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給我的感覺是
「他人即地獄」
陳朵篇為什麼封神我覺得是因為很好的詮釋了這句話。
眾人眼中的陳朵應該和一個花季少女一樣,擁有姣好的容顏,擁有青春的活力,擁有一切女孩子該擁有的憧憬。
但她沒有。
她擁有的只有童年的馴化。
她不知外面世界的遼闊,也不懂一切自主的行為,她只知道服從。
這是藥仙會最殘忍的一點,他們磨滅人性。
我看到有答主說陳朵有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這真是大錯特錯。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所有人都是在自己已經了解了人性,知道了外面的世界的美好,但在人犯的虐待下依舊愛上了他,在我看來,這是一個抖m人格的極致。
但是陳朵不是。
陳朵什麼都不知道。她從出生到老廖救出她以來,從未見過外面的世界,不知道人的本性,不懂得人類的感情,不明白同齡人的行為。
她是一張白紙啊。
直到老孟,老廖帶她出來,才教會了人該有的樣子。
藥仙會磨滅了她的思考,禁錮了她的選擇。這些孩子如果思考、疑問,那麼割下耳朵,這些孩子如果本能的想進食,用針穿透手,封住行動。
陳朵通過了馴化,她不悲不喜不聞不問不思考,成了選拔出來的一批孩子之一,然後開始種蠱。
而後又經過一系列的事,成為最後的蠱童。
她從未思考過自己是什麼,從何而來,回到哪去。
這就是蠱童的命運,藥仙會的工具。
但是陳朵不這麼認為。
她覺得那是她的生活。
可是所有人在碧蓮分析引導之前,都是怎麼認為的?
「陳朵渴望自由」
但是對於陳朵來說,自由並不重要,如果真的渴望自由,那她也不會再碧遊村失了方向,她渴望的是認可,認可她的選擇。
比起在藥仙會的時候,被帶出的陳朵其實沒有很大的悲喜起伏。(對比馬村長看看,那個嫉惡如仇的表情)米二很好的把握了這一點,這足以證明,外物對於陳朵,基本上沒有影響。除了那些孩子,還有近乎變態的選擇欲。
我一直認為其實陳朵死在那個藥仙會圍剿的下午,也許對於她來說是一個美滿的結局。但這個想法在老孟帶她出藥仙會開始,就是奢望了。
他們給了陳朵理解不了的世界,打亂了一切的平衡,卻還在強制要求陳朵的加入。
這本身就是另一種殘忍啊。老孟和老廖,就是另一個世界的藥仙會啊!
不要說為她好這樣的話,你想想,當你根深蒂固的思想已經形成的時候,當你已經習慣某個事物的時候,有一天一幫人打破了這一切,並且叫囂著這些都是錯誤的,每天攪擾你讓你「改邪歸正」,你是乖乖服從還是牴觸反抗?
反正我是不會順從,反而會反感,覺得這人有病。
陳朵恨老孟也是一樣。
老孟對她不好嗎?不關愛她嗎?不是。但這樣的好與愛,是我們眼中的好與愛,在陳朵眼中,這是折磨。
而給別人選擇,換一種說法就是,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人。
老孟和老廖,從始至終,都在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陳朵,忽略了這本身對於一個成長在藥仙會的蠱童來說,這究竟是不是好事。
所以陳朵被馬仙洪的那句「你愛去哪去哪」動搖了留在公司信念。
她在殺死老廖的時候,和老廖說的是希望他可以認同自己的選擇。
因為她生來就沒有選擇。
可所有人都不曾站在她的角度來思考她,也不曾理解她。也許老廖死前有頓悟,但為時已晚。
在陳朵將死之時,她回到了她真正該生活的地方,唯一的不同就是,藥仙會的領頭人,變成了老廖,我想這也算是認可了老廖,也是將她生活的兩個世界融合在了一起,因為出生在藥仙會,生長在藥仙會,所以藥仙會佔了主導,而後半生,唯一在乎的,就是老廖了。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在肖哥看來,陳朵沒有老孟口中所謂的不該有的命運,他理解了陳朵,這就是她應得的一生,所以詠頌的經文是地藏經,意在懺悔罪孽,消除業障。
好了,以上就是這期的所有內容了,喜歡的話記得點讚、關注和分享,有什麼看法也歡迎在下面留言討論哦!
(註:內容真實性已考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