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推動名稱中性化改革!魯能或叫回泰山,你是否會習慣?

2020-12-23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季禹

11月25日,中國足協在蘇州召開中超聯賽工作會議,就尚未拍板的降薪、俱樂部中性化名稱等問題作出最終討論。會議確定,國內球員頂薪由此前的1000萬人民幣降至500萬元人民幣,為保障細則正常實行,足協已聯繫公安部等部門,準備多管齊下嚴格監管。

此外,會議還對俱樂部中性化名稱作出討論,「魯能」二字或因不符合中性化名稱的規定而退出中超江湖。會議上確定2021賽季聯賽開幕時間為明年3月份,將由「職業聯盟」主導。

進一步降薪,國內球員頂薪500萬元

降薪問題,是本次會議主要議題之一。經討論,國內球員頂薪確認為500萬人民幣,外援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同時,各俱樂部外援總工資不超過1000萬歐元,俱樂部年度總支出不超過6個億。

此前國內球員的頂薪是1000萬人民幣,入選國家隊的球員上浮20%,為1200萬人民幣。外援方面,此前僅規定單外援稅後年薪不超過300萬歐元,本次會議對外援總工資做出了限制,這也意味著俱樂部選擇外援的空間將進一步縮小。

特殊地,球隊現有球員將繼續執行原有合同,合同到期後再按照新規執行新合同。如果球員今年轉會,那麼必須按照現行限薪標準制定合同。

為防止「陰陽合同」等產生,足協還制定一系列方案保障新政細則的運行。據媒體消息,俱樂部年度總支出超標,或面臨扣除聯賽積分的重罰;俱樂部違規發放薪酬,將直接被取消成績,並有可能被直接降級;球員未按規定申報收入,將面臨被停賽2年的懲罰。

除內部規定懲罰制度、引進第三方機構對各方俱樂部進行嚴格監管外,足協還聯繫了公安等相關部門,多管齊下對各俱樂部嚴格監管。會議期間,足協已向各俱樂部打過招呼,希望各家俱樂部嚴格執行,不要往槍口上撞。

「魯能」將成歷史?中性化名稱只留「泰山」

2015年出臺的《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中,就提到要「推動實現俱樂部的地域化,鼓勵具備條件的俱樂部逐步實現名稱的非企業化」。去年年底,中超俱樂部投資人會議曾確定各俱樂部需在2021賽季開始前完成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改革。若未能通過中國足協認證,將不被授予聯賽準入資格。

按照中國足協此前公布的規範要求,俱樂部的全稱應當為「地域名+俱樂部名+足球俱樂部+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或其他)」的形式,簡稱採用全稱中的「地域名+俱樂部名」。 俱樂部名不得使用與俱樂部股東企業、實際控制人或關聯方相似、相近的發音或漢字。而本次中性化名稱改革,足協或將「一刀切」。

根據規則,中超絕大多數俱樂部將捨棄早已成為球隊符號的名稱。例如山東魯能泰山中的「魯能」將被棄用,「泰山」二字則可留下,廣州恆大淘寶中的「恆大」「淘寶」均不符合規範。上海綠地申花的」「申花」則可以保留,因該球隊已與原來的投資方申花工業資本剝離。

長久以來,中超球隊俱樂部大多以企業冠名,這種情況在世界範圍內並不常見。去年年底,大連一方正式更名為大連人職業足球俱樂部,成為首個順應「名稱中性化」而更名的球隊。敢為人先的大連人並沒有掀起球隊更名熱潮。目前很多投資方經營足球俱樂部的目的是對企業進行宣傳,名稱中性化或將打擊投資人對足球的熱情。

聯賽由職業聯盟託管?這次有多少可信度

會議確定,明年聯賽將於2021年3月份開啟,且打滿30輪比賽。更需注意的是,下賽季聯賽將由職業聯盟主導,足協起到監管作用。雖然提到「職業聯盟」,但會議並未就其做過多討論。在此前多次會議上,「職業聯盟」四個字只聞其聲,不見其影。職業聯盟究竟能否運行,恐怕還需打一個問號。

去年8月換屆後,足協隨即成立「職業聯盟籌備工作組」,並預計將在去年年底成立職業聯盟。足協秘書長劉奕曾表示,足協將把中超管理權、經營權和權益分配權三權交於聯盟,自己僅保留其產權與監督權。「未來整個管理運營的板子都是由聯盟來自選,相應產生的所有經營策略還有戰略方案,都是聯盟自己的管理團隊決定的。」劉奕曾介紹。

