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數線的種類
考研分數線按不同的分類標準主要有:
1.國家線(適用於非34所自劃線院校)和自劃線(適用於34所自劃線院校的)
國家線每年3月15日左右公布,自劃線院校一般在3月4-8日左右公布。
國家線會再按A區和B區分開劃線,但是自劃線是統一的,而且構成有差異,這個具體看下分數線表就很容易理解。
自主劃線高校根據報考自己學校考生的情況和計劃招生的人數來確定初試的分數線,將劃定的分數線上報教育部備案,而不用參考國家統一划定的分數線。從學校的層次上大家可以看出,34所自主劃線院校的學科門類分數線一般是要高於國家線的。
2.A區線和B區線(按地理位置區分)
在我國的研究生招生考試中,招生區域劃分為A類和B類考生,A類考生屬於報考地處一區的招生單位的考生,B類考生屬於報考地處二區的招生單位的考生。
一區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重慶、四川、陝西等21省(市);
二區包括內蒙古、廣西、海南、貴州、雲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0省(區)。
報考二區的考生是B類考生,二區實際上是在國內欠發達的一些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為了吸引考生報考,從而降低自己分數線。所以,報考這些地方的B類考生分數線相較於一區A類考生分數線,總分都要低十分左右,英語單科都要低三分左右。
這裡大家要注意,A類考生和B類考生的評定標準不是你現在在哪個學校或者你戶口是哪個省份,而是,你所報考的目標院校所屬區。
比如一個西北師範大學的同學(該學校在蘭州)報考首都師範大學(該學校在北京)雖然人在二區,學校也在二區,但是目標院校在一區 ,那麼該考生也是A類考生。
3.各學科門類線(學碩17大類、專碩16大類)
就是按專業大類來劃分的,具體各個專業大類的分數線。學科門類分數線劃定範圍相對較大,它是學科門類內所有專業都必須要遵循的底線。也正因為如此,它的劃定是比較寬泛的。而院校專業複試線是具體某一招生單位的具體專業的分數線,這個是比較具體的。
一定要看報考院校將此專業劃歸為哪一學科門類,因為同一專業,在不同的院校可能會被劃分為不同的學科門類。
4.校線和院線
34所自劃線院校本來就是自己制定各自的學校分數線,這個不用多說。而非34所雖然大多數是直接參考國家線定複試線,不過現在也越來越多的學校也開始制定自己學校的分數線(因為國家線本來就是一個指導線,各院校招生是有自主權的)。
即便不單獨劃線的學校,其實也還有一個不成文的院系線,不管是國家線還是34所的自劃線,都只是一個基本校線,這個線是調劑的資格線,每個學院都還會根據各自的招生計劃制定院校線甚至分專業的複試線(雖然不一定明文公布,但院系網站自己公布的複試名單裡結合初試成績是可以看出來的),過了學院的線才能進複試!
5.專業線等
具體到每個學院的不同專業,可能分數要求又不一樣,因為不同專業的報錄人數、試卷難度等都不一樣,尤其對不用同一張卷子的院系,那麼還會對不同專業設線,這個不一定明文公布,但是進複試人數是按招生計劃和差額複試比綜合計算得出,那麼進複試最後一名的總分成績,可看成該專業的專業線。
二、分數線是怎麼劃定的?
1.國家線的劃定
考研國家線,是國家確定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包括總分線和單科線,只有兩條分數線都過了,才有可能進入複試或者調劑(如果沒過A區國家線但過了B區分數線就可以往B區調劑)。
關於國家線單科線,首先要說明的是,統考公共課的分數線不是劃到具體學科上(英語、政治、數學這些),而是所有學科共用一條「單科線」,具體分為滿分=100分(比如政治、英語)和滿分>100分(比如數學150分或者其他學科統考比如教育、醫學的300分)。
這個分數線的劃分是根據這些單科裡最低的一門來確定的,比如說一般都是英語最難、分數最低,那麼就以英語計算出的分數線為單科線,大於100分的科目按照比例擴大。
舉例說明:2019年工學學碩英語單科線39分,那麼大科大於100分的數學和專業課(滿分150分是100分的1.5倍)國家線是39*1.5=58.5分,四捨五入59分,這個比例關係大家只要看一下往年分數線就能明白。
2.院校專業線的劃定
學校(院)線是各招生單位在國家線的基礎上,根據本單位當年招生人數、報考人數、過國家線人數及複試人數比例等確定的考研複試線。國家線是最低複試線,各招生單位的複試線肯定比國家線高或者持平。由於各招生單位每年的招生情況有變化,所以每年的複試線都有變化。學校(院)複試線是考生選擇招生單位及專業的一個重要參考。一般你擇校擇專業,分析分數線的話,至少要精確到這一層。
三、2020考研國家線公布
四、國家線漲跌分析
1.2020國家線相對於2019變化情況
還是穩如老狗,漲跌幅度還沒之前大,讓很多人失望了。
具體來看,熱門專業(像金融、法律、教育等)普遍微漲,較冷專業以及這次擴招重點傾斜的專業普遍微降(理工農醫等)。
關於,國家線的漲跌,老早之前學長就專門分析過,不是擴招就比大降的那麼簡單的!
