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隊長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2021-02-28 信工青年

2014年《美國隊長2》主創在倫敦蘋果店的採訪,導演安東尼·羅素與喬·羅素兄弟回答:

「我們從10歲就開始收集漫畫書了。」

「作為一名漫畫收藏家,我很清楚我為什麼會喜歡上漫畫。我喜歡Ed Brubaker創作的(美國隊長漫畫)系列,那大概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系列。我喜歡拆析漫畫,喜歡看人們打破傳統漫畫模式。我也喜歡他們賦予每個英雄獨特的風格,就好比Brubaker那些驚現漫畫故事系列。」

「對我們來說,冬兵是個狠角色,他和隊長完全是兩種人。你知道的,他並不像隊長那般善良有原則。冬兵是一個脾氣暴躁,死氣沉沉的反派,他們(他和隊長)是硬幣的兩面。相對而言,冬兵更能出色的完成自己的任務——冬兵擅長殺人。隊長則擅於保護大家。所以它,這裡面就存在一種平衡關係。給電影奠定一種緊張殘酷的基調,以此來向Brubaker的原作致敬,這對我們來說很重要。」

「(主持人讓導演推薦漫畫)關於隊長重生那個系列可棒。」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有時候會覺得美國隊長有些過分的愛國。愛國到膚淺。所以我開始腦補史蒂夫·麥奎因的樣子,(對此)我一直都有些焦躁。這也是我為什麼喜歡Brubaker創作的系列。他對這個人物進行了重塑。這個(重塑後的)人物對我,還有很多人來說,更能夠接受一些。他們(英雄)並不是代表著國家,而是代表著原則,和他內心的法典。讓美國隊長這一角色更能廣泛的被現代觀眾所接受。」

以上。

眾所周知,美國漫畫的運營方式跟我們熟悉的日漫和國漫不同,一部美國漫畫常常有長達幾十年的系列,畫師和編劇換了一個又一個,平行世界、設定重啟多如牛毛。而《美國隊長》漫畫系列,開端是在1941年,封面上狂揍希特勒那本,大家感受一下——電影《美國隊長1》裡為什麼要玩揍希特勒200多次梗?以及封面右下角的……巴基。

巴基這個人物,由喬·西蒙與傑克·科比創造,作為美國隊長的小助手登場,存在歷史——顯然的——跟美國隊長一樣長。正在看我這篇文的你還沒出生之前,《聖鬥士》、《七龍珠》還沒影兒之前,《機器貓》之前,《大鬧天宮》之前,一直追溯到《三毛流浪記》那年代,美國隊長和巴基就活躍在漫畫書中了。

美國隊長的第一部電影在1944年拍攝(請跟我一起抱著學術心態,嚴肅認真的看待下面列出的譯名和簡介)——跟2011年版相差了67年。而彩色動畫片最早也可以追溯到1966年,再次感受一下。

(↓ 這是隊1致敬 ↑ 畫面)

換句話說,美國隊長+巴基的搭配,在美國漫畫迷那邊,相當於我們對沒頭腦和不高興,大聖和哪吒、黑貓警長和白貓班長、聖鬥士五小強、美少女戰士五人組的情懷——「臥槽我是看著他們長大的」,「這個梗我知道」,這樣。

所以Ed Brubaker有一天發現翻看漫畫書再也看不到巴基,發現漫畫公司宣布這個角色陣亡——就像有一天如果我們發現海爾兄弟其中一個不見了,或者其中一個被不認識的新角色替換掉了——可想而知他受到的刺激有多大(然後他就打入了漫威,復活巴基成為冬兵 ——《美國隊長:冬日戰士》漫畫再版後記)

並且覺得這刺激很大的不止他一個,受到刺激最大的那個還是美國隊長。

美國漫畫畫師和編劇來來去去,不停輪換,但縱觀《美國隊長》V1——V5,以及其他系列的所有美國隊長相關漫畫,包括後來的復仇者動畫系列,以及電影,所有巴基的存在,都是存在於所有的美國隊長身邊,或者說人物經歷皆從美國隊長身邊起始、圍繞展開。而所有巴基的死亡,都是所有美國隊長的一個心病。

無論漫畫、動畫,還是電影,巴基·巴恩斯的生死都左右著史蒂夫·羅傑斯的情緒和判斷力。他永遠為巴基的死而自責,永遠盼望著巴基其實沒有死,並且為之一次又一次主動踏入敵方設下的陷阱。

