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體育10月3日報導:
菲律賓隊以布拉徹為核心,輔以威廉和羅密歐這對三分和突破犀利的後場雙槍組合,打法靈活多變,注重外圍投籃和快攻反擊。他們既有美式球風也具備一定的硬度,主帥鮑德溫更是老謀深算的「奇蹟導演者」,這樣一個終極對手中國男籃不可掉以輕心。
球隊人員構成:歸化+混血球風多變
菲律賓隊參加本屆亞錦賽的12人名單具體如下:
中文名
英文名
出生日期
身高
場上位置
安德雷-布拉徹
Andray Blatche
08/22/1986
211
中鋒
蓋布裡埃爾-諾伍德
Gabriel Norwood
02/09/1985
196
得分後衛
傑森-威廉
Jayson WILLIAM
06/30/1986
178
控球後衛
卡爾文-阿布埃瓦
Calvin ABUEVA
02/04/1988
188
小前鋒
約翰-克里斯多福-英塔爾
John Christopher INTAL
11/18/1983
196
得分後衛
特倫斯-比爾-羅密歐
Terrence Bill Romeo
03/16/1992
183
控球後衛
馬克-平格瑞斯
Jean Marc PINGRIS
10/16/1981
198
小前鋒
馬特-G-羅瑟
Matthew Allen GANUELAS
06/13/1990
196
得分後衛
鞏特爾-索斯
Joachim Gunther THOSS
12/12/1981
198
大前鋒
東多-漢迪弗羅斯
Donaldo HONTIVEROS
06/01/1977
191
得分後衛
蘭迪爾-迪奧坎波
Ranidel DE OCAMPO
12/08/1981
198
大前鋒
保裡拉斯-陶拉瓦
Pauliasi TAULAVA
03/02/1973
208
中鋒
除布拉徹籤約CBA新疆廣匯隊以外,菲律賓其他11名隊員均效力於國內聯賽。他們隊裡有多名歐美混血球員,因此球隊打法既有帶有快速多變的美式球風,也具備一定的歐洲籃球的硬度。球隊外線雖然普遍高度不足,但對抗性好、速度快、投射準,確實是中國隊不可大意的一個勁敵。
球隊主帥:鮑德溫曾獲世錦賽第4兩扮伊朗剋星
1956年出生的塔博-鮑德溫,於去年年底開始接手菲律賓男籃主帥一職,這位現年57歲的老帥早已是聲名顯赫,他最出名的事跡是在2002年男籃世錦賽上,帶領籃壇「第三世界國家」紐西蘭殺進了四強。那屆賽事中,鮑德溫與中國隊也有交鋒記錄,他率隊逆轉戰勝了王非帶隊擁有姚明的中國男籃。
鮑德溫的亞洲執教履歷較為豐富,先後成為過黎巴嫩、約旦和馬來西亞隊的主教練,這其中最為中國球迷熟知的,是他在4年前武漢亞錦賽上執教約旦隊神奇表現。當時約旦隊在1/4決賽中爆冷淘汰了奪冠大熱門伊朗,殺入決賽後又給中國隊製造了不小的麻煩,險些完成絕殺搶走冠軍。約旦隊當時能夠一黑到底,鮑德溫出色的排兵布陣與臨場指揮功不可沒。
此外,鮑德溫還於2012-13賽季短暫執教過CBA福建隊,王哲林正是在其手下一度取得了飛速的進步。今年亞錦賽複賽中,他帶領菲律賓隊再克伊朗。這位執教經驗豐富、又十分熟悉亞洲球隊的主帥,將是今晚除布拉徹之外,對於中國男籃奪冠構成的最大威脅。
球隊核心打法特點:布拉徹當核心後場雙槍火力兇猛
布拉徹:
1、有較強的內線存在感和籃板控制能力,能夠背打任何亞洲級內線;
2、移動迅速腳步靈活,擅長以左右晃動的歐洲步上反籃得分;