2.2015-2020年國家線漲跌變化情況
從時間角度分析,結合15-20年整體的情況,各學科內基本都是逐年遞增的大趨勢,雖然中間有回落的情況。除了2017年因非全納入統招和2020年因疫情影響而擴招導致較多學科專業出現下降的情況之外,近6年的國家線都是以上漲為主!
也就說從近6年的國家線變化來看:
(1)國家線總分一般是5的倍數(去年少數民族248除外)。
(2)A區B區(一區二區)國家線總分相差10分,小科之間相差3分,大科不一定。
(3)小科分數線:大科分數線=小科總分:大科總分(0.5分按1分計算)這是恆定的。比如去年藝術學的國家線小科38分:大科57分=100分:150分。
(4)相鄰年份的變化分數基本都在10之內,不排除出現15分變化的情況,變化值都是以5的倍數為標準。
3.影響國家線漲跌的因素
教育部關於國家線的劃定,學碩按照考研十三大學科門類來劃定,同時兼顧部分國家照顧專業學科,專業碩士則按照專業碩士的類別分別進行劃線。
國家線的劃定需要參考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報考人數、招生計劃、推免比例、試題難度、考生的得分情況等,綜合劃定分數線,不會以部分考生的主觀感受題目難易而確定。
(1)報考人數
一般來講,參加考試的人數越多,競爭也會越激烈,分數線也會相應升高,但每個學科門類報考情況不同,分數線變化趨勢也有所區別。
根據教育部數據統計,全國共有341萬人報考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較去年同比增長17.6%,比上一年增加51萬人。而2019年考研人數同比增長率為21.8%,比上一年增加52萬人。
今年比去年從增長率上看,下降4.2個百分點,但增加人數與上一年度基本持平。
(2)招生計劃
招生計劃應該是佔國家線漲跌因素中比值較大的一個原因,各高校考研招生人數越多,考研國家線在一定程度上就會降低,反之則會增加。
雖說近幾年隨著雙一流大學建設的開展,部分高校為了引進人才,適當進行了擴招,但是總體來看擴招的幅度並不是很大。
1和2合在一起就有一個報錄比的問題,其實判斷國家線漲跌,更精確的應該是看相對量——報錄比,而非絕對量——報錄人數
(3)推免比例
要知道報考人數雖然僅指通過考試讀研的人數,但是錄取人數可是全部的研究生錄取計劃,其中包括了推免生哦,即便是這次擴招18.9萬,也是包括推免生在內的。
(4)試題難度
每年的考研試題難度都不同,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考研國家線,試題難越大,考研國家線在一定程度上會有所降低,反之則增加。
近年來,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試題難度趨於穩定,分數線劃定不再以個別科目難度為準,也不會以部分考生對於難度的主觀感受為準。
(5)考生的得分情況
試題難度是一個方面,但是每年的考生素質也是一個重要方面,每年都喊難死了,但是一出分,380+大有人在。
五、複試線公布時間
1.歷年國家線公布時間
根據上表我們可以看出:
自從2017年以來,國家線的發布時間一直都在3月15日;
另外由於機關單位的工作習慣,其公布時間都會選擇工作日,且根據往年規律,周二、周三和周五的概率最大。
2.歷年自劃線公布時間
所以今天學長給大家整理了34所自劃線院校2019年的招生工作節奏,包括出分日期、複試線公布日期和複試日期,以及與出國家線公布日期的時間差,希望大家可以根據34所出線時間、複試時間和時間差,預估今年的複試開始時間,從而合理做好自己的複試&調劑規劃。
(1)34所自劃線院校的複試線都在國家線之前公布,從上表可以看出,最短為7天,時最長是18天,一般在10天左右。
(2)從2019年的時間可以很明確的看到,從出分到複試,中間的時間一個月左右,最短的像是人大和南開,只隔了20天,時間稍長一點的,像是吉林大學,也只是一個月多點,36天的時間。
而在這二十幾天中,除了一看分數,高高在上,就知道穩進複試的人以外,其餘同學還要等分數線,成績不理想的同學甚至需要複習、調劑兩手抓。
(3)其實在複試時間差這方面,大家不必過於擔心,從34所歷年的情況來看,只有8所高校是在一周(≤7天)之內進行複試,大多數院校要在一周後,甚至半個月後才開始複試的。何況今年因為疫情宅在家大家已經複習了好幾個月了(作為考34所名校的你這點覺悟還是有的伐)
(4)同一高校不同學院複試的具體時間可能有所差異,因為一般學校研究生院發通知複試時間是一個區間,具體複試安排是讓各個學院參照制定落實的。
六、接下來的路怎麼走?