在那些幾十年前的古早漫裡,來來回回車軲轆的經典橋段總是巴基被抓——反派用巴基釣出美國隊長——美國隊長狂揍反派。在巴基消失後的漫畫裡,經典橋段變成了——假的巴基出現——反派用假的巴基釣出美國隊長——美國隊長狂揍反派——美國隊長傷心那不是真的巴基。

編劇們對調動美國隊長的情緒得心應手,也心知肚明巴基這個人對美國隊長的重要性。即使是在賣萌的《復仇者寶寶大戰X戰警寶寶》裡,為了搶回自己的巴基熊,小小美國隊長可以帶人鬧翻整個小鎮。

換句話說,「被有關巴基(哪怕是個玩具熊)的意外情況調動情緒,然後觸發劇情」,這就是美國隊長這個人物的一項「人物設定」,定死了的那種。漫威出過一頁搞笑漫畫,《鐳射眼VS美國隊長》,連X戰警那邊的角色都知道該怎麼把美國隊長惹炸掉,然後又把他傷心哭。提巴基就對了。(搶巴基熊也對了)

於是,這個設定跨越無數平行宇宙,直至Earth-19999——也就是我們最為熟悉的復仇者聯盟、美國隊長電影系列:MCU(「漫威電影宇宙」,獨立編號表示它與漫畫裡的各宇宙是平行宇宙關係,而非原著和改編的關係)——也沒有做出更改。在《美國隊長1》裡,導演在評論音軌裡說,巴基是美國隊長擅離職守並深入險境的唯一原因。

大部分人覺得《美國隊長1》拍得無趣得很,抗德奇俠一般的不知所以的存在。但對於漫畫迷來說,《美國隊長1》裡可供挖掘的非常多。在漫畫裡,史蒂夫·羅傑斯在接受血清之前,又瘦又弱,電影沒改變這個設定,電影裡改變得最大的是巴基的設定。漫畫裡的巴基比史蒂夫小四歲,個子矮小,正義感很強,但脾氣可不怎麼溫順。而電影裡這部分設定被轉移到了史蒂夫身上,他成了那個「小孩子一般,卻還執拗地、勇於上戰場的人」,而巴基被設定成跟史蒂夫一起從小長大的,「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美國隊長2》博物館劇情,解說詞)。

電影裡的「豆芽盾」,就是漫畫裡矮小但要強的炮仗巴基的影子投射,而電影裡的「詹巴基」,就是漫畫裡的兄長一般的美國隊長的影子投射。漫畫裡的美國隊長是少年巴基的英雄,在他危險的時候,美國隊長總會出現。電影裡的巴基是少年史蒂夫的英雄,在他危險的時候,巴基也總是能找到他。

但他們也仍然保留著另一個宇宙裡的自己的那部分,美國隊長永遠能為巴基獨闖敵營,而巴基永遠跟隨美國隊長。

哪怕為了美國隊長,巴基在漫畫裡掉飛機,在電影裡掉火車,被敵方撿走。被折磨,被洗腦,被改造得不人不鬼,變成「冬日戰士」歸來,一旦恢復記憶,冬兵立即就倒戈到了美國隊長這一邊。

同樣的,在漫畫裡,在電影裡,別說反派不可以傷害巴基,一旦發現他人打著「正義」的旗號對巴基不利,美國隊長馬上、立刻、毫不猶豫的就會站到「正義」的對面去,想盡一切辦法,哪怕手段不怎麼光明都要保住巴基的安全。

從《美國隊長3》的第一版預告,到如今正式上映,總有很多人驚呼「美國隊長怎麼這麼戀愛腦,竟然為了冬兵跟政府還有朋友打了起來,人設已崩blabla……」

實際上人設的確有點崩。如最前面的《美國隊長2》導演採訪,導演說他最喜歡Ed Brubaker所創作的美國隊長漫畫系列,這系列的幾個重點劇情是,冬兵登場、冬兵恢復記憶、冬兵負罪失蹤、(內戰 ——不管Ed的事)、美國隊長之死、美國隊長復活、冬兵接盾、審判冬兵。