3、具備較穩定的中遠距離投射能力;
4、擅長高位策應組織進攻,時常客串控衛運球過半場。
布拉徹就是這支菲律賓隊的核心人物,他既是全隊進攻的發起點,也往往扮演著進攻終結點的角色。他的身高達到了2米11,具備較為紮實的內線攻擊技術,但其活動範圍並不局限於籃下,相反還經常喜歡拉到中遠距離跳投,或者假投真突、利用歐洲步過人後直接攻擊籃筐。他目前場均拿下17.9分,是菲律賓隊內的得分王。
除了個人攻擊之外,布拉徹的策應球能力也是其重要特點。雖然在本屆亞錦賽上,他的助攻效率不高、場均僅有1.4次,但去年CBA聯賽在新疆隊的表現,已經讓人充分認識到他的傳球能力,在新疆時期每場有5.1次助攻進帳。布拉徹超強的個人攻擊能力易吸引夾擊,一旦他的外圍隊友接應及時、手感火熱,將對中國隊構成巨大的威脅。
此外,作為一名內線大將,布拉徹的籃板球能力也十分了得,場均拿下9.8 個籃板,其中前場籃板每場能有3個。中國隊在之前的比賽中,暴露出了後場籃板控制不穩的問題,必須要對這一點詳加應對。
威廉:
1、菲律賓隊最穩定的三分射手,具備較強的出手突然性;
2、突破技術十分嫻熟,中路切入和兩側突擊成功率都不錯,有突到三秒區附近的拋投;
3、快攻反擊箭頭,攻守反擊轉換中威脅極大;
4、個人防守壓迫性攻擊性較強,前場反搶下手很快。
威廉是菲律賓隊外線最強大的攻擊點,每場攻下17.8分與布拉徹的得分數據相差無幾。最令人恐怖的是他的三分球投射能力達到了47.6%,突破能力也很厲害,複賽勝伊朗一戰他貢獻26分,成為獲勝的頭號功臣,也是中國隊必須重點盯防又一個箭頭人物。
威廉進攻手段多樣,具備後仰急停跳投、突破後的拋投等攻擊技術,最犀利的就是他在攻守轉換過程中的進攻選擇,如果從這支中國隊中選一個參照物那便是郭艾倫,且他的投籃能力比起後者要更勝一籌。
羅密歐:
1、身材瘦小但突破速度奇快,有很好的變向能力;
2、三分線外投籃命中率較高,具備圈頂強投三分的能力;
3、攻守轉換過程中分配球能力突出;
4、球場意識優勢,經常利用掩護機會空手跑位切入籃下。
由於身材較為瘦小,羅密歐在菲律賓陣容中算是不太起眼的那位,可是之前的對手們正是因為忽略他的存在而付出了代價。羅密歐目前場均有12.6分的不俗表現,對伊朗隊比賽他三分球5投3中拿下了15分,是球隊逆轉取勝的功臣之一。
羅密歐與威廉的特點有些類似,同樣是速度快、突破好、三分籃子不錯,菲律賓經常會用他與威廉搭檔後場推進快攻,這與中國男籃的「郭艾倫-趙繼偉」組合有些相似。今晚中菲兩強爭奪冠軍,同樣將是這這兩對後場雙子星在亞洲爭鋒的巔峰之戰。
迪奧坎波:
1、身體強壯的矮個4號位,下盤穩擅長頂防力量不足的高內線;
2、攻擊手段多變,有一定的三分籃子;
3、陣地戰中的分球意識不錯。
1981年出生的迪奧坎波防守經驗豐富,其身高雖然只有1米98但下盤極穩,這對於頂防那些力量不佔優勢的內線具備一定的優勢。而中國男籃目前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大中鋒,幾名內線同樣屬於輕量級,因此更應該注意自己與隊友的進攻配合,避免單打獨鬥被其克制。
此外,迪奧坎波也具備一定的進攻實力,每場可以貢獻8.4分,三分線外也有36.8%的命中率,中國隊應該儘量注意跟防,避免給其空位輕鬆出手的機會。
球隊戰術風格:外線投籃精準快攻犀利
