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報導】第九屆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學術大會在武漢成功召開!

2021-02-13 神外資訊


9月26日,由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協會、北京市王忠誠醫學基金會和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主辦,湖北省病理生理學會、湖北省神經科學學會、武漢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神經外科承辦,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建設管理辦公室協辦的第九屆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學術大會成功在武漢光谷召開。

在整整6天,83場,20萬人次註冊、觀看的線上學術會議預熱,和神經內鏡、顯微操作、多模態導航培訓班之後,本屆大會線下會議於26日如期舉行。

大會開幕式上,近一千位神經外科同仁濟濟一堂,雷霆主任主持會議,對與會專家光臨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參加這次大會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雷主任表示:「由於疫情的影響,原定於五月份的會議不斷推遲,作為承辦方,為了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形勢,同濟神外不斷對會議日程進行調整、優化,經過與張亞卓主席的商議,大會定為線上會議6天,線下舉行三場培訓班、一次抗疫紀念活動,和一天的線下會議。遵循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學術大會一貫的國際化作風,儘管不能邀請國際外賓參與線下會議,但是我們安排了廣泛的線上、國際、海峽兩岸的交流,世界各地專家踴躍參與,在6天時間裡舉行了滿滿83場會議,密度飽和,對於沒能安排參加的專家學者,我代表同濟醫院神經外科表示深深的歉意和遺憾。我們希望本屆會議能夠促進學術多元化發展,從第七屆天津大會的『融』字,第八屆南昌大會的『行』字,本屆會議的主題定為『道』字,道天下,意義取於神經外科人登道教武當,論道江城。」參加開幕式的領導和嘉賓有: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山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周良輔教授,世界華人醫師協會理事長、中國醫師協會副秘書長石麗英女士,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協會主席、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張亞卓教授,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主任王碩教授,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候任主委、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院長毛穎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同濟醫學院黨委書記兼院長陳建國教授,武漢市醫學會秘書長李菊芬主任,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白祥軍教授,武漢市醫學會副會長、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副院長呂家高教授,以及神經外科學領域眾多的前輩、老師、同道。

大會開幕式上,同濟醫院副院長呂家高教授,武漢市醫學會秘書長李菊芬女士,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陳建國教授,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白祥軍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周良輔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主任王碩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院長毛穎教授,世界華人醫師協會理事長、中國醫師協會副秘書長石麗英女士,以及本屆大會的主席張亞卓教授,紛紛為大會致辭。

張亞卓教授講到:「我們充滿感激之情,感恩之心,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特殊環境舉辦這樣一場有紀念意義的學術活動,應該首先感謝抗擊疫情一線的所有醫務人員所作出的重大貢獻,特別是還有一大批神經外科精英,在這裡為抗擊疫情流過汗,甚至犧牲過,向他們表示衷心的謝意和深深的敬意,謝謝!能夠開這樣一個特殊的會議,更要感謝雷霆教授領導的團隊,團隊成員自一月份一直在疫情一線,疫情稍平穩時,團隊原定會議在五月份召開,後來還是因為疫情推遲到現在,精心挑選時間,準備時間並不長,但是他們創新性的行動,為本屆大會增添了很多新的色彩,徵集稿件3000餘份,創歷史新高,在會前用各種形式讓這些稿件發出光彩,組織了83場線上會議,有600多位學者發言、點評、討論,覆蓋全球華人區、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同時和港澳臺學術連線,進行學術交流,美國、歐洲、日本、澳大利亞等地華人,積極參與,使我們的學術覆蓋面更廣。今天的線下會議馬上就要召開,這個會議的召開標誌著,新形勢下學術會議的形式、內容會發生變化,我們利用現代科技把學術思想推動得更快、更廣、更有價值。」

雷霆主任的留德導師,中德神經外科交流使者之一,德國國際神經研究所Rudolf Fahlbusch為會議視頻致辭。

華人神經外科前輩、臺灣臺大醫院高明見教授連線會議並致辭。

開幕式後,本屆大會線下學術會議正式開始。主會場由周良輔院士的院士講壇開宗明義:從臨床醫學發展和人腦進化看整合醫學——剖析分科的功與過。而後,主會場分四節進行大會的榮譽發言,由國內各大醫學中心神經外科學科帶頭人,介紹各自團隊的近期工作進展。