其中在《審判》系列章節中,為了證明冬兵無罪,美國隊長不惜跟反派談合作,威脅反派出庭作證洗腦技術的存在,在法庭上當場催眠一無辜群眾躺槍(當然,律師這個職業也談不上有多無辜),讓大家體驗了一頓被人控制是什麼樣的經歷,被冬兵內心OS「為了救我不顧一切……迷失了自我」。

看,這就是漫威公司正經出版的漫畫裡的美國隊長的作風,而《美國隊長3》的(MCU裡這位)僅僅是攔住追兵,攔住黑豹,攔住鋼鐵俠,攔住各種,讓冬兵逃走。

然後是那個腥風血雨的接盾話題。美國隊長復活後,壓根不覺得冬兵接了自己的盾有什麼問題,開心得很。但是冬兵見美國隊長復活,便不肯再幹美國隊長代理的活。但是美國隊長在「死亡」期間,於平行世界裡看到那個世界的冬兵死亡,而那個冬兵沒有穿美國隊長的制服,於是美國隊長便執念的認為,如果巴基一直作為美國隊長,就不會死,塞也要把那面盾牌塞給冬兵。

(簡單總結,漫畫接盾事件中,美國隊長的邏輯是,接盾對巴基有好處,那麼巴基就必須接盾,不用猶豫。)

(而在電影裡,用丟掉盾牌來表示「你是我的朋友,我不跟你打」,美國隊長也毫不猶豫)

(然後在《美國隊長3》的結尾,他也很乾脆的就……)

總之,價值多少多少的振金盾牌,橙色裝備,你覺得很重要,他覺得根本不重要。

而在美國隊長系列的另一部漫畫《浩剋星球》中,一個來自平行宇宙的史蒂夫·羅傑斯,因為戰爭,巴基死在了他眼前,頓時三觀盡毀,墮落為反派。(最後被同樣失去了巴基,但是強忍傷痛,沒有墮落的另一個史蒂夫殺掉)

在《美國隊長:白》這部漫畫中,紅骷髏乾脆直接的對美國隊長拋出一個問題:「國家重要,還是巴基重要?」

「我知道巴基對你來說有多重要。」——《美國隊長3》裡娜塔莎的這句臺詞,不僅僅是娜塔莎的臺詞,也是漫威的編劇們一直致力於表達的一個觀點——對於美國隊長來說,巴基的確很重要,他就是如上所訴的那麼重要。

在歐美作家、編劇的普遍創作思維裡,英雄們奮勇作戰,勇鬥大魔王,總是要有個除去「為了正義與和平,為了真理與信仰」以外,不那麼「偉光正」的理由。

英雄們在冒險中,總是要找到一個藏在深深的洞穴中的寶藏、萬能藥。有時英雄們會意識到它的存在,有時直到故事最後答案才揭曉。而它可以是金錢、愛情、友誼、家庭或者其他,卻不是幹掉大魔王本身。(好萊塢編劇顧問克里斯多福·沃格勒:《作家之旅:源自神話的寫作要義》)

比如初始的神話母題,伊阿宋的目的是得到金羊毛,但命運同時給他送去了深愛他的美狄亞——英雄們總是要額外獲得一點什麼。比如弗羅多在《指環王》裡摧毀了魔戒,拯救了世界,但拯救世界並不是他最大的目標,他的心所屬夏爾,他被允許西渡。比如同劇中,阿拉貢的既定未來是重回剛鐸,登基為王,但那也不是他最大的夢想,他最大的夢想,他最想得到的獎勵,是能與阿爾溫在一起——與索倫和魔戒對戰,是弗拉多與阿拉貢的冒險必經之路,但不是他們的結局。為什麼《指環王》的電影結局在最終大戰結束後拖到很長,因為那些拖到很長的,才是真正的結局,是對主角們的嘉獎。

比如《鐵達尼號》,傑克和露絲的愛情是顯而易見的主題,但露絲沒有停留在愛情死去的那一刻,她繼續生活,並找到新的愛情,獲得了她一直以來想要的,自由的、開心的人生。

而在於美國隊長,沒有看懂這個角色之時,人皆以為他「愛國到膚淺」,也正義到膚淺。甚至不乏認為美國隊長就是聽命於美國政府的,「喉舌」一類的人物。他存在的目的就是幹掉與美國為敵的大魔王們,以及大魔王們,還有大魔王們。

