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月4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徐興東)1月4日,新年開工第一天,深圳又開掛了!
4日上午,深圳機荷高速改擴建工程開工。這是國內首次採用高速公路立體複合改擴建模式,實施「8+8」的雙層立體改擴建後,按照三級服務水平計算,機荷高速通行能力將從11.8萬PCU增長到31.5萬PCU,增長167%。
瀋陽至海口高速公路荷坳至深圳機場段改擴建工程(簡稱:機荷高速改擴建工程)西起廣深高速鶴洲立交,對接在建深中通道,向東通過深汕西高速連接惠州及深汕合作區,途經龍崗區、龍華區、寶安區,全長41公裡,設計時速100km/h。本項目為國內首次採用高速公路立體複合改擴建模式,其中地面層由原路6車道擴建為8車道,共設立交14處,銜接快速路及城市幹道;立體層以橋梁或隧道的形式新建8車道,共設立交5處,銜接高速公路;並設3組(6對)上下轉換匝道,實現交通集散及調節功能。擴建後將由地面層+立體層共同構成8+8(車道)規模的高速大通道。項目總投資462億元,計劃於2021年開工建設,並力爭與深中通道同步建成通車。
項目的建設對完善國家高速公路網,優化深圳市路網結構、緩解市內交通壓力和過境車輛的迅速疏通;對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速深莞惠都市圈發展、促進珠三角一體化進程;對推進深圳「東拓西聯」發展戰略,改善產業基地間的可達性、發揮其聯動效應都起到重大作用。
機荷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先行段廣深港高鐵跨線橋工程位於寶安區石巖街道,具體位置處於羊臺山以北,水朗互通立交以西(現狀機荷高速與龍大高速樞紐立交)。採用轉體T構連續梁方式上跨現狀廣深港高鐵水田中橋,轉體總重量為1.35萬噸。其中左線橋長192m,單向4車道布置形式;右線橋長186m,單向5車道布置形式。工程造價約2億元。
機荷高速現狀交通構成中,長距離及過境交通出行佔比42.8%,中短距離交通出行佔比57.2%,兼顧國家戰略大通道與城市內部交通轉換功能。
機荷高速公路實施「8+8」的立體改擴建後,按照三級服務水平計算,通行能力將從11.8萬PCU增長到31.5萬PCU,增長167%。
項目亮點介紹
(一)開創高速公路立體複合改擴建模式
立體複合斷面布置,高度節約土地資源。為在高度城市化地區完成寶貴通道資源的擴容,在國內首次提出高速公路立體複合改擴建。立體層採以服務中、長距離交通為主,地面層(既有高速擴建)以服務中、短距離交通為主。採用該模式建設,可節約用地達75%。
(二)裝配化應用創全國之最
全面踐行工業化建造理念。在橋梁上下部結構大規模應用節段拼裝技術,橋梁節段拼裝規模達32000榀,裝配化率達80%,均創全國之最;聯合國內頂尖力量研發應用新型運輸、架設一體化架橋裝備,實現工效、安全、質量的全面提升。
(三)全球最大盾構隧道
擬採用盾構隧道下穿龍崗新城,穿越現狀水源保護區、建築、運營地鐵、高速公路、地面建築物等,敏感因素和風險源多,地層變化複雜。從確保施工安全角度提出單洞雙層盾構隧道方案,在我國高速公路建設中首次應用。盾構機開挖直徑達18.04米,為世界第一,超大直徑(18m級)盾構機設備製造為世界之最。
(四)以國際化視野打造建築景觀
聯合法國MARC MIMRAM INGENIERIE S.A(馬克公司)共同打造全線總體建築藝術景觀設計,提倡機荷高速適時、有度、高質量地介入「已存在」的城市文脈及周邊環境,使得新機荷能夠更好地融入城市和自然景觀,成為與城市對話、活力十足的基礎設施。
(五)全面構建機荷智慧高速
通過數字孿生、在線仿真、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全面構建機荷智慧高速,建成以交通仿真可視為基底,異常交通狀態識別為觸發,短時交通預測為核心,綜合管控能力為手段的機荷高速「智慧化主動交通管控平臺」,全面提升道路通行效率、應急能力及用戶體驗;通過「質量及安全管控中心」,實現施工管理信息化,切實提高施工協同工作水平、質量安全水平、生產效率以及溝通效率,助力工業化建造。
(六)以城市和諧理念建設綠色公路
立體擴容方式較傳統方式大幅減少新增佔地,採用靈活的斷面設計、裝配化樁板路基、橋梁快速拼接技術,大大降低了對既有機荷的影響;對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對徑流收集處理與監測預警,運用光環境優化技術及穿越建成區噪聲綜合防治技術等,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對周邊城市環境的幹擾,將環境、和諧理念融於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