片是實現英特爾晶圓廠靈活性的關鍵。但這些晶片中哪些將由英特爾生產,哪些將由第三方晶圓廠製造?這是英特爾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需要解決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沒有英特爾最近的另一項將產品設計與工藝節點分離的舉措,這一切都是不可能實現。多年來,該公司傳統的垂直集成設計理念已交付了許多出色的產品,但是自從10nm被推遲,英特爾一直在承擔這一決定的後果,並使用了他們最新的Sunny Cove CPU架構。英特爾最近才獲得將一個體系結構移植到多個工藝節點的能力,很明顯,他們將嚴重依賴第三方晶片製造商的此種能力。

首款7nm產品Ponte Vecchio

儘管英特爾今天發布的大部分產品都是針對2023年發布的,但該公司也公開評論了其首款7nm產品Ponte Vecchio。Xe-HPC GPU是英特爾 Xe GPU的旗艦產品,Ponte Vecchio晶片是即將面世的Aurora超級計算機的基本組成部分。但對於英特爾而言,目前更重要的是交貨時間,Aurora計劃於2021年交付,比英特爾即將交付的首批量產消費型7nm部件的時間早一年。Ponte Vecchio對英特爾而言極其重要,而他們剩下的時間很有限。

目前,英特爾已經確認該公司還在重新評估Ponte Vecchio各部分所使用的代工廠,英特爾曾表示該晶片將始終使用第一方和第三方工廠的混合方式,不過讓人好奇的是英特爾是否在評估中加入了HBM內存(英特爾不生產),這是不是有點急功近利。但從某種角度而言,即使排除內存,I/O晶片、連接晶片和GPU本身仍然是獨立的晶片,理論上任何一個晶片都可以轉移到第三方晶圓廠。

可以肯定的是,就像今天的其他公布一樣,英特爾也在分享其具體的製造計劃,很可能英特爾還沒有最終決定在哪裡生產不同晶片。但與此同時,英特爾也明確表示,他們正在考慮所有選項。

英特爾必將轉型

儘管在英特爾的計劃中還有很多未知因素和待確定的事情,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發生什麼事情,英特爾都將轉型。至少他們將從一家依靠多模塊晶片的公司轉變為一家採用多晶片封裝的公司,並且根據7nm的發展情況,他們也可能正在轉變為一家將大部分晶片生產投入第三方代工廠生產的公司。對於一家五年前晶片製程仍領先的公司而言,這都是不小的改變。

這一改變,對英特爾來說無疑是一顆難以下咽的藥丸。但英特爾的7納米延遲對一家已經準備好迎接10納米延遲帶來的艱難時刻的公司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風險,英特爾需要制定應急計劃,做出必要的改變,避免在7nm製程中再次下滑。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尚不清楚,但英特爾的工藝節點技術團隊正面臨著7nm成敗的局面,因此不得不做出決定。英特爾在其7nm工藝上投入了大量資金,無論站在利潤的角度,還是站在產品的角度,他們肯定更願意使用這種技術。這意味著,如果英特爾能夠保持7nm的正常推進,那麼現在只是應急計劃就可以保持原樣。

但不管發生什麼,英特爾都不能將賭注壓在自己身上了,晶片光刻技術越來越難,英特爾必須做好準備,這將是一場艱難的戰役。

本文編譯自

https://www.anandtech.com/show/15926/intel-7nm-delayed-by-6-months-company-to-take-pragmatic-approach-in-using-3rd-party-fabs

雷鋒網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雷鋒網

相關文章:

英偉達市值首次超越英特爾,Fabless和AI的一次勝利

英特爾全面的軟硬體實力,將在新基建浪潮中全面爆發

放棄英特爾,蘋果將啟用自研 ARM 晶片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英特爾7nm晶片受挫,臺積電或成超級贏家
    2016年,英特爾先是出人意料的退出時下大火的智慧型手機晶片市場,之後又大規模裁員1萬多人,由此拉開了其落寞的序幕。2019年,其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公司淨利潤同比下滑近17%,這進一步加劇了其衰落趨勢。在此背景下,今年以來其再度出現了毛利率縮水,三季度業績不達預期和股價大跌等情況。其中,蘋果大客戶訂單的丟失以及新一代7nm晶片製程的受阻,則直接給了英特爾致命一擊。
  • 英特爾CEO:2021年初決定是否選擇第三方代工晶片,自家7nm進度良好
    據科技網站PCMag消息,英特爾CEO Bob Swan在10月22日舉行的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再度談及延遲上市的7nm晶片。Bob Swan指出,公司將在2021年初決定,Intel的7nm晶片到底是採用自己的技術生產,還是交由第三方代工生產(如臺積電)。
  • 英特爾7nm折戟,首席工程師突然離職
    在過去幾十年來,英特爾一直是最大的晶片製造商,而今霸主地位似乎有所動搖。 臺積電的反超和近期英特爾屢屢受挫也不無關係。其7nm製程工藝的上市將推遲6至12個月,最晚要等到2023年,股價應聲而落,印度裔首席工程師也在日前宣布離職。英特爾受挫不斷:印度裔首席工程師突然離職,關鍵技術部門一分為五!
  • 7.24虎哥晚報:李國慶再度喊話;英特爾7nm晶片推遲上市
    神州租車發公告:預計1-6月產生淨虧損 神州租車今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預期產生淨虧損。 滴滴:新特快和特惠極端天氣不動態加價 滴滴今日起在杭州、廈門、蘇州、無錫等13個城市試運營全新品類特惠快車和滴滴特快。 用戶在出行平峰期打開滴滴出行App,輸入目的地後,可以選擇特惠快車,以「一口價」的形式享受動態降價和限時折扣。
  • 全球晶片大變局!臺積電暴漲5000億,美國英特爾霸主地位不保?
    18萬片6納米晶片產能。AMD方面,為了在英特爾7nm晶片進展延遲的情況下更快佔領處理器市場,將加大對臺積電7/7+納米製程下單量,預計明年全年7/7+納米晶片的訂單增加到20萬片,與今年相比約增加一倍,有望明年成為臺積電7納米晶片的最大客戶。得益於英特爾和AMD的訂單,2021年上半年臺積電製造產能將維持滿載,對此,二級市場也做出了積極回應,在亞洲市場早盤期間,臺積電在臺北一度漲9.5%。
  • 儘管面臨7nm的挑戰英特爾仍將繼續投資5nm
    儘管在開發7納米製造工藝方面遇到了挫折,但英特爾並沒有放棄5納米和3納米節點的內部晶片生產。英特爾執行長鮑勃·斯旺(Bob Swan)今天在一次投資者活動上發表講話,英特爾在考慮是否將其7納米製造業務外包給第三方代工廠。該公司定於一月份就此事做出決定。
  • 英特爾CEO:明年初決定是否委託第三方生產公司晶片
    據國外媒體報導,英特爾CEO(執行長)Bob Swan表示,在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將在明年初決定是否委託第三方生產公司晶片。  今年7月,Swan曾表示,如果遇到緊急情況,會準備好外包部分晶片製造,使用別家企業的晶圓代工廠。  Swan稱,自7月份以來,英特爾7nm製程進展順利,之前提到的缺陷問題已解決。
  • 華人終結英特爾霸權,是的,毫無疑問!
    7月24日,全球最大的個人電腦和伺服器微處理器製造商英特爾發布其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透露,由於7nm製程良率不理想,英特爾的7nmCPU產品較先前預期推遲了大約6個月。 而最新的消息顯示,對手臺積電已經要上馬3nm、4nm製程的晶片,或將在2022年量產。
  • 英特爾CEO談生產晶片 明年可能委託第三方公司
    中關村在線消息:北京時間10月23日,近日,英特爾公司執行長Bob Swan今天他們在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提到,英特爾公司很有可能在明年年初決定是否委託第三方生產公司晶片他認為英特爾如果遇到緊急情況,應該會準備好外包部分晶片製造,使用別家企業的晶圓代工廠。顯然從現在的狀況來看,他們暫時還不需要啟動這樣的計劃。
  • 不光華為,英特爾也有「備胎計劃」,這次能挽救這個晶片帝國嗎?
    《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封面圖,圖源:英特爾中國這對於近年來常被調侃「擠牙膏」的英特爾來說,似乎很應景。日前,英特爾在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中宣布,原定於2021年底上市的7nm製程工藝的晶片,推遲6個月。