而他為之奮鬥的這些「正義」、「美國精神」啥啥的,對我們這些從小就接觸歷史、宗教、各黨派,各種雜七雜八主義者,其中不乏反人類反社會觀點(讓我認真的嗨個Hydra)的人來說,也是連反駁都懶得反駁。再加上美利堅的名字當做英雄稱號,這個角色如果只看表面,除了演員英俊相貌,幾乎是毫不討喜的。

這是個很孤立的人物,他一沒有「黑暗的過去」可供人性挖掘,二也沒有什麼個人的,自私的,特別特別想要的「my precious」,能讓他為此展現另一方面人性,甚至可以支撐住他撞上北冰洋後還能從那裡爬出來去追尋,去歡樂大結局——看上去是這樣。

他仿佛只擁有正義。

生來只為揍希特勒200多次。

所幸漫威編劇們,在長達幾十年的劇情、人設拉鋸戰中,終於搞明白美國隊長並非美國國家擬人,也非二戰意識形態延續,也不是掛個隊長名號的復仇者團隊背景板。他是一個超級英雄角色,但他還有一個普通人的名字是史蒂夫·羅傑斯。他們紛紛開始思考,這個史蒂夫·羅傑斯,取下面罩後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在漫畫《過時之人》裡,美國隊長一覺醒來,從二戰來到新世紀,看到了世界的和平,美國的繁榮,同時也看到了巴基的幻影。

然而這個時代並沒有巴基。巴基「留在了1945年的冰海」,於是他的一部分也被留在了二戰時期。他想,既然奇蹟發生在他身上,那麼也許可能再次發生。也許巴基沒有死,他也能回到二戰時期,與巴基隱姓埋名,一起流浪,即使不當美國隊長也沒問題,他不在乎。

而在電影《美國隊長2》裡,這人不知道能讓自己開心的是什麼事。他去博物館看過去的影像,在巴基的展板前久久矗立。咆哮突擊隊的所有人都去世了,霍華德也去世了,佩姬老得神志不清,退伍老兵中心的老兵們跟他也不是一個時間線上的老。他就像一個坐牢坐了幾十年才被放出來的人,發現大街上沒有任何他熟悉的人物和事物。他為了正義,為了他人,為了全世界,在這個陌生的新世紀繼續奮戰,他有了新同事,新團隊,新領導。

然而他沒有可以交心的朋友,沒人教他怎麼跟女孩子搭訕,他一個人在家裡聽二戰年代的老唱片。

直到摘下冬日戰士的面罩。

即使黑寡婦、獵鷹紛紛勸說他「他已經不是過去那個人了」「別挖太深」,他仍然執著的說:「他會記得我」,「我要去找他」。

他執著的對冬日戰士說:「你認識我,你從小就認識我。」

是的,巴基就是美國隊長故事中的那個寶藏、私人事情、冒險獎勵——美國隊長的演員克裡斯·埃文斯在接受採訪時說,「美國隊長面對太多鬥爭,太多的困難他都衝在最前面而在最後才離開,有一點私事,有巴基這麼一個角色存在,是對他的獎勵。」

所以在那些並非非黑即白,而是在考驗神性與人性的問題上,他都放棄成神,選擇巴基。

所以無論漫畫裡,還是電影裡,「走到世界盡頭也要找回巴基」(《浩剋星球》),都是主線任務之外,對美國隊長個人來說,最重要的任務劇情。經歷了當年巴基從漫畫中消失的讀者、編劇們,紛紛執著於這個。美國隊長自己更是無比執著。漫威公司從上到下都在真情實感這個,導演採訪,演員採訪,紛紛表達的都是這個。所以別怪看完電影後,觀眾們跟著一起真情實感上。

那麼,美國隊長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只是一個來自布魯克林的小子」。《美國隊長1》裡,史蒂夫·羅傑斯對紅骷髏說。

——「我是布魯克林的。」《美國隊長3》裡,他再次對著某個來自皇后區的小子自稱。

這個人從來沒有覺得自己是正義的化身,沒有覺得自己是神,他只是去行使正義,並且為了行使正義,常常還使用一些小手段。比如編造經歷參軍。

他不是毫無缺點的聖人,他在二戰戰場上殺過人,而不是舉著一本經書四處勸納粹和九頭蛇放下屠刀,吃素向善。他演過舞臺劇拍過電影賣過國債,他在有錢人、政客、明星中間周旋過很長時間,將他從那個愣頭愣腦,在電影院裡就能跟人掐起來的布魯克林小子,磨礪成了只能偷偷在筆記本上畫猴子吐槽自己的「成熟男士」——但他還是那個布魯克林小子,一旦決定要做自己認為的正確的事,違反軍令也在所不惜。

在《美國隊長2》裡,他這個毛病依然沒有改,他認為把九頭蛇和神盾局一起幹掉才是對的,然後他就去做了。之後他覺得自己對於國家,對於世界,該做的事已經做完了,便決定要去喚醒巴基,哪怕因此他可能會面對很多問題——比如說,冬兵的存在一旦被世人知曉,就會成為美國隊長這個偉光正形象的最大汙點。而在一些主角酷拽狂霸叼,一心往高處爬的小說裡,在一些主角大公無私,為國為民的影視中,冬兵這樣的角色確實是被設定出來讓主角親手幹掉,以襯託主角的光輝形象的。

美國隊長沒有黑暗的過去,但是冬兵有。

然而在美國隊長、冬日戰士這兩個身份之外,他是史蒂夫·羅傑斯,而他是巴基·巴恩斯。他們近一個世紀前就認識,他們知道對方父母的名字,知道對方小時候的糗事,有共同的快樂的回憶,也有在戰場上相互扶持、保護對方後背的經歷。他們是朋友、是戰友,是生死之交,是彼此僅剩的家人。他們跨越無數個宇宙相識,在無數個宇宙中他們形影不離,在他一無所有的時候,他身邊至少還有一個巴基。

而這份感情,簡單的將其定義為親情、友情、軍中同袍情、乃至愛情都不太準確。如二次元中常見的天使雙生的設定,有那麼一個人,是自世界誕生之初(1941年),便與你一同被創造出來。當你成為光,他便遁為影,然而光影永遠相隨,「如硬幣的兩面」。這樣的聯繫和感情,實在不能單純的去定義,去分類為某一種,如同一個人不能定義自己的靈魂。

「Soulmate」 ——在《美國隊長:白》的合訂本的前言裡,《美國隊長》系列電影的編劇史蒂芬·麥克菲利與克里斯多福·馬庫斯的確如此定位那兩個人。

「我不能失去巴基」, 「我不會再拋下你」,「我會陪你直到最後」,「沒有巴基沒有未來」,「巴基,你還記得我嗎?「——從漫畫,到動畫,到電影,都在證明,巴基對美國隊長來說,就是如上所訴以及如上所訴那麼重要,是阿喀琉斯之踵,超越一切,超越「所謂的正義」。

個人的,自私的,特別特別想要的。如果二戰時,撞上北冰洋前一分鐘,巴基的聲音從無線電裡傳出來,說:「我沒有死,史蒂夫」。《美國隊長》,一集完。

當然,我的意思是,如果巴基沒有死,他即使斷手斷腳也會找去冰海裡挖出史蒂夫——「那個布魯克林來的小子,打架從來不會逃跑,我得看著他。」(《美國隊長1》原臺詞)而史蒂夫受到巴基沒有死的心靈鼓舞,大概是爬也要從地獄裡爬出來——他的確爬過。在另外一個宇宙,在復仇者動畫片中,美國隊長陷入死人之國幻境,但是巴基的靈魂不在那裡,抱著巴基不在的冥界就是假冥界的想法,他打破了幻境。

說回「正義」。對史蒂夫·羅傑斯來說,正義不是法規條款,而是他自己所選擇的方向。「他們(英雄)並不是代表著國家,而是代表著原則,和他內心的法典。」 而「政治正確」,巴基就是史蒂夫的政治正確,或者說,指責受害者,在哪裡都不會是政治正確。所以在《美國隊長3》裡,不分青紅皂白一定要抓走巴基,並格殺勿論的聯合國,只能被美國隊長視為政治不正確,而加以反抗了。

而漫畫裡的美國隊長為了巴基——冬兵的事,也跟政府軍方總統等等各方面掐過好幾輪,對他們打算審判冬兵一事提出質疑和反對,為冬兵盡力辯護,並說出「你在譴責槍,而不是扣動扳機的人」這樣的話。

巴基的本性是沒有罪惡的,而冬兵是無辜受害者,「是受折磨最久的戰俘」(導演語),認為巴基不正義,漫畫裡的美國隊長和電影裡的美國隊長都有話要講。認為冬兵是殺人戰犯,那是不去指責加害者,不去指責九頭蛇,反而指責受害者的不義行為——三觀不正,政治不正確,犧牲巴基,為真正的罪惡洗地。美國隊長就是這麼認為的。

而這樣的觀念繼續延伸,到內戰這個話題上。漫畫裡,因為《超級英雄註冊法案》而被公開真實身份,招來反派報復,死傷了不少超級英雄以及他們的親友。電影裡,因為籤署《索科維亞協議》,超級英雄們將不能擅自行動,將聽命於聯合國派遣——即使有危險近在咫尺,即使聯合國派他們以正義之名摧毀一個國家。

站在最高權力的一方,便是正義?