1.如何判斷是否超過國家線或自劃線
國家線包括單科線和總分線。單科包括公共課(滿分=100,即英語和政治)和專業課(滿分>100,即數學和專業課)。考研實行雙過線,每門課要求超過單科分數線,總分超過總分數線。超過國家線後才有資格參加複試或進行調劑。
2.如何判斷分數是否超過校線或院線
院線是每個學校根據自己的招生計劃、考生情況等多方面因素劃定的分數,一般高於國家線與校線。只有超過院線,才算真正有資格複試。
3.如何判斷是否過了院線能否進複試?
(1)參考總分排名
比較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將報考院校具體專業的成績匯總表拿到,按總分降序排列,看自己所處位置在不在差額複試總數的名次範圍內。
你需要的匯總排名範圍是根據跟招生方式直接關聯的,這個自己簡單做下數據篩選處理。有的整個院一張卷子統招,那麼就是全院排名後按全院招錄計劃倒推;有的細分專業,那麼就是具體專業排名後按此專業的招生人數倒推。
注意:招錄計劃可能包含推免人數,自己做減法;有的幾個專業給出了招生總數,但是考試是不同卷子,招生也分開,那麼你要再用其他數據做參考拆分出具體你所在專業大概是幾人(這些都是考研基本功);最後還要考慮差額複試比的問題。
因此不是過線就能參加複試,考生還需要結合複試比例、排名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不要一味只關注是否過線。
(2)參考歷年複試分數線
上面提到,複試分數線是一個非正式公布的分數線,那麼怎麼找?看學院往年公布的複試通知,裡面有進複試人員名單。名單帶有分數的名單好說,分數線是顯性的;只有名單沒有分數的,你需要再次加工數據(數出總人數,在到成績匯總表一對應,最後一名進複試的同學,就是當年的實際複試分數線)。
(3)打招生辦電話問
然而,有些學校只能查到自己成績,不容易找到匯總成績表。但是,不公布不代表不存在,你可以打對應學院研招辦和招生辦公室主管碩士招生老師電話,請Ta幫忙看下你的排名,這個豈不是更直接,跟招生人數*差額複試比後的預計複試人數一比,是否在內一目了然。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參考往年分數線,對比自己分數的方法判斷可否進複試。
4.分如下幾種情況處理
(1)超過國家線/自劃線且超過院線
這類同學可以直接準備複試筆試和面試了,可以提前和導師交流一下,讓導師了解你的情況。
(2)超過國家線未超過院線
準備調劑
(3)超過國家線不確定能否過院線
這裡的不確定是指你通過初試排名結合招生人數、差額複試比推算後在進複試的邊緣,而不是啥數據不分析,上面的第3條也不去落實。
這種情況可以做複試、調劑二手準備。調劑志願即使準備參加報考院校複試也可以填,只要複試時間不衝突,都是沒問題的。
(4)超過國家線總分但單科未過
可以考慮破格錄取
(5)總分和單科均未超過國家線
未超過國家線總分和單科不過線的考生,可以著手開始找工作和二戰的事宜 。
七、寫在最後
決定考研能否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分數線也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考生在備考前一定要充分了解這些信息,客觀地評價自己並為自己的奮鬥找到精確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