其實,2017年年初足協也討論過職業聯盟成立的問題,當時給出的時間是2017年2月。然而每當聯盟「即將成立」後,相關事宜總會被一拖再拖,進而被人遺忘。有消息稱,明年1月1日職業聯盟將正式掛牌成立,明年職業聯盟究竟能否現真身,這像極「狼來了」的故事。

相關焦點

  • 足協公布中性化名稱規範,「魯能」或成歷史,「泰山」完美合規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季禹 12月14日消息,今日足協在上海召開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會議上公布了各級聯賽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的要求。文件顯示,俱樂部名稱格式為「工商註冊應該是行政區劃+俱樂部名+足球俱樂部+企業組織」形式,俱樂部名稱不得超過四個漢字。
  • 上午9點,魯能官方發聲:中性化名稱未通過!球迷:誓死捍衛泰山!
    北京時間1月11日上午,山東魯能泰山隊在官方發表聲明,因為相關方面的原因,俱樂部首次提交的中性化名稱未通過足協審核。魯能泰山俱樂部目前正在按照足協要求準備材料,對關聯企業進行更名後儘快重新申報。
  • 國內足球俱樂部名稱中性化 國安魯能恆大要成歷史了
    不過,隨著14日中國足協正式公布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的新政後,類似令人眼花繚亂的球隊演變史將不會重演。  在12日下午召開的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上,中國足協公布了一系列新政,除了限薪之外,另一大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則是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在一定程度上說,這項新政帶來的深遠影響,恐怕要比限薪更為巨大。
  • 泰山體育觀點丨足協一刀切推進中超隊名中性化,絕非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
    早在2019年底,中國足協就在投資人會議中提到了隊名中性化改革的要求。在那時,中國足協給出了一年的更名緩衝期。如今,一年期限將至,中國足協在最新的投資人會議中明確要求,中超球隊必須在2021賽季開始前完成中性化更名。
  • 國內足球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國安魯能恆大要成歷史了
    上海浦東、上海中遠、上海永大、西安滻灞、陝西滻灞、貴州人和、北京人和……  上邊羅列的一長串名字,代表的不是七支球隊,而是北京人和足球俱樂部這20多年裡的演變史,如果加上他們在各個賽季使用過的球隊名稱,這串名字還要更長。  不過,隨著14日中國足協正式公布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的新政後,類似令人眼花繚亂的球隊演變史將不會重演。
  • 簡單用魯能泰山和河南建業對比,看中性化名稱給球隊帶來的困難
    簡單用魯能泰山和河南建業對比,看中性化名稱給球隊帶來的困難 第二個,其實現在看,中國職業聯賽正是因為不職業,才是最不需要中性化名稱的!
  • 中超隊中性化改名最新消息!廣州恆大變華南虎,魯能成「泰山」
    經常看中超的球迷,基本上都會把球隊的全稱簡易化,一般都是叫恆大、國安、上港、魯能等。不過,中國足協上周是在蘇州召開了聯賽會議,商討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和降薪事宜。而最終關於中性化名字做出的決策,卻是令人哭笑不得!
  • 泰山兩字不保,山東魯能改名遇麻煩,但新名稱或比泰山更合適
    近段時間以來,國內足壇最大的事情莫過於中國足協推出的一系列新政。雖然新政被媒體和球迷們總結為四個字:限投限薪。但實際上,新政裡面並不只是有限投限薪的要求。雖然這個限投限薪得到了不少球隊和球迷的支持,但新政裡面的另一項要求,卻也受到了不少球隊和球迷的抵制。這個新政內容便是球隊的中性化改名要求。
  • 別了,魯能!足協新政落地,記者爆料:魯能或更名為山東泰山
    別了,魯能!足協新政落地,記者爆料:魯能或更名為山東泰山
  • 中超隊名中性化,魯能球迷高興壞了!更名「濟南文旅」不用想了
    近期,關於中超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改革的話題引起熱議。中國足協要求下賽季的中超俱樂部必須更換為中性化隊名。而目前來看,無需為此費心的只有大連人俱樂部,其他俱樂部都需要更換新的隊名。對於山東球迷來講 ,這可以算作是一個喜憂參半的消息。
  • 魯能也要改名?曝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將一刀切,大連人、申花合格
    11月25日消息,今天中國足協在蘇州召開聯賽會議,其中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是一個重要議題。目前,除大連人,申花確認無需改名外,其他球隊名稱是否符合規範仍待討論。當時會議確認,各俱樂部需在2021賽季開始前完成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改革,屆時若未能通過中國足協認證,將不被授予聯賽準入資格。中超球隊的名稱長久以來都是企業冠名,絕大部分的球隊都沒有中性名字,這種情況在世界足壇範圍內比較罕見。