還是聽從自己良心的判斷?

在《美國隊長2》裡,美隊對冬兵說:「會有很多人因此(洞察計劃)而喪命,我不能允許這樣的事發生。」

在《美國隊長3》裡,美隊再三表示他不會籤署《索科維亞協議》,唯一的一次鬆動,是鋼鐵俠表示如果他籤署,抓到巴基後,他們可以讓巴基過得好一些。

再往後,只要編劇和導演沒換成貼吧聘請人員(阿里影業事件),只要把握大方向的高層沒抽風,想來美國隊長也不會丟掉原來的那些想法——為自己心中的正義而戰,而非條款上的正義。哪怕攔在前面的「正義」是冬兵—— 好吧,一盾敲暈,回頭再議(隊2裡就是這麼幹的)。

所幸在隊3,冬兵說:「我已經沒有做壞事了。」

冬兵——巴基回來了,隊3裡他們再次並肩作戰,一如曾經在布魯克林的街頭巷尾,在二戰戰場,在1941年的漫畫第一集。

——好了,讀到這裡,如果因為我寫得太長,你被攪糊塗了,還是不明白美國隊長是個什麼樣的人,不明白他幹嘛拼了命也要維護冬兵,不惜跟鋼鐵俠陣營作戰也要反對政府的法案。請拉上去重新閱讀最前面幾段,請根據導演的推薦,閱讀Ed Brubaker所編劇的美國隊長漫畫,以及電影先導漫畫。

請重新觀影《美國隊長1》、《美國隊長2》,然後再來重新觀看《美國隊長3》。

(責任編輯:王爺)