有大宗的前瞻性臨床試驗,有醫療器械的研發思考,有神經外科最新的手術理念,也有對神經外科學發展的回顧和思考。諸位醫學大家高屋建瓴,暢所欲言,堪稱決定今後華人神經外科發展的巔峰盛會。下午,11個分會場同時啟動,圍繞神經外科各亞專業,聚集3000多篇投稿的精華,進行現場學術交流。

分會場6:第一屆放射神經外科專家委員會神經放射治療(伽瑪刀)學術會

分會場8:青年神經外科論壇

分會場9:李齡教授學術思想研討會(癲癇外科+聽神經瘤)

分會場10:神經外科護理

分會場11:神經外科手術與護理

為了悼念在抗疫封城期間因病去世而又無法進行追悼會的著名神經外科大師李齡教授,在分會場中,我們專門安排了一場李齡教授追思會和第二屆學術思想研究會。作為湖北省神經外科主要創始人之一,李齡教授開創了自製神經外科手術頭架、腦軟軸牽開器及神經外科顯微器械的先河,極有利於配合顯微手術應用,2018年獲得王忠誠中國神經外科醫師終生榮譽獎(終身成就獎)。

在25日晚上,第九屆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學術大會擴大全體委員會召開。

歡迎晚宴上,同濟醫院神經外科黨總支書記牛洪泉親自主持,與徐鈺醫師老少搭配。老前輩、老教授陳堅楊正明帶頭,副主任醫師朱明欣及多名醫護紛紛獻藝。

26日線下會議後,晚上,大會承辦方為諸位同道準備了盛大的閉幕式晚宴。由年輕的副主任醫師陳娟朱明欣主持,我們載歌載舞,為來漢的專家們展示了武漢同濟神外人的熱情好客和多才多藝。

閉幕式宣布了後兩屆大會舉辦地: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承辦第十屆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承辦第十一屆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學術大會

張亞卓主席宣布大會圓滿閉幕

好事多磨,兩年前的南昌第八屆大會上,同濟醫院神經外科成功申辦本屆大會,在醫院領導的高度關注下,大會主席張亞卓所長的傾力協助下,執行主席同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雷霆教授的英明領導下,還有廣大神經外科同道的大力支持下,大會的籌備工作有條不紊,取得了破紀錄的徵集3000餘份學術投稿的成績。

毛穎院長親自帶領與同濟醫院結下深厚抗疫友誼的華山團隊參加大會。大會從櫻花盛開的的五月,推遲到了魚膏蟹肥的九月,得益於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全國抗疫救援,我們終於在雙節前夕,成功在線下、在武漢舉辦了第九屆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學術大會。大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各位領導和同道的支持。在這裡,我們要感謝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協會主席,也是本屆大會的總設計師,張亞卓所長,給予我們的信任與支持;我們要感謝中國醫師協會、世界華人醫師協會一直以來給予我們的關心和幫助;我們要感謝以周良輔院士為代表的老一批神經外科前輩們,一直以來對本屆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學術大會的鼓勵、支持,給予了我們許多精神食糧;我們還特別感謝武漢市醫學各界、華中科技大學和同濟醫院對本屆大會給予的鼎力支持;感謝所有的神經外科同道對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學術大會的熱愛、支持、積極參與;也感謝一直以來陪伴著本屆大會籌備的廠商、公司,給予我們的大力支持。感謝各界給予本屆大會的支持與幫助,我們相信在大家的積極努力下,臺灣、港澳、世界各地的華人學者,緊密結合在一起,共同交流,一定會把華人的醫學、世界的醫學,帶到新的高度!

聲明:腦醫匯旗下神外資訊、神介資訊、腦醫諮詢所發表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腦醫匯及主辦方、原作者等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裁切、錄製等。經許可授權使用,亦須註明來源。歡迎轉發、分享。

神外資訊App、神介資訊App已全面升級為腦醫匯App,點擊閱讀原文了解詳情!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