  • 魯能新隊名基本確定!比現在名稱還要早四年,老球迷一直這麼叫!
    在2020年底中國足球掀起了一股改名的熱潮,由於足協新規的要求,中超各支球隊基本上都需要在年底之前完成更名工作。新的名稱要求中性化,這意味著球迷們耳熟能詳的國安、泰達、恆大等球隊名稱,在明年很可能無法出現在中超賽場上了。
  • 中國足協提出球隊名稱中性化是否有利於國足發展?
    如果換個名字,就能有利於發展,我相信很多人都願意叫馬雲、馬化騰,但問題是可能嗎?中國足球其實同樣如此!足協這個規定,不是有利於國足發展,而是有利於自己的工作開展,雖然話很難聽,但的確是實事,足協只要文件一下,俱樂部如果不改名,就無法進行註冊,世界上還有比這個更簡單的工作嗎?
  • 關於名稱中性化,白國華:足協要「國安」死,「國安」不得不死
    「關於足協的不信任感、不安全感方面,例如,像河南建業隊,足協會覺得萬一有一天,建業不玩足球了呢?新的投資人要進來的話,面對有20多年歷史的建業名稱怎麼辦?這會增加投資人的困難,足協為解決這個問題,才出臺了名稱中性化的政策」。
  • 中性化名稱改革申花倖存 國安泰達建業將退出歷史舞臺
    北京時間12月14日,中國足協在中國足球投資人會議當中公布了《關於各級職業聯賽實行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的通知》,按照通知中的細則,國安、泰達、魯能、建業、亞泰、綠城等俱樂部名稱均不符合規定對於「老字號」俱樂部是否會保留原名稱,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比如國安、申花、魯能、建業、泰達、亞泰、綠城、毅騰等俱樂部,中國足協在《通知》中給予了明確說明。《通知》中表明:如俱樂部股東有非營利性法人教育機構或其下屬同名企業的,經中國足協批准,俱樂部可使用該股東的名稱或簡稱作為俱樂部的名稱。值得一提的是,俱樂部名稱跟球隊冠名是兩個概念。中國足協在《通知》中明確規定,球隊名稱不得使用非漢字。
  • 中國足協強制俱樂部名稱中性化,體現的是無能還是不作為?
    自相矛盾,這是中國足協強制俱樂部名稱中性化事件中可笑的標籤。只要稍加留意,就會發現中國足協推動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的初衷與其一刀切的具體措施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矛盾性。12月14日,中國足協在俱樂部投資人會議上正式下發了《實行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的通知》。
  • 山東泰山敲定!配合中性名改革的俱樂部們太拼了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超豪門山東魯能俱樂部13日午間宣布,已收到中國足協關於非企業化名稱申請的回覆函,俱樂部申報的「山東泰山足球俱樂部股份有限公司」符合要求,同意使用。去年12月14日,中國足協正式公布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的新政,「山東魯能」等一批俱樂部不符合規定,需要更名。 隨後,各俱樂部提交中性名方案。1月11日,山東魯能發布公告,稱因相關原因,俱樂部首次提交的中性名更名未能通過中國足協審核。當時,俱樂部又按照足協要求準備材料,對關聯企業進行更名,儘快安排了重新申報。 微博截圖。
  • 「俱樂部名稱中性化」遭球迷惡搞,其實還有更好的辦法實施中性化
    近期中國足壇的熱點之一便是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就在近日,就有球迷偽造永昌俱樂部官方微博和足球報官方微博,偽稱永昌改名「石家莊冀霸隊」,這種惡俗的行為也引發了極大的憤慨。,眾所周知,足協出臺了降薪政策,其中原因之一便是中超、中甲、中乙俱樂部的經營非常困難,在這種情況下,俱樂部名稱去品牌化,實際上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資者的熱情。
  • 足協一刀切推進中超隊名中性化,絕非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
    早在2019年底,中國足協就在其投資人大會上提出了隊名中性化改革的要求。那時候,中國足協規定了一年的緩衝時間。現在,一年期即將到來,中國足協在最近的投資者會議上明確要求中超球隊在2021賽季開始之前完成中性更名。
  • 「山東魯能泰山」即將謝幕,「山東泰山」橫空出世?
    12月19日下午的2020足協杯決賽,將成為魯能與蘇寧這兩支老牌勁旅的「謝幕戰」。12月14日下午,中超、中甲以及中乙的各俱樂部齊聚上海,參加中國足協召開的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會上,中國足協公布了一系列新政實施細則,備受關注的限薪、俱樂部名稱中性化議題,也有了最終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