從整個球隊的技術風格來看,菲律賓隊有些類似於韓國隊,他們雖然擁有布拉徹這樣的高大內線,卻崇尚外線攻擊為主。前8場比賽中,菲律賓隊場均出手26.2次三分球,這一外線出手次數甚至明顯超過了韓國隊(場均19.2次)。此外,菲律賓隊的快攻反擊特別多,球隊進攻端打法靈活多變,攻擊點相對分散,共有5名球員場均得分超過了8分。
菲律賓比起韓國隊最大的優勢在於他們擁有內線第一高度布拉徹,且這樣一個大個子攻擊射程較遠,又特點擅長策應隊友,進攻端容易拉開空間,為本方小個球員空切籃下製造機會;同時他們的內線防守也具備一定的硬度,迪奧坎波和陶拉瓦這樣的內線老將防守經驗相當豐富,中國男籃幾名年輕球員與之對陣,更應該注意自己進攻技巧的運用。
與中國隊交手戰績:4勝19負29年未勝男籃一隊
菲律賓與中國男籃同為亞洲籃壇的老牌勁旅,因此雙方在亞洲賽場上交鋒較為頻繁,共有過23次交戰記錄,菲律賓隊只取得了4勝19負,遠遠落在下風,其中還有2場勝利是因為2007年亞錦賽中國男籃只派出二隊所致。菲律賓上一次擊敗中國男籃一隊,還得追溯到29年前的1986年1月。
其中在男籃亞錦賽上,兩隊共交手12次,菲律賓隊取得了3勝9負;在亞運會上,雙方共計交手10次,菲律賓隊只有1勝9負,唯一的一次勝利是在1974年首次碰面時,他們以91-86擊敗中國隊。值得一提的是,在1990年北京亞運會上,菲律賓隊曾以60-125慘敗給中國隊65分。
此外,雙方還在2012年的亞洲杯上有過一次交手,中國隊依靠趙泰隆最後49秒的三分命中,以71-68險勝對手。中國隊本屆陣容中有2名球員在那場比賽立下過奇功:郭艾倫得到全隊最高的18分,王哲林搶下全隊最高的14個籃板,其中包括7個前場籃板。兩隊最近一次交手是去年的亞運會排位賽,中國隊以78-71小勝。
歷年亞錦賽最終戰績:25次參賽5度奪冠
菲律賓是亞籃聯的元老球隊之一,他們也順理成章參加了1960年首屆男籃亞錦賽,並奪得冠軍。在中國男籃參賽之前,菲律賓是不折不扣的亞洲籃壇霸主,在前七屆亞錦賽上,他們先後獲得4次冠軍、2次亞軍和1次第三名。
1975年中國男籃開始參加亞錦賽後,菲律賓隊的好日子就此到頭,他們就此退居亞洲二流強隊地位,連續多屆賽事未能進入決賽。直到1986年男籃亞錦賽上,得益於亞籃聯允許各隊請兩名美國球員助陣的特殊政策,菲律賓迄今為止最後一次奪冠。之後他們的戰績不斷下滑,2003年甚至只獲得隊史最差戰績第15名。
近年以來世界籃壇歸化風的盛行,令菲律賓隊重新看到了希望。他們在2011年歸化了美國內線多希特,重返四強行列,上屆亞錦賽更是憑藉主場之利獲得亞軍,晉級首屆男籃世界盃。在得到強力歸化內線布拉徹之後,菲律賓在本屆亞錦賽再度獲得了競爭冠軍的實力。
菲律賓隊歷屆男籃亞錦賽戰績如下:
2013年:亞軍
2011年:第4名
2009年:第8名
2007年:第9名
2003年:第15名
1999年:第11名
1997年:第9名
1995年:第12名
1993年:第11名
1991年:第7名
1989年:第8名
1987年:第4名
1986年:冠軍
1983年:第9名
1981年:第4名
1979年:第4名
1977年:第5名
1975年:第5名
1973年:冠軍
1971年:亞軍
1969年:第3名
1967年:冠軍
1965年:亞軍
1963年:冠軍
1960年:冠軍
本文來源:網易體育 作者:阿勇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