  • 晶片霸主英特爾的失敗給了我們一個啟示:IDM商業模式不可取
    7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英特爾在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中指出,相對於之前計劃的發布日期,英特爾要將其7nm晶片上市時間推遲6個月。此外,英特爾7nm工藝的產量現在已經落後公司內部目標整整12個月,這意味著他們還沒有進入7nm工藝的商業化軌道。
  • 分析師爆料英特爾戰略及新品:7nm進展明年1月公布
    Patrick Moorhead不僅重新評價英特爾的戰略,還透露了從分析師日中得知的關於英特爾晶圓廠、客戶計算產品、數據中心產品以及在AI訓練領域的地位等方面的最新消息。據他透露,英特爾7nm將在明年1月公布進展,英特爾的客戶計算路線圖和數據中心新品都很令人興奮。
  • 英特爾的命運:誰會幹掉我?|步日欣|英偉達|半導體|臺積電|英特爾|...
    截至2020年12月中旬,以科技股為主的美國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飆升了41.08%,漲幅居三大股指之首。但有一家老牌科技巨頭的處境有些尷尬——英特爾。近一年來,英特爾的股價下跌了12%,在美股科技股普漲的一年裡,業績不及預期、相關製程推進延期等等,讓華爾街對其信任不再。時代要拋棄你,可能不會說一句再見。大公司看起來高枕無憂,卻無時無刻不在擔憂:誰會幹掉我?
  • 英特爾的命運:誰會幹掉我?
    截至2020年12月中旬,以科技股為主的美國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飆升了41.08%,漲幅居三大股指之首。 但有一家老牌科技巨頭的處境有些尷尬——英特爾。近一年來,英特爾的股價下跌了12%,在美股科技股普漲的一年裡,業績不及預期、相關製程推進延期等等,讓華爾街對其信任不再。 時代要拋棄你,可能不會說一句再見。
  • 智東西晚報:英特爾7nm工藝延期6個月 蔚來EC6售價公布 36.8萬起
    「智東西」晚報第1525期2020.7.24 周五#今日要聞#1、英特爾7nm工藝延期6個月7月24日消息,英特爾今天在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中宣布
  • 沒有EUV光刻機也能生產7nm晶片,中芯梁孟松給出了明確答案
    即便是英特爾這樣的半導體巨頭,其也無法量產7nm晶片,這是因為英特爾選錯了路線,導致7nm晶片的量產時間多次延期。以至於,英特爾不得不將6nm、3nm等先進位程的晶片交給臺積電代工生產。據悉,7nm晶片之所以難以生產製造,一方面是技術原因,一方面是設備原因,如果採用DUV光刻機生產7nm的晶片,難度確實高,目前只有臺積電實現了。隨後,臺積電又推出了第二代7nm製程的晶片,採用的就是7nm EUV工藝。
  • 全球晶片巨頭英特爾出大事:剛剛暴跌1500億
    財報顯示,英特爾本季度營收為183.3億美元,同比下降4%,稍高於7月的市場預期;淨利潤為42.8億美元,同比下降28.6%;核心業務數據中心營收為84.22億美元,同比下降10%。在當天的財報會上,英特爾財務長George Davis表示,個人電腦需求由臺式機和高端商用PC轉向入門款消費級和教育產品。儘管銷量增長,但平均售價下滑,影響了盈利。
  • 股價逆襲英特爾,AMD要「翻身」了嗎?
    (Intel ) 由於宣布7nm晶片生產將延遲,股價遭遇重挫,暴跌16.24%,收盤報於50.59美元,而超微 (AMD) 卻大漲16.5%,收在69.4美元,這也是AMD 15年來股價首次超過英特爾,同時也創造了蘇姿豐執掌AMD以來的股市新高。
  • 英特爾7納米晶片發布時間推遲到2022年
    然而,就在剛剛,英特爾宣布由於 7 納米製程遇到問題,7 納米晶片發布時間推遲,最早將於 2022 年問世,也可能推遲到 2023 年。英特爾 2020 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原定於 2021 年底推出的 7nm CPU 晶片將推遲 6 個月。其主要原因在於當前 7nm 製程存在問題,實際生產進度比內部目標落後了一年。
  • 英特爾折戟 半導體Tick-Tock在美國還能繼續?
    在10納米製程上一延再延,連續3年遲到後,英特爾7納米再次遭遇滑鐵盧,第一批7納米處理器上市進程被宣告延後6個月,首批7納米客戶端處理器由原計劃的2021年第四季度延遲到2022年底或2023年初出貨。曾經走在半導體工藝最前面的巨人,撞上了牆,儘管此時摩爾定律還未到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