相關焦點

  • 美國隊長 你到底愛誰?
    一直覺得《復仇者聯盟》裡,美國隊長和鋼鐵俠相愛相殺,羨煞眾人。
  • 超級士兵血清到底有多少,除了美國隊長這些人也被注射過……
    第二類窮人靠變異;美國隊長、蜘蛛俠、浩克。第三類天賦異稟,學霸擔當;奇異博士、鷹眼。第四類從娘胎裡與生俱來;雷神、洛基、星爵。總說美國隊長是漫威地球歷史上第一位超級英雄,這句話說得沒錯,美國隊長的能力百分之八十來自一小瓶超級士兵血清,另外是美隊後天的搏擊苦練和能打一天的意志力。
  • 美國隊長的盾其實是個超級電容?
    說起美國隊長之盾,大家都知道它成名於它對「動能」的吸收。從飛行中的炮彈,到綠巨人的重拳——這面盾牌不僅能保護美國隊長的安全,還能讓他穩穩地站住。但這格擋的瞬間到底都發生了些什麼?圖片來源:《美國隊長3 》海報很難解釋這面盾牌是怎樣工作的,因為在不同的環境下這面盾牌的表現有所不同。
  • 美國隊長3隱藏彩蛋大揭秘 隊長都長什麼樣?
    好萊塢超級英雄電影《美國隊長》在全世界都受到了火熱的追捧,但是在美國的超級英雄漫畫中根本不止這一個隊長,還有其他什麼英國隊長、德國隊長,就連中國隊長都有!下面就一起來認識下這些國內大眾不太熟悉的「隊長」們吧。美漫界最出名的隊長,美國隊長絕對當之無愧。美國軍人的象徵,代表了最正直勇敢的英雄形象。永遠的隊長,永遠的偉大英雄。復仇者聯盟的元老級人物之一,冰封70年解凍後依然帥氣。
  • 美國隊長是怎樣黑化的?
    昨日漫威高層證實了美國隊長的真實身份,據悉史蒂夫的母親也曾被招募過。目前國外推特已經炸鍋,黑化美隊計劃將於今年開始實施!臥了個大槽!最新的漫畫裡,美隊和隊友們去追擊澤莫男爵,眼看要將其逮捕之際,史蒂夫把隊友Jack Flag推下了飛機!
  • 「中國隊長」燕雙鷹 VS「美國隊長」史蒂夫·羅傑斯
    美國隊長史蒂夫·羅傑斯VS中國隊長會是什麼樣的結果。
  • 為什麼我要把美國隊長變成壞人?
    漫威是如何決定把美國隊長變成九頭蛇秘密臥底的?Nick Spencer,是美國隊長系列漫畫的作家,他之所以設置這樣的情節是為了把它作為讓美國隊長恢復青春活力的契機。與電影中的情節不同的是,在漫畫中,美國隊長已經老了一段時間,因為保持年輕的超級士兵血清失效了。
  • 「紅骷髏」是終極宇宙中「美國隊長」的兒子嗎?到底是怎麼回事?
    「紅骷髏」是終極宇宙中「美國隊長」的兒子嗎?到底是怎麼回事?「紅骷髏」是美國隊長最大的敵人,關係就像「小丑」和「蝙蝠俠」一樣,是一個身體的兩面,共生共存。終極世界觀也是如此,只是設定更大膽,因為這個宇宙的「紅骷髏」是美國隊長的兒子!到底是怎麼回事?1945年夏天的一個晚上,美國隊長和女友發生關係後,有報導稱他戰死沙場。政府知道他女朋友懷孕了,就開始想用他的孩子代替美國隊長,於是隔了一年在孩子出生後就把孩子帶到軍事基地。
  • 在電影《美國隊長三:內戰》中,美隊與鋼鐵俠,到底誰對誰錯?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美國隊長三:內戰》中鋼鐵俠和美國隊長的立場,到底應該分誰對誰錯嗎?美國隊長三:內戰海報首先鋼鐵俠和美國隊長立場產生分歧的原因是,索科維亞協議是否應該籤訂。協議簡單來說,就是要限制超級英雄的行動。
  • 一面託付著整個民族的盾牌:美國隊長的精神意義
    從漫威專門給美國隊長拍的好幾部電影,以及漫威的每部大型電影當中,都有美國隊長的登場來看,美國隊長就是漫威所認可的,能夠扛大旗的角色。那麼今天我們來看一看,美國隊長這面盾牌和這個稱號的背後,到底有什麼樣的故事。美國隊長最開始是一名二戰時期的士兵,但是最開始的他身體非常的瘦弱,不被軍隊所看好,但是他還是一廂情願的想要加入軍隊。
  • 美國普通公務員的收入在美國是個什麼樣的水平
    美國普通公務員的收入在美國是個什麼樣的水平?可以確切地講,真的不是想像中那麼多,公務員是我們對所有政府工作人員的總稱也是一個非常時髦的叫法,在我們國家是一個十分搶手和令人羨慕的工作,每年公務員考試100多萬大學生搶破頭的都要擠進去走這個獨木橋,上千人爭奪一個公務員崗位也是很常見的事讓人趨之若鶩,特別是國人對此十分熱衷與此相反的是美國公務員卻不是和我們的公務員一樣吃香,根據美國政府公布的數據來看每年只有3%
  • 美國隊長是九頭蛇?!冷靜看~
    你沒聽錯,美國隊長確實是九頭蛇成員!這兩天鋼炮的朋友圈還有QQ群被這個話題刷爆了,漫威高級副總裁Tom Brevoort已證實美國隊長的真實身份是為反派"九頭蛇"組織效力的一員!!這個設定他和漫畫編輯討論了很久,在近日出版漫威漫畫《美國隊長:史蒂夫·羅傑斯》漫畫結尾,美國隊長說出了漫威反派組織九頭蛇的標誌性口號 Hail Hydra(九頭蛇萬歲),史蒂夫一直以來都為九頭蛇效力的特工,"黑化"美國隊長的計劃將從今年開始實施,以前你對美隊的所有印象將會徹底顛覆!!粉絲對此表示"累覺不愛"!!
  • 美國隊長內戰幻神,說著人類極限,其實就是個龍套而已?
    在漫威電影宇宙裡,美國隊長可以說是復仇者聯盟中的一塊招牌了。在漫威電影宇宙裡面,美國隊長原先在設定上就說是正常人類最強的那一個了,完美地開發了自己的體質,但是從後面的幾部電影來看的話,美隊他的實力起伏好像未免也太大了一些,有時候甚至感覺像是個龍套角色。
  • 美國隊長的偏執——《美國隊長3》影評
    美國隊長的偏執——《美國隊長3》影評菜籽自復仇者聯盟建立以來,救人的同時也造成了很多人的死亡
  • 克裡斯·埃文斯:如何擁有像「美國隊長」一樣的身材?
    如果你問健身的小夥伴,你想練成什麼樣的身材?你會發現很多人都選擇了「美國隊長」克裡斯·埃文斯那樣的身材,喜歡他那樣的「穿衣顯瘦,脫衣有肉」。克裡斯·埃文斯幾乎成了「美國隊長」的代名詞,不管是在影片中,還是在現實生活中,克裡斯·埃文斯從小弱雞變成肌肉猛男,經歷是相當勵志,而且,僅憑他的身材就能屢屢上熱搜,可見有多少人羨慕他那樣的身材。
  • 漫威之美國隊長
    美國隊長不是天生的英雄,也沒有不死之身,所以需要盾牌保護自己,但是他比一般人堅強,勇敢,機智,在二戰中,美國隊長打擊敵人的漫畫系列就像當時人們的精神食糧,激勵著士兵們英勇奮戰。漫畫中,二戰尾聲時,美國隊長戰勝宿敵紅骷髏之後,為了阻止滿載殺傷性武器的飛機降落在地面上,駕駛著進入了冰川中,被冰封70年. 70年後,美國隊長被神盾局救起,與鋼鐵俠、綠巨人、雷神、黑寡婦、鷹眼等超級英雄集結在一起,組成強大的「復仇者聯盟」,聯手對抗邪神洛基及其統領的齊塔瑞人。戰後,美國隊長開始逐步適應現代社會,並和黑寡婦、獵鷹等人一起阻止九頭蛇組織的計劃。
  • 美國隊長3:美國隊長「他是我的朋友」鋼鐵俠「我也曾是」
    ,這是他們執導的第二部漫威的電影宇宙電影,而在美隊3之前,羅素兄弟執導的電影是《美國隊長2》,同時還執導了一部漫威電影宇宙系列的影視劇《特工卡特》,毫無例外都是和美國隊長有關的內容。並不,他也不想和美國隊長為敵,因為他真的十分信任美國隊長史蒂夫羅傑斯。自從在《復仇者聯盟》之中二人相遇相識並且成為朋友後,鋼鐵俠就一直在資助復仇者聯盟這個組織,作為最有權有勢的人,鋼鐵俠明白自己不是領袖,他將復仇者的領袖地位交給了美國隊長。
  • 《美國隊長3》名字被人惡搞,改成被欺負的鋼鐵俠真的好嗎?
    在《美國隊長3:內戰》的故事中,復仇者聯盟發生了內戰,鋼鐵俠最好的朋友深受重傷。雖然這一切都是因為超級英雄註冊法案造成額,但是沒人想要看到悲劇的一切。雖然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美國隊長3:內戰》,但是主要的內容還是關於復仇者聯盟的,美國隊長和鋼鐵俠帶著各自的支持者分道揚鑣,而最近就發生了很搞笑的一個事情。
  • 美國備受推崇的維克森林大學到底是什麼樣的?
    在歷年世界大學排名和美國大學排名中,維克森林大學一直位居前列,是所有學子心中夢想的學習殿堂,那麼備受推崇的維克森林大學到底是什麼樣的?接下來立思辰留學小編為你詳細介紹。維克森林大學辦學實力維克森林大學坐落於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歷史名城溫莎(Winston-Salem),距美國東南部地區最重要的金融、貿易和交通運輸中心夏洛特市約一小時車程。
  • 美國隊長來了!冬兵和獵鷹也來了!!!
    4月19日,電影《美國隊長3》導演喬·羅素攜手主演「美國隊長」克裡斯·埃文斯、「冬兵」塞巴斯蒂安·斯坦、「獵鷹」安東尼·麥凱空降北京發布會現場,與粉絲們來了一場親密接觸。三位超能英雄一邊豪氣叫板正在地球另一端跑宣傳的鋼鐵俠戰隊,一邊插科打諢上演了一場萌賤十足的三口相聲。麥凱瘋狂秀出驚人的中文技能,塞巴斯則誓將賣